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阳市颍东区乡村振兴战略规划

时间:2022-06-18 13:15:06 浏览量:

  阜阳市颍东区乡村振兴战略规划 (2018-2022 年)

 (征求意见稿)

 2019 年 7 月

 阜阳市颍东区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 年)

 前

 言 第一章 准确把握原则思想要求,明确发展目标 第一节 振兴基础 第二节 指导思想 第三节 基本原则 第四节 发展目标 第五节 远景展望 第二章 统筹推进城乡空间融合,构建振兴格局 第一节 统筹城乡融合空间形态 第二节 优化乡村发展布局 第三节 分类推进村庄发展 第三章 全面加快农村产业发展,推进产业振兴 第一节 转变农业发展方式 第二节 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 第三节 夯实农业基础 第四节 强化农业科技支撑 第五节 建设农业服务平台 第六节 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 第四章 着力提升美丽乡村建设,推动生态振兴 第一节 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第二节 推进农业绿色发展

 阜阳市颍东区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 年)

 第三节 加强乡村生态保护与修复 第五章 大力焕发乡村文明气象,促进文化振兴 第一节 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 第二节 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第三节 强化乡村化共文化服务 第六章 创新构建乡村治理体系,强化组织振兴 第一节 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 第二节 促进自治法治德治有机结合 第三节 夯实基层政权 第七章 聚力汇集社会各方力量,实现人才振兴 第一节 推动城乡人才均衡发展 第二节 强化人才队伍建设 第八章 全力保障改善农村民生,增进人民福祉 第一节 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第二节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第三节 增加农村公共服务供给 第四节 提高农村劳动力就业质量 第九章 持续强化各项保障措施,确保落实实施 第一节 加强投入保障 第二节 加强用地保障 第三节 保障规划实施

 阜阳市颍东区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 年)

 — 1 —

 前

 言

 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党和国家事业全局,对“三农”工作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颍东区委、区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是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决战决胜全面小康社会,实现现代化五大发展美好颍东的战略选择;是充分发挥自身优势,补齐发展短板,破解城乡发展不平衡难题的必然要求;是深入挖掘新潜能,步入发展快车道,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推进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环节。

 根据《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印发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 年)的通知》(中发〔2018〕18 号)、《中共安徽省委、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安徽省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 年)的通知》(皖发〔2018〕1 号)、《中共阜阳市委、阜阳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阜阳市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 年)的通知》(阜发〔2018〕30 号)和《中共颍东区委、颍东区人民政府关于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意见》(阜东发〔2018〕25 号),科学有序推动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结合本区实际,特编制《颍东区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 年)》。

 本规划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论述,按照

 阜阳市颍东区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 年)

 — 2 — “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对颍东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出阶段性谋划,分别明确到2020 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到 2022 年的目标规划任务,细化实化了切合颍东区实际的乡村振兴重点任务和政策措施,部署重大工程、重大计划和重大行动,确保乡村振兴战略有序推进、扎实落地,是指导全区有序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重要依据和行动指南。

 阜阳市颍东区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 年)

 — 3 — 第一章 准确把握原则思想要求,明确发展目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农业农村发展的外部环境和内在动因发生深刻变化,按照到 2020 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分两个阶段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战略部署,聚焦薄弱环节和短板领域,统筹谋划、分类施策、循序渐进、逐次推进,既要在农村实现全面小康,又要为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开好局、起好步、打好基础。认真总结我区农业农村发展的历史性成就和历史性变革,准确研判我区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和乡村演变发展态势,切实抓住乡村大发展、大转型的历史机遇,推动乡村振兴,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颍东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深远而重大的意义。

 第一节 振兴基础 党的十八大以来,区委、区政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市关于“三农”工作的决策部署,全区农业农村发展取得了历史性成就,脱贫攻坚取得了决定性进展。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显著提升,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扎实推进,粮食生产稳中有升,畜牧养殖快速发展,特色农业初具规模。农产品供给质量不断提高,农业绿色发展取得新进展,农业科技水平显著提高,农业经营主体不断壮大,农业基础设施持续完善。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加快推进,农村电子商务加快发展,乡村旅游日益繁荣。农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提升,农村社会和谐稳定,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奠定了坚

 阜阳市颍东区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 年)

 — 4 — 实基础。

 同时,也要清楚认识到,当前我区农业农村基础差、底子薄、发展滞后、经济欠发达的区情仍未从根本上改变,经济社会发展中最明显的短板和最薄弱的环节仍然是农业农村。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县域经济实力不强。我区地方财力薄弱,经济总量不大,人均水平偏低,产业层次低,经济转型压力大;工业反哺农业、城镇带动乡村能力不强,工业化、城镇化水平不高,发展不平衡不充分是当前面临的最大矛盾,村集体经济薄弱,资金科技人才等要素资源严重短缺。二是农业生产粗放、效益不高。农业生产规模化、专业化、全程社会化服务水平不高;农业生产以粮食为主,经济效益较低;特色农业发展不足,农产品精深加工链条短,附加值不高;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带动力不强;农业一二三产融合缺乏后劲,农业新经济规模小、占比低;乡村旅游发展滞后,历史文化旅游资源挖掘开发不够,旅游市场层次偏低。三是农村基础薄弱,历史欠账较多。农村公路、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标准不高,抵御自然灾害风险能力有待提升;脱贫攻坚薄弱环节仍然较多,防范返贫机制有待完善,贫困人口基数大、贫困程度深,脱贫攻坚任务重,面临困难挑战多;农村劳动力外流严重,新型职业农民队伍建设滞后,农村人才严重缺乏;村庄空心化、老龄化问题突出,农民收入水平偏低,城乡收入差距较大。四是生态环境治理保护压力大,乡风文明和自治能力有待提升。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不完善,生态环境欠账多,治理保护任务重;部分农民思想观念落后,创业创新精神不足,一些陈规陋习

 阜阳市颍东区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 年)

 — 5 — 根深蒂固。五是稳定面临新的挑战,食品药品和生产安全监管压力较大,环境保护、社会治理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面对这些问题和不足,我们将采取有效措施,着力加以解决,确保乡村振兴有序实施。

 专栏 1:2012 年以来颍东区乡村发展成就 分类 序号 主要指标 单位 2012年 2017年 2017年比2012年增加 [累计提高百分点] 农业生产 1 高标准农田规模 万亩 5 7.4 2.4 2 粮食产量 万吨 28 32.4 4.4 3 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 % 50 60 [10] 4 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 %

 75 80 [5] 5 高效节水灌溉面积 万亩

 5 12

 7 6 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家 470 2070 1600 农村 发展 7 农村自来水普及率 %

 20 60

 [40] 8 农村自来水集中供水率 %

 50 80

  [30] 9 森林覆盖率 % 15 17 2 农民生活 10 城乡居民收入比 —— 3.25 2.58 -0.67 11 新农合人均补助标准 元

 240 450 210 12 农村低保覆盖人数 万人 6.3 3.4 -2.9 13 农村贫困发生率 %

 24.4 4.9

 [-19.5] 14 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 % 48.4 34 [-14.4] 第二节 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省委十届六次全会和市委五届六次全会决策部署,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全面领导,坚

 阜阳市颍东区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 年)

 — 6 — 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紧紧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摆在重中之重位置,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统筹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促进城乡融合发展,走质量兴农、绿色发展、文化兴盛、乡村善治、普惠共享、精准脱贫之路,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和乡村治理能力现代化,全力打造和谐颍东美丽生态新家园。

 第三节 基本原则 (一)坚持党管农村,农民主体 坚持和加强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确保党在农村工作中领导地位。充分尊重农民意愿,注重提升农民素质,切实发挥农民在乡村振兴中的主体作用,不断提升农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二)坚持三农优先,全面振兴 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全区各级党委政府的共同意识,共同行动,着力补齐农业农村短板。准确把握乡村振兴的科学内涵,统筹生产、生活和生态,注重协同性、关联性,整体部署,协调推进。坚持城乡融合,创新体制。以“四化”同步为抓手,加快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全面融合、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创新体制机制,激活主体、要素和市场,调动各方力量投身乡村振兴,增强农业农村自我发展动力。

 (三)坚持生态为本,和谐共生

 阜阳市颍东区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 年)

 — 7 — 落实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严守生态保护红线,强化资源节约集约循环利用。切实保障生态空间,维护生态安全,促进和谐共生,以绿色发展引领乡村振兴。

 (四)坚持分类指导,分步实施 科学把握我区乡村的差异性和阶段性特征,因势利导,分类施策,突出重点,体现特色,循序渐进,分步实施。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不层层加码,不搞一刀切,不搞形式主义和形象工程,久久为功,扎实推进。

 第四节 发展目标 到 2020 年,乡村振兴取得重要进展,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基本形成,实现“户脱贫、村出列、区摘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如期实现。粮食等主要农产品综合生产能力进一步巩固提升,蔬菜、水果、中药材、食用菌等特色产业规模持续扩大,猪、牛、羊、禽饲养量和产量稳步提高。农产品加工业快速发展,农村三产融合水平显著提升,乡村旅游积极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加快实施,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农村水电路等基础设施短板全面加强。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 15000 元,城乡基层基本公共服务大体均衡,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差距持续缩小。农村人才吸引力逐步增强,农村改革活力进一步释放,乡风文明取得新进展,乡村治理体系进一步完善,党的农村工作领导体制机制进一步健全。

 到 2022 年,乡村振兴取得阶段性成果,现代农业发展质量明显提高,农村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基本实现文明进步、乡村善

 阜阳市颍东区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 年)

 — 8 — 治、经济宽裕;产业兴旺取得新成就,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升,特色农业实力显著增强,农林牧渔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农产品加工产值达 200 亿元,农产品加工产值与农业生产总值之比达到 3:1,培育省级龙头企业 11 家、市级龙头企业 47 家、各类农业产业化联合体 30 家以上。休闲农业营业收入达 10 亿元,农业电子商务销售额达 10 亿元,农业服务业产值达 12 亿元。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 65%以上,“三品一标”认证产品数量达 60家以上;生态宜居塑造新风貌,农村人居环境全面改善,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村占比 95%以上、无害化厕所普及率达到 100%以上,中心村美丽乡村建设全部达标,农业生态服务能力进一步提高,生态经济效益显著增强,循环、高效、可持续的生态农业体系基本建成;乡风文明呈现新气象,农民思想道德素质明显提升,农村文明程度不断提高,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全覆盖,农民精神文化生活需求基本得到满足,优秀传统文化得到进一步继承和发展,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初步形成;治理有效达到新高度,以党组织为核心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明显加强,农村基本公共法律服务体系不断健全,平安乡村建设成效显著,村规民约实现全覆盖,乡村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治理体系初步确立,农村现代社会治理格局初步形成;生活富裕再上新台阶,农民增收渠道不断拓宽,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7600 元,接近全省平均水平,脱贫攻坚成果得到进一步巩固加强。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显著提升,城乡统一的社会保障制度体系基本建立,农村义务教育巩固率达 98%以上。

 阜阳市颍东区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 年)

 — 9 — 专栏 2 :颍东区乡村振兴战略规划主要指标 分类 序号 主要指标 单位 2017 年基期值 2020 年目标值 2022 年目标值 2022 年比2017 年增加[累计提高百分点] 属性 产业兴旺 1 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亿斤 6.48 6.95 7.25 0.77 约束性 2 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 % 60 65 70 [10] 预期性 3 农业劳动生产率 万元/人 2.05 2.52 2.94 0.89 预期性 4 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人数 人 400 1200 2200 1800 预期性 5 农业“三品一标”认证产品数 个 22 48 60 38 预期性 6 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 % 80 90 98 [18] 预期性 7 农产品加工与农业总产值比 / 2:1 2.4:1 3:1 1 预期性 8 农村产品网络销售额 亿元 1.53 2.12 2.52 0.99 预期性 9 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比重 % 41 48 50 [9] 预期性 10 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人次 万人次 50 200 300 250 预期性 生态宜居 11 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 % 70 90 95 [25] 约束性 12 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 % 90 95 98 [8] 预期性 13 村庄绿化覆盖率 % 20 35 40 [20] 预期性 14 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 % 50 ≥95 100 [50] 预期性 15 对生活垃圾进行处理的村占比 % 60 90 95 [35] 预期性 16 对生活污水进行处理的村占比 % 30 40 45 [15] 预期性 乡风文明 17 村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覆盖率 % 50 100 100 [50] 预期性 18 县级及以上文明村和乡镇占比 % 60 90 100 [40] 预期性

 阜阳市颍东区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 年)

 — 10 — 19 农村义务教育学校专任教师本科以上学历比例 % 30 60 70 [40] 预期性 20 农村居民教育文化娱乐支出占比 % 3 10 15 [12] 预期性 治理有效 21 村庄规划管理覆盖率 % 80 100 100 [20] 预期性 22 达到标准化社区服务中心(站)的村占比 % 50 100 100 [50] 预期性 23 村党组织书记兼任村委会主任的村占比 % 50 60 65 [15] 预期性 24 有村规民约的村占比 % 100 100 100 - 预期性 25 集体经济强村占比 % 5 8 10 [5] 预期性 生活富裕 26 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 % 34 32 30 [-4] 预期性 27 城乡居民收入比 / 2.58 2.5 2.4 [-0.18] 预期性 28 农村自来水普及率 % 60 95 100 [40] 预期性 29 具备条件的建制村通硬化路比例 % 100 100 100 - 约束性 注:本指标体系中非特定称谓的“村”均指行政村。

 第五节 远景展望 到 2035 年,乡村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基本实现,建成现代农业强区。农业结构得到根本性改善,农民就业质量显著提高,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城乡融合取得实质性进展,公共服务均等化基本实现;乡风文明达到新高度,乡村治理体系更加完善;农村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宜居乡村基本实现,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全面实现。

 阜阳市颍东区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 年)

 — 11 — 第二章 统筹推进城乡空间融合,构建振兴格局 第一节 统筹城乡融合空间形态 坚持统筹城乡发展布局,坚持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双轮驱动,优化乡村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加快促进各类乡村差异化特色化发展,构建“以城带乡、以镇促村、城乡融合”的颍东区乡村振兴发展模式。

 (一)落实主体功能区管控 按照主体功能区战略定位,统筹安排国土空间开发、保护与整治,加快形成分工明确、梯度有序、协调融合的城乡空间格局,促进现代化空间由城镇向乡村逐步延伸。

 充分发挥国土空间规划的整体指导约束作用,严格落实“三区三线”管控,推动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最终达到强化空间用途管制的目标。加强城乡土地及空间资源优化配置,科学划分禁建区、限建区和适建区,实施对城镇建设空间和非城镇建设空间的同步管控,有效保护脆弱资源和生态环境,实现城镇建设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统筹协调。坚定不移推进节约集约用地,促进土地资源高效配置,促进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及包容性发展。

 (二)加快城乡规划一体化 推进城乡统一规划。以乡村振兴为契机,通盘考虑我区脱贫攻坚、美丽镇村建设、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等现实工作,统筹谋划乡村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布局,加快构建科学合理、层次明细、管治有效的乡村振兴规划引领体系。强化区域空

 阜阳市颍东区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 年)

 — 12 — 间规划在乡村振兴中的引导约束作用,推动国民经济发展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乡建设规划、生态环境保护规划、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等各类专项规划的精准对接,促进“多规合一”,实现一张蓝图干到底。加强乡村建设管理,根据乡村人口流动趋势,划定乡村居民点管控边界,明确村镇规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布局强度等,推动村庄布点规划全覆盖。

 (三)推进城乡建设用地整治 按照“统一规划、分步实施、多管齐下、综合治理、因地制宜”的原则,有计划、有步骤、全方位开展农村土地综合整治。

 土地整治与美丽乡村建设相结合。按照美丽乡村建设的要求,着力加强土地整理,集中连片推进土地平整和农田水利、田间道路、田间防护林等建设,切实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着力推进村庄整治,切实优化城乡用地结构,形成居住相对集中、产业集聚发展的格局;着力抓好设施配套,实现布局优化、道路硬化、村庄绿化、环境美化,切实改善人居环境。

 土地整治与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相结合。对项目区原有建设用地整理复垦后形成的建设用地置换指标,优先保证农民宅基地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并为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留足空间,富余部分用于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激活村内闲置零散建设用地,实现土地利用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缓解新增建设用地和耕地占补平衡的压力,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

 土地整治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相结合。按照“依法、自愿、

 阜阳市颍东区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 年)

 — 13 — 有偿”的原则,明确土地权属,搞好土地延包,落实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政策。推动土地适度流转,促进土地、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推进农业规模化经营、产业化发展。

 第二节 优化乡村发展布局 按照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舒适宜居、生态空间自然秀美的总体要求,构筑科学合理的乡村空间布局体系,促进人口资源环境相均衡、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统一。

 (一)优化产业空间 结合本区地形地貌和资源条件,根据适宜的发展空间,形成 “三轴、四片”的产业空间布局:依托 S305(S306)沿线颍东经济开发区、新华创业园、插花镇工业园区、冉庙乡返乡农民工创业园形成工业发展轴,依托 S339(S424、S102)沿线的正午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枣庄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形成现代高效农业发展轴,依托 S340(S316)沿线的清代程文炳宅院、明代古刹北照寺、淮海战役魏沟阻击战遗址、清代口孜清真寺、三国时期徐庶母墓遗址等历史文化资源,形成文化休闲旅游发展轴;依托主城区、插花镇形成综合服务区和产业集群,依托冉庙乡、正午镇、老庙镇、新乌江镇形成现代农业生产基地,依托袁寨镇、枣庄镇、口孜镇形成文化旅游区,依托杨楼孜镇、口孜镇以及阜阳煤基新材料产业园形成煤炭及煤化工产业基地。

 阜阳市颍东区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 年)

 — 14 — (二)美化生活空间 以改善城乡居民生活环境和生活质量为目的,加强城乡居住空间规划,依托区位、生态资源等优势,加强传统村落保护和特色景观旅游镇、村培育,大力发展城郊休闲度假、生态农业观光、民俗风情体验等不同类型乡村旅游。根据城乡统筹和促进城乡公共资源均衡配置的要求,着力构建重点镇(特色小镇)、一般乡镇、中心村、自然村四个等级的乡村居住体系。重点镇为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节点和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重点建设任务是增强产业发展、公共服务、吸纳就业、人口集聚的功能,促进城乡发展一体化;一般乡镇为服务“三农”的综合服务中心,主要是通过“两治理一加强”(即治脏、治乱、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配套),提升乡镇政府驻地服务功能;中心村为乡村基本服务单元和农村人口定居的重要载体,主要建设任务是完善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促进农村产业发展。选择人口较多、经济基础较好、设施较完善、交通较便捷、用地条件较好、文化资源较丰富的村庄,将其培育成为中心村;自然村为乡村基层单元,开展垃圾清理、改水改厕,不断改善人居环境。

 (三)保护生态空间 提高乡村振兴的生态安全保障能力,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约束,以生态环境保护、治理、修复为先导,努力营造天蓝水绿的美好生态空间。依据颍东区生态格局、产业发展、地理位置、交通状况等要素进行综合规划,着力打造四大体系分区:一是都市统筹型区域,城区周边村庄打破原有镇域、村域体系格局,直接

 阜阳市颍东区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 年)

 — 15 — 接受中心城区的辐射,乡村人口直接被城市吸引。二是村庄网络型区域,村庄远离中心城区,享受不到中心城区的辐射,附近镇的发展缓慢,镇区服务职能薄弱,带动作用有限,村庄只能依靠自身资源禀赋与条件获得发展动力。此时特色较为鲜明,区位、资源、经济社会基础、先发优势强等条件较好的村,与其他村庄之间带动和互补作用则相对明显,强调村和村之间的依赖关系。三是镇村一体型区域,镇距离中心城区远、镇本身的发展能力强,村庄发展更多依赖镇区。四是传统结构型区域,保留原有城镇村的辐射带动和服务层级。

 第三节 分类推进村庄发展 根据村庄现有发展趋势、经济基础、自然资源、交通区位等因素,将全区 235 个规划布点的村庄(76 个中心村,159 个居民点)划分为城郊融合类、集聚提升类、特色保护类、拆迁撤并类四大类型,强化分类指导、精准施策,促进因势利导,因村制宜,不过分追求“高标准”,避免乡村振兴千篇一律、千村一面,重点发展枣庄镇牛庙村、正午镇吴寨村、老庙马圩村、口孜镇洪阳村、插花镇杨桥村、冉庙乡张桥村等一大批有特色、有亮点、有影响力的精品村庄。到 2020 年,建设省级中心村(省、市级“一村一品”示范村)34 个,区自主建设中心村 22 个,形成 6 个重点镇和 3 个一般乡镇为综合公共服务中心、76 个中心村为基本服务单元的乡村服务体系,80%以上布点中心村达到美丽乡村建设要求。到 2022 年,100%完成美丽乡村规划建设目标。

 阜阳市颍东区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 年)

 — 16 — (一)城郊融合型 城郊融合类村庄。主要包括临近城区村庄,以及城区镇规划控制区内,规划建成区外的村庄。对于临近城区的村庄,推动其积极对接市区域和产业布局,大力发展城郊型农业和生活性服务业,推动村庄管理升级,打造阜阳魅力花园。对于纳入城区划控制区范围内的村庄,综合考虑工业化、城镇化和村庄自身发展需要,加快城乡产业融合、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公共服务共建共享,逐步强化其服务城市发展、承接城市功能外溢的功能,在形态上保留乡村风貌,在治理上体现城市水平。对于纳入镇规划控制区内的村庄,应逐步引导并入镇社区,统筹推进社区化管理。

 (二)集聚提升型 集聚提升类村庄。包括全区绝大多数中心村和重点发展的自然村庄,是乡村振兴的重点。该类型村庄在原有规模基础上有序推进基础设施和配套供给服务设施改造提升,增强人口集聚功能。鼓励发挥自身资源禀赋,加快村庄专业化、特色化发展,通过乡村“内外兼修”,激活产业、优化环境、提振人气、增添活力。根据产业和资源条件,该类村庄分为种植型、养殖型、工贸型和旅游型等村庄类型。种植型村庄,要加快推进规模化、绿色化生产,促进村庄环境与田园风貌相结合。养殖型村庄,重点推广规模化、循环化养殖,注重养殖污染治理,严格保护村庄生态环境。工贸型村庄,重点提升特色加工产业和专业市场发展层级,增强产业集聚能力,并积极利用电子商务等拓展市场空间。旅游型村庄,重点加强旅游服务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旅游服务功能,

 阜阳市颍东区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 年)

 — 17 — 丰富观光、民宿、垂钓、采摘等多业态,增强体验性、参与性。

 (三)特色保护型 特色保护类村庄。主要包括规模不大,但自然历史特色资源丰富的村庄,如历史文化名村、传统村落、少数民族特色村、特色景观旅游名村等。应统筹保护、利用和发展的关系,注重保持彰显村庄发展特色的整体空间形态和内涵特质,强化历史文化资源和传统建筑保护,妥善处理新建住宅与传统建筑之间的关系,促进民风民俗和生产生活方式传承,努力保持村庄的完整性、真实性和延续性。尊重原住居民生活习惯,加快改善村庄基础设施和公共环境,推动发展特色产业和乡村旅游,促进特色资源保护和村庄发展良性互促。

 (四)搬迁撤并型 搬迁撤并类村庄。对不具有保留价值的空心村、列入农村新型社区建设计划、采煤塌陷区以及因重大项目建设需要搬迁的村庄等,严格限制新建、扩建活动,通过易地扶贫搬迁、村庄撤并、集聚搬迁等方式,将人口统筹到城镇、移民新村、其他村庄等适宜区域安置,切实解决村民生计问题。严控行蓄洪区人口规模,尊重村民意愿,实行渐进式搬迁。搬迁撤并后的村庄原址,因地制宜还林还田还湿,增加乡村生产生态空间。

 专栏 3:颍东区村庄分类推进发展规划汇总表 乡镇办事处 城郊融合型 集聚提升型 特色保护型 搬迁撤并型 新华 任海(任海中心村)

 杨付(杨付中心村)

 阜阳市颍东区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 年)

 — 18 — 吕寨(吕寨中心村)

 蔡湖(蔡湖中心村)

 老集(老集中心村)

  袁寨 江店(江店中心村)

 郝桥(后楼中心村)

 武郢(朱郢中心村)

  北照村(北照中心村)

 同河(同庄中心村)

 前楼(前楼中心村)

 插花 毛桥(温营中心村)

 板桥(板桥中心村)

 中心居委会(杨荒庄中心村)

 杨桥(杨桥中心村)

 闸南(闸南中心村)

 曾桥(曾桥中心村)

 郭郢(郭郢中心村)

 兰楼(兰楼中心村)

 朱楼(朱楼中心村)

 赵店(赵店中心村)

 东黄(东黄中心村)

 前于(前于中心村)

  口孜 钓台(钓台中心村)

 白园(白园中心村)

 后楼(武大庄中心村)

 大坝(大坝中心村)

 枣园(枣园中心村)

 王庄(王庄中心村)

 济河(济河中心村)

 王老庄(王老庄中心村)

 饶海(饶海中心村)

 曹庄(曹庄中心村)

 焦庄(焦庄中心村)

 洪沟(洪沟中心村)

 洪阳(洪阳中心村)

  枣庄 枣庄居委会(牛寨居委会)

 宁桥(李寨中心村)

 牛庙(小杨庄中心村)

 刘庄(焦老庄中心村)

 杨寨(杨寨中心村)

 童庄(和谐中心村)

 阜阳市颍东区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 年)

 — 19 —

 蒋楼(王庄中心村)

 李庄(前李中心村)

 大桥(大杨中心村)

 老庙 庙南居委会(宁庄中心村)

 赵庄(东胡中心村)

 马圩(马圩中心村)

 庙北居委会(姚园中心村)

 王海(光明中心村)

 向阳(向阳中心村)

 马楼(马楼中心村)

 李土桥(前桥中心村)

 公平(公平集中心村)

  杨楼孜

 王台(王台中心村)

 汤圩(汤圩中心村)

 前进(前进中心村)

  新乌江 李桥(东湖安置区中心村)

 瓦房(瓦房中心村)

 刘大郢(刘大郢中心村)

 李庄村(辛家湖安置区中心村)

 周圩(周圩中心村)

 李土楼(胡庄中心村)

  正午

 田楼(三兴集中心村)

 王桥(王桥中心村)

 程圩(程圩中心村)

 大任(大任中心村)

 张庙(张庙中心村)

 横山(横山中心村)

 吴寨(吴寨中心村)

 陈庄(陈庄中心村)

  冉庙

 张桥(张桥中心村)

 兰堂(兰堂中心村)

 新杨堂(新杨堂中心村)

 张湾(后李中心村)

 梧樟(董老庄中心村)

 赵集(赵集中心村)

 阜阳市颍东区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 年)

 — 20 — 第三章 全面加快农村产业发展,推进产业振兴 坚持质量兴农、绿色优农、品牌强农、开放活农,全面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不断提高农业创新力、竞争力和全要素生产率。

 第一节 转变农业发展方式 按照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要求,做大做强特色优势产业,着力推动农业由增产向提质转变,加快农业空间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步伐,提高农业供给体系的整体质量和效率,加快实现由农业产粮主导向强农提质的转变。

 (一)发展适度规模经营 尊重农民意愿,因地制宜发展土地流转和适度规模经营。坚持土地流转与城镇化进程和农村劳动力转移规模相适应,与农业科技进步和生产手段改进程度相适应,与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提高相适应。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稳定农户承包权,放活土地经营权,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推进家庭经营、集体经营、合作经营、企业经营等多种经营方式共同发展。坚持规模适度,既注重提升土地经营规模,又防止土地过度集中,兼顾公平与效率,提高劳动生产率、土地产出率和资源利用率。坚持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既促进土地资源有效利用,又确保流转有序规范,重点支持发展粮食规模化生产。

 (二)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加强新型经营主体培育,鼓励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

 阜阳市颍东区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 年)

 — 21 — 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多样化的联合与合作,提升小农户组织化程度。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把小农生产引入现代农业发展轨道。实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提升工程,培育适度规模的家庭农场,推进农民合作社规范化建设,到 2022 年,全区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各发展到 1200 家以上。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联合体,探索多样化的联合模式,推进专业化的分工协作,实行品牌共享共建,促进产业、要素、利益的有效联结,鼓励创建省、市级农业产业化示范联合体,到 2022 年,全区农业产业化联合体 35 家以上,创建市级以上示范联合体 25 家以上。强化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加快培育各类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重点支持新型服务主体开展农资、农机、水利、植保、防疫等专业化和全程社会化服务,注重发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带动作用,与小农户共建共享区域公用品牌,开展农超对接、农社对接,帮助小农户对接市场。

 (三)强化品牌建设 认真落实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实施“优质粮食工程”,大力发展优质专用品牌粮食生产,到 2022 年,发展专用品牌粮食 30万亩以上。加快粮食产后服务中心建设,整合粮食流通领域现有资源,为种粮农民提供代清理、代干燥、代储存、代加工、代销售“五代”服务。优化粮经作物结构,经济作物种植比重逐年提高,到 2022 年,经济作物种植比重达 12%。巩固提升原有蔬菜基地,加快建设新的蔬菜基地,突出发展高档蔬菜、精品蔬菜、特色蔬菜等优质高效蔬菜。到 2022 年,蔬菜面积突破 15 万亩,其中设施蔬菜面积突破 5 万亩。大力发展水果产业,引进先进品

 阜阳市颍东区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 年)

 — 22 — 种和栽培技术,培育高产、优质、高效水果生产基地,到 2022年水果种植面积达到 5 万亩。积极发展中药材等特色产业,因地制宜,引导群众,以市场为导向,大力发展中药材等特色种植业。以板蓝根、药油兼用牡丹、桔梗、薄荷为主导品种,推广标准化先进实用配套技术,全面提升中药材产业规模和水平,到 2022年,中药材面积突破 5.5 万亩。发展花卉产业,建设正午、枣庄及沿茨淮新河、沙颍河、苏沟等花卉产业带,打造集基地建设、生产加工、批发物流于一体的花卉全产业链条,到 2022 年全区花卉种植面积达到 5.6 万亩。优化养殖业空间布局,大力发展绿色生态健康养殖,在充分考虑环境承载力的基础上,重点实施牛羊产业可持续发展、生猪产业标准化、家禽产业化和渔业富民工程,加快推进立华畜禽百万头生猪项目,提高规模养殖比重。实施产业兴村强区行动,开展“百村百品”特色优势农业示范,积极打造特色农产品优势村、优势乡,形成一村一品、一乡一业新格局。

 第二节 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 (一)优化农业生产力布局 优化农业生产力布局,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稳定发展土地流转,大力提倡土地托管、土地入股等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建立农村产权交易平台,加强土地经营权流转和规模经营的管理服务。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队伍,实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工程。培育发展家庭农场,提升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化水平,鼓励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现代农业产业化联合

 阜阳市颍东区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 年)

 — 23 — 体。不断壮大农林产业化龙头企业,鼓励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培育引领行业发展的龙头企业“甲级队”。

 加快建立新型经营主体支持政策体系和信用评价体系,落实财政、税收、土地、信贷、保险等支持政策,扩大新型经营主体承担涉农项目规模;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推动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发展多种形式的股份合作。

 发挥村党组织对集体经济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防止内部少数人控制和外部资本侵占集体资产;完善紧密型利益联结机制,鼓励农民以土地、林权、资金、劳动、技术、产品为纽带,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和联合,依法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强化农民作为市场主体的平等地位;引导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挖掘集体土地、房屋、设施等资源和资产潜力,依法通过股份制、合作制、股份合作制、租赁等形式,积极参与产业融合发展。加快推广“订单收购+分红”“土地流转+优先雇用+社会保障”“农民入股+保底收益+按股分红”等多种利益联结方式,让农户分享加工、销售环节收益。

 鼓励行业协会或龙头企业与合作社、家庭农场、普通农户等组织共同营销,设立共同营销基金,开展农产品销售推介和品牌运作,让农户更多分享产业链增值收益;鼓励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通过设立风险资金、为农户提供信贷担保、领办或参办农民合作组织等多种形式,与农民建立稳定的订单和契约关系。

 专栏 4: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培育工程 1、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工程。大力培育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现代农业产业化联合体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深入推

 阜阳市颍东区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 年)

 — 24 — 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规范化发展,使其逐步成为发展现代农业的主导力量。到 2022年,全区规模以上龙头企业发展到 60 家、现代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发展到 35 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均达到 1200 以上家,其中示范联合社达到 30 个,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达到 70 家,示范家庭农场达到 60 家。

 2、新型集体经济振兴工程。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持续推进“三变”改革,发展多种形式的股份合作。编制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菜单式”行动指引,指导各村因地制宜制定改革方案,以差异化扶持政策为导向,实施分类施策、重点推进,增强集体经济发展活力和实力。鼓励经济实力强的农村集体组织辐射带动周边村庄共同发展。

  3、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工程。积极培育服务型合作社、服务型农业企业和专业化服务组织等农业社会化服务主体。鼓励和引导各类农业社会化服务主体,加强服务能力和设施建设,开展“一站式”农业生产性服务,推广农业生产托管服务模式,发展农业生产性服务。深化基层农技推广机构管理体制改革,推动公益性农技推广机构与服务性经营组织融合发展。到 2022 年,全区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达到50 家以上。

 (二)做精做强特色优势产业 制定全区质量兴农战略计划,以“四优四化”为重点,深入推进农业绿色化、优质化、特色化、品牌化,逐步实现高效种养业和绿色食品业转型升级,推动农业由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深入推进农业综合标准化示范园区建设,创建特色农产品标准化示范区,完善现代农业标准体系,积极开展“全国绿色食品(小麦)标准生产基地”续展工作。到 2022 年,新建优势特色种植业基地 20 万亩,市级以上畜禽标准化养殖场达 30 个。开展年度“农业质量年”活动,支持安全优质农产品生产标准制定、标准化生产基地创建和“三品一标”认证,加强地理标志农产品产地和产品保护,全面提升农产品标准化生产水平。到 2022 年,力争“三品一标”农产品认证企业达到 60 家,产量达 20 万吨,面积达 15 万亩,认证产品个数达 110 个,确保 26 万亩“全国绿色食品(小麦)标准生产基地”顺利通过续展认证。

 (三)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

 阜阳市颍东区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 年)

 — 25 — 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企业,实施农产品加工业提升工程,大力发展粮油、肉类、果品、蔬菜等“五大”农产品加工业。做大做强龙头企业,支持现有农产品加工企业技术改造、扩大生产和产品营销,大力支持招商引进农产品精深加工龙头企业,着力打造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甲级队”。提升产地初加工设施建设能力,支持集中连片建设一批农产品贮藏、保鲜、烘干、清选分级、包装、运销等产地初加工设施设备,提升入市品级。提升农产品精深加工能力,实施主食加工业提升行动,支持食品加工企业开展质量体系认证和品牌宣传推广,建设一批技术水平高、带动力强的主食加工示范企业和主食加工产业集聚区,研制生产一批营养、安全、美味、健康、方便、实惠的传统米面、薯类、杂粮、中央厨房食品等多元化主食产品。大力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打造农业产业化联合体,顺应加工企业发展。坚持协调发展理念,把农业产业化发展纳入“工业强区”总体战略,加快推进农产品从初级加工向精深加工转变,推动产业链条从单一向多元拓展,企业发展由分散向集群化推进,产业规模不断壮大。以颍东食品工业园为依托,积极扶持并重点发展面粉加工产业、休闲食品加工产业、肉食品加工产业、调味品产业、饮品产业、中药材加工产业等“六大”产业。到 2022 年,全区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加工企业 60 家,其中国家级企业 2 家、省级企业11 家、市级企业 47 家。

 第三节 夯实农业基础 深入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严守耕地红线,确保粮

 阜阳市颍东区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 年)

 — 26 — 食安全。全面落实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制度,加大土地综合整治和农业综合开发力度,推进高标准粮田建设。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全面提升防护体系,加强防汛抗旱减灾能力,实施农业节水行动,加快推进重大水利灌溉工程建设,推进小型农田水利设施达标提质。加快建设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深化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应用改革,加快发展现代种植业、畜禽、水产养殖业、林果业。持续推进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提升农机装备水平。优化农业从业者结构,加快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农业经营者队伍。大力发展数字农业、智慧农业,实施“互联网+现代农业”行动,加快开展农业大数据应用,推进物联网试验示范和遥感技术应用。

 (一)加快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 以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为重点,巩固“两区”划定成果,大规模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到 2022 年力争建成高标准农田 15 万亩。积极探索通过直接补助、贷款贴息、先建后补等方式,鼓励支持小农户、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及涉农企业与单位参与高标准农田建设。加大项目谋划、争取力度,足额配套地方财政资金,实行集中连片、整村整镇推进。实施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行动,加快推进农村土地整治,推进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落实和完善耕地占补平衡制度,坚决杜绝占多补少、占优补劣等行为,严禁毁林开垦。

 (二)提高农业供水保障能力 严格落实水利“一规四补”,加快实施中小水库提升改造、

 阜阳市颍东区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 年)

 — 27 — 引排调蓄灌溉体系建设等一批大中型水利工程,充分发挥水利设施的防洪、供水以及改善水环境、修复水生态等综合效益。积极推进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积极整合支农涉水项目,推广灌溉节水技术,提高有效灌溉面积、灌溉水保证率和灌溉水利用系数。加快农村水资源保障工程建设,积极推进区域水资源配置及水网骨干工程建设、农村供水工程建设。推进建设地表水厂,鼓励再生水、雨水等非常规水源利用,严格地下水开发利用总量和水位双控制,加强地下水超采治理。实施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深入推进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工程、大沟综合治理工程和水网骨干工程等,促进平原河网沟通,着力改善水生态环境。

 结合我区的实际情况,以大、中沟流域为单元进行连片综合治理的农田水利建设。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目标,以保障粮食安全为基础,以解决农田水利“最后一公里”问题为重点,以提高农业抗灾减灾能力为核心,深化灌排区集中连片系统治理,加快现代农田灌排体系建设,推动高效节水减排、高标准农田发展,创新农田水利管理体制机制,全面保障颍东区现代农业发展。

 针对不同类型工程的特点,建立小型水利工程管养专业化、市场化的社会服务组织,成立小型水利工程管护组织、用水协会、水利服务专业合作社。继续推进工程产权制度改革和以用水户参与灌溉管理为重点的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改革。以大沟为单元,在规划区内共划分 20 个灌排片区,根据农田水利专项规划建设要求,在规划片区内以重点水源工程、灌溉工程、排水工程等方面进行布局:水源工程布局以农田的灌溉依井灌为主,规划在离

 阜阳市颍东区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 年)

 — 28 — 地表水源较远的地方,大力发展机井灌溉。在地表水有保障、土地流转较好的地方,适当恢复二级提水小型灌溉站。利用地表水,增加供水能力,在大、中沟上新建、重建部分引水涵闸。在原小型水利工程改造提升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对剩余塘坝的整治,增加磨坝蓄水能力;灌溉工程布局结合农业产业布局,结合现代农业园区、优质高效作物种植区的布局,大力发展管道输水灌溉、喷灌、微灌等高效节水灌溉工程。结合机井通电工程的建设,对原有机井进行机电配套,大力发展节水灌溉,努力在规划片区实现灌溉工程全覆盖;排水工程布局对大、中沟进行治理,并对新治理和已治理的大、中沟进行桥涵配套。对田间末级渠系进行治理,配套进地涵管桥,增大农田排水降滞能力。在大、中沟出口处新建或重建部分节制涵闸,增强大、中沟节制和蓄水能力;生产圩区布局主要以排涝防洪为主,对排涝大沟进行治理,并对排涝涵闸进行重建,对河北圩排涝涵进行闸改站,增大排涝能力;对现有好堤进行加固,达到 20 年一遇防洪标准。

 实施农田水利“最后一公里”建设五年行动计划,落实《颍东区农田水利专项规划(2018—2022 年)》,对全区范围内近 5年未实施农田水利治理项目的农田排灌区,全部治理一遍,全面提高灌排能力。

 到 2022 年,新增灌溉面积 7.41 万亩、改善灌溉面积 27.66万亩、恢复灌溉面积 1.58 万亩,新增节水灌溉面积 36.64 万亩、新增高效节水灌溉面积 8.46 万亩、新增蓄水能力 648 万立方米、新增供水能力 1965 万立方米;到 2022 年改善排涝面积 36.64 万亩。纯井灌区灌溉水利用系数达到 0.80 以上,井、河结合灌区

 阜阳市颍东区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 年)

 — 2...

相关热词搜索: 阜阳市 东区 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