[2篇,履行教育职责情况自查报告&对于全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情况报告]

时间:2021-10-22 12:29:07 浏览量:

2 篇 最新履行教育职责情况自查报告&关于全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情况的报告

  篇一:最新履行教育职责情况自查报告

  按照 XX 要求,区政府高度重视,对履行教育职责情况认真开展自查,现将自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自查情况

  (一)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情况

  1.全面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领导和教育系统党的建设

  落实区委、区政府联系学校制度。制定《XX 区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指导意见》和《XX 区领导干部进校园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安排》,规定每位区委常委采取讲大课、座谈会、讨论会等形式深入 1 所学校讲 1 次思政课或形势政策报告。区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在 2019 年第一次会议中,就提出要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要加强各级各类学校党组织建设,要抓住思想政治教育这个首要关键,扎扎实实上好思政课,充分发挥 XX 区学科德育特色品牌,坚持不懈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在党建工作中充分发挥“1+N”党建联盟和“张慧颖党建工作室”作用,以规范党组织建设、激发党建工作活力、提升组织力为目标,通过开展帮扶、现场指导等方式,以合力攻坚的良好态势,实现各级各类学校党的组织和工作全覆盖。

 2.健全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育人机制

  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提出“1523”心智养成德育模式,深入开展“以周恩来为人生楷模,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教育活动。高度重视思政课程内容的提升和形式的创新,开展“特色示范课堂”等系列活动,利用区级网络学习平台,上线 100 节楷模精品课、100 节德育精品示范课程,36 节《高中思想政治学科特色课程》资源。全面落实《提升中小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十条措施》,开展阳光体育、素质拓展及“8421”工程等活动。推进学校美育评价工作,提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举办合唱节、舞蹈节等一系列活动。出台《XX 区劳动教育课程建设实施方案》以及《XX 区劳动课程课堂评价标准》,保障学校劳动课的有效开展。积极实施“学做结合”策略,引导学生参与劳动实践。通过“五育”并举,有机融合,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落实国家教育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情况

  3.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始终把关心师生员工生命安全、身体健康作为学校工作第一要务,投入 800 万元给全区学校安装具有人脸识别功能的测温门,投入 71万元安装 3600 个感应水龙头。成立 12 个督导检查组,从疾控、卫生防疫、消毒、应急处置等方面对全区中小学、幼儿园及培训机构进行逐项核验检查,同时加强指导服务,精准有力做好复课开学各项工作,确保复课开学和疫情防控平稳有序。在疫情防控期间,利用互联网和信息化教育资源为学校、师生提供教研、学习支持。先后组织教师网上教研活动共计 48 场,覆盖中小学全部学科教师近 6000 名。提供 XX 区“云动”课程资源平台与“一起教育科技”直播平台,共上线包括疫情应对、综合实践等方面的 136 门课程 260 节课。线上教学做到有安排、有跟踪、有评价、有反馈,切实落实“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

  4.推进教育改革发展

  贯彻落实国家和市级重大教育政策和项目。制定《加快推进 XX区教育现代化实施方案(2019-2022 年)》,围绕 XX 新优质教育的中心工作不断进行探索和创新。深化教育“放管服”改革,用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手段提高教育决策质量。以学校章程建设为抓手,完善学校决策、执行、监督一体化管理体制,切实维护师生合法权益。制定《XX 区基础教育数据中心信息系统安全事件管理制度》《XX 区教育中心网站信息发布审核制度》等制度,保障“XX 区教育中心网站群”的日常管理和安全运行,加快推进 XX 教育信息化转段升级。

  (三)各级各类教育发展情况

  5.推动学前教育公益普惠发展

  截止目前,全区幼儿园数量为 84 所。2020 年,新增公办园 3 所、普惠性民办园 11 所、民办园 19 所。现全区学位数共 24720 个,在园幼儿总数 18872 人(不含托幼点)。学前三年毛入园率 72%,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 66%,公办幼儿园在园幼儿占比为 51%。公办率达标,入园率较 2019 年提升 23%。下一步 XX 区继续加大普惠资源建设力度,在原有基础上通过改扩建幼儿园和回收原小区配套幼儿园等方式,将新增公办园 7 所、普惠性民办园 6 所,共新增学位 3500 个,进一步提高毛入园率和普惠率。认真落实配套幼儿园治理工作,一园一案,监理工作台账,按计划推进实施。预计到 2020 年底,配套幼儿园治理工作将全部完成。

  6.巩固提高义务教育发展水平

  制定《XX 区控辍保学实施方案》等相关制度,形成教育局、学校、年级组、班级、教师五级管理机制,使控辍保学工作事事有人抓,时时有人管。全区义务教育巩固率为 100%。认真落实以居住证为主要依据的随迁子女入学政策,将符合入学条件的随迁子女免试就近安排到公办学校就读。义务教育进一步优化办学模式,推动学区化办学向纵深发展,以强化片区学校联盟、借助高校资源、九年一贯制直升等方式,拓展品牌学校优势。继续探索联盟办学、集团化办学模式,注重发挥特色学校的辐射、引领作用。推进“三个课堂”常态化应用,依托“云动”课程资源平台,先后推出区域特色课程 400 余门,参与建课教师 1030 人,教师建设章节总数 5484 章,有效支撑学校和师生开展信息化教学应用。落实《天津市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0-2022 年)》要求,制定《XX 区推进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规划》,认真调研区情,查问题、找差距、定措施,积极推动优质均衡区创建工作。

  7.提高高中教育质量

  严格执行课程计划,维护课程计划的严肃性。明确学校校长第一责任人的职责。每学期均通过《中教科工作要点》和教学工作会议对课程开设提出明确要求,要求学校上报课程开设情况,定期下校检查,确保区内各中学开齐开足国家课程。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由学校按照工作要求,每个学期进行实时性填报,学期末的最后一周进行公示。学生三年所形成的综合素质评价信息最后进行汇总,形成每个学生客观、真实的综合素质评价档案。

  8.提高中等职业学校办学能力与水平

  XX 区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基本符合《中等职业学校设置标准》。现有职工 184 人,其中专任教师 157 人,学校不断完善专业设置,积极拓宽发展渠道,实现普职融通,为学生的成长搭建更多通道。

  9.促进和规范民办教育发展

  2020 年严格落实民办学校与公办学校同步招生,采取随机派位方式。随机派位工作由区教育行政部门统一组织,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家长代表等进行全程监督。对民办学校和培训机构坚持促进发展与规范管理并重,依法监督与全面服务并行,以年检和日常检查为基础,加强的全面监管力度。开展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行动,规范民办学校的办学行为,打造优秀民办学校和幼儿园,促进民办教育健康发展。

  10.优化特殊教育资源

  不断加大对 XX 区特殊教育育智学校的投入力度,2019 年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入学率达到 95%以上。结合 XX 区各小学的地理位势以及教育资源情况,将特殊教育资源教室分别建在北片区的五马路小学和南片区的新星小学,并制定《XX 区普通学校特殊教育资源教室管理办法(试行稿)》,辐射片区内随班就读残疾学生,实现资源共享。

  11.推进继续教育发展

  社区教育工作认真落实“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的要求,全年社区居民参加社区教育培训学习达 63 万人次。认真做好天津市第十三届社区教育展示周暨 2019 年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启动仪式的承办工作。XX 区华苑街社区学校荣获全国“优秀成人继续教育院校”。老年大学本年度开设九大类 54 门专业课程,共 119 个教学班,全年在校生人数 5700 余人。《旅游英语口语》微视频课程,被评为全国老年远程教育特色微视频课程。

  12.加快落实语言文字工作和教育扶贫工作

  扎实做好区域言文字工作,使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健康发展,打好推普脱贫攻坚战。在推普周期间,各中小学、幼儿园围绕“七个一”开展丰富多样的主题活动。认真做好学校语言文字工作区级检查,确保按照比例完成达标任务。XX 区 39 所学校与甘肃受援县 108 所学校签订帮扶协议,开展各具特色的手拉手活动。全年共有 18 名 XX区优秀干部、骨干教师在甘肃进行为期 1 年的挂职、交流。选派讲师团前往甘肃开展培训 2 次,共计培训 888 人次。XX 区援建的拉卜楞小学空中课堂项目正式启动,并进行同步交流互动。组织召开“天津-庆阳”东西部教育扶贫协作交流,举办第二届“京津冀甘”四地基础教育研讨会,促进“京津冀甘”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提升。

  13.强化学校体育卫生,促进学生身心健康

 落实视力健康“六大工程”,着力提升学生近视防控工作。利用每年 XX 区视力保护宣传月和 6 月 6 日“爱眼日”,进行保护眼睛的宣传活动。制订学校健康教育活动计划,精心组织近视大讲堂活动,得到广大师生和家长的一致好评。2019 年下半年,在部分中小学幼儿园开展近视情况调查,结果显示:XX 区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为 61.6%,较 2018 年近视率 63.59%下降 1.99%,圆满完成既定目标。通过开齐开足开好体育课,强化“课课练”,开展阳光体育运动,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时间。各校开展不少于 5 项全校性体育赛事,进一步推进《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实施。中小学生体质健康合格率较 2018 年上升 1.83%,2019 年较 2018 年在全市提升 5 个位次。2019 年已完成 5 所学校向社会开放。2020 年确定 3 所学校对外开放,现所有设施已改造安装到位。组织社区医院与学校建立长期签约合作机制,通过医校共建的形式,共聘请学校辖区内卫生服务中心专业(有执业资格)的医生补足校医缺口。今后,将继续以招聘、转岗、医校共建的形式充实校医数量。

  (四)统筹推进教育工作情况

  14.建立“落实教育优先发展”工作机制

  区委、区政府始终高度重视教育事业发展,坚持把教育事业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举全区之力,统一思想,凝聚共识,发改、住建、财政、人社等各部门协同推进,落实主体责任,着力补短板、强亮点、促公平、提质量,不断开创 XX 教育工作新格局。根据区域内人口的变化情况,动态的调整和配置教育资源,优化教育布局,实现区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2019 年义务教育学校已新增 4080 个学位,按照 2020-2023 年义务教育学位资源建设规划,将新增 11820个学位。抓紧解决超规模学校、超班额以及专用教室数量不足等问题。

  15.充分发挥教育督导作用

  健全教育督导机构,按照《关于深化新时代教育督导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中完善教育督导机构设置的要求,吸纳组织部、宣传部、应急管理局等新成员单位,组建新一届教育督导委员会。形成统一协调、分工负责、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在教育局内设教育督导室,强化教育督导职能,聘请经验丰富的责任督学 49 人,建立 25 个督学责任区,实现挂牌督导全覆盖。不断完善督导管理制度,加强督学队伍建设,规范开展工作,落实各项保障措施。

  (五)加强教育保障情况

  16.保障教育财政投入

  XX 区 2019 年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教育支出 15.69 亿元,比上年增加 1956 万元,增加比例为 1.26 %。学前段生均公共财政预算对比上年增长 9.08%。高中、初中、小学学段生均公共财政预算有所减少。主要原因是加大对学前教育加大投入力度以及由于“海河英才”及随迁子女带来的学生数量迅速增加,导致生均一般公共预算教育经费没有实现增长。制定《XX 区公办学校生均拨款制度》(南教财〔2019〕2 号),各级各类学校生均公用经费拨款均由 XX 区财政全额保障,纳入部门预算,根据年度预算安排和项目实施进度认真编制分月用款计划,保障各项教育经费及时足额拨付到位。后面将关注生均公共财政预算问题,确保实现“两个增长”。

  17.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为进一步完善中小学教职工编制管理机制,区委编办加强对中小学教职工编制的总额管理,会同教育局、财政局,核定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总额。在核定的编制总额内,按照班额、生源等情况统筹分配各校教职工编制,并根据学校布局结构调整、不同学段学生规模变化等情况进行动态调整。制定《XX 区义务教育学校考评绩效奖励考核分配实施方案》,坚持突出实绩、奖优罚劣的原则,经考评后合理分配绩效奖励, 2019 年在市内六区率先发放考评绩效奖励,义务教育教师4817 人,共 5349.87 万元,非义务教育教师 1443 人,共 1568.23万元,确保义务教育教师工资待遇落实到位。2019-2020 学年度,共选派 183 名教师交流轮岗,教师交流人员占符合教师交流轮岗条件教师总数的 16.4%,其中校级以上骨干教师 112 名,占实际交流总数的 61.2%。高度重视师德师风建设工作,坚持把师德师风作为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的第一标准。各学校书记、校长以“师德必修课”为形式,对新时代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行为规范及处理办法等进行宣讲。组建了“XX 区教育系统师德宣讲团”,举办 XX 区教育系统师德事迹宣讲报告会。实行教师师德承诺,建立教师个人师德档案,严格考核评价,要求各学校将师德考核摆在教师考核的首要位置,坚决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制”。

  (六)学校规范办学行为情况

  18.建立健全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长效机制

 建立区、局、校三层安全管理体系,形成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一级抓一级,层层落实的全方位安全防控体系。制定《XX区关于加强校园安全工作 16 条措施》(南平安办〔2019〕4 号),建立警校联动机制。制定《关于成立区委平安 XX 建设领导小组平安校园工作组的通知》(南平安〔2020〕3 号)和《XX 区整治中小学周边环境工作安排》(南平安校园办〔2020〕1 号),加强校园周边治理工作。利用班校会和各种主题活动,开展反欺凌、防溺水宣传教育。强化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坚持对我区中小幼含民办单位食堂及配餐企业每学期不少于 2 次拉网式、全覆盖监督检查。落实学校集中用餐陪餐管理。学校负责人陪餐共计 65050 人次,发现并解决问题 237 个。局领导及主管部门相关人员深入学校陪同就餐共计 72 人次,发现并解决问题 22 个。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教育资源供给不足,学位紧张问题持续凸显。通过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督导评估认定部分指标还有差距。

  (二)区内有影响力的国家级、市级名优教师及骨干级教师的数量和质量还需加强。

  (三)教育机制体质创新效果不明显,学校自主办学活力没有得到充分的释放。

  三、改进措施

  (一)加快推进教育资源建设

  统筹规划,合理布局,优化、盘活区内教育资源。落实 XX 区学位资源建设规划,推进配套小区学校建设。补齐生均教学及辅助用房面积、生均体育运动场馆面积。抓紧解决超规模学校、超班额以及专用教室数量不足问题。

  (二)加快推进骨干教师队伍建设

  以建设全国、全市教育强区为目标,充分发挥区名师工作站、区学科研修基地作用,鼓励教师创新教学特色和教学风格,培养一批在全国和全市有一定影响力的专家型名师团队。

  (三)加快推进教育改革创新

  以推进“十四五”教育规划为契机,深入贯彻全国和市教育大会精神,统筹实施“十四五”规划中提出的 XX 教育现代化“九大工程”建设任务,力争使 XX 区现代教育治理体系更加完善,教育服务能力显著提高。

 篇二:关于全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情况的报告

 一、全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成效

 (一)高度重视,坚持教育优先发展。

 (二)加大投入,办学条件明显改善。

  (三)创新机制,师资队伍持续优化。

 (四)健全制度,教育公平更加彰显。

 (五)全面育人,办学质量显著提升。

 二、全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存在的问题 三、下一步工作重点

 主任、各位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

  受市政府委托,现将全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情况报告如下,请审议。

  全市现有义务教育阶段学校 328 所,在校学生 287619 人,教职工 21745 人。其中,初中 84 所、在校学生 75772 人、教职工 7010人,小学 244 所、在校学生 211847 人、教职工 14735 人。近年来,全市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全国、全省教育大会精神,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不动摇,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着力提升教育教学质量,2019 年全市整体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县评估认定。

 一、全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成效

 (一)高度重视,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市委、市政府历来十分重视教育事业发展,始终坚持把教育作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和增进民生福祉的基础工程来抓。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多次听取和研究教育工作,制定出台了《关于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统领教育工作的实施意见》《关于进一步深化教育综合改革的意见》等一系列推进教育综合改革、保障教育优先发展的政策文件,每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都把教育纳入民生十件实事,做到教育规划优先实施、教育项目优先安排、教育用地优先保证、教育问题优先解决,用实实在在的工作成效回应群众期盼。近三年,全市年均财政性教育经费超过 50 亿元,均超过当年 GDP 的 4%。6月 12 日,市政府常务会议研究审定了《延安市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实施方案》,并于近期组织召开会议,启动全市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创建工作。

  (二)加大投入,办学条件明显改善。坚持把改善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作为均衡发展的重要基础,认真落实“三个增长”要求,加强薄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升,教育资源扩容增量。2017 年以来,各县(市、区)在义务教育阶段累计投入 29.3 亿元,新建学校 17 所,改扩建学校 165 所,新增学位 4.5 万个,新建校舍面积 51.9 万平方米,新建体育运动场馆 217.6 万平方米,新建改扩建旱厕 147 个,新建计算机教室 1075 间,新增实验室、功能室 1561 间,新增教学仪器设备价值 1.76 亿元,新增图书 99.7 万册,新增计算机 7916 台。乡镇学校、薄弱学校全面提升,优质学校体量逐年增大,校际间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差异系数、生均教育资源配置等主要指标均达到或超过国家标准。大力推进“厕所革命”,宝塔区和延长、延川、宜川、黄龙、黄陵等县已完成学校旱厕改造任务。洛川县学校食堂“云监控”平台和“明厨亮灶”工程扎实有效。延安新区加快学校布局建设,引进优质教育资源合作办学,示范引领作用突出。

 (三)创新机制,师资队伍持续优化。我市将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均衡发展的关键环节,坚持在师德管理、队伍建设、培训培养、待遇落实、激励机制等方面下功夫,努力提高教师队伍整体水平。在全省率先出台《延安市师德建设管理办法》,建立起学校、教师、学生、家长“四位一体”的师德考核评价体系,全员考核教师。加大教师招录补充力度,2017 年以来,全市新补充教师 4861 人,体音美等学科教师583 人,占新补充教师的 12%;其中,补充特岗教师 3409 人,约占全省招聘人数的 25%。实施“百千万”人才培养工程,2017 年以来遴选培养校园长后备人才 572 人、优秀校园长 77 人;培养省市级以上骨干教师 2322 人,其中乡村骨干教师 115 人;深入实施国培、省培及跟岗培训,累计培训教师 32615 人次,其中培训乡村教师 9767 人次;校长和教师交流轮岗达 2996 人次,占符合条件的 11.6%。将中小学幼儿园纳入事业单位年度考核奖励范围,确保义务教育教师平均工资收入不低于或高于当地公务员。落实班主任、保教人员津贴和乡村教师生活补助。设立“延安市优秀乡村教师奖励基金”,每年表彰 50名以上乡村教师。连续三年以市委、市政府名义表彰奖励优秀校(园)长教师 212 人,激发了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荣誉感。宝塔区全面落实教师待遇,586 名合同制教师与在编教师“同工同酬”。吴起县每年预算 4600 万元用于教师绩效工资发放。

  (四)健全制度,教育公平更加彰显。坚持将促进教育公平作为均衡发展的中心工作,积极构建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体系。深化招生入学制度改革,规范义务教育招生管理,落实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政策,依法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有效缓解了“择校热”“大班额”问题,近三年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大班额减少了 1632 个。落实优质普通高中招生向乡村薄弱义务教育学校倾斜政策,招生比例逐年递增。全面推进义务教育集团化办学,出台了集团化办学实施方案,进一步盘活了教育资源,不断缩小县域、城乡和校际间差距,培育起一批新优质义务教育学校,有力提升了均衡发展水平。紧盯“义务教育有保障”和“精准资助全覆盖”两个硬性指标,对贫困、学困、留守、孤残等学生落实教师“一生一策”联系监管和分类保学责任,2017 年以来1.99 万名教师与 2.47 万名学生牵手帮扶实现“志智双扶”全覆盖,5 万余名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同等享受入学权利,667 名重度残疾学生接受了送教上门,累计资助建档立卡贫困学生 9.47 万人次、发放资金 7453.59 万元,做到底数精准、保学扎实、结果可查。强化控辍保学“七长”责任,“双线三单四强化”管理模式入选全国控辍保学工作典型案例。扎实推进中小学营养改善计划,全市食堂供餐率达到 90%以上;其中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实行食堂供餐学校 227 所,占比达 98.27%,基本实现全覆盖。宝塔区各中小学校均建立了留守儿童之家,设立了亲情热线和心理咨询室,被教育部通报表彰。

  (五)全面育人,办学质量显著提升。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围绕“六个下功夫”要求,坚持“五育并举”,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突出德育实效,抓好思政课教学,实施延安精神办学育人“一校一品”工程,打造了一批延安精神育人实践示范校,延安中学育人实践被教育部评为优秀案例,以《德育之花分外红》为题被央视宣传报道。提升智育水平,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强化教育教学视导,推动信息技术应用,提升学校管理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强化体育锻炼,树立健康第一理念,开齐开足体育课程,大力发展校园足球,推进全国校园足球改革试验区建设,创建国家足球特色学校 118 所,建立学生体质监测档案,推进学生近视、肥胖等综合防控工作。增强美育熏陶,积极开发具有延安文化特色的校本教材,推进陕北民间艺术、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进课堂,推动中小学“三节一会”制度化常态化。加强劳动教育,遵循劳动课从日常生活开始要求,推进劳动教育示范校创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深化与京沪苏粤等地区的合作交流,全市累计缔结友好学校 62所,人大附中、清华附中、南师大附中等一批知名学校落户我市,辐射引领作用初步显现。吴起县确立“用长征精神办学育人”,形成了特色鲜明的德育模式。安塞区创新实施民间艺术“五进课堂”,成为安塞教育独具魅力的名片,被新华社宣传报道。志丹县打响叫亮校园足球品牌,被评为全国校园足球示范县。宜川中学“自主管理、自主课堂”模式被评为“全国高效课堂新九大教育范式”。

  二、全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存在的问题

  经过多年发展,我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与广大群众对教育的新期盼相比还存在一些差距:一是教育发展还不均衡。县域、城乡、校际间发展仍然不均衡,“择校热”“大班额”等问题依然存在,特别是优质学校入学压力较大。二是教育资源总量不足。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尤其是市县城区资源短缺,学校标准化、信息化建设水平不高,办学条件仍需改善,不能适应现代化教育需求。三是队伍建设有待加强。教师总量不足和结构性短缺,编外教师待遇保障不到位;乡村教师补助标准较低,教师校长参加交流轮岗积极性不高。四是立德树人仍需用力。学生体质下降、身体肥胖、近视率攀升,劳动教育融入日常生活探索不够。民办教育有待进一步规范。

  三、下一步工作重点

  今后,我市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以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县(市、区)创建工作为抓手,明确任务,严控节点,梯次推进,确保 2035 年全市实现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创建任务,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一)补短板,大力改善办学条件。对标优质均衡创建标准,科学编制《十四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延安市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实施方案》《延安市中小学校幼儿园专项规划(2020-2025 年)》,抓住“乡村振兴”“城市双修”“厕所革命”等政策机遇,积极争取教育项目和资金,加快学校标准化建设、旱厕改造和浴室配建,持续改善城乡教育基础设施。加快教育信息化建设,利用“同步互动课堂”等手段带动农村薄弱学校发展,打造“智慧校园”“乡村温馨校园”。严格执行义务教育划片招生、就近入学政策,着力解决大班额、择校热问题。

  (二)抓队伍,持续优化配置师资。坚持把师德师风作为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的第一标准,完善评价体系,健全长效机制。加强“百千万”人才培养工程、名优教师工程、寒暑假校园长培训工程和教师学历提升计划,不断提升教书育人能力和水平。深化校长职级制改革,促进校长队伍专业化发展,激发校长办学活力。加大教师招录补充力度,有效解决师资总量不足和结构性短缺问题。落实“义务教育教师平均工资收入不低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收入水平”政策,认真落实好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政策。健全教师荣誉表彰奖励制度,坚持每年教师节表彰一批优秀校长教师特别是乡村教师。

  (三)提质量,深入实施素质教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落实“五育并举”,加速构建全面发展教育体系。加强义务教育学校科学化、精细化管理,加强学校校园文化建设,引导支持更多学校办出水平办出特色,不断扩大优质资源覆盖面。以学生为本,关注每一名学生的全面发展,对学习困难、家庭经济困难、心理发展困难的学生要给予更多关爱和帮助。注重人才成长规律和教育教学规律,在全社会树立全面发展的人才质量观,树立教育评价良好导向。

  (四)强保障,凝聚教育发展合力。完善“市级统筹、分级管理、分工负责、以县为主”管理体制,全力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坚持做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优先安排教育工作,财政资金优先保证教育投入,公共资源配置优先满足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需要,形成推进教育事业发展的强大合力。

相关热词搜索: 情况 报告 自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