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保守主义传统文化存续作用

时间:2022-07-06 09:05:05 浏览量:

  1 文化保守主义在传统文化存续的作用

  [摘要]文化保守主义也提倡吸收西方先进文化的优秀基因,但这是有节制的吸收,是在保证中国传统文化主体地位基础上的吸收。为此,文化保守主义者不断遨游于中国传统文化长河,努力发掘优秀传统文化成果,并对其外延和内涵进行拓展和深化,最终创造了“爱国思想”和“民族意识”的全新概念。这些对中国人民推翻封建专制统治、取得反法西斯战争的伟大胜利、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乃至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关键词]文化保守主义;传统文化;民族意识;文化自信 “保守”一词,语出《战国策•齐册六》:“燕将惧诛,遂保守聊城,不敢归。”最初是保护、守卫的意思,后引申出求熟悉不求陌生、求切近不求遥远、求实际不求可能等含义,多用于表达“维持原状,不求改进”。在很多时候,“保守”被视为贬义词,但在文化领域中,它是中性甚至偏向褒义的。文化保守主义有两层含义,第一层含义是指在近代社会变迁过程中,将本民族的文化传统、文化形式、文化特色置于核心地位加以保护,反对全盘、粗暴地破坏,在坚决抵制外来文化侵略的同时,有节制地审慎吸收外来文化。在当代中国,文化保守主义还延伸出第二层含义,即在商业化、市场化的现代社会里,守护人文价值、审美品位、文化意义、传统与权威,抗拒媚俗和文化庸俗化。对于一个固步自封、闭关锁国的国家和民族而言,无所谓保守不保守,因为她处于一个高度密封的环境,外来文化要进入委实不易,即便进入一些也没有大的影响。但对于对外几乎不设防、政治体制频繁交替、军阀连年混战的晚清民初时期,文化保守主义和激进主义一起在剧烈动荡的中华大

  2 地上生根发芽,是有其社会必然性的。文化保守主义的第一层含义在晚清民初时期完全成熟,起到了最大程度保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当代中国,尤其是二十一世纪的第二个十年,中华民族已经以全新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新中国也正以开放、包容、共赢的态度积极拥抱世界。在投身世界文化大融合却又必须保持文明独立性的格局上,在与世界其他国家、其他文明的交流碰撞中,在经济迅速发展、现代化建设驶上快车道、“拜金主义”等不良思潮大肆横行的时代背景下,文化保守主义的第二层含义开始凸显,在物欲横流的当代社会中,在文化加速融合、文化自信激发、精神坐标巩固等方面发挥更为积极、显著的作用。鉴于此,本文从文化保守主义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存在价值进行详细发掘的过程切入,阐述文化保守主义如何更新并使用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理念,完善自身文化体系并鼓舞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探寻文化保守主义对于当代中国传统文化健康、持续发展的引领作用。

 一、文化保守主义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存在价值的发掘 长期以来,民国的文化保守主义者身上贴满了“循旧”“保守”等贬义标签,这种认识无疑是浅薄的。本着历史的态度探寻民国保守主义者的核心属性会发现,对优秀传统文化有深刻认识的精英团体既然没有对中国社会的暮气沉沉熟视无睹,又怎么可能认为西方文化一无是处?中国作为世界公认的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文化起源要比其它国家早很多。民国保守主义者曾经从文学发展的视角对传统文化进行了探讨,中国确实“在欧洲许多民族还在森林中居住的时候”便产生了诸多高妙的文学作品。不仅仅是文学,中国在悠久的文明史中孕育出的哲学思想、音画技艺、历法制定、法制体系都在人类文明

  3 之河中掀起壮美的巨浪并存续至今。因此,中国传统文化比欧洲强国存续更为长久、体系更为完善、形式更为丰富、特点更为突出是毋庸置疑的。正如“现代新儒家”的张君劢所言:“自四千年之历史言之,吾族自黄河上游,渐次扩充,以成今日之疆域,其持续力不为不久,其吸收力不为不大,其政制、伦理与夫其美术等,自有其可观者在。”与张君劢的思想相似,很多民国保守主义者都认为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无论是发源时间还是发展内容,都不逊于任何一国,具有无与伦比的独特之处。相对于民国时期的文化保守主义者,激进主义者彻底摒弃了传统文化,大肆否认传统文化,他们所秉承的论调基本都是“低劣论”,即传统文化远远低劣于西方文化。他们的“低劣论”基于西方国家强盛而中国保守落后的事实进行阐述,仅凭借暂时性的强弱关系来评判永久性的中西方文化优劣,这是非常不明智且不可取的,足以证明激进主义者的格局狭小,目光短浅。在没能理清时空脉络的情况下,仓促且局限地进行文化比较,是不负责任的“伪比较”。民国保守主义一定程度上虽局限于重古轻今的“山头”之上,但在璀璨的中华文明中找出击败激进者言论的“武器”并不困难。保守主义者以其敏锐的视角及对传统文化的全面认知,快速发现了中西文化及中西强弱对比的关系所在,耐心且细致地在硕果累累的中国传统文化之树上摘取精华,小心且巧妙地规避着传统文化中确应抛弃的糟粕,阐述出中华传统文化的优势及源远流长的必然性。他们跳出当下的视域,从整体文明发展的站位,从中华民族五千年来一直处于文明领先的角度,或展示博大精深的哲学思维,或展示丰富多彩的艺术形式,或展示巧夺天工的艺术作品,或展示一直领先世界的政治体系,对激进主义者的“低劣论”进行有力的还击。肯定文化保守主义并不意味着

  4 对激进派全盘否定,事实上激进派也较好地完成了其独属的历史使命。组成激进派的也是中华民族的优秀知识分子和有志之士,他们对于传统文化菁芜并存的情况自然也有清醒的认识,他们或许只是认为“慢慢来”会让中华民族永远沉沦,因而必须马上进行彻底的手术,而既然西方列强的强大已经证明西式道路可行,那么中国模仿得越像,转变得越彻底,不就能越快速地强大起来吗?这样的想法当然有些矫枉过正且过于一厢情愿。西方诸国的成功正是建立在一条延续千年的历史脉络上,并不是凭空而来的,没有千年的历史积淀,断然不能产生独具特色的文化和领先世界的制度。中国如果生搬硬套,大概率会弄成“四不像”。中国有着比西方诸国更为长久的文明史,在复兴之路上应探索中国模式,完全摒弃传统文化尤其是优秀的传统文化,既不现实更无必要。从中国人的心理承受能力和接受程度来看,进行创造性的文化融合和特色性的文化创新显然更具可行性。保守派也基于这一点与激进派展开了激烈的论战,胜负结果暂且不论,这些争论本身就对中国传统文化重新建立文化自信心有着重要意义。

 二、文化保守主义对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核心理念的更新 中国传统文化体系的广度和深度堪称世界文明之最,分辨出其中的优秀成分并进行继承和创新是历史赋予中国知识分子的重要使命。优秀的传统文化之所以需要被继承,是因为其拥有超越时代的大格局、扎根种群的大认同和催人向上的大效用。例如,“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就成为一代代知识分子的最高志向,激励他们不断进行思想和实践的创新,推动历史的进程。但优秀的传统文化资源必须和时代背景有机融合,否则非但不能启发民智,弘扬爱国情感,激发民族自信,可能还会起到

  5 反作用。于是,文化保守主义者从“爱国”“民族”等核心理念入手,在完成发掘的基础上,开启了革命性的创新历程。若要更新传统文化的核心理念,必先有“新的人”。毕竟不论政治体制的改良改革,还是科学技术的发展进步,抑或是文化艺术的创造传播,都要由人来完成。没有新的“人”,就没有新的“思想认识”,也就没有新的传统文化核心理念。对这样的“新人”,历史有着近乎苛刻的要求,他们精通传统文化,又能看到不足,他们睁眼遥望世界,又充分肯定本民族的文化,他们羡慕列强的强大,却有强烈的爱国情怀。可无论条件如何苛刻,终究有人站出来,魏源作为“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第一人”首先响应了历史的召唤。1840 年,腐朽的清政府屈服于英国的坚船利炮,给沉溺于“天朝上国”思想的统治阶级、知识分子和普通民众以极为沉重的打击。即便是这样沉重的打击,也只是“击晕”,却没有“打醒”,绝大部分中国人只能问出“为什么”,根本不知道“怎么办”。而魏源这样的“异类”看出清政府的腐朽,更有感于西方列强的强大,提出著名的“师夷长技以制夷”。他能够突破“天朝上国”思想的束缚,针对西方强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制度进行充分的调查研究,在选拔人才、对外贸易、军事战略、经济发展等方面提出了独到的见解,这些光辉的思想、务实的措施虽不可能被腐朽的封建政府采用,但丝毫不影响魏源的历史地位。可以说,自魏源始,睡狮将醒。魏源已具备文化保守主义者的特质,他精通中国传统文化,又能冷静看待西方的强大,并提出改良的措施。他意图进行改良,却终归受到知识结构和时代所限,无法看到清朝走向强大。与魏源同时代的龚自珍也是这样的“新人”,他强烈批评腐朽的封建专制,提出“经世致用”的人才选拔标准,他提倡进行政治、经济改革,发出了“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

  6 格降人才”的呼唤,他有强烈的爱国精神,明知外国侵略者的强大,却主张坚决抵抗。梁启超曾高度评价龚自珍:“晚清思想之解放,自珍确与有功焉。光绪间所谓新学家者,大率人人皆经过崇拜龚氏之一时期。”魏源、龚自珍这样的“新人”最大的作用就是打造了知识分子的全新形象,他们成为领路人,虽未实现政治理想,但在他们的启蒙和带动下,中国人终于开始觉醒。知识分子开始在“君”已退出历史舞台、“国”还切切实实存在的情况下,思考什么是真正的“爱国”、如何命名真正“爱国”的人。民国时期,大多数中国人都对国家的积贫积弱痛心疾首,对西方列强的侵略压榨怒发冲冠,文化保守主义者也不例外,如何把绝大多数国人的思想统一起来是现实且紧迫的问题。于是,优秀的爱国知识分子开始重新定义国家和民族的概念。客观地说,并不能把重新定义国家和民族概念的功劳全部归功于文化保守主义者,这是民国初期所有爱国知识分子的共同功绩,但文化保守主义者做出的突出贡献是不容质疑的。方克立曾说:“现代新儒家学者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爱国主义,热爱中国的历史文化,不忘民族文化的复兴,他们不拒绝学习外国的先进文化,都在链接传统和现代、融合中西文化方面作了一些探索和尝试,有许多宝贵的经验教训是值得总结和借鉴的。”爱国思想自古有之,但中国古代的“爱国”往往和“忠君”紧密结合。辛亥革命之后,君权被历史的洪流无情淹没,但“国家”还切切实实地存在,文化保守主义者就理所当然地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寻求答案。他们把中国传统文化中爱国主义思想的“忠君”属性剥离,把“血缘邦国”的限制打破,把狭隘的民族主义爱国精神拓展,使当时中国社会普遍存在的封建、狭隘的旧爱国思想升级为进步的、广泛的新爱国主义。梁启超在《爱国论》中说:“四万万同胞,自数千年来,

  7 同处于一小天下之中,未尝与平等之国相遇,盖视吾国之外,无他国焉。故吾曰:其不知爱国者,由不自知其为国也。”“惟国亦然,吾国则爱之,他人之国则不爱矣。是故人苟以国为他人之国,则爱之之心必灭,虽欲强饰而不能也;人苟以国为吾同,则爱之之心必生,虽欲强制而亦不能也。愈隔膜则其爱愈减,愈亲切则其爱愈增,此实天下之公例也。”“泰西人曰:‘支那人无爱国之性质。’我四万万同胞之民。其重念此言哉!其一雪此言哉!”这些振聋发聩的呼喊堪称时代最强音,“爱国”这个概念也由此在国人心中逐渐明晰起来。文化保守主义者对更新传统文化做出的另一个重要贡献是在爱国的基础上,让“民族”这个彼时中国人相对陌生的概念深入人心。梁启超最早开始频繁使用“民族”一词,他于 1899 年在《东籍月旦》一文中,第一次使用了现代意义的“民族”一词。1901 年又在《中国史绪论》中,第一次提出了“中国民族”的概念。1902 年在《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一文中,先讲明“中华”一词的内涵,继而顺势提出“中华民族”一词。从民族到中国民族,又到中华民族,这是一个有迹可循的线性结构,代表梁启超为这个在古老的东方大地上生活五千年的种群完成了命名。1905 年,梁启超在《历史上的中国民族之观察》一文中写道:“中华民族自始本非一族,实由多民族混合而成。”不到六年的时间,梁启超精心打造了全中国人认同并沿用至今的民族姓名。“中华民族”这个名称具有极强的凝聚力,一经出现便风靡中华大地。它脱胎于中国传统文化,融合了西方“现代民族”一词的含义,如同一座灯塔,照亮了中国人的精神港湾,对彻底推翻封建统治,对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最终胜利都产生了巨大影响。它被孙中山用来阐述立国思想,被写进《义勇军进行曲》,它的伟大复兴成为百年来中国人的梦想,而

  8 中国共产党则义无反顾地担负起这个光荣而艰巨的历史使命。爱国情怀和民族意识是传统文化的核心理念,直接决定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很多文化保守主义者虽顽固抱持着“保皇”“改良”幻想,但他们整合传统文化的优良资源,主动融合西方文化的先进之处并加以创新,努力构建符合时代特点的中国文化新体系,打造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对当代文化仍有启示价值和借鉴意义。

 三、文化保守主义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发展道路的引领 纵观中华文明史,中国文化发展变化的每个时期都有外来文化的身影。例如,战国时期,赵武灵王“胡服骑射以教百姓”,为国家的稳固和发展奠定了基础;佛教自东汉始传入中国,在经历释义、矛盾、冲突之后走向融合,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西方文化自明代中后期被传教士带入中国,当时中国传统文化正处于巅峰期,因此采取“迁就”策略导致西方文化传播并不广泛,但其中的军事、冶炼、天文、历法...

相关热词搜索: 保守主义 存续 传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