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目的 为 QC 检验人员提供检验依据。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纯化水的检验操作。
3. 相关部门 品质保证部、生产制造部 4. 职责 5. QC 人员在进行纯化水检验操作时,必须按本规程进行操作。
5. 检测依据 中国药典 2010 年版二部 P411 6. 检测周期 本品检验周期为 7 天。
7. 检测指标及质量标准
纯化水 项目 标准 性状 无色澄明、无臭、无味 酸碱度 符合要求 硝酸盐 ≤0.000006% 亚硝酸盐 ≤0.000002% 氨 ≤0.00003% 电导率(μs/cm) <5.1(25℃)
TOC (mg/L) <0.5 易氧化物 符合规定 不挥发物(mg/100ml) ≤1 重金属 ≤0.00001% 微生物限度(细菌、霉菌和酵母菌总数)(CFU/ml)
≤100
7.1. 性状
a) 仪器设备:烧杯(50ml)
b) 测定步骤:量取供试品 30ml 置烧杯中,于光亮处检视。
c) 结果判定:应为无色的澄明液体,无臭、无味。
7.2. 酸碱度 a) 用具:
电子天平、10ml 试管、100ml 棕色试液瓶、100ml 透明试液瓶、50ml 烧杯、
5ml 移液管、10ml 移液管、200ml 容量瓶 b) 试剂:
甲基红指示液:用电子天平称取甲基红 0.1g 于烧杯中,向烧杯中加 0.05mol/L 氢氧化钠溶液 7.4ml(用 10ml 移液管量取)使溶解,再转移至 200ml 容量瓶中,加水定容至 200ml,即得,置于 200ml 棕色试液瓶中保存。变色范围:pH4.2~6.3(红→黄)
溴麝香草酚蓝指示液:用电子天平称取溴麝香草酚蓝 0.1g 于烧杯中,加 0.05mol/L 氢氧化钠溶液 3.2ml 使溶解,转移至 200ml 容量瓶中,再加水定容至 200ml,即得,置于 200ml棕色试液瓶中保存。变色范围:pH6.0~7.6(黄→蓝)
0.05mol/L 氢氧化钠溶液:用电子天平称取氢氧化钠 0.2g 于烧杯中,加少量水溶解,再转移至 100ml 容量瓶中,加水定容至 100ml,即得,置于 100ml 试液瓶中保存。
c) 测定步骤:
取本品 10ml 置试管中,用滴管滴甲基红指示液 2 滴,观察现象;另取本 10ml 置试管中,用滴管滴溴麝香草酚蓝指示液 5 滴,观察现象。
d) 结果判定:
加甲基红的试管不得显红色,即可判定合格。加溴麝香草酚蓝的试管不得显蓝色,即可判定合格。
7.3. 硝酸盐 a) 仪器及用具:
50ml 试管、50ml 烧杯、1ml 移液管、5ml 移液管、10ml 移液管、100ml 容量瓶、分析天平、10ml 量筒、100ml 试剂瓶、100ml 棕色试剂瓶、恒温水浴锅、100ul 移液枪 b) 试剂:
标准硝酸盐溶液:用分析天平精密称取 0.163g 硝酸钾于烧杯中,加水溶解,再转移至 100ml容量瓶中,加无硝酸盐的纯水至 100ml,摇匀。再用 1ml 移液管移取 1ml 置另一 100ml 容量瓶中,加无硝酸盐的纯水稀释至 100ml,摇匀,再用 10ml 移液管移取第二容量瓶稀释液10ml 置另一容量瓶中加无硝酸盐的纯水至 100ml,摇匀,即得(每 1ml 相当于 1μgNO3)。置于 100ml 试剂瓶中保存。
10%氯化钾溶液:用分析天平精密称取 10.0g 氯化钾于烧杯中,再转移至 100ml 容量瓶中,用纯化水稀释至刻度,置于 100ml 试剂瓶中保存。
0.1%二苯胺硫酸溶液:用分析天平称取二苯胺 0.10g 置 100ml 烧杯中,再用 100ml 量筒量取硫酸至 100ml,混合均匀。置于 100ml 棕色试剂瓶中保存。
c) 测定步骤:
用 10ml 量筒取本品 5ml 置 10ml 试管中,另取一 10ml 试管加入标准硝酸盐溶液 0.3ml (用1ml 移液管量取)和无硝酸盐的水 4.7ml(用 5ml 移液管量取),于冰浴中冷却,分别加入 10%氯化钾溶液 0.4ml(用 1ml 移液管量取)与 0.1%二苯胺硫酸溶液 0.1ml(用 100ul移液枪移取),摇匀,缓缓滴加硫酸 5ml(用量筒量取,滴管滴加),摇匀,将试管于 50℃水浴中放置 15 分钟,试液变蓝。
d) 结果判定:
样品溶液的颜色比标准溶液的颜色浅( ≤0.000006% ),即为合格。
7.4. 亚硝酸盐 a) 仪器及用具:
电子天平、分析天平、10ml 量筒、1ml 移液管、10ml 移液管、50ml 烧杯、100ml 烧杯、50ml 容量瓶、100ml 容量瓶、1ml 移液管、50ml 棕色试剂瓶、冰箱、100ml 试剂瓶、25ml纳氏比色管 b) 试剂:
标准亚硝酸盐溶液:用分析天平称取亚硝酸钠 0.750g(干燥品)于 50ml 烧杯中,加无亚硝酸盐的水溶解,再转移至 100ml 容量瓶中定容,摇匀;用 1ml 移液管精密量取1ml 于另一 100ml 容量瓶中加水稀释并定容,摇匀;在精密量取 1ml 于 50ml 容量瓶中,摇匀,即得(每 1ml 相当于 1μg NO 2 )。置 50ml 棕色试剂瓶中于冰箱中保存。
对氨基苯磺酰胺的稀盐酸溶液:用 1ml 移液管移取 1ml 对氨基苯磺酰胺置 100ml 容量瓶,加稀盐酸稀释至刻度即得。置于 100ml 棕色试剂瓶中保存。
无亚硝酸盐的水:灭菌注射用水 盐酸萘乙二胺溶液:用电子天平称取萘乙二胺 0.1g 于 100ml 烧杯中,用 100ml 量筒加水使溶解至 100ml,即得。置于 100ml 棕色试剂瓶中保存。
c) 测定步骤:
用 10ml 量筒取本品 10ml 置 25ml 纳氏管中,再取一纳氏管加入 0.2ml 标准亚硝酸盐溶液
(用 1ml 移液管量取)和 9.8ml 无亚硝酸盐的水(用 10ml 移液管量取),分别量取 1ml对氨基苯磺酰胺的稀盐酸溶液(用 1ml 移液管)加入两管中,再分别量取 1ml 盐酸萘乙二胺溶液(用 1ml 移液管)加入两管中,试液变粉红色。
d) 结果判定:
样品溶液的颜色比标准溶液的颜色浅( ≤0.000002% ),即为合格。
7.5. 氨 a) 仪器及用具:
电子天平、分析天平、50ml 烧杯、200ml 烧杯、10ml 量筒、50ml 量筒、玻璃棒、1ml 移液管、2ml 移液管、1000ml 容量瓶、1000ml 试剂瓶 b) 试剂:
碱性碘化汞钾试液:用电子天平称取碘化钾10g至200ml烧杯中,用10ml量筒量取水10ml倒入烧杯中溶解碘化钾,溶解后用滴管缓缓加入二氯化汞的饱和水溶液,随加随搅拌,至生成的红色沉淀不再溶解,用电子天平称取氢氧化钾 30g 加入其中,溶解后用 1ml 移液管量取 1ml 或以上二氯化汞的饱和水溶液加入其中,静置,使沉淀,用时倾取上层澄明液应用。置不透明塑料瓶中保存。(检查时,取本液 2ml,加入含氨 0.05mg 的 50ml 水中,应即时显黄棕色)。
氯化铵溶液:用分析天平称取氯化铵 0.0315g 置于烧杯中,加无氨水溶解,转移至 1000ml容量瓶中,定容至 1000ml 即得。置 1000ml 试剂瓶中保存。
氨标准贮备液溶液:称取 3.189g 经 100°C 干燥过的优级纯氯化铵溶于水中,移入 1000毫升容量瓶中,稀释至标线。此溶液每毫升含 1.00mg 氨。
含氨 0.05mg 的水 :移取 1.00ml 铵标准贮备液于 500ml 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标线。此溶液每毫升含 0.050mg 氨氮。
c) 测定步骤:
用 50ml 量筒量取 50ml 本品置于 50ml 烧杯中,用 2ml 移液管量取碱性碘化汞钾试液 2ml加入其中,放置 15 分钟,如显色,另取一 50ml 烧杯,加 1.5ml 氯化铵溶液,48ml 无氨水(灭菌注射用水)与碱性碘化汞钾试液 2ml 制成对照液,颜色比较。
d) 结果判定:
样品溶液的颜色比对照溶液的颜色浅( ≤0.00003% ),即为合格。
7.6. 不挥发物 a) 仪器及用具
100ml 量筒、水浴锅、电热干燥箱、蒸发皿、干燥器、电子天平、坩埚钳 b) 实验前准备:
蒸发皿使用前用蒸馏水清洗干净、放在 105℃±2℃的烘箱中烘干 2 小时,放在干燥器内冷却至室温称重,再次烘干,冷却,再称量,直至恒重。每次烘干时间不少于 1 小时连续两次称量的重量差不超过 0.3mg 视为恒重,放在干燥器内备用。称量蒸发皿时要求精确到 0.0001g。
c) 操作方法:
取本品 100ml 置 105℃恒重的蒸发皿中,在水浴上蒸干,并在 105℃干燥至恒重,在放在干燥器内冷却半小时称重。
d) 结果判定 遗留残渣不得过 1mg,即为合格。
7.7. 重金属 a) 仪器及用具 电子天平、分析天平、电热恒温水浴锅、电炉、25ml 纳氏比色管、50ml 烧杯、100ml 烧杯、20ml 量筒、50ml 量筒、100ml 量筒、胶头滴管、1ml 移液管、2ml 移液管、5ml 移液管、10ml 移液管、100ml 容量瓶、1000ml 容量瓶、100ml 试剂瓶、1000ml 试剂瓶 b) 试剂
醋酸盐缓冲液(PH3.5):用电子天平称取 25g 醋酸氨于 100ml 烧杯中,用 50ml 量筒量取水 25ml 倒入此烧杯中使之溶解,用 50ml 量筒量取 38 毫升 7mol/L 的盐酸溶液(配制方法见备注①)至此烧杯,用 2mol/L 盐酸溶液(配制方法见备注②)调 PH 至 3.5,将烧杯内溶液倒入 100ml 容量瓶中摇匀,用少量水清洗烧杯再次倒入该容量瓶内,加水至接近刻度,用胶头滴管加水至刻度线。装入 100ml 试剂瓶中备用。
硫代乙酰胺试液:用电子天平称取4g硫代乙酰胺于50ml烧杯中,加水溶解,倒入100ml容量瓶内摇匀定容,放入 100ml 棕色试剂瓶中置冰箱中保存备用。临用前用 5ml 大肚移液管取混合液【用 20ml 量筒量取 1mol/L 氢氧化钠溶液(配制方法见备注③)15ml,水5ml 及甘油 20ml 于 50ml 烧杯中,混匀】5ml 于 50ml 烧杯中,用 1ml 移液管量取硫代乙酰胺试液 1ml 于此烧杯中,于电热恒温水浴锅上加热 20 秒,冷却,立即使用。
铅标准贮备液:用分析天平称取硝酸铅 0.160g,于烧杯中,加水溶解,转移至 1000ml容量瓶中,用 5ml 移液管量取硝酸 5ml 至容量瓶中,用 50ml 量筒量取水 50ml 至容量瓶,摇匀溶解,用水稀释至刻度,作为铅标准贮备液(0.1mg/L)。置于 1000ml 试剂瓶中保
存。临用前用 10ml 大肚移液管精密量取贮备液 10ml,置 100ml 量瓶中,加水稀释至刻度,摇匀,即得铅标准使用液(10ug/ml)。
备注:
① 7mol/L 盐酸溶液:用 100ml 量筒取浓盐酸 63ml,加水稀释至 100ml,放入 100ml 试剂瓶中备用; ② 2mol/L 盐酸溶液:用 100ml 量筒取浓盐酸 18ml,加水稀释至 100ml,放入 100ml 试剂瓶中备用; ③ 1mol/L 氢氧化钠溶液:用电子天平称取氢氧化钠 4g 于 100ml 容量瓶中,加水使溶解成 100ml,摇匀,放入 100ml 试剂瓶中备用。
c) 测定步骤 取两只 25ml 纳氏比色管放于试管架上,用 100ml 量筒量取本品 100ml 于 100ml 烧杯中,用 20m 量筒量取 19ml 水加入该烧杯,于电炉上加热使蒸发至 20ml,放冷,倒入第一只比色管,用 1ml 移液管量取铅标准使用液 1ml 于第二只比色管中,用量筒量取 19ml 水再加入该管,用 2ml 移液管分别量取醋酸盐缓冲液(PH3.5)2ml 加入两比色管中,用滴管加水至 25ml 刻度线,用 2ml 移液管分别量取硫代乙酰胺试液 2ml 加入两比色管中,摇匀,放置 2 分钟后,置白纸上观察两管颜色。
d) 结果判定 样品管颜色浅于标准管颜色( ≤0.00001% ),即为合格。
7.8. 电导率 a) 仪器及用具 电导率测试仪 b) 操作方法 取各点的样品,照电导率仪标准操作规程操作。
取样品溶液 100ml,打开瓶塞,将温度控制在 25±1℃,立即测定样品溶液的电导率,记下显示的数据,作为样品溶液的电导率。
c) 结果判定 本品电导率应小于 5.1μS/cm(25℃)。
7.9. 总有机碳 TOC a) 仪器
总有机碳分析仪、电子天平 b) 试剂 总有机碳检查用水(Rw)
采用每升含总有机碳低于 0.10mg,电导率低于 1.0μS/cm(25℃)的高纯水。
蔗糖对照品溶液(Rs)
精密称取经 105℃干燥至恒重的蔗糖对照品约 0.012g,置 50ml 容量瓶中,用总有机碳检查用水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作为蔗糖对照品浓溶液;精密量取蔗糖对照品浓溶液 1mL 置 200mL 容量瓶中,用总有机碳检查用水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即得含蔗糖 1.20mg/L 的溶液(每升含碳 0.50mg)。
1,
4-对苯醌对照品溶液(Rss)
精密称取 1,
4-对苯醌对照品约 0.019g,置 100mL 容量瓶中,用总有机碳检查用水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作为 1,
4-对苯醌对照品浓溶液;精密量取 1,
4-对苯醌对照品浓溶液 1mL 置 250mL 容量瓶中,用总有机碳检查用水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即得含 1,
4-对苯醌 0.75mg/L 的溶液(每升含碳 0.50mg)。
取上述溶液,照总有机碳分析仪标准操作规程操作,测定完后打印出图谱并注明页码和测定人。响应系数应介于 85%~115%之间,蔗糖对照品溶液 3 次的 TOC 值的相对标准偏差(RSD)应不大于 5.0%。
c) 测定步骤 取各点的样品,照总有机碳分析仪标准操作规程操作。测定完毕后打印出图谱,并注明取样点,页码和测定人。
d) 结果判定 本品的总有机碳应不大于 0.50mg/L 7.10. 微生物限度 a) 仪器及用具 超净工作台、Ф90mm 无菌培养皿、开放式过滤器、移液器 b) 试剂
营养琼脂培养基、玫瑰红钠琼脂培养基 c) 测定步骤 细菌总数的检查:先用无菌水润湿滤膜,再用移液器吸取纯化水 10mL 注入开放式过滤器中,轻轻摇晃过滤器使样品分布均匀,薄膜过滤。取出滤膜将菌面朝上贴于营养琼脂培养基平板上,倒置在 30~35℃培养箱中培养 3~5 天,同时作两个平皿,逐日观察结果。同时作阴性对照。
霉菌、酵母菌总数的检查:先用无菌水润湿滤膜,再用移液器吸取纯化水 10mL 注入开放式过滤器中,轻轻摇晃过滤器使样品分布均匀,薄膜过滤。取出滤膜将菌面朝上贴于玫瑰红钠琼脂培养基平板上,倒置在 23~28℃培养箱中培养 5~7 天,同时作两个平皿,逐日观察结果。同时作阴性对照。
d) 结果判定 细菌、霉菌、酵母菌总数≤900cfu/10ml,警戒线为 200cfu/10ml,纠偏限为 300cfu/ml。
8.
检验完毕,取样人员将 1 份检验报告交制水车间。
修订历史 版本号 生效日期 修订内容及原因
编制
审核
批准
生效日期
相关热词搜索: 纯化 规章制度 实际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