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高校)2022年工作要点

时间:2022-04-29 14:50:02 浏览量: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学院(高校)2022年工作要点,供大家参考。

学院(高校)2022年工作要点

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之年,是学校落实“十四五”事业发展规划的关键之年,是推进省“双高校”建设的攻坚之年。学校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XXX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聚焦迎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坚定不移做“两个确立”的忠诚拥护者、“两个维护”的示范引领者,强化守好“红色根脉”的政治担当,强化党建引领,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以推进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省“双高校”建设为主线,以数字化改革为牵引,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提高办学保障水平,奋力推进学校高质量发展。

一、全面加强党的建设,积蓄党建引领事业发展新力量

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充分发挥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把党建工作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1.切实加强政治建设。始终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把学习贯彻XXX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深入学习贯彻XXX关于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要论述。全力做好党的二十大、省市各级党代会精神学习宣传贯彻工作,确保学校事业发展与国家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同频共振、同向同行。巩固拓展党史学习教育成果,建立常态化长效化制度机制,深入推进党的历史和创新理论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深化“四史”教育。健全“学研用”理论学习体系和“我为师生办实事”长效机制,深化XXX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原创性系统性学理化学科化研究阐释。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以开展二级学院党委巡听旁听、意识形态工作专项巡察为抓手,加强意识形态阵地管理,优化舆情监测、研判、报告、处置等流程机制。强化保密宣传教育。全面落实“外宣工作质量提升年”任务,积极构建外宣新格局,建设交融、互融、全融、共融的数字化改革媒体矩阵,全力营造学校高质量发展的良好舆论氛围。全面推进依法治校,大力推进普法工作,推动全体师生尊法、学法、守法、用法。

2.筑牢基层战斗堡垒。加快建设变革型组织,深入推进“红色根脉强基工程”,实施基层党建跃升行动,探索建设校地红色育人共同体,构建党建与省“双高校”建设、人才培养深度融合的新机制;树立大抓基层、重抓党建的鲜明导向,做好各级党建工作标杆院系和样板支部暨“双带头人”工作室培育创建工作;加强基层党组织标准化规范 当前隐藏内容免费查看化建设,深化党支部堡垒指数和党员先锋指数考评管理,持续打造“一党委一品牌、一支部一特色”的基层党建生态;强化全国全省党建工作标杆院系、样板支部的示范引领作用,以点带面筑强育人堡垒。

3.打造高素质干部队伍。坚持新时代好干部标准,推进干部队伍干部工作系统性变革重塑。高质量开展2022年干部集中调整工作,深化“五强”领导班子建设,深入研究实践年轻干部培养的选拔机制和完善路径,进一步优化干部队伍结构。依托干部“望道学堂”,强化干部教育培养。强化干部日常监督管理,完善考核评价机制,以业绩与奉献为导向激励干部担当作为,营造唯实惟先、善作善成的团队文化。

4.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坚持严的主基调,压实管党治党政治责任,以持续巩固深化省委巡视整改成果为抓手,以“七张问题清单”整改为切入口,深入贯彻落实XX届***纪委***精神、省市相关会议精神,持续优化政治生态和育人环境。深入贯彻全面从严治党战略方针,积极争创市级清廉单元示范单位,对标XX省清廉学校示范校建设指标,高质量推进“清廉校园”建设。坚定不移深化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锲而不舍深化作风建设,持续释放“三不”一体推进综合效应。开展第四届“清风五月”党风廉政教育系列活动,筑牢师生廉洁防线。加强纪检干部队伍建设,健全校院两级纪委联动工作机制。研究制订巡察成果运用等有关制度,完善巡察工作机制,对4个二级党组织开展常规巡察。强化内部审计制度顶层设计,做好学校内部管理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完成2021年审计发现问题整改工作。

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加快构筑人才培养新高地

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快高水平专业群建设,省“双高校”建设年度任务完成95%以上,进一步提升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能力。

5.完善特色鲜明的思政教育体系。以教师思政、学生思政、思政课程、课程思政为重点,全力申报全国“三全育人”综合改革示范校,以“麦穗计划”为引领,全面深化“十大育人”体系建设,构建具有高职特色的“三全育人”典型样本,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方位发展。推进XXX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发挥思政课铸魂育人主渠道作用,力争打造省级以上思政课示范课堂X个、省级以上思政课教学创新团队X个、省级以上思政课教师研修基地X个。抓好学风建设、教风建设,推进学生工作队伍跃升工程,强化班主任、辅导员工作室培育建设,力争打造省级以上名班主任工作室X个,提升队伍专业化水平;完善心理健康教育标准化建设,持续实施“资助育人•圆梦计划”,高质量推进大学生征兵工作。

6.深化教育教学内涵建设。加大专业群建设力度,持续优化专业群人才培养方案,进一步完善八大专业群课程体系建设,优化专业群考核长效机制。推进专业教学标准制定,争取扩大话语权。强化校级各类教改项目建设,做实做精省级及以上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等项目,夯实国家精品课程等国家级项目的申报基础,力争获批国家级职业教育“课堂革命”典型案例1个。科学布局,提前谋划,完善高职本科专业的申报材料。完善学生分级分类学业预警机制,做好学分银行试点工作研究和实践。扎实开展教育督导工作,健全督导结果反馈与跟踪改进机制,促进教学质量稳步提升,顺利通过第二批省级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建设试点实施单位复核验收。

7.推进岗课赛证综合育人。依托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工作坊,提升教师参赛综合水平,跟踪准备好思政课教师教学能力竞赛,争取省级教师教学能力比赛获奖X项以上,国家级X项;构建“匠苗成长榜”数字化改革应用场景,推进学生竞赛项目管理体系化、数据化、可视化,力争省级学生竞赛获奖XX项,国家级X项;持续推进30个“1+X”证书试点建设,将证书内容有机融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优化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统筹教学组织与实施,深化教学方式方法改革,促进“1”和“X”的有机衔接和融合,毕业生获得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占比85%以上。

8.深化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持续拓宽校企合作平台,提升校企融通融合的能力,全面推动产教融合提质升级。以“立足XX、跳出XX”的思路,全面加强与行业龙头企业的合作,持续加强紧密型基地的建设,推进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深化省、校两级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不断完善校企双元育人长效机制。对标国家级示范性职教集团标准,高质量建设全国直播电商职教集团和全国跨境电商教育发展联盟,为申报国家职教示范集团做好准备。坚持以标志性项目申报为导向,加强省级职业院校“大数据技术智能创新应用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扎实培育好“浙中数字贸易产教融合联盟”“智能制造科创实训基地”和“职业教育示范性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力争在省级项目申报上有突破。

9.推进“双创”教育升级发展。建立具有专业特色的创新创业教育基地,持续推进“双创”基地建设,重点加强“大学生尚创活动中心”和“国际创客园”建设工作,加大科技型企业培育力度;做实创业导师发展中心、“贾少华名师工作室”等,培育“双师双能型”导师;突出基于科技创新的创业导向,推进“双创”育人载体和模式转型升级,加大“双创”课程体系建设力度,重点建设“双创”活页式工作手册式教材、省级“双创”精品在线开放课程(2门)、国家级“双创”规划教材(1本)等,完善“双创通识-专创融合-创业实践”递进式的课程体系;强化“双创”平台建设和大赛项目的培育,省级“双创”竞赛获奖20项,力争“双创”成果在国家层面实现新突破。

10.推进国际化办学。落实国际化办学特色战略,进一步厚实国际教育特色基础,不断提升学校国际化总体水平。做实海外XX丝路学院,探索项目化班级制境外办学,丰富“双创”教育国际化形式和内涵。发挥“感知中国”名师工作室的引领作用,高标准推进国际传播工作。加大优质教育资源引进力度,稳步推进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做好中外合作办学机构申报准备工作,引进国际职业资格证书2项,推进与澳门科协和高校的交流,以项目落地开启常态化合作。做精对台交流合作“XX模式”,深化XX省台湾青年创业创新平台建设,打造两岸青年交流合作的新时代样板。加强国际学生教育教学管理,全年培养国际学生650人次以上,国际学生的学历生规模继续保持15%的年增长率。

11.提高生源和就业质量。优化学校层面招生类别布局,加大招生宣传力度,创新招生宣传模式,强化生源基地建设及招生成效考核力度,建立就业与招生计划人才培养联动机制。搭建招生数据平台,科学编制招生计划,做好各批次招生录取工作,争取投档线、录取率保持稳定,提高生源质量。畅通校园招聘主渠道,积极推进与行业龙头企业的就业基地建设,完善就业指导服务工作,提高毕业生就业专业相关度,实现2022届毕业生就业去向落实率不低于98%、创业率不低于12%,提升毕业生就业质量。深入开展毕业生跟踪调查工作,力争就业率保持优秀、毕业生总体满意度高于全省高职平均水平、用人单位满意度较上一年度排名有较大幅度提升。强化就业校本教材开发和就创工作典型经验凝练,争取在全国普通高校就业创业特色教材课题立项或就业创业典型案例评选等方面有突破。

三、聚力人才强校战略,全力打造社会服务新引擎

坚持把高水平教师队伍作为学校发展的第一资源,强化科研团队及项目成果培育,做大做强继续教育,全面提升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能力。

12.加大人事体制机制改革力度。深化教师评价改革,稳妥有效推进设岗管理制度改革,按照分类管理、人岗相适的原则,出台岗位聘任实施方案,强化成果、业绩导向,合理设置岗位聘任标准。推动岗位管理、职称竞聘、聘期考核、绩效管理等重要制度有机融合、良性运转,淡化资格、强化聘任,打破聘任终身制,健全高技能人才职称晋升通道,形成能者上、庸者下的用人机制,全面激发教师干事创业活力。

13.加强双师素质培育。建好用好教师发展中心省级示范平台,整合优化全校资源,建立校本化教师培训体系,形成分类指导、多元参与、资源共享的运行机制,打造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以省级以上“双师”培养培训基地建设为重点,加强教师企业实践,管理,双师比例90%以上。

14.加快高端人才引培。以全局视野和前瞻思维谋划人才队伍建设,全面提升引才育才质效。加强相应政策和制度供给,加大现有人才引育政策实施力度,将人才工作有效纳入年度考核,出台人才强校实施意见和博士人才直聘制度,加强柔性引才举措,出台产业导师聘任办法,聚集行业企业高层次人才。扎实做好省级以上教学创新团队建设、大师工作室培育和人才项目申报,力争新增省级以上教学创新团队1个,引培省级以上人才不少于1个。

15.强化科研成果产出。以成果产出为导向,强化高层次科研项目培育,立项省部级科研项目X项,力争在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等国家级项目申报上有所突破。优化学校科研平台结构,持续推进XX个协同创新平台、X个特色研究院(中心)、XX个省市研发机构等平台建设,开展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账户申请工作,提高科研平台的体系化竞争力,拓宽高级别科研项目申报渠道,重点做好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金华市重点实验室等项目的培育工作。积极推进X个国家级研发平台的实体化运行,提高国家级平台的创新赋能。整合校内外优质资源,持续推进10个校级科研创新团队建设,持续提升科研团队建设水平,促进科研团队成果产出,完成授权专利(软著)等创新成果XXX件,开展技术创新服务项目XX项。

16.打造社会服务品牌。聚焦区域产业布局,持续推进XX个科普服务点建设;加强五大技术服务品牌建设,完成科技服务到款XXX万元,逐步提升学校技术服务的社会经济效应。深化改革加强管理,推动继续教育事业新发展,以入选省级以上课程思政示范课程为目标,加强继续教育课程思政建设;全年学历继续教育招生人数达到XXX人,在校生人数达XXX人;推进非学历培训品牌输出,累计培训XX万人∙天,其中培训经济欠发达区域X万人/天,培训新型职业农民X万人/天,完成省级及以上高端培训X项。

四、全面提升治理水平,构建现代治理新图景

以数字化改革撬动各领域改革,以改革创新和制度建设、能力建设为抓手,加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构建整体智治、多跨协同的内部治理体系,全面提升服务保障水平。

17.凝聚团结奋进新力量。持续推进凝聚力工程,创新工作载体,凝聚全体师生员工智慧和力量。深入推进校院二级管理,持续强化二级管理意识,优化相关管理制度,不断提升二级单位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充分发挥群团工作的特点和优势,召开第四届第三次“双代会”,组织“巾帼建功”活动。在学生群体中深入开展爱国爱党教育,做好第二十二次团代会换届选举工作和全国“五四”红旗团委(团支部)的培育工作。推进统一战线同心行动,开创民主党派、知联会、留联会工作新局面,扎实建设XX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打造统战特色窗口。健全完善教职工荣誉体系,选树典型标杆,不断提升教职工的荣誉感和获得感。推进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贯彻落实,加强教师思想政治和师德师风建设,不断健全师德教育宣传、考核监督、奖励惩处工作长效机制。

18.竞逐数字化改革新赛道。认真落实“五个必须”,进一步优化数字化改革顶层设计,强化专班化推进工作机制,根据“三张清单”要求,全面盘点数字资产,聚焦问题导向,紧紧围绕服务师生高频需求,在校本化特色应用场景上,各专班争取高质量推出1~3项标志性成果落地,力争打造1~2项全省高校数字化改革试点项目,争创1项省级“最佳应用”。继续做好提升信息化水平一期项目的建设管理工作,建好校园“湖畔大脑”数据中台,为学校数字化改革提供坚实的数字底座。扎实做好制度重塑,推进现代学校制度建设,形成师生才智充分涌流、学校办学活力持续迸发的良好局面,全面提升学校整体智治水平。

19.续写办学历史新篇章。立足学校事业发展全新历史方位,以办学三十周年为契机,提早部署、认真筹备,高质量编制办学三十年系列活动方案,全方位回顾办学历史、展示办学成就、凝聚资源力量,在新时代新征程中续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加强与广大校友之间的联系,健全完善校院两级校友组织,丰富校友活动载体,将校友工作融入学校事业发展大局。圆满完成校志编撰工作,全面总结1993年以来学校办学历史。有序推进校史馆建设,力争打造成全体XX工商职院人的精神家园。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研发系列校园文化创意产品,启动“群英书屋计划”,完成丹桂书院建设项目,统筹推进各二级学院“一院一品、一院多品”建设,为办学三十年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为后续发展奠定良好的文化环境基础。

20.开创后勤保障工作新局面。持续实施校园基础设施提升工程,推进校本部与香樟书院之间的过街天桥工程,加快数字保障物联网项目建设。优先争取创意大楼、实训用房建设与改造工程建设。积极加强同XX相关部门工作对接,争取启动双江湖校区建设项目。强化内控管理,认真做好各类采购,重点监控与服务双高校建设经费,实行预算中期调整机制,优化完善“清廉财务”制度体系。持续打造书香校园,稳步开展纸质图书和电子资源采购工程,做好大学生活动中心图书保障工作。

21.营造和谐稳定发展新环境。继续发挥持续作战精神,从严从紧科学精准做好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确保师生生命健康。进一步压实工作责任,坚决抵御和防范宗教向校园渗透。深化巩固校园安全专项整顿成效,持续深入实施“反诈走心工程”,继续推进“无诈学院”创建,争取诈骗警情同比下降20%以上。充分发挥“安消一体化”项目功能,严格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强化校园交通安全管理。进一步优化信访工作机制,提高信访工作信息化、科学化水平,为推进学校高质量发展创造和谐稳定的良好环境,全力护航党的二十大等重大活动。

相关热词搜索: 标签 工作要点 高校 2021年高校工作要点 高校2021年工作计划 高校2020年工作总结和2021年工作计划 高校2020年学生工作要点 学院发展十四五规划 2021年高校学生工作计划 高等学校十四五发展规划 2020年学院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