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本科人才培养质量 本科教育改革

时间:2021-10-26 09:12:00 浏览量:

 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

 提高本科人才培养质量

 ——在 xx 党校 201501 期中层干部培训班开班仪式暨第一次专题学习上的讲话

 随着国家产业转型升级进程的加快,全社会对先进科技和高素质人才需求日益增加,人才市场的供需关系正由高校为主导的供给驱动变为行业企业为主导的需求驱动,学校角色定位从过去的支持服务逐步转向服务和引领同步。这就要求我校必须下决心通过深化体制机制综合改革理顺内部关系、释放发展活力、调动各方面积极性,主动对接行业产业需求,优化调整人才培养结构、加强创新创业教育,不断提高本科人才培养质量。

 一、调整优化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优化本科人才培养方案,首先要明确培养目标和定位。学校经多年的实践,形成了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和定位,即面向生产一线,培养具有爱国敬业精神,具有扎实理论基础,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随着高等教学进入新常态,学校必须审视目前的人才培养目标和专业定位。全校各专业必须依据学校的办学指导思想和办学定位,根据社会需求,进一步明确自己的定位和服务面向。

 优化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其次要明确学生毕业要求(即毕业生的能力标准)。各专业要根据国家专业培养标准、学校标准,并参考专业认证标准、美国 ABET(EC2000)标准、卓越工程师培养国家通用标准,确定各专业能力标准。

 优化本科人才培养方案,要正确处理以下几个关系:一是通识与专业的关系,以“全人”教育理念规划通识课程体系,科学设置通识教育核心课程,合理确定通识教育课程与专业教育的比例;二是基础与专业的关系,以“基础扎实,学有所长”原则,综合专业特征、社会需求以及学生适应能力和发展后劲等因素,合理确定比例;三是主修与辅修的关系,重视学科交叉与复合,规定跨学科学分,制定辅修计划;四是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关系,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一体化,实践教学引领理论教学改革,建立以学生能力培养为导向的学生主动型实验教学模式。

 优化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必须以能力素质培养目标为出发点,反向设计课程体系,不再强调知识的完整性和系统性。突破学科导向培养模式,探索能力导向培养模式。将“知识、能力、素质”的培养标准细化,通过重组课程和教学环节逐一落实。将每一门课程对“知识、能力、素质”培养的具体贡献落实到知识点、能力要求和教学方法、手段的改进中;将工程实践项目贯穿各个学年,加强理论的应用。

 二、推动课程不断改革

 将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素质教育融入大学教育的整个过程,将理论学习和工程实践集成于同一学习空间,使学生提高学科知识学习的目的性和应用能力,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通过项目、问题等的驱动增加团队合作项目,加强综合能力培养。推进公共基础课程的配套改革,强调一体化设计的落实,完成共有的培养目标。

 计算机基础课培养计算思维、编程规范、编程能力,程序调试全部机考;数学课培养系统的数学知识、数学思维、数学的美和建模思想与方法应用;思政课让学生更多地参与与思考(开放性环节设计),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大学物理课强调物理知识及其应用,实验的基本方法、基本技能及观察与数据分析;英语课应强调英语应用技能培养,跨文化交际素养培养;体育课不仅使学生强健体魄,掌握一种或多种终身受益的体育锻炼技能,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为胜任职业岗位提供身体素质保证。培养学生正确应对竞争、耐力、抗挫折能力,应对挑战的意识及团队合作精神。

 推进校级、省级、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视频公开课),明确各专业的核心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围绕知识、能力、素质的要求进一步将核心课程建设成专业的“王牌”课程。

 三、以学生为中心,推动教学方法改革

 传统的教学,教师传授学生知识和技能,教学局限于教书,教书局限于课程,课程局限于课堂,课堂局限于讲授,讲授局限于教材。这种以教材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必须改变,树立教学本质是教学生学的理念——教学生乐学、会学、学会,其中会学是教学的核心,会学是会自己学、会思中学、会做中学;树立教为不教,学为会学的理念。教为不教——教的目的是不教、教的方法是大教。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只有能激发学生去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 教之主体在于学,教之目的在于学,教之效果在于学。我国现代教育家叶圣陶说:“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无论教师讲得多好,不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让他们自学,不培养自学能力,是无论如何学不好的。”大学课堂根本任务是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引导学生分析问题,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促进学生研究性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

 改变大学是高四(上课、作业、考试)的状况,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SCL:Student Centred Learning),将教学的中心要从老师转化为学生自己要学和要做,赋予学生权利,让其更充分地参与,更好地被激发,对自己的学习更负责的一种教学模式,SCL 的效果超越对孤立事实的死记硬背,强调高层次的思考。

 随着计算机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大规模开放式网络课程 MOOC(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程 SPOC(Small Private Online Course)、视频公开课、资源共享课程等越来越多的网络课程出现,BB、尔雅、卓越等各种教学平台不断涌现,为教师的教学方法改革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学校将进一步创造良好的教学条件,鼓励教师顺应信息时代发展的趋势和潮流,积极探索将在线学习、混合学习以及颠倒教室之类的创新性教学模式。

 四、完善考核考试办法,科学评价教学效果

 现行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基本上是期末一张卷考试,这种考试方式,造成许多学生仅在考试前临时抱佛脚、通宵达旦临阵磨枪,突击应试。这种刻板单一的考核方式,不鼓励学生的自助学习和深入的探究式学习,忽视了学习过程,使学生变得功利。为此必须实现 “结果与过程”相结合的过程化考核。实现多形式-多方位-全过程考核,体现综合水平。多方位评价指平时考核,包括到课情况、作业、课程参与度;实验考核,包括准入测试、过程、报告、考试;考试考核,包括随堂考、期中考、期末考;其它考核,包括设计性作业、课程设计项目等。考试时间由 2 小时逐步延长至 2 天、2 周、2 个月直至课程整个学习过程。

 目前对教师教学质量的评价多集中在“教”上,教学是否认真,教学准备是否充分,教学内容是否充实,表达是否清晰等等。建立科学的教学质量评价办法,必须从过去注重“教”的评价到关注“学”的评价,从讲清讲透到互动思考,过分关注结果到更多地引入过程要素。如:是否有师生、生生互动?能否让学生保持对这门课程的学习兴趣?能否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能否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学生课外投入的学习时间大约多少等等。

 五、加强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 为加强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必须对实验(实践)教学改革。减少验证型实验,增加综合设计型、探究型实验内容;以问题为纽带,增加基于问题、基于任务的开放式实验内容;注重与实际应用相结合,加强科教互动,开展综合型的课程项目设计;加强过程监管;加强实验过程检查和提问;改革实验报告方式(实验后当场完成);增加实验成绩比例;提高预习要求并进行实验准入测试;增加实验操作考和相关内容理论考。改革实习方式,增加学生动手实践的机会。

  为加强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学校每年设立专项资金百万元,支持大学生进行创新创业项目训练,每年校级项目 200 余项,省级和国家级项目 70 多项。学生们经历科研项目研究和管理的全过程,提高科研能力、创新能力。为加强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学校开展多种多样的科技竞赛活动,每年有 5000 余名学生参与,对于优秀的推荐参加省、国家级竞赛,每年有数百学生获省级及以上奖励。各种竞赛的实施为发挥学生的创造潜能提供了舞台,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

 六、探索多样化的学生培养(成长)路径 为使培养的学生与社会需求接轨,体现以学生为本,学校探索为学生提供了多样化的培养(成长)路径,如创新实验班:前 2 年大类培养,后 2 年个性化培养;艺术类大类培养:一年级不分专业,二年级按专业培养;卓越工程师计划:前 3 年在校内培养,后 1 年在企事业单位培养;国际合作培养,本科生采取 2+2/3+1 等模式,即在国内培养 2(3)年,后 2(1)年去国外学校完成学业,或引进国外教师,或派出教师出国培训与学习,或引进课程(特别是专业课程)。开展辅修专业教学,即在学习完主专业的课程(包括实验、实习等实践性教学环节)可以学习另一个专业的主要课程,全部通过后,毕业时可以获得主专业的毕业证书,同时获得另一个专业的辅修专业证书。开展双学位培养,即在学习完主专业的课程(包括实验、实习等实践性教学环节)可以学习另一个大类专业的学位课程,全部通过后,毕业时可以在获得主专业所属类的学位证书的同时获得另一个大类的学位证书。

  随着高等教育进入新常态,学校之间竞争越来越激烈,学校之间的竞争,根本上还是本科人才培养质量的竞争。为此,我校必须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强化特色、注重创新,走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

相关热词搜索: 本科 人才培养 教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