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引育发展新动能研究
摘要:新旧动能转换是我国当前乃至今后一阶段经济高质量发展最重要的问题,从中央到地方都把加快新旧动能转换作为全局工作的重中之重。为了实现以科技创新引育发展新动能,天津滨海新区应采取鼓励科技领军企业发展、建设高水平创新平台、发展新兴产业、优化创新创业环境等四方面措施。
关键词:科技创新;新动能;新产业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时强调,对待新事物新做法,要加强鼓励和引导,让新生事物健康成长,让发展新动能加速壮大。新旧动能转换成为当前乃至今后一阶段经济发展最重要的问题,从中央到地方,都把加快新旧动能转换作为全局工作的重中之重。2020 年是天津滨海新区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之年,推动科技创新引育经济发展新动能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必须研究务实有效的措施,向创新、科技要动力,进一步拓展发展空间,增强发展后劲。
一、问题提出的背景意义 (一)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实际行动 习近平总书记从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的高度,在不同场合反复强调科技创新的重要性。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必须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其中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中央要求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以创新驱动和改革开放为两个轮子,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加快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滨海新区以科技创新引
育发展新动能体现了新区不折不扣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落实新发展理念的坚定决心。
(二)引育新动能的具体举措 目前天津处在负重前行、爬坡过坎、滚石上山的紧要关头,要实现“一基地三区”定位、建设“五个现代化天津”,推动创新发展、引育新动能都是重中之重。近两年天津市密集出台了新动能引育五年行动计划、《创新型企业领军计划》等一系列政策措施,都旨在把天津厚积的科技型企业创新能量充分释放出来,引领、辐射、带动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为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实现新旧动能转换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落实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需要新区拿出实打实、务实管用的招法,向创新要动力、向市场要动力,进一步拓展发展空间,增强发展后劲。(三)滨海新区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需要 2020 年是滨海新区推动高质量发展、新旧动能转换的重要之年,迫切需要提升内生动力和活力。按照中央和市委市政府的战略部署滨海新区提出构建“1+5+1”(以智能制造为引领,重点发展人工智能与新一代信息技术、航空航天、生物医药、汽车和新能源汽车、新材料五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优化发展现代石化产业)现代产业体系,以此作为推进产业转型的支点。因此,新区以科技创新为抓手积极引育新动能,推进科技创新发展,突出补短
板、强弱项,努力在高质量发展上迈出新的步伐、见到更大成效,这也将是新区未来发展的优势所在。
二、滨海新区引育新动能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一)滨海新区引育新兴产业新动能面临的机遇 1.新旧动能转换机遇。十九大之后,新旧动能转换成为国家重大战略,国家大力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双创深化和动能转换是产业迈向中高端的重要途径,也是新区培育新兴产业新动能、加快传统产业升级的重大契机。2.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机遇。京津冀协同发展深入推进,北京资源加速外溢,尤其是雄安新区设立,将进一步加速资源外溢。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京津冀协同发展是重大国家战略,要坚持优势互补、互利共赢、扎实推进。未来京津冀区域壁垒将逐步被打破,人才、成果、资本等创新要素流动加速,新区面临抢抓北京资源、引育新兴产业新动能的大好机遇。3.天津智能科技战略机遇。当前,天津的发展正处于一个重要的历史性窗口期,以世界智能大会召开为契机,正积极谋划智能科技战略。下一步,天津将着重发展智能制造、智能医疗与健康等智能产业,打造“天津智港”,构建大智能创新体系。对于滨海新区来说,天津智能科技战略是加快区内动能转换、引领产业升级的重大战略机遇。
(二)滨海新区引育新兴产业新动能面临的挑战
一直以来,滨海新区以大项目、大企业带动的外向型经济为主导,依靠传统要素和政策红利推动区域发展。随着政策红利减弱,劳动成本提升,投资出口开始放缓,滨海新区过去的发展模式面临挑战。长期以来的路径依赖,导致创新创业环境氛围不够导致新发展动能不足;产业结构偏重偏旧,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分量不足。总体上来看,滨海新区正处在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节点,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摆脱路径依赖。
三、滨海新区以科技创新引育发展新动能对策措施 科技创新是支撑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石,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滨海新区要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大力推进科技创新,着力壮大经济新增长点,着力培育发展新动能,用新动能推动新发展。
(一)实施科技领军企业计划 1.壮大高新技术企业群体规模。推动符合标准的企业进入市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库,对入库企业予以精准帮扶,引导其尽早成为高新技术企业。推动企业登记数据库、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库、创新型领军企业库、知识产权数据库等“多库联动”,形成科技企业发展动态跟踪机制。利用大数据挖掘符合条件的企业,推动其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形成“遴选一批、入库一批、培育一批、认定一批”的发展态势。2.积极
引进承接外地高新技术企业。将引进高新技术企业作为招商引资的重要任务,给予企业落户全过程便利化服务。围绕推进新区高质量发展重点扶持产业,实施专业化、精准化招商,在持续做大企业主体规模基础上,将引进科技型企业特别是高新技术企业作为招商引资的重要任务,将高新技术企业招商落户数量列入对各开发区招商考核指标评价体系中。3.协同推进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加强与市级部门联系,争取市级政策支持,深挖高企存量资源,推动高企认定市级权力向还未覆盖的开发区下放。
(二)建设高水平创新载体平台 1.高标准建设创新平台。建设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国家产业创新中心、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推进新一代超级计算机、国家合成生物技术创新中心、国家先进计算产业创新中心等国家级项目。持续推进天津先进技术研究院、清华大学天津电子信息研究院、北京大学(天津滨海)新一代信息技术研究院、浙江大学滨海产业技术研究院、天津中科智能识别产业技术研究院、天津(滨海)人工智能军民融合创新中心等创新平台建设,吸引聚集更多创新科技资源。2.加快建设科技公共服务平台。进一步完善滨海新区科技公共服务平台体系,切实发挥滨海科技信息服务平台的组织协调作用,进一步提升平台机构的公共服务效能。同时,围绕新区重点高新
技术产业领域的市场需求,在国家、天津市有关部门的支持下,按照政府支持推动、专业运营管理的原则,新建若干对产业化具有重要支撑作用的公共服务平台,成熟一个,建设一个。3.鼓励引导平台类企业、新型研发机构、众创空间开展招商引资,探索实行“谈判制”招商激励办法,发挥“引进一个、带来一批”的联动效应。对通过载体平台引进或经孵化成长壮大,被认定为天津市科技领军企业、领军培育企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的,按数量给予载体平台奖励。对新设立、新引进或新认定的国家研发中心、国家级研究院、实验室也都将获得相应的资金奖励。
(三)推动新兴产业发展 1.以智能制造为引领,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传统制造业的深度融合。智能经济既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实现“凤凰涅槃”的重要手段,更是催生新经济、新业态、新模式的重要力量,有利于推动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结合滨海新区现有的产业基础和优势,新区“要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推动产业技术变革和优化升级”加快实现国务院对滨海新区“建设高水平现代制造业和研发转化基地”的功能定位,促进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价值链融合发展。推动智能制造应用,引导新区高新技术企业加快建设智能车间,推进生产设备互联,积极创建一批示范智能车间和工厂。突破智能
制造新兴领域,依托新区原有基础在集成电路方面重点发展国产自主 CPU 芯片、移动终端芯片等,在操作系统方面重点发展国产自主操作系统软件,在人工智能方面加快推动人脸识别、无人驾驶等推广应用。夯实智能制造研发和创新基础,依托大数据、云计算等优势,加快突破智能控制、建模与仿真等一批智能制造关键核心技术。2.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重点,引育发展新动能。按照高质量发展的要求,滨海新区要加快把战略重点向发展新兴产业转移,使之尽快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用好天津市委、市政府给予的两个 1000 亿高质量发展专项资金和产业发展基金,重点投向智能科技、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集成电路、5G、融资租赁、总部经济、海洋经济、新能源新材料、文化旅游等产业,推动产业集成创新引领集约集群发展。产业政策要从过去的大而化之改为精准施策,真正把好钢用在刀刃上,撬动重点区域主导产业做优做大做强,形成支撑高质量发展的“新基因”和“顶梁柱”,推动新区产业转型升级。
(四)优化创新创业生态环境 1.培育创新创业文化氛围。创新文化是创新生态的基础,企业家精神的培养和懂得宽容失败的创业文化是关键。定期选择一批企业家进行培训,加强企业家洞见力培养。建立与媒体合作渠道,强化优秀创业企业、优秀创业人才的宣传,
树立创新创业典型。策划举办滨海新区创新创业品牌大赛、项目路演、行业论坛峰会、资本对接活动,定期召开学术会议、大型主题会展,营造敢为人先、宽容失败的良好氛围。2.完善创新创业政策环境。推动高端创业人才政策突破,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装备、智能医疗与健康等新兴产业,加强对行业关键创新人才的梳理分析,设立新区高端创业人才引进计划,重点吸引产业领军人才、优秀创新创业人才等。以独角兽、准独角兽企业为关注重点,摸查制约企业发展的因素,针对性制定新经济发展政策,充分激发创业活力。推动和鼓励大学生创业,打好“实训、见习、创业”3 张牌,通过大规模的“实训和见习”提高大学生就业水平和创业能力,在此基础上再通过降低大学生创业门槛促进创业,形成“以实训促创业,以创业带就业”的新区模式。如实行创业注册资本“零首付”政策,并提供限期免房租办公用房,大学生创业可以直接入驻,对于优秀的创业项目,政府还可以提供免费资助和贷款贴息政策。
参考文献:
[1]柴雯,马冬妍.以“两化”深度融合引领新旧发展动能转换模式与路径———以北京市为例[J].经营与管理,2019(2). [2]王浩宇.“双创”培育新动能助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思考———创新驱动视角[J].全国流通经济,2019(1). [3]王克岭.创新驱动下旅游发展的动能与路径[J].企业经济,2019,38(2). [4]乔忠奎,孙秀梅,孔祥德,高德芳.山东省实体经济新旧动能转换的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9(12).
相关热词搜索: 动能 科技创新 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