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沟通》案例分析报告---GZ钢铁集团人事制度改革沟通策略分

时间:2022-07-04 17:40:11 浏览量:

  《管理沟通》 案例分析 报告

 ---Z GZ 钢铁集团人事制度改革沟通策略分析

 小组成员:

 指导老师:(副教授)

 时

 间:2012 年 2 月

  正

  文 一、 案

 例

 简

 介

 2006 年初,GZ 钢铁集团为贯彻执行国家《钢铁产业发展政策》,深化企业改革,迎接国内外钢铁市场的挑战,决定在集团内推行人事制度改革。因人事制度改革涉及面较广,且与企业员工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伴随大部分员工工资、福利水平提高的同时,也势必影响小部分员工的收入,少数人员将不得不面对下岗分流的残酷现实。集团领导层为确保改革顺利进行,在如何向员工宣传政府改革导向、传递企业改革信息及涉及的各类措施方面,面临两难境地。

 二、 背

 景

 分

 析

 (一)行业背景

 1、国际市场:欧、美、日等钢铁强国企业管理集团化、生产组织专业化、产品开发集约化的发展趋势。

 2、国内市场:改革开放后,国内钢铁行业飞速发展,成为世界第一个年产钢 2 亿吨的国家,为国内经济建设做出巨大贡献。但是,因国内钢企科技人才比例、研发经费投入和技术成果转化等方面的弱势,钢企产品技术含量较低,国内钢产量居世界第一的同时,钢铁进口量也位居世界首位,其中高端产品仍主要依赖进口。

 (二)政策背景

 《钢铁产业发展政策》,2005 年 7 月颁布。政策目标:提高钢铁工业整体技术水平,推进结构调整,改善产业布局,发展循环经济,降低物耗能耗,重视环境保护,提高企业综合竞争力,实现产业升级,钢铁产业发展在数量、质量、品种上基本满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具有国际竞争力。

 (三)企业背景

 1、GZ 钢铁集团,建厂 30 多年,是国家重点扶持的 520 家企业之一,有 30家子公司,总资产 340 亿,年产钢 1000 万吨以上的特大型钢铁联合企业。

 2、集团员工 4 万多人,其中正式工 1.5 万人,合同工 3 万人。正式工从一般员工到高级经理,分 18 级不同岗位,其中 11 级以上为企业高级管理人员。

  3、企业传统运作模式缺乏灵活性,创新能力不强;传统产品 H 型钢等粗钢业务呈持续下划趋势(18 个月内预计减少 25%);人员结构庞大,科技人才比例低,费用开支大。企业在引进新生产线、环保治理、节能减排方面资金需求量大(约 20 亿元)。

 4、集团已采取的节约开支的主要措施及评价:

 (1)停用规模小、效率低的设备和生产线; (2)搁置不合适环境要求的项目; (3)限制加班及合同工的使用; (4)以招投标方式降低原材料采购成本; (5)控制差旅费用,压缩产品销售成本。

 总体评价:未达预期效果 5 5 、 不得不 采取的 特殊改革举措 ---- 人 事制度改革:裁员

 (1)裁员覆盖集团公司各个层面,正式员工与合同工比例相同; (2)每位下岗员工将根据国家规定及企业职工权益保障制度获得补偿;企业另计划对下岗的正式员工提供再就业帮助。

 6、内部信息沟通渠道:

 (1)公司文件、公告和内部刊物,其中内部刊物《GZ 钢铁》面向正式职工,《钢铁工人之家》面向合同工; (2)按企业人事管理惯例,减员通知采取主管个别通知的形式。

 三、 主要 的 现实问题 (一)

 集团高层 关注 焦点:

 1 1 、 沟通 方式 的 选择:

 传达信息以公开告知还是个别通知?其中人事副总裁罗金铭认为:传统方式不利于控制局势,谣言四起,主张董事长出面如实告知全体员工。

 2 2 、 信息 内容的选择:

 好消息和坏消息是否放在同一份文件中传达,或区分先后顺序? 3 3 、 信息 渠道的选择:

 因人事制度改革涉及部分商业秘密,信息发布渠道以常规渠道或特殊渠

  道? 4 4 、 信息发布者 的 选择:董事长、人事副总裁或人事部经理 5 5 、信息持续性的选择:后续信息如何发布 6 6 、外部沟通的选择: :企业如此重大的制度改革必然引起外界关注,沟通方式需要权衡 (二)

 企业内 主要观点 1、董事长:强调员工与大众传媒都是沟通的关键要素,主张以一份文件将好坏两种消息告知全体员工,另配合新闻报道先后发表; 2、人事副总裁罗金铭:向全体员工传达国家产业政策;分步发布信息:先如实告知企业人事改革措施,并公布岗位标准,而后立即确定并公布下岗人员名单; 3、人事部经理李丽娜:慎重说明公司的局面,强烈表达对被裁员工的关心,告知补偿利益,控制员工情绪。

 4、其他人的观点:

 (1)文件签署人:董事长签署派和人事经理签署派; (2)重视信息发布时间安排,信息披露前,应告知员工公司计划; (3)一致认同成立应急机构,妥善后续信息发布。

 四 、 沟通评估与 方案设计

 ( 一)

 )

 、 沟通 要素分析

 1 1 、沟通主体:以董事长为代表的高级管理层、党委、人事部门、工会、企业中层,信息发布者须体现权威性 2 2 、沟通客体:

 (1)直接受众:全体公司员工,以合同工为关键受众(人数居多)

 (2)间接受众:职工家属、外界相关人员(客户、供应商、政府部门)等 人事制度改革涉及广大员工切身利益,沟通时须考虑到受众的可接受程度及可能有的反应:

 面对好消息:正向--体现自我价值的机会、物质待遇提升,工作积极性提升。

 负向--质疑竞聘上岗的公平性、待遇提升是否意味着工作量增加、工作机会

  的可持续性 面对坏消息:正向--转岗对个人也是机会,即使离职也是为企业发展做贡献,人生旅程的崭新开始。

 负向--质疑改革公平性,认为企业无情,自己是改革的牺牲品,甚至阻挠改革进程。

 3 3 、 沟通目标:人事制度改革平稳进行,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正常开展 (1)精兵减员,促进生产活动健康发展 (2)留任员工保持既有工作热情 (3)被裁人员平稳离任,避免群体事件 4 4 、 沟通方式及 渠道 :

 (1)正式沟通:公司文件、公告、内部刊物 (2)非正式沟通:政府、新闻媒体外部消息来源、面谈、小道消息传播等 各类 沟通渠道的利弊分析:

 新闻发布会——受外界广泛关注 职工(代表)大会——权威性、具备一定的信息反馈性,但受众范围较大,会议组织、信息集中有难度 公司文件、公告——权威性、信息详尽、信息发布有时滞、单向性、反馈性差 内部刊物——两种刊物目标受众明确,便于选择;但不同用工性质易造成员工身份归属感的差异 层层传达——传统方式,但信息经过滤后,准确性打折 公司网站——信息详尽、双向沟通,时效性好,但是受制于技术条件和受众的电脑应用能力 5 5 、信息内容 :

 (1)沟通客体的信息需求包括:人事制度改革的真实性、公平性、人事改革的时间安排、人员去留标准划分、补偿标准认定、安排新工作的可能性等。

 (2)沟通主体的信息供应包括:国家产业政策、集团经营现实压力、企业管理与产品升级转型的方向、人员去留标准、补偿救助措施、竞聘上岗相关要求及时间安排、新的绩效考核方案等,关键须体现“三公”原则,又不失人情味。

  6 6 、信息 反馈 :倾听不同的声音,对反对、有异议的人员及时给予反馈和正面引导,妥善处置各类可能的突发事件。

 (二)、沟通 方案

 总体思路:统一领导、分步实 施

 1 1 、统一领导:为体现人事制度改革的权威性,由集团党委、工会、董事长签署企业文件,成立改革领导小组,统一对内对外发布相关信息;明确小组成员各自分工及授权。如,董事长(党委书记)任领导小组组长,工会主席、人事副总裁任副组长,并为人力资源部经理配备若干组员。

 2 2 、分布实施:人事制度改革分为三个阶段:

 (1)第一阶段前期准备,主要工作包括:排摸企业内人力资源状况,拟定改革的草案、人员去留标准、补偿标准、岗位竞聘标准、设立法律维权中心、再就业指导中心、开通网络平台等前期工作

 (2)第二阶段沟通阶段,主要沟通工作包括:提请职工代表大会讨论、修改改革草案,上报政府相关部门核准。可以“告员工及家属书”的形式,正式下达企业文件或公告,向全体员工及家属公开改革目的、人员去留标准、补偿标准、岗位竞聘标准及各项工作的时限要求。

 沟通目标是,将改革的信息尽可能的传递给集团的每位员工,确保信息传递过程中准确性 (3)第三阶段改革实施阶段,主要沟通工作包括:收集改革进程中的反馈信息,组织纪检监察部门对改革进程中基层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发现有违“三公”原则的,应及时制止、更正,必要时可以抓反面典型,起到警示作用。对于个别确有特殊原因、持有异议的员工,可以采取特殊情况特殊处理的形式,为员工解决实际困难,逐一化解矛盾,体现原则性与灵活性的统一。

相关热词搜索: 沟通 分析报告 人事制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