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市政道路项目工程施工技术材料文本记录

时间:2022-07-02 19:40:07 浏览量:

 施工技术交底记录 编号:

  市政施—10

  共 3 页

 第 1 页 工程名称 某道路及桥梁工程 部位名称 道路工程 工序名称 5.5%水泥石屑稳定土基层 交底日期

 年

  月

  日 交底单位

 交底人

 接收单位 道路施工班组 接收人

 交底内容:

 1、施工测量:施工前对路基按质量验收标准进行验收。之后,恢复中线,直线段每 10~20m 设一桩,平曲线段每 10~15m,并在两侧路面边缘外 0.3~0.5m 处设指示桩,在指示桩上用红漆标出基层(或基底层)边缘设计标高及松铺厚度的位置。

 2、备料:根据各路段基层的宽度、厚度及预定的干密度,计算各路段的干燥集料数量。根据混合料的配合比、材料的含水量以及所用车辆的吨位,计算各种材料每车料的数量。也可根据各种集料所占的比例及其松干密度,计算每种集料的松铺厚度,以控制集料施工配合比,而对结合料(水泥)仍以每袋的摊铺面积来控制剂量。各种材料的规格型号为:

 (1)、水泥:采用 P0.32.5R 普通硅酸盐水泥。

 (2)、石屑集料:压碎值不小于 30%,一般松干容重 1500~1600kg/m3 ,细度模数为 3.3~3.5。

 (3)、拌和用水应采用清洁饮用水。

 3、拌和:

 采用现场集中进行集中拌和。拌和时要注意:

 在正式拌制混合料之前,必须先调试所用的设备,使混合料的颗粒组成和含水量都达到规定的要求。原集料的颗粒组成发生变化时,应重新调试设备。

 拌和中适时测定含水量,含水量应比最佳含水量大 0.5~1.0%,如含水量大于最佳时,应进行自然蒸发,使含水量达到最佳值。若含水量小于最佳值,应补充洒水进行拌和。一般在摊铺洒水时,用水量应稍大些,这样可避免二次拌和造成的浪费。

 应尽快将拌成的混合料运到铺筑现场。车上的混合料应覆盖,减少水分的损失。在雨季施工时,应采取措施,保护集料,防止雨淋。

 实际采用的水泥剂量,应比室内试验室确认的剂量多 0.5~1.0%。

 会

 签

 栏 参加单位 参

 加

 人

 员

 复核人:

  记录人:

  年

  月

  日 施工技术交底记录 编号:

  市政施—10

  共 3 页

 第 2 页 工程名称 某道路及桥梁工程 部位名称 道路工程 工序名称 5.5%水泥石屑稳定土基层 交底日期

  年

  月

  日 交底单位

 交底人

 接收单位 道路施工班组 接收人

 交底内容:

 4、摊铺和碾压:

 (1)、采用 12 吨以上压路机碾压时,每层压实厚度不应超过 20cm。用 12~15 吨三轮压路机碾压时,每层压实厚度不应超过 25cm。当分层摊铺碾压时,每层压实厚度不应小于 10cm。

 (2)、压实应遵循先轻后重、先慢后快的原则。直线段,由两侧路肩向路中心碾压,即先边后中;平曲线段,由内侧路肩向外侧路肩进行碾压,直到达到按轻型击实试验法确定要求压实度 90%。

 (3)、水泥稳定土应全宽度一次摊铺,若摊铺宽度不够,应用两台摊铺机前后错开摊铺,保证前后铺料搭接在水泥初凝前碾压成一整体。

 (4)、碾压过程中,如有“弹簧”、“松散”、“起皮”现象,应及时翻开重新拌和。在碾压结束之前,用平地机再终平一次,使其纵向顺适,路拱和超高符合设计要求。终平应仔细进行,必须将局部超高部分刮除并扫出路外。

 5、接缝处理:

 (1)、同日施工的两工作段的衔接处,应采用搭接。前一段拌合整型后,留 5~8m 不进行碾压,后一段施工时,前段留下的未压部分,应再加水泥重新拌和,并与后一段一起碾压。

 (2)、经过拌和、整型的水泥稳定层,应在确定的延迟时间内完成碾压。

 (3)、应注意每天最后一段工作缝的处理。

 6、纵缝的处理:

 水泥稳定层的施工应避免纵向接缝,在必须分两幅施工时,纵逢必须垂直相接,不应斜接。纵逢应按下述方法处理:

 (1)、在前一幅施工时,在靠中央一侧用方木或钢模板做支撑,方木或钢模板的高度与稳定土层的压实厚度相同。

 会

 签 参加单位 参

 加

 人

 员

  栏

  复核人:

  记录人:

  年

  月

  日

 施工技术交底记录 编号:

  市政施—10

  共 3 页

 第 3 页 工程名称 某道路及桥梁工程 部位名称 道路工程 工序名称 5.5%水泥石屑稳定土基层 交底日期

  年

  月

  日 交底单位

 交底人

 接收单位 道路施工班组 接收人

 交底内容:

 (2)、混合料拌和结束后,靠近支撑木(或板)的一部分,应人工进行补充拌和,然后整型和压实。

 (3)、养生结束后,在铺筑另一幅前,拆除支撑木(或板)

 (4)、第二幅混合料拌和结束后,靠近第一幅的部分,应人工进行补充拌和,然后整型和碾压 7、养生:碾压完成后,立即进行养生,在其上覆盖硬纸皮,洒上适量的水,重视保湿,以免水分蒸发。养生时间不应少于 7 天。养生期间,应严格控制车辆通行。

 会 参加单位 参

 加

 人

 员

  签

 栏

  复核人:

  记录人:

  年

  月

  日 施工技术交底记录 编号:

 市政施—10

 共 2 页

 第 1 页 工程名称 某道路及桥梁工程 部位名称 道路工程 工序名称 道路土方回填 交底日期

 年

  月

 日 交底单位

 交底人

 接收单位 道路施工班组 接收人

 交底内容:

 1、填方材料使用甲方指定土场开挖的土,并保证其在规定的含水量状态下能被压实到设计规定的密实度。

 2、填筑前要对路基、沟槽等进行基底清理,保证施工场地能按设计要求进行平整及填前碾压。

 3、填土路基或沟槽必须根据设计断面分层填筑压实,其分层填筑厚度必须与压实机具相适应,一般每层松土填土厚度不应超过 30cm。路基或沟槽填筑压实宽度不得小于设计宽度,以便最后削坡,严禁贴坡。

 4、每一压实层均应检验压实度,合格后方可填筑上一层。否则应查明原因,采取措施进行补压。检验频率路基每 1000m²检验 3 点,不足 1000m²时,作 1000m²计算,沟槽回填土检验频率是两井之间 3 点;并且必须每点都符合施工规范(CJJ1—90、CJJ2—90)及设计要求。必要时可根据需要增加检验点。检验报告要注明土料种类、检验日期、检验结论及检验人员签字。未达到设计要求的部位应有处理方法和复验结果。

 5、路基或沟槽修筑前 15 天应在取土地点取样进行击实试验,确定其最佳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碾压前应先测定土的实际含水量是否符合或接近最佳含水量。如果回填土太干燥,应在碾压前对干土适当洒水加以润湿;如回填土太湿,压不密实呈“橡皮土”现象,这时应将“橡皮土”挖出,重新换土再碾压。

 6、回填作业时,先填低洼路段,后填一般路段;先填路中,再逐渐填到路边。按水平分层逐层填筑,分层碾压,每层压实度要达到 90%以上。不得顺坡铺填,最大层厚不超过 30cm,土块粒径≤10cm。

 7、碾压机行走方向应平行路基中线,相邻作业面的搭接碾压宽度,平行路中线方向不应小于 50cm,机械碾压不到的部位,应辅以夯实,夯实时应采用连环套打法,夯迹双向套压,夯迹搭压宽度不小于 1/3 夯位。

 8、碾压时,应遵循先轻后重、先稳后振、先慢后快、先边后中、先高后低以及轮迹要叠的原则。

 9、每层填筑时,保证填方材料在路堤全宽很好成形。出现不规则或凹陷表面时,采用挖松、添加、移去或换土重铺的方法予以修正,并重新压实以保持表面平整和均匀。

 雨季施工期间要保证排水系统的畅通,并对开挖和填筑好的施工段进行压实和覆盖塑料布等保护措施,以防填方土粒流失,造成不均匀下沉和坍塌等事故。

 会

 签

 栏 参加单位 参

 加

 人

 员

  复核人:

  记录人:

  年

  月

  日

 施工技术交底记录 编号:

 市政施—10

 共 2 页

 第 2 页 工程名称 某道路及桥梁工程 部位名称 道路工程 工序名称 道路土方回填 交底日期

  年

  月

 日 交底单位

 交底人

 接收单位 道路施工班组 接收人

 交底内容:

 10、回填土方每层压实后,应按规范规定进行压实度(灌砂法)试验,达到规范及设计要求后,再进行上一层的铺土。

 11、路基压实度要满足以下要求:路床以下深度 0~80cm,路基压实度为 95%;路床以下深度 80~150cm,路基压实度为 90%;路床以下深度>150cm,路基压实度为 87%。

 12、土方路基在雨后设有晾干以前,应采取断路措施,禁止车辆进入。

 13、已经完成的路基不应用做施工道路,施工中的重型车辆应尽量通过施工便道行驶,防止碾压路床。

 14、开工填筑前,应选择试验路段进行填筑压实试验,以确定土方工程的正确压实方法,为达到规定的压实度所需要的压实设备的类型及其组合工序、各类压实设备在最佳组合下的各自压实遍数以及能被有效压实的压实层厚度等,从中选出路基施工的最佳方案以指导全线施工。

 会

 签

 栏 参加单位 参

 加

 人

 员

  复核人:

  记录人:

  年

  月

  日 施工技术交底记录 编号:

  市政施—10

  共 1 页

 第 1 页 工程名称 某道路及桥梁工程 部位名称 道路工程 工序名称 道路土方开挖 交底日期

 年

 月

 日 交底单位

 交底人

 接收单位 道路施工班组 接收人

 交底内容:

 1、开挖前应对开挖区域的原地形进行复测、拍照、报监理审批,作为工程量计量的依据。

 2、开挖前先作好排水设施,保证土石方工程排水顺畅。

 3、开挖前应做好施工测量工作,内容包括导线、中线及水准点的复核,水准点的增设,横断面的检查、补测与绘制等。

 4、挖土应由边到中,分层循序进行。当开挖至接近路基或沟槽设计顶面时,应根据土质情况注意预留碾压沉落高度,其数值可通过试验确定。

 5、路基或沟槽的尺寸和高程必须符合图纸要求,不得超挖,同时应根据施工需要增加工作面宽度。

 6、地基的任何部分受到扰动或损坏时,按照监理工程师的要求予以超挖。

 7、开挖完后路基或沟槽要进行平整、碾压。压实采用轻型击实标准,路堑以下深度 0~30cm 内路基压实度要求达到 95%。如达不到压实标准时,要进行换土处理。

 8、整个施工期间,始终对所有挖方和沟槽的工程边坡、路基和排水沟进行修筑,并予以养护来保证满足排水的要求。

 9、路基或沟槽在开挖过程中,若遇软弱地层或障碍物,需采取特殊措施时,应与监理工程师和设计部门商讨处理。

 会

 签

 栏 参加单位 参

 加

 人

 员

  复核人:

  记录人:

  年

  月

  日

 施工技术交底记录 编号:

  市政施—10

  共 1 页

 第 1 页

  工程名称 某道路及桥梁工程 部位名称 道路工程

 工序名称 道路侧、平石 交底日期

  年

 月

 日 交底单位

 交底人

 接收单位 道路施工班组 接收人

 交底内容:

 1、测量放线:

 (1)、本工程侧平石利用 5.5%水泥石屑稳定层施工中两侧自然宽出的多余部分作为基础垫层。

 (2)、路面中线校核后,在路面边缘与侧平石交界处放出侧平石线,直线部位 10m 一桩,曲线部位 5~10m,路口及分隔带、安全岛等圆弧,1~5m 也可用皮尺画圆并在桩上标明侧平石顶面标高 2、刨槽:

 按桩的位置打白灰线,以线为准,按设计要求宽度向外刨槽。靠近路面一侧,比线位宽出少许,一般不大于 5cm。刨槽深度可比设计加深 1~2cm,以保证基础厚度,槽底要修理平整。

 3、铺筑 10 号砼基座 按照设计要求侧、平石基础及周围铺筑 10 砼基座,并振捣密实,第一次浇筑砼面标高应与侧石底标高齐平,连续养护 7 天后方可立侧石。

 4、安装侧平石:

 (1)、安装侧平石时,先拌制 1:3 砂浆铺底,砂浆厚 10 ㎜~20 ㎜,按设计标高安装侧石,再按设计标高和倾斜度安装平石。

 (2)、侧石要安正,切忌前倾后仰,侧石顶线应顺直圆滑平顺,无凹进凸出前后高低错牙现象,平石线要求顺直圆滑、顶面平整,符合设计标高要求。

  ⑶、事先计算好每段路口路缘石块数,路缘石调整块应用机械切割成型或以现浇同强度等级混疑土制作,不得用砖砌抹面方式做路缘石调整块,雨水口处的路缘石应与雨水口配合施工,相邻路缘石缝隙用 8 ㎜厚木条或塑料条控制,缝隙宽不应大于 10 ㎜。

 5、砼侧平石勾缝:

 (1)、勾缝前先把侧平石缝内的土及杂物剔除干净,并用水润湿,然后用 M10 水泥砂浆灌缝填充密实后勾平,用弯面压子压成凹型,用软扫帚扫除多余灰浆,并应适当洒水养护。

 (2)、侧平石施工完后要注意保护,防止人为破坏。

 会

 签

 栏 参加单位 参

 加

 人

 员

  复核人:

  记录人:

  年

  月

  施工技术交底记录

 编号:

 市政施—10 共 1 页

 第 1 页 工程名称 某道路及桥梁工程 部位名称 道路工程 工序名称 人行道砖 交底日期

  年

  月

  日 交底单位

 交底人

 接收单位 道路施工班组 接收人

 交底内容:

 1. 测量放线:

 ⑴、利用侧石为边线,放出中线;并约隔 5m 左右测放水平桩,以控制方向及高程。桉标高及中、边线纵横挂线,以挂线为依据铺砌,并建立方格网,以控制高程及方向。

 ⑵、铺砌人行道砖时,根据测量测设的位置及高程,进行基底找平,如基底有缺陷,采用与基底同材料调平处理。

 2、人行道砖铺设 ⑴、人行道砖铺设采用的砂浆强度及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砂浆摊铺宽度应大于人行道砖宽度的 50 ㎜~100㎜。

 ⑵、铺砖时应轻拿平放,用橡胶锤敲打稳定,但不得损伤砖的边角。

 ⑶、砂浆层不平时,应拿起砖重新用砂浆找平,严禁向砖底填塞砂浆或支垫碎砖块等。

 ⑷、井室周围、边角及不合模数处,小砖采用切割方式补齐;方砖铺好后,应对砖进行平面及高程检测,当平面及高程超过规定时,应返工处理。并检查方砖是否稳固及表面平整度,发现砖有活动现象时,应立即修整。

 3、灌缝及养生 ⑴、方砖铺筑后,经检查合格方可进行灌缝。用水泥石灰细砂干浆拌和均匀将砖缝灌满扫墁两遍,并在缝处洒水。

 会

 签

 栏 参加单位 参

 加

 人

 员

  复核人:

  记录人:

  年

  月

  施工技术交底记录 编号:

  市政施—10

 共 1 页

 第 1 页 工程名称 某道路及桥梁工程 部位名称 排水工程 工序名称 雨水管道安装(预应力钢筋砼排水管) 交底日期

 年

  月

 日 交底单位

 交底人

 接收单位 排水施工班组 接收人

 交底内容:

 1、管道基础施工前应修整槽底,复核标高,清除淤泥与碎石,若出现超挖,则采用砂砾回填,并人工夯压密实,不得使用土回填。

 2、管道基础垫层采用(砂砾石及碎石)施工,应做到夯实紧密、表面平整。管道基础在接口部位,应挖预留凹槽,以便于接口操作。凹槽在接口完成后,随即用砂砾石填实。

 3、在管道下管前应检查和修整沟(槽)底标高和管道基础的质量,经监理验收符合施工规范及设计要求后,才允许下管。每根管子及每个配件在入沟之前应除去内部杂物,检查有无裂缝、碰伤、剥落及其他缺陷,不符合质量要求的,不得使用。

 4、根据各种管径、重量采用人工或机械下管。下管要有专人负责指挥,切实注意安全。下管时始终保持管身平衡均匀溜放至沟槽内,严禁将管材由沟槽边翻滚入槽内。对于钢筋混凝土管,一定要根据管子的重量和直径选择合适的柔性悬带或绳带,确认起吊机械性能良好后,方可进行起吊下管。

 5、管道安装时,由上游向下游依次安装。

 6、管道与检查井的衔接,可采用短管连接。保证管件与检查井相结合的表面砂浆达到饱和状态,以保证管件与水泥砂浆的紧密结合。

 7、雨季施工应采取防止管材漂浮的措施。可先回填到管顶以上大于一倍管径的高度。当管道安装完毕尚未还土而遭到水泡时,应进行管中心线和管底高程复测和外观检查,如出现位移、漂浮、拨口现象,应返工处理。

 8、在地形坡度较大的管沟中铺管时,应考虑横向固定,以防止管道移位。固定型式和间距的选择以及所有补充要求,应按监理工程师的指示办理。还应采取预防地表水流入管沟的措施。并在管沟全回填前,在管沟内适当间隔设置止水装置,以防止管沟基础和回填土被冲刷。

 9、管道铺设后,受意外因素发生局部损坏,当损坏部分的长或宽不超过管周长的 1/12 时,可采取修补措施修补。若超出限定的损坏范围时,应更换管材,重新铺设。

 会

 签

 栏 参加单位 参

 加

 人

 员

 复核人:

  记录人:

  年

  月

  日

 施工技术交底记录 编号:

  市政施—10

  共 2 页

 第 1 页 工程名称 某道路及桥梁工程 部位名称 排水工程 工序名称 排水工程沟槽土方开挖、回填 交底日期 年

  月

 日 交底单位

 交底人

 接收单位 排水施工班组 接收人

 交底内容:

 一、土方开挖 1、测量放样定出中心桩、槽边线及堆土堆料界线,界线至开挖线的距离应根据开挖深度确定,并不小于 5m。

 2、开挖前,先查明地下管线及其它地下构筑物情况,会同有关部门做出妥善处理,确保施工安全。并提前打设井点降水,在地下水位稳定在槽底以下 1.0m 时才进行土方开挖。

 3、采用机械开挖方式为主,人工开挖方式为辅的挖土方式。开挖应分层、分段依次进行,形成一定坡度,以利排水。开挖时不允许破坏沟底原状土,若不可避免沟底原状土被破坏时,必须用原土夯实平整。基底设计标高以上 0.2~0.3m 的原状土,应在铺管前人工清理至设计标高。

 4、 采用放坡开挖,基底宽度为管径加上工作宽度,如有排水需要时再加上临时排水沟的宽度。放坡的坡度采用 1:0.67;如采用排水时,排水沟的截面尺寸为 200mm×300mm,沿着临时排水沟每隔 20m 设置 600mm×600mm×800mm 的集水井,采用潜水泵把集水井的水抽出沟槽外。开挖时应保护坡脚,边坡应严格按图纸施工,不允许欠挖和超挖,边坡应用人工修整。

 5、开挖后的土方如达到回填质量要求并经监理确认后应用于填筑材料,不适用于回填的土料弃于业主、监理指定地点。

 6、沟槽开挖时其断面尺寸必须准确,沟底平直,沟内无塌方,无积水,无各种油类及杂物,转角符合设计要求。

 7、开挖沟槽达设计标高时,应立即报监理验收并做土工试验,检查合格后应尽快进行基底垫层施工,以防渗水浸透基底。

 8、基底土质与设计不符时,应报监理、业主研究讨论,由业主、监理、设计和施工单位共同商讨加固措施。

 9、开挖完成后,应及时做好防护措施,尽量防止基底土的扰动,并应尽快组织进行基底垫层施工。

 夜间开挖时,应有足够的照明设施,并要合理安排开挖顺序,防止错挖或超挖。

 会

 签 参加单位 参

 加

 人

 员

  栏

  复核人:

  记录人:

  年

  月

  日

 施工技术交底记录 编号:

 市政施—10

 共 2 页

 第 2 页 工程名称 某道路及桥梁工程 部位名称 排水工程 工序名称 排水工程沟槽土方开挖、回填 交底日期

  年

  月

  日 交底单位

 交底人

 接收单位 排水施工班组 接收人

 交底内容:

 二、土方回填:

 1、回填材料选用合适的并经监理确认的挖出土或经试验合格的外运材料。回填前,确保沟槽内无积水。不得回填淤泥、腐植土、冻土及有机物质。

 2、管道安装完毕,用外观检查方法,进行管道严密性的预先检查,合格后进行回填;污水管在回填土前必须按施工验收规范进行闭水试验,经验收合格后方可回填,回填的密实度要求按以下执行:

 (1)

 胸腔:>95%; (2)、箱涵两侧:>95%; (3)、管顶以上 50cm 范围内:

 85%、90%。

 3、沟槽回填采用从管线、检查井、箱涵等构筑物两侧同时分层对称回填并夯实的施工方法,每层回填高度:管区内宜为 150 ㎜,管区外宜为 300 ㎜,土不大于 0.2m,两侧填土高差不大于 500mm,对中管顶 0.4m 范围内用人工夯实处理,以确保管线及构筑物不产生位移,必要时采取适当的限位措施。

 4、回填土夯压密实度达不到要求的密实度时,可根据具体情况加适量石灰土、砂、砂砾或其他可达到要求密实度的材料。

 5、管道接口处及连接工作坑回填应采用中粗砂或砂砾,在管道两侧同时回填并采用人工进行夯实。

 6、回填管沟时,为防止管道中心线位移或损坏管道,应用人工先在管子周围填土夯实,并应从管道两边同时进行,直至管顶 0.5m 以上。

 7、检查井回填土时,应先将盖板座稳固并盖好井盖,在井墙和井筒周围同时回填。回填土密实度不低于 87%。

 会 参加单位 参

 加

 人

 员

  签

 栏

  复核人:

  记录人:

  年

  月

  日

  施工技术交底记录 编号:

 市政施—10

  共 2 页

 第 1 页 工程名称 某道路及桥梁工程 部位名称 道路工程 工序名称 底基层级配碎石 交底日期

  年

  月

  日 交底单位

 交底人

 接收单位 道路施工班组 接收人

 交底内容:

 一、测量放线 1、在底基层或路床上恢复道路中线,直线段每 20m 设一中桩,平曲线每 10m~15m 测放一中桩;平曲线每 10m 设高程桩;并测设路基边桩,标示出基层面设计高程。

 二 、级配碎石运输

 1、集料装车时,应控制每车料的数量基本相等;根据各路段基层或底基层的宽度、厚度及设计干密度计算各段需要的集料数量,并计算料堆的堆放距离。卸料时要严格控制料堆距离。

 三、摊铺、整平

 1、通过试验段确定集料的松铺系数,并确定松铺厚度,卸料后及时用推土机将混合料均匀摊铺,表面应力求平整。

 2、用推土机将拌和均匀的混合料按规定的路拱进行整平和整型,在整形过程中,应注意消除粗细集料离析现象,用压路机在已初平的路拱上快速碾压一遍,以暴露潜在的不平整,并采用平地机进行精平。

 3、摊铺时混合料的含水量宜高于最佳含水量约 1℅,以补偿摊铺及碾压过程中的水分损失。

 四、碾压

 1、当混合料的含水量等到于或略大于最佳含水量时,立即用压路机静压 1~2 遍,再用振动压路机或轮胎压路机碾压 4~6 遍。

 2、直线和不设超高的平曲线段,由两侧路肩开始向路中心碾压;在设超高的平曲线段,由内侧路肩向外侧路肩进行碾压。

 3、碾压时,后轮必须超过两段的接缝处。后轮压完路面全宽时,即为一遍。碾压一直进行到规定的压实度为止。终压时静压 1~2 遍,使表面无明显轮迹。压路机的碾压速度宜先慢后快,头两遍采用 1.5~1.7km/h ,之后采用 2.0~2.5Km/h,路面的两侧应多压 2~3 遍。

  会

 签

 栏 参加单位 参

 加

 人

 员

  复核人:

  记录人:

  年

  月

  日

  施工技术交底记录 编号:

  市政施—10

  共 2 页

 第 2 页 工程名称 某道路及桥梁工程 部位名称 道路工程 工序名称 底基层级配碎石 交底日期

 年

  月

  日

 交底单位

 交底人

 接收单位 道路施工班组 接收人

 交底内容:

 4、严禁压路机在已完成的或正在碾压的路段上调头或急刹车。

  5、凡含土的级配碎石,都应进行滚浆碾压,一直压到碎石层中无多余细土泛到表面为止。滚到表面的浆(或事后变干的薄土层)应清除干净。

  6、每天的工作缝做成横向接缝。下次施工前先将末经压实的混合料铲除,再将已碾压密实且高程符合要求的末端挖成一横向(与路面垂直)向下的断面,然后再摊铺新的混合料。

  7、雨季施工时住意及时收听天气预报,并采取相应的排水措施,以防雨水进入路面基层,冲走基层表面的细粒土,从而降低基层强度;雨期施工期间应随铺随压,当天碾压成活。

 会

 签

 栏 参加单位 参

 加

 人

 员

  复核人:

  记录人:

  年

  月

  日

 施工技术交底记录 编号:

 市政施—10

  共 4 页

 第 1 页

 工程名称 某道路及桥梁工程 部位名称 道路工程 工序名称 沥青混凝土路面面层 交底日期

  年

  月

  日 交底单位

 交底人

 接收单位 道路施工班组 接收人

 交底内容:

 、

  一、 测量放线 、

 1、平面位置测设时,应定出该层的中心与边线桩位,高程测设时,应将设计高程接一定下反数测设到中线与边线高程控制桩上;在使用摊铺机作业时,此时高程应采用可调式托盘;且桩位间距不应大于 10m,高程控制桩上平置铝合金导粱或¢3 钢丝绳;当采用钢丝绳时,每 100m 将¢20 以上钢钎砸入牢固的地面,其上固定 1t 倒链将钢丝绳绷紧,使其平稳置于已测设好高程的可调式托盘上,在摊铺机行进中,应有专人看管托盘,若发现托盘移动或钢丝绳从托盘掉下时,应立即重测该处的高程,

  二、 透层油施工

 1、透层宜紧接在基层施工结束表面稍干后浇洒,当基层完工时间较长,表面过分干燥时,应对基层进行清扫,在基层表面少量洒水,并对附属构造物覆盖保护,待表面稍干后浇洒透层沥青。

 2、透层大面积施工前应在路上先行试洒,已确定喷洒速度及洒油量,施工时采用沥青洒布车按设计沥青用量一次喷洒均匀,当有遗漏及路边缘喷洒不到部位,应采用人工喷布机补洒,应做到外观检查不露白,不缺边。

 3、在无机结合料稳定土基层上浇洒透层沥青油后,宜立即撒布用量(2~3)立方/1000 ㎡的石屑。在 无机结合料稳定土基层浇洒透层沥青油后,当不能及时铺筑面层,并需开放施工车辆通行时,也应撤布适量的石屑或粗砂,此种情况下透层沥用青量宜增加 10%。撤布石屑或粗砂后,应用 6~8t 双钢轮压路机稳压 1~2 遍。在铺筑沥青面层前如发现局部地方透层沥青剥落应予修补,当有多余的浮动石屑或粗砂时,立予扫除。

 4、透层洒布后应尽早铺筑沥青层,当用乳化沥青作透层时,洒布后应待其破乳且洒布时间不宜少于24h 之后,方可铺筑沥青层。

  三、 混合料运输

 1、应采用大 T 位自卸车辆运输,车辆的数量应与摊铺机数量、摊铺能力、运输距离相适应,在摊铺机前形成一个不间断的供料车流。

 会

 签

 栏 参加单位 参

 加

 人

 员

  复核人:

  记录人:

  年

  月

  日

 施工技术交底记录 编号:

 市政施—10

 共 4 页

 第

 2 页 工程名称 某道路及桥梁工程 部位名称 道路工程 工序名称 沥青混凝土路面面层 交底日期

 年

  月

  日 交底单位

 交底人

 接收单位 道路施工班组 接收人

 交底内容:

 2、为便于卸料,运输车车厢的底板和侧板应均匀涂抹一层隔离剂,一般采用油水混合物(柴油:水=1:3),并擦净积存的余液;运输车装料时,应通过前后移运分层装料的方式消除离析现象。

 3、装好混合料的车辆为避免温度下降和尘土污染以及防雨应用篷布覆盖整个车厢,每车混合料应设专人进行温度检测,温度应符合有关规范要求,并填写随车单。

 四、 混合料摊铺

  1、由于改性沥青混合料粘度较高,摊铺温度较高,摊铺温度较高,摊铺阻力比较大,应采用履带式摊铺机,且单机摊铺宽度不宜超过 8m,伸缩板摊铺机宽度不宜大于 7.5m,相邻两幅的宽度应重叠 50 ㎜~100㎜,两机宜相距 5m~15m。

 2、改性沥青混合料摊铺温度不应低于 1600 c ,, 为保证平整度、摊铺时要均匀、连续不间断地摊铺。一般要求摊铺机至少要有 3 台以上的运输车等候。

 3、摊铺过程中,一旦不能连续供料时,摊铺机应将剩余混合料摊铺完,抬起熨平板,做好临时接头,将混合料压实,避免出现等候时间长、混合料冷却结硬现象;摊铺过程中,摊铺机两侧螺浆送料器应不停地匀速旋转,使两侧混合料高度始终保持熨平板的 2/3 高度,以减少离析现象。

 4、摊铺过程中和摊铺结束后,设专人在基准粱和摊铺机覆带处清扫洒落的材料;改性沥青混合料摊铺尽量减少人工处理,防止破坏表面纹理,但混合料出现离析现象时必须采取人工筛料处理,处理时要随用随筛,筛孔不宜小于 10 ㎜。

  五、 混合料压实

 1、改性沥青混合料的压实应根据路面宽度、厚度、改性沥青与混合料类型,混合料温度、气温、拌和、运输、摊铺能力等条件综合确定压路机的数量、质量、类型以及压路机的组合、编队等。

 会

 签

 栏 参加单位 参

 加

 人

 员

  复核人:

  记录人:

  年

  月

  施工技术交底记录 编号:

  市政施—10

  共 4 页

 第 3 页 工程名称 某道路及桥梁工程 部位名称 道路工程 工序名称 沥青混凝土路面面层 交底日期

  年

 月

  日 交底单位

 交底人

 接收单位 道路施工班组 接收人

 交底内容:

  2、改性沥青混合料的压实应在摊铺以后紧接着进行,初压压路机与摊铺机间最大末摊铺距离应在 30米内。在初压和复压过程中,宜采用同类压路机并列呈梯队压实,初压时温度不应低于 150 度,复压时温度不应低于 130 度。

 3、压路机碾压的速度选择应根据压路机本身的能力、压实厚度、碾压位置等确定,采用振动压路机时,压路机的振频、振幅大小应与路面铺筑厚度协调。

 4、碾压路段长度以摊铺面温度下降情况和摊铺的速度为参考确定,压路机每完成一个来回碾压,应追随向摊铺机靠近,形成阶梯形碾压。

  5、压路机不得在未成型冷却的工作面停车、急转向、急刹车、起步和加油、水。振动压路机不得原地起振,必须行进起来后加振或停止行进前减振。

  6、设专人在摊铺、压实过程中对厚度、压实度、平整度和外观情况等进行跟踪检测。应重点对摊铺前后的混合料温度、摊铺后虚铺厚度、复压一遍的平整度设专人检查、检测。

  六、 接缝施工

 1、纵向缝:当采用两台摊铺机成并列梯队摊铺作业时,纵向缝应采用热接缝,两台摊铺机相距宜为10m~20m,熨平板设置在同一水平。当不得不采用冷接时宜采用平接缝或自然缝。平接缝:施工时采用档板或施工后用切割机切齐可形成平接缝;自然缝:在施工中自然形成的缝,施工前应清除松散的混合料;摊铺前切缝应涂上粘层油,摊铺时,搭接宽度不应大于 100 ㎜,新铺层的厚度通过松铺系数计算获取。

 2、横向缝:改性沥青混合料路面铺筑期间,当需要暂停施工时,宜在当天施工结束后用 3m 直尺检查挂线切割、清扫、成缝;接续摊铺前,应再次用直尺检查接缝处已压实的路面,当发现不平整、厚度不符合要求时,应切除后再摊铺新的混合料;横向缝接续施工前,应涂刷粘层油或用喷灯烘烤至沥青混合料熔融状态;重新开始摊铺前,应在摊铺机的熨平板下放置厚度为松铺厚度减去压实厚度之差的垫板, 会

 签 参加单位 参

 加

 人

 员

  栏

  复核人:

  记录人:

  年

  月

  日

 施工技术交底记录 编号:

  市政施—10

 共 4 页 第 4 页 工程名称 某道路及桥梁工程 部位名称 道路工程 工序名称 沥青混凝土路面面层 交底日期

  年

 月

  日 交底单位

 交底人

 接收单位 道路施工班组 接收人

 交底内容:

  其长度应超过熨平板的前后边距;横向接缝处摊铺混合料应先清缝,然后检查新摊铺的混合料松铺厚度是否合适;横向接缝碾压时,宜向垂直车道方向沿接缝进行,并应在路面纵向边处放支撑木板,其长度应足够压路机驶向碾压区,接缝处不得转向。

  七、 粘层油施工:粘层的沥青材料宜采用快裂的洒布型乳化沥青,用沥青洒布车喷洒,洒布时应保持稳定的速度和喷洒量,整个洒布宽度内必须喷洒均匀,也可采用人工喷洒方式,手工喷洒必须由具有熟练喷洒技术的工人操作,均匀洒布;在路缘石、雨水进水口、检查井等局部应用刷子人工涂刷;路面有脏物尘土时,应采用人工清扫或空压机吹扫的方式清扫干净,必要时采用水车进行冲洗,并待表面干燥后进行浇洒作业。

  会 参加单位 参

 加

 人

 员

  签

 栏

  复核人:

  记录人:

  年

  月

  日

  施工技术交底记录 编号:

  市政施—10

 共 2 页 第 1 页 工程名称 某道路及桥梁工程 部位名称 排水工程 工序名称 雨、污水检查井 交底日期

  年

 月

  日 交底单位

 交底人

 接收单位 排水施工班组 接收人

 交底内容:

  一、 测量放线

  1、根据设计图纸,测放出检查井墙体内外边线及井室中心线。

  二、 井室砌筑

 1、砌筑前,应将砌筑部位清理干净,并洒水润湿,对凿毛处理的部位刷素水泥浆,不同形式的井室,墙体尺寸控制及排砖均不同,井室为矩形时,在墙体的转角处立皮数杆,以控制墙体垂直度和高度。砌筑前先盘角,然后挂线砌墙,采用满丁满条砌法,砖墙转角处,每皮砖均需加砌七头砖;井室为圆形时,以圆心为控制中心挂线,随砌随检查井室尺寸,采用丁砖砌法,两面排砖,外侧大灰缝用“二分枣”砖,砌完一层后,再灌一次砂浆,然后再铺浆砌筑上一层砖,上下两层砖间竖向缝应错开;砖砌体水平缝砂浆饱满度不得低于 90%,竖向灰缝宜采用挤浆或加浆方法,使其砂浆饱满,严禁用水冲浆灌缝,砌筑时,要上下错缝,相互搭接,水平及竖向灰缝控制在 8~12 ㎜。

 三、 拱券及支管

  1、检查井接入圆管时,管顶应砌砖券加固,当管径≥1000 ㎜时,拱券高应为 125 ㎜;预留支管应随砌随安,管口应深入井壁 30 ㎜,预留管的管径、方向、标高应符合设计要求,管与井壁衍接处应严密不得漏水,预留支管宜用强度低于 M7.5 等级的砂浆砌筑封口抹平。用截断的短管安装预留管时,其断管破茬不得朝向井内。

 四、 流槽与踏步安装

 1、流槽应与井室同时进行砌筑,雨水检查井流槽高度为到顶平接的支管线的管中部位,流槽表面采用 20 ㎜厚 1:2.5 水泥砂浆抹面,压实抹光,与上下游管道平顺一致,以减少摩擦;污水检查井流槽高度为干线管顶高,表面采用 20 ㎜厚 1:2.5 水泥砂浆抹面,压实抹光,与上下游管道平顺一致;踏步为螺纹钢踏 步,安装前一天应刷防锈漆两道,踏步的竖向间距 375 ㎜,踏步的外露长度 100 ㎜,踏步水平间距 150 ㎜,从井口向下第一个踏步距井口应控制在 220 ㎜~360 ㎜。踏步安装时,要求上下垂直,尺寸一致,圆形井安装时,必须向圆中心安装,踏步应随井墙砌筑随安装,位置准确,随时用尺测量其间距,在砌砖时用砂浆埋牢,不得事后凿洞补装,砂浆未凝固前不得踩踏;有钢筋混凝土盖板的井室,盖板下第一个踏步距盖板底部120 ㎜为控制踏步。

  复核人:

  记录人:

  年

  月

  日

 施工技术交底记录 编号:

  市政施—10

 共 2 页 第 2 页 工程名称 某道路及桥梁工程 部位名称 排水工程 工序名称 雨、污水检查井 交底日期

  年

 月

  日

 交底单位

 交底人

 接收单位 排水施工班组 接收人

 交底内容:

 五、 盖板安装

 1、钢筋混凝土盖板安装采用挖掘机吊装就位,安装前用 1:3 水泥砂浆座底,盖板安装要求位置准确,底部平稳牢固。

 六、 井筒砌筑

 1、井筒高度应符合设计要求,砌筑时应挂中心线,随砌随测量内径尺寸,防止尺寸偏差,砌筑排砖要求同圆形检查井井室,圆形收口井井筒砌筑时,根据设计要求进行收口,四面收口时每层不应超过 30 ㎜, 三面收口时每层不应超过 40~50 ㎜,上部收口时,若需抹面,应按坡度将砖头打成破茬,以便于井内须坡抹面。

  七、 抹面

 1、雨水检查井:井室内墙面由下游管底至管顶以上 300 ㎜,均用 1:2.5 水泥砂浆抹面,厚 20 ㎜,至地下水位以上 500 ㎜;污水检查井:井室内墙面由下游管底至井室顶以下全部用 1:2.5 水泥砂浆抹面,,而外墙用 1:3 水泥砂浆抹面,厚 20 ㎜,至地下水位 500 ㎜;抹面前应先用水湿润砖面,然后再用三遍法抹面,第一遍 1:2.5 水泥砂浆打底,第二遍抹厚 5 ㎜找平,第三遍抹厚 5 ㎜铺顺压光,抹面要一气呵成,表面不得漏砂粒,抹面完成后,井顶应覆盖养护,为了保证抹面三层砂浆整体性,分层时间宜在定浆后随即抹下一层,如隔时间太长,应刷素浆一道,以保证接茬质量。

 八、 井圈及井盖安装

 1、预制混凝土井圈下铺 1:3 水泥砂浆坐底,为了保证检查井井盖与道路路面平顺,应按照路面设计高程、纵横坡度,在路面沥青上面层及人行道砖面施工前安装完成井圈及混凝土井盖。

 会

 签

 栏 参加单位 参

 加

 人

 员

  复核人:

  记录人:

  年

  月

  日

  施工技术交底记录 编号:

 市政施—10

  共 2 页 第 1 页

 工程名称 某道路及桥梁工程 部位名称 排水工程 工序名称 污水管道安装(HDPE 排水管) 交底日期 年

 月

 日 交底单位

 交底人

 接收单位 排水施工班组 接收人

 交底内容:

 1.

 本工程污水管材的选用:管径≥Ф300mm 采用高密度聚乙烯管(HDPE)

 (1).

 高密度聚乙烯管(HDPE)当土壤承载力为 80~100Kpa 和非岩石时,采用原状土作为基础;当土壤承载力为 50~70Kpa 时,采用经夯实后的原状土作为基础,夯实密度应达到 95%;当沟底遇到岩石、卵石、硬质土、软的膨胀土、不规则碎石块及浸泡土质而不宜作沟底基础时,应挖除后做人工基础,基础厚度应为 0.3~0.5 倍管径,且不得小于 150mm。

 2.

 管道接口:≤Ф500 HDPE 管采用 ‘O’形橡胶接口。

 3.

 管道基础施工前应修整槽底,复核标高,清除淤泥与碎石,若出现超挖,则采用砂砾回填,并人工夯压密实,不得使用土回填。

 4.

 管道基础垫层(300mm 厚砂夹石和 150mm 厚中粗砂)施工,应做到夯实紧密、表面平整。管道基础在接口部位,应挖预留凹槽,以便于接口操作。凹槽在接口完成后,随即用砂填实。

 5.

 在管道下管前应检查和修整沟(槽)底标高和管道基础的质量,经监理验收符合施工规范及设计要求后,才允许下管。每根管子及每个配件在入沟之前应除去内部杂物,检查有无裂缝、碰伤、剥落及其他缺陷,不符合质量要求的,不得使用。

 6.

 根据各种管径、重量采用人工或机械下管。下管要有专人负责指挥,切实注意安全。下管时始终保持管身平衡均匀溜放至沟槽内,严禁将管材由沟槽边翻滚入槽内。对于钢筋混凝土管,一定要根据管子的重量和直径选择合适的柔性悬带或绳带,确认起吊机械性能良好后,方可进行起吊下管。

 7.

 高密度聚乙烯管(HDPE)的铺设:

 (1).

 管道须直线铺设,遇特殊情况可利用柔性接口折线铺设,相邻两节管纵轴线相对转角不大于 20º (2).

 承插口管安装时,插口顺水流方向,承口逆水流方向,由下游向上游依次安装。

 会

 签

 栏 参加单位 参

 加

 人

 员

  复核人:

  记录人:

  年

  月

  日

 施工技术交底记录 编号:

 市政施—10

  共 2 页 第 1 页 工程名称 某道路及桥梁工程 部位名称 排水工程 工序名称 污水管道安装(HDPE 排水管) 交底日期 年

 月

 日 交底单位

 交底人

 接收单位 排水施工班组 接收人

 交底内容:

 (3).

 管道与检查井的衔接,可采用短管连接。保证管件与检查井相结合的表面砂浆达到饱和状态,以保证管件与水泥砂浆的紧密结合。

 (4).

 雨季施工应采取防止管材漂浮的措施。可先回填到管顶以上大于一倍管径的高度。当管道安装完毕尚未还土而遭到水泡时,应进行管中心线和管底高程复测和外观检查,如出现位移、漂浮、拨口现象,应返工处理。

 8.

 管道的铺设质量要达到以下要求:

 (1).

 管道中心线

  允许偏差

  20cm (2).

 管内底标高

  允许偏差

  +20cm,-10cm 之内 (3).

 承口中、插口之间外表隙量

  允许偏差

  <9mm

 (4).

 高度

  允许偏差

  ±20mm 之内

  (5).

 管道铺设后,受意外因素发生局部损坏,当损坏部分的长或宽不超过管周长的 1/12 时,可采取修补措施修补。若超出限定的损坏范围时,应更换管材,重新铺设。

  会

 签

 栏 参加单位 参

 加

 人

 员

 复核人:

  记录人:

  年

  月

  日

  施工技术交底记录 编号:

 市政施—10

  共 2 页 第 1 页 工程名称 某道路及桥梁工程 部位名称 软土地基处理 工序名称 深层搅拌桩 交底日期 年

 月

 日 交底单位

 交底人

 接收单位 搅拌桩施工班组 接收人

 交底内容:

 1.

 本处理地段搅拌桩桩径Ф500mm(搅拌钻头不小于Ф500mm),设计桩长不等,桩底进入土体持力层 0.5m,单桩承载力不少于 100KN;施工时,桩底高程不高于设计标高,桩顶高程不低于设计标高,桩距为 1.5×1.5m,按正方形排列,经处理后的复合地基承载力 100Kpa。

 2.

 制浆采用 42.5R 普通硅酸盐水泥,浆液水灰比为 0.5。制备好的浆液不得离析,泵送必须连续。每加固1m 土体掺入水泥量为 55kg,单桩水泥用量偏差不大于 5kg。

 3.

 搅拌头上提喷浆时的提升速度为 0.65~0.8m/min,喷浆压力为 0.4~0.6MPa。

 4.

 测放桩位按设计要求进行,在确定孔位时,需经复核确认后方可进入下一施工工序,为保证桩位的准确性,桩位必须打入木桩或插入竹片作为桩位标记。

 5.

 下钻杆时,先使桩机安置在标定的孔位上,使钻头中心对准孔中心,杆位偏差在±5cm 以内,调整桩机水平度及垂直度,保证孔斜率不大于 1.0%,终孔后校正钻具,桩径偏差不得大于 4%。

 6.

 下钻杆搅拌前要通过地面试喷清水,检查灌浆设备和管路系统、设备的压力和排量必须满足设计要求;管路系统的密封圈必须良好,各通道和喷嘴内不得有杂物。

 7.

 根据施工设计控制搅拌技术参数,注意浆液流量,自上而下搅拌,自下而上喷浆搅拌。当土层较硬时,可适当提高水泥浆水灰比。

 8.

 施工人员必须认真检查水泥浆的水灰比和流量,灌浆泵压力和搅拌杆的提升速度,回转速度等施工参数是否符合要求,并及时作好施工现场记录。另在搅拌过程中,应控制钻杆的进入深度。

 9.

 单桩开钻后应连续施工,严格控制起喷和停喷高程,不得间断。如遇停机或机械故障停喷,应及时记录中断高程,待恢复正常后立即复搅,复搅重叠长度不小于 1m。如中断时间超过 12 小时,应采取补桩措施。

 (转下页)

  会

 签 参加单位 参

 加

 人

 员

  栏

  复核人:

  记录人:

  年

  月

  日

  施工技术交底记录 编号:

 市政施—10

  共 2 页 第 1 页 工程名称 某道路及桥梁工程 部位名称 软土地基...

相关热词搜索: 某市 文本 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