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练,,中国经济、资源与交通

时间:2022-06-24 16:20:11 浏览量:

  第 1 页 共 16 页 1.下列产品中,重工业产品和研发费用最高的产品依次是(

 )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2. iPhone6s 是一款功能强大的智能手机,正式上市仅一周就收获超过 500 万台的订单,销售额就将达到人民币 220 多亿元,利润达近 120 亿元(人民币)之多,说明了高新技术产业的特点之一是( )

 A.科技人员比重大

 B.研发费用高 C.产品的科技含量高

 D.产品附加值高 3.读我国甲乙两工业基地图,甲、乙两工业基地发展工业的共同优势条件是( )

 ①两地都具有沿海、沿铁路的便利交通 ②两地的能源都十分丰富 ③两地加工制造业都靠近原料产地 ④两地城市、人口密集,消费市场大 ⑤两地均位于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密集带.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③⑤

  D.①④⑤ 4.工业布局要求合理。下列地区最适宜发展制糖工业是( )

 A.华北平原

  B.东北平原

 C.青藏高原

  D.长江中下游平原 读甲、乙两图,完成下列各题。

  第 2 页 共 16 页

 5.甲、乙两地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与乙地相比,甲地发展工业的突出优势是( )

 A.煤、铁等矿产分布集中 B.多港湾,海上运输便利 C.邻近港澳,很多地方是“侨乡” D.高等院校众多,科技智力资源丰富 6.关于乙图 A 城市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京沪、沪杭两条铁路在此交会 B.位于长江入海口,是全国最大港口 C.是我国规模最大的城市 D.拥有中关村高新技术产业区 7.实现“桑基鱼塘”生产模式的生态农业区是( )

 A.华北平原

 B.三江平原

  C.珠江三角洲

 D.山东丘陵 8.下列农业生产的做法,符合因地制宜、可持续发展的是( )

  第 3 页 共 16 页 A.①地平原利用肥沃的黑土种植甘蔗 B.②地沿海利用滩涂发展海水养殖业 C.③地围湖造田,扩大耕地面积 D.④地开垦草原,发展种植业 9.如下图中甲地为城市郊区,乙地为远离城市的地区。其中甲地的农民面临以下几种农业生产,你认为他们的最佳选择是( )

 A.全部退耕还林

 B.种植水稻、小麦、玉米 C.全面发展畜牧业

 D.种植蔬菜、花卉,发展肉、乳、蛋、禽生产 下图为“我国各省区人均产粮与全国均值之差”示意图,根据图文资料回答下列各题。

 10.一般来说,人均产粮越高,发展商品粮基地潜力越大。则下列省区中,发展商品性粮食基地潜力最大的是( )

 A.安徽省

 B.黑龙江省

 C.河北省

 D.贵州省

  第 4 页 共 16 页 11.下图为我国部分经济作物主要分布区示意图,图中①、②表示的经济作物分别是( )

 A.油菜、甜菜

  B.甘蔗、棉花 C.棉花、油菜

  D.甜菜、甘蔗 12.下表是我国某省多年平均农作物种子面积统计表,据此推测该省可能位于( )

 A.亚热带季风气候区

  B.温带季风气候区 C.温带大陆性气候区

  D.高原山地气候区 读下图“中国农产品主要产区建设规划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3.农产品主产区最主要的地形类型是( )

 A.平原

 B.高原

  C.丘陵

  D.盆地 14.甘肃新疆主产区发展种植业的优越条件是( )

 A.水源充足

  B.光照充足

 C.人口稠密

 D.机械化程度高 15.新疆首条高铁﹣﹣兰新铁路第二双线乌鲁木齐南至哈密段于 2014 年 11 月 16 日正式开通运营,如图中代表兰新铁路的是( )

  第 5 页 共 16 页

 A.①

 B.②

 C.③

 D.④ 16.长江沿江地带不仅水运便利,全国性的铁路干线也很多,经过武汉、九江、南京和上海的铁路干线分别是( )

 A.成昆线、京九线、京沪线

  B.京广线、京九线、京沪线 C.京哈线、京广线、京九线

  D.焦柳线、京九线、京广线 17.下图示意的是 2015 年我国局部区域的春运规模(数字代表由广州乘火车的春节回流总人数)。依图可推测,该区域春运期间压力最大的铁路干线应是( )

 A.京广线

  B.焦柳线

  C.浙赣线

  D.陇海线 18.下列有关我国自然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人多地少”是我国的基本国情 B. 我国可开垦为耕地的荒地很多 C. 我国北方耕地多,且以水田为主 D. 我国西北地区的土地类型以耕地和草地为主 19.有关我国自然资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但种类少 B. 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但人均占有量不足 C. 我国水资源北多南少,东多西少 D. 我国土地资源类型齐全,耕地比重大 20.下列关于水资源叙述正确的是( )

 ①我国水资源的时间分布规律是夏秋多、冬春少

  第 6 页 共 16 页 ②我国水资源的空间分布特点是南多北少,东多西少 ③解决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措施是跨流域调水 ④解决我国水资源时间分布不均的措施是修建水库 ⑤我国生活生产中大量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来自于冰川融水 A. ①②③⑤

  B. ②③④⑤

 C. ①③④⑤

  D. ①②③④ 21.解决我国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的工程之一是(

 )

 A. 西气东输工程

  B. 南水北调工程 C. 西电东送工程

  D. 北煤南运工程 22.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于 2014 年 12 月 12 日正式通水,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从丹江口水库引水,沿线开挖河道,在郑州以西穿过黄河,沿京广铁路西侧北上,可基本北流至北京、天津,线路全长 1432 千米。南水北调给北京市带来的影响有( )

 ①缓解用水紧张 ②消除水污染 ③利于经济发展 ④改善能源结构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23.造成我国水资源时间分配不均的直接原因是( )

 A. 流动人口分布的不均

 B. 全年气温季节变化明显 C. 降水量季节分配不均

 D. 各地离海远近不同 24.我国下列地区严重缺水的是( )

 A. 华北地区

 B. 海南岛 C. 四川盆地

 D. 云贵高原 25.我国水资源分布最少、缺水最严重的地区是( )

 A. 青藏高原、长江中下游平原

 B. 西北内陆、海河流域 C. 东北平原、东南丘陵

 D. 华北平原、塔里木盆地 26.下列对我国土地资源的描述有误的是( )

 A. 我国土地资源总量丰富

  B. 山地多,平地少 C. 后备耕地资源缺乏且分布在边远省区

  D. 我国国土总面积居第四位 下图是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第 7 页 共 16 页

 27.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水资源地区分布特征是( )

 A. 从西北内陆向东南沿海逐渐减少 B. 从东北沿海向西南内陆逐渐减少 C. 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渐减少 D. 从北方地区向南方地区逐渐减少 28.关于甲、乙、丙、丁四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甲地属于干旱地区,河水主要来源大气降水 B. 乙地处于半干旱地区,适合发展种植业 C. 丙地处于半湿润地区,水资源丰富 D. 丁地处于湿润地区,水热条件好 29.下列对土地资源的利用,既有利于生态平衡,又符合“因地制宜”原则的是( )

 ①在江南丘陵修筑梯田

 ②在太湖平原退耕还林 ③在内蒙古高原退耕还草 ④在黄土高原开荒种粮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④ 30.下列土地荒漠化较严重的地区是( )

 A. 黄土高原北部

  B. 辽东丘陵

  C. 山东丘陵

 D. 长江中下游平原 31.读下图,说明我国造成耕地面积下降的主要原因是( )

  第 8 页 共 16 页 A. 我国土地的荒漠化、盐碱化

 B. 我国退耕返林返草 C. 我国人口数量的增长

 D. 我国工业、交通和城镇发展占用耕地 32.下图中 A、B、C 三地主要的土地利用类型分别是( )

 A. 耕地、林地、草地

 B. 草地、林地、耕地 C. 草地、耕地、林地

 D. 耕地、草地、林地 33.根据表中各种信息资料判断,该省级行政区最可能是下图中的( )

 A. 答案 A

  B. 答案 B

  C. 答案 C

  D. 答案 D 34.下面四组名称排序与图①②③④对应相符的一项是( )

 A. 沙漠、林地、水田、草地

  B. 草地、沙漠、旱田、林地 C. 草地、旱田、水田、林地

  D. 沙漠、草地、旱田、林地 35.下列属于可再生资源的是( )

 ①石油 ②水资源 ③土地资源 ④太阳能 ⑤天然气 ⑥小麦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③④⑤

 D. ④⑤⑥

  第 9 页 共 16 页 36.下列有关“自然资源”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A. 沙漠、地震、闪电、空气、风景等属于自然资源 B. 自然资源在地区分布上是不均匀的 C. 自然资源的数量是巨大的,但又是有限的 D. 自然资源的状况总是处在不断变动之中 37.西安某同学想在暑假乘火车到杭州旅行,读下图分析,乘车路线合理的是( )

 A.陇海线﹣﹣﹣连云港﹣﹣﹣京沪线﹣﹣﹣上海﹣﹣﹣沪杭线﹣﹣﹣杭州 B.陇海线﹣﹣﹣徐州﹣﹣﹣京沪线﹣﹣﹣上海﹣﹣﹣沪杭线﹣﹣﹣杭州 C.陇海线﹣﹣﹣郑州﹣﹣﹣京九线﹣﹣﹣株洲﹣﹣﹣浙赣线﹣﹣﹣杭州 D.陇海线﹣﹣﹣徐州﹣﹣﹣京九线﹣﹣﹣南昌﹣﹣﹣浙赣线﹣﹣﹣杭州 38.读我国四个重要的铁路枢纽示意图,铁路枢纽和铁路干线名称完全正确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39.京九铁路线与浙赣铁路线交会的省会城市是(

 )

 A.杭州

  B.南昌

 C.长沙

 D.广州 40.在柳州交汇的主要铁路线是( )

 A.湘桂线 黔桂线

 焦柳线

  B.京广线 京九线

 焦柳线 C.京沪线 太焦线

 焦柳线

  D.贵昆线 湘桂线

 黔桂线 41.下列铁路交汇的铁路枢纽正确的是( )

  第 10 页 共 16 页 A.①郑州 ②上海 ③包头

  B.①株洲 ②徐州 ③兰州 C.①广州 ②郑州 ③兰州

  D.①株洲 ②郑州 ③兰州 42.长江沿江地带不仅水运便利,全国性的铁路干线也很多,经过武汉、九江、南京和上海的铁路干线分别是( )

 A.成昆线、京九线、京沪线

  B.京广线、京九线、京沪线 C.京哈线、京广线、京九线

  D.焦柳线、京九线、京广线 43.从长沙至上海乘火车最近的路线是( )

 A.京广线、陇海线

 B.京广线、沪昆线 C.京九线、沪昆线

 D.京九线、陇海线 44.浙赣线的起止点是( )

 A.杭州-株洲

  B.杭州-长沙

 C.杭州-南昌

 D.宁波-萍乡 45.珠江三角洲地区和内地联系的铁路线是( )

 A.京广线、京九线

 B.京九线、广九线 C.京广线、京沪线

 D.京沪线、广九线. 46.京广线是我国南北铁路大动脉,沿线经过的省会城市共有(

 )

 A.5 个

  B.6 个

 C.7 个

 D.8 个 47.一位外国游客来中国旅游后,感慨万分地说:“中国真是个自然风光差异大的国家啊!在短短的十天中,我没有登高,就感受到了一年四季的变化。”据此判断这位外国游客乘坐的火车,途经的铁路干线是( )

 A.陇海----兰新线

 B.京哈----京九线

 C.宝成----成昆线

 D.浙赣---湘黔线 48.京沪线、京广线、京九线和焦柳线是沟通我国南北方的四条铁路干线,图中与之对应的代号是( )

 A.①②③④

 B.④③②①

 C.③②①④

  D.④②③① 49.京沪高铁全线优先采用以桥代路方式建设,“以桥代路”的主要目的是( )

  第 11 页 共 16 页 A.大量投资,拉动我国经济增长

  B.节约东部地区的土地资源 C.展现我国世界一流的铁路修造技术

  D.防止环境污染 50.2014 年 12 月 26 日,兰州至乌鲁木齐的首趟动车开通,这标志着世界一次性建设里程最长的高速铁路全线开通运营。下图为兰新高铁路线示意图,影响兰新高铁选址的主要因素是(

 )

 A.气温

 B.降水

  C.城镇分布

 D.自然风光 51.一位俄罗斯商人带着笨重的货物从符拉迪沃斯托克海港去莫斯科,既经济又便捷的交通方式为( )

 A.铁路

  B.公路

 C.海运

 D.航空 52.欧盟的工业产品运往世界各地,采用最广泛的运输方式是( )

 A.航空

 B.海运

  C.铁路

 D.公路 53.台北一位志愿者给上海一位患者捐献骨髓,骨髓必须在 24 小时内送到,最合理的交通运输方式是( )

 A.飞机

 B.火车

 C.汽车

 D.轮船 54.进行下列活动,最好选择水路运输为主的是( )

 A.登长城

 B.访欧洲

  C.游三峡

  D.逛北京 55.从烟台到大连去旅游,最经济的交通方式是( )

 A.乘船

  B.火车

  C.汽车

  D.飞机 56.我国运输业的主力是( )

 A.航空运输

 B.水路运输

 C.铁路运输

  D.公路运输 57.在传统运输方式上,沙漠地区的主要交通工具是( )

 A.雪橇

  B.牦牛

 C.骆驼

  D.马

  第 12 页 共 16 页 58.下列城市中,各种交通运输方式最齐全的一组是( )

 A.郑州、天津

 B.广州、上海

 C.大连、兰州

 D.武汉、成都 59.西藏自治区最主要的交通运输方式是( )

 A.铁路

  B.公路

 C.水路

  D.航空 读三种交通运输方式所需时间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60.据图判断机场、高速公路、高铁离城区(客源地)距离最近的是( )

 A.机场

  B.高速公路

 C.高铁

 D.三者一样 61.就时间因素考虑,高铁和航空公司争夺的客源其旅程距离最可能为( )

 A.200 公里

 B.600 公里

 C.1000 公里

 D.1400 公里 62.下列关于我国农业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我国农业生态环境条件很好,基础设施较强 B.我国农业生产的地区分布很不合理 C.畜牧业在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较小 D.经济作物价值不高、商品性不强,但是技术要求高 63.在我国农业生产中,决不能放松粮食生产的原因是( )

 A.粮食价格高,经济效益最好 B.人口众多,对粮食的需求量大 C.自然条件适宜大面积种植粮食 D.外贸出口缺口大

  第 13 页 共 16 页 64.我国农业发展须走现代农业之路,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下列农业生产方式不符合我国农业发展要求的是( )

 A.生态农业

  B.节水农业

  C.基塘农业

 D.粗放农业 65.我国近年来“温室无土栽培生产”得到推广的重要原因是( )

 A.农业生产的地域性和周期性特点 B.热量和水分的需要 C.城市和工业发展的需要 D.市场经济和农业技术的发展 66.实现“桑基鱼塘”生产模式的生态农业区是( )

 A.华北平原

 B.三江平原

 C.珠江三角洲

 D.山东丘陵 67.2016 年 5 月 8 日,第四届北京农业嘉年华在昌平闭幕。本届嘉年华集中展示了 100 余项农业科技成果,让市民领略了绿色科技的魅力,成为北京都市农业的一张绚丽“名片”。以下关于农业科技的作用,说法正确的是( )

 A.立柱种植蔬菜—利于灌溉施肥 B.会转的草莓架—均匀接受光照 C.水培种植韭菜—确保水分充足 D.带二维码瓜菜—加农户微信群 68.河北省大力发展反季节蔬菜、花卉、草皮和中高档水果的主要原因是(

 )

 A.粮食过剩

  B.满足北京、天津的市场需求 C.农业用水不足

  D.土地盐碱化 69.根据因地制宜的原则,地形陡峭、水土容易流失的地区,应发展的农业部门是( )

 A.种植业

 B.林业

  C.畜牧业

 D.渔业 70.本着因地制宜的原则,下列地区农业发展方向正确的是( )

 A.东北平原发展甘蔗种植 B.华北平原大面积栽培茶树

  第 14 页 共 16 页 C.长江中下游地区积极种桑养蚕 D.内蒙古高原推广水稻种植 71.制约我国西部农村发展的主要因素是( )

 ①劳动力短缺 ②交通闭塞 ③市场信息不通 ④耕地不足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72.下列关于我国农业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东北地区山环水绕,是我国茶叶的主要产区 B.青藏地区的农业主要分布在河谷地区 C.我国的牧区主要分布在年降水量 800mm 以上的地区 D.甘肃兰州当地的农作物熟制为一年三熟 73.关于下图中四条河流流域农业发展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甲河流域为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之一 B.乙河流域中下游为我国重要的产棉区 C.丙河流域是我国最大的油菜产区 D.丁河谷地因为海拔低,不利于当地农业发展 74.不同气候条件下适宜出产不同的水果,下列某超市水果区货架上的标签中,产地标注错误的是( )

 A.品名:香蕉 产地:中国台湾 B.品名:椰子 产地:中国黑龙江 C.品名:柑橘 产地:中国湖南 D.品名:苹果 产地:中国山东 75.下面四幅图是我国冬小麦、油菜、水稻和甜菜的集中产区分布,图序与排序一致的是( )

  第 15 页 共 16 页

 A.甲油菜子 乙冬小麦 丙水稻 丁甜菜 B.甲水稻 乙甜菜

 丙油菜子 丁冬小麦 C.甲甜菜 乙冬小麦

 丙水稻 丁油菜子 D.甲冬小麦 乙水稻

 丙甜菜 丁油菜子 76.与我国甜菜产区相应的主要温度带是( )

 A.热带

  B.亚热带

  C.暖温带

  D.中温带 读“四川某乡村土地利用景观图”,回答问题。

 77.该地的土地利用类型是( )

 A.水田

 B.旱地

  C.林地

  D.草地 78.根据图中信息,该地区( )

  第 16 页 共 16 页 A.属于平原地区

 B.年降水量稀少

 C.以水稻种植为主

 D.农业机械化水平高 79.关于中关村高新技术开发区发展的有利条件,叙述正确的是( )

 A.城市人口密集劳动力资源丰富

 B.铁路交通便利 C.大学、科研机构多,科技教育力量雄厚

 D.政府的大力支持 80.高新技术产业分布比较集中的地区,多为(

 )

 A.环境清新,科技人才密集地区

 B.地理位置十分优越的地区 C.自然资源丰富的地区

 D.铁路沿线地区 81.下列不属于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带的是( )

 A.环渤海地区

 B.珠江三角洲

 C.辽中南地区

 D.长江三角洲 82.读下图我国工业基地分布图,③工业基地发展工业的不利条件是( )

 A.能源和矿产资源缺乏

  B.工业基础薄弱 C.交通条件落后

  D.劳动力不足

 83.工业布局要求合理。下列地区最适宜发展制糖工业是( )

 A.华北平原

 B.东北平原

 C.青藏高原

 D.长江中下游平原 84.上海宝山成为我国重要的钢铁基地的最主要条件是( )

 A.煤铁等原料和燃料丰富

 B.气候条件优越 C.便利的交通和广阔的市场

 D.农业发达,人口众多 85.关于我国工业分布特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石油开采集中分布在西部地区 B.钢铁工业主要分布在铁矿资源丰富的地区 C.大型机械工业基地在全国分布比较均匀 D.乌鲁木齐发展纺织工业的原料条件优越

相关热词搜索: 中国经济 交通 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