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第一章
总则
................................ ......................
1 1
1.1 项目背景 .................................................... 3 1.2 规划依据 ..................................................... 3 1.3 规划原则 ..................................................... 5 1.4 规划内容 ..................................................... 6 第二章
区域规划概况
................................ ..............
I I
2.1 现状条件 .................................................... I 2.2 总体规划概况 ............................................... IV 第三章
专项规划概况
................................ .............
XI
3.1 道路竖向规划 ................................................ XI 3.2 给水工程规划 ............................................... XVI 3.3 再生水工程 ................................................. XIX 3.4 污水工程 ................................................... XXI 3.5 雨水工程 ................................................ XXIII 3.6 供热工程 .................................................. XXVI 3.7 燃气工程 ................................................. XXIX 3.8 供电工程 .................................................. XXXI 3.9 通信工程 ................................................ XXXIII 3.10 有线电视工程 ........................................... XXXIII 3.11 地下空间规划 ............................................. XXXV 3.12 环卫工程规划 ............................................ XXXVI 3.13 综合管廊工程 ........................................... XXXVII 第四章
管线横断面规划
................................ ...........
XL
4.1 管线横断面规划原则 .......................................... XL 4.2 管线横断面规划实施 ......................................... XLI 第五章
管线交叉竖向控制
................................ .......
XLII
5.1 竖向控制条件 .............................................. XLII
5.2 管线交叉竖向控制原则 ...................................... XLII 5.3 覆土深度 ................................................. XLIII 5.4 垂直净距 .................................................. XLIV 第六章
规划实施
................................ ................
XLV
第一章 总则
1.1 项目背景
受 XX 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委托,对 XX 科技创新城核心区给水、污水、再生水、雨水、供热、燃气、电力、通信及有线电视等市政管线的外网进行管线综合规划设计。
2 1.2 规划依据
1.《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GB50289-98) 2.《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 3.《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GB50282-98) 4.《城市排水工程规划规范》(GB50318-2000) 5.《城市热力网设计规范》(CJJ34-2010) 6.《城市电力规划规范》(GB50293-1999) 7.《城镇燃气设计规范》(GB50028-2006) 8.《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9.XX 科技创新城核心区 1:500 现状地形图 10.《XX 科技创新城核心区用地规划图》(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11.《XX 科技创新城核心区竖向专项规划图》(XX 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
12.《XX 科技创新城核心区供水、再生水工程专项规划》(XX 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
13.《XX 科技创新城核心区污水工程专项规划》(江苏省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XX 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
14.《XX 科技创新城核心区雨水工程专项规划》(XX 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
15.《XX 科技创新城核心区供热工程专项规划》(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XX 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
16.《XX 科技创新城核心区燃气工程专项规划》(XX 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17.《XX 科技创新城核心区供电工程专项规划》(XX 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
18.《XX 科技创新城核心区通信工程专项规划》(江苏省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XX 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
19.《XX 科技创新城核心区地下空间利用专项规划》(XX 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解放军理工大学国防工程学院地下空间研究中心)
20.《XX 科技创新城核心区环卫工程专项规划》(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XX 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21.《XX 科技创新城核心区环卫工程专项规划》(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XX 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22.XX 市供水设计研究院、XX 市热力公司设计院、XX 市供电设计院、XX 市网通公司、XX 市有线电视网络公司等相关专业单位提供的要求和设计条件 23.其它相关专业的相关规范。
3 1.3 规划原则
1.贯彻打造节约社会的原则,在基础设施建设的阶段体现节能降耗,资源共享。
2.考虑周边城市市政设施,确保市政配套设施的合理有序开发。
3.采用 XX 市城市统一坐标和高程系统。
4.对各种管线进行平面及竖向综合设计,使在平面和竖向交叉时各行其道。
5.充分利用城市现状管线,尽量使管线的路线短捷,缩短管线长度,合理处理现状管线与规划管线之间的关系。
6.道路下各种管线尽量与路中心线平行敷设,以减少与各种管线的交叉。
7.管线之间、管线与建筑物之间尽可能平行布置,水平距离满足技术卫生、安全要求,未达到《管线综合设计规范》(GB50289-98)要求时,要采取其它措施,以确保安全。
8.管线冲突时,小管线让大管线,压力流管线让重力流管线,易弯曲管线让不易弯曲管线,设计管线让现状管线; 9.基建期间施工用临时管线与永久管线尽可能结合,以减少工程量,节约投资。
10.安排管线及构筑物位置时,考虑到发展的需要为可能的管线和设施预留用地; 11.尽量避免在交通繁忙的城市干道下接管,以免影响城市交通; 12.交叉口的管线布置时,尽量减少管线交叉点以减少管线间的
竖向矛盾。
13.本次综合规划在管线平面布置时,首先考虑人行道及非机动车道,其次考虑在机动车道下布设管线,尽可能照顾到路面美观。
4 1.4 规划范围
本规划适用地域范围为 XX 科技创新城核心区(简称核心区),与《XX 科技创新城主体区总体规划》中确定的核心区范围一致。创新城核心区位于武宿机场以南,北至武洛街,南至迎宾西路,西至马练营路,东至太中银和大西铁路,建设用地规模 20 平方公里。
5 1.5 规划期限
本规划期限与《XX 科技创新城主体区总体规划》保持一致,为2014 年~2030 年。
6 1.6 规划内容
本次规划为科技创新城核心区内规划快速路、主干路和次干路的市政管线综合规划,具体包括化章街、综合通道、武洛街、马练营路、迎宾西街、机场东路、正阳街、化章北街、化章南街、使赵街、河东街、西温庄西路、西温庄路、武宿中路、东环西路、学院路和学院东路,共 17 条道路。涉及市政工程管线包括给水管、再生水管、污水管道、雨水管渠、热力管道、燃气管道、电力管沟排管、通信排管、综合管廊等。
I
第二章 区域规划概况 2.1 现状条件
1 2.1.1 自然地理条件
1)地理位置 XX 科技创新城地处 XX 市区南部和 XX 市榆次区(含)西部,范围北起 XX 南环高速及太旧高速公路,南至潇河两岸,西接汾河,东至龙城高速公路。科技创新城主体区包括核心区和产业区两部分,其中核心区位于武宿机场以南,北至武洛街,南至迎宾西路,西至 XX马练营路,东至太中银和大西铁路,建设用地规模 20km2 。
图 2-1
科技创新城核心区地理位置图
II
2)地形地貌 科技核心区处于太行山脉以西、XX 盆地南端。地形、地貌是东北、东南高,西南部低,由山区到平川呈阶梯状下降,山、丘、川等各类地形齐备过渡明显。在山、川之间分布有广阔的黄土丘陵。海拔一般在 800—1700m 之间,平均坡度为 6‰左右。城区最高点在东南部三县垴,高峰海拔为 1814m;海拔最低点在张庆乡东贾村,低峰海拔为 769m。整个城区地貌特征,丘陵占 20.5%,山地占 63.9%,平原占 15.6%。
3)气候条件 气候属于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降雨量为 438.7mm,降雨量主要集中在 7、8 两个月。年平均气温为 9.8℃,最暖月份(7 月)平均气温为 23.5℃,最冷月份(1 月)平均气温为-8.0℃。历年平均相对湿度为 56%。蒸发量为 2059.3mm。全年平均风速为 2.8m,最多风向为东南风,频率为 17%。
4)水文条件 在区域构造上位于祁吕山字型构造东翼,区内从古生代到新生代经历了多次构造变动,在长期不同应力作用下形成了一系列的不同时代及不同形态的褶皱、断裂及其它构造形迹,受大断裂和太谷断裂影响存在多组断层。因地下水位较浅,流动条件差,土壤岩性为砂土存在毛细现象,对城市建设十分不利,地下水流向由东向西。
5)工程地质 XX 受燕山运动及喜马拉雅山运动的影响,形成了 XX 断陷盆地,
III
盆地东西北三面为山环绕,中央形成较为平坦的平原。平原上部为第四纪沉积物所覆盖,主要为湿陷性土和砂土。汾河两岸冲沟较发育,两岸有大小沟十二条,东岸有四条较大冲沟,属季节性河流,全部流入汾河。由于冲沟较为发育,地形被切割的较为严重,同时由于汾河的摆移下切作用,使两岸构成相互对称的三级河谷阶地地貌单元。
一级阶地——为汾河堆积阶地,主要沉积物是粉细砂,中砂和一般粘性土。
二级阶地——为第四纪冲堆积阶地。为较好的建筑用地。主要是亚粘土或轻亚粘土和砂类土。
三级阶地——系黄土组成的汾河浸蚀堆积阶地。
根据现在资料,可将市区中心区分为两大区域,即液化区和非液化区。液化区又分为易液化区和可液化区。非液化区又分为一、二、三级湿陷性黄土区和一般岩土区。
XX 科技城核心区主要位于汾河一级阶地和二级阶地上,部分地区位于三级阶地,土质主要是砂类土和粘性土。
6)地震 XX 市位于 XX 断陷带 XX 断陷盆地北部,是 XX 地震带以至华北地震活动频度最高的地区之一。据史料记载,XX 共发生 MS≥4 级地震23 次,最大为 6.5 级地震。自 1970 年建立地震台网以来测定的 ML≥2.0 地震 733 次。另外,XX 北部紧靠忻定盆地,南邻临汾盆地,因此,这两个盆地的地震波也曾多次给 XX 造成严重震害。依据“XX 省工程地震设施防裂度图”,抗震设防烈度为 8 度。
IV
2 2.1.2 用地现状
创新城核心区总体面积约 20km2,规划范围内的用地此前尚未得到开发,大部分地区都是村镇建设用地。现状村庄主要包括杨盘村、东温庄村、田庄村、西荣、北六堡、南六堡等。土地使用权为这些村庄所有,所有权则以集体和国家所有为主。规划范围内基本为农田、养殖场、林地、未利用土地等,区内总计 8 个村庄,现状人口主要为农村居住人口,XX2075 人,XX12427 人。按照 XX 和 XX 现行城中村改造政策,这些村庄与人口均需要在核心区范围内安置。
图 2-2
核心区现状用地布局
2.2 总体规划概况
2 2.2.2 指导思想
依据《XX 省资源型经济综合改革配套试验方案》和《XX 科技创
V
新城建设总体方案》,围绕“以煤为基、多元发展”和“高碳资源低碳发展、黑色煤炭绿色发展”的总体部署,实施“低碳引领”、“创新驱动”、“开放带动”三大战略,形成以煤基产业为重点领域的自主创新新优势、以高端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为主体的产业转型新高地、以“产研一体、产城一体、产融一体”为特征的科技新城。
3 2.2.3 定位与职能
科技创新城的性质为:国际性低碳技术创新基地、国家煤基产业科技中心,XX 省转型综改试验先导区。
科技创新城的职能为:国际性煤基产业科技创新基地,国家煤基科技创新组织中心和技术服务中心,XX 省开放创新的平台和产业集聚区,XX 省新型城镇化和绿色、低碳、生态、智慧城市示范区。
其中,核心区的职能为:国际性煤基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国家煤基科技创新组织中心和技术服务中心,绿色、低碳、生态、智慧城市示范区。
产业区的职能为:国家和 XX 省重要的煤基产业、先进制造业、临空产业集聚区和科研中试基地,XX 省新型城镇化的示范区。
4 2.2.4 规划理念
科技创新城规划总体理念为“智慧碳谷、科技绿城”。
(1)绿色低碳发展:构建以公共交通、慢行交通为主导,人车分流的交通体系,实现低碳出行。采取低密度、低冲击的开 发建设模式,塑造绿色优美环境。
(2)产城融合模式:促进科研、生活、服务功能相互融合,提
VI
高城市人文魅力,形成科技、生活、文化相互交融的城市。
(3)共享服务体系:构建邻里—园区—城市三级共享科技 创新、公共服务体系。
(4)单元模块开发:采取单元式和模块化开发方式,实现单元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开发,统一管理。
5 2.2.5 规划目标
到 2030 年,科技创新城形成完备的煤基产业清洁、安全、低碳、高效发展创新链,建设成为具有较强国际国内影响力的煤基科技创新基地和科研成果转化基地,城市具有较强的创新活力,形成若干特色突出、竞争力强的新兴产业集群。科技、产业、城市、生态深度融合,创新、绿色、低碳成为区域发展的主导模式。
表 表 2-1 XX 科技创新城核心区规划目标表 指标分类 指标分类 指标名称 单位(2030 年)
经济社会指标 经济 指标 人均 GDP 美元/人 30000 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 GDP 的比重 % 45 R&D 支出占 GDP 比重 % 10 社会 指标 人口规模 万人 20 文化设施用地千人面积 平方米 600 公共体育用地千人面积 平方米 800 每千人拥有医疗床位数 个 6.0 每千人拥有医生数 人 5.0 生态新区指标 绿化 指标 自然湿地净损失
0 绿化覆盖率 % ≥50 绿地率 % ≥35 湿地占绿地面积比 % ≥15 人均公园绿地 平方米/人 12.64 邻里单元综合径流系数
0.5 邻里单元硬化地面中可渗透地面铺装面积比 % ≥50 硬质景观中自然材料占工程量 % 20 种植保存率(成活率)
% 100
VII
优良率 ≥98 垂直绿化面积达到绿化总面积的 % 25 水资源 指标 直饮水覆盖率(邻里单元)
% 100 污水处理达标排放率 % 100 水回用达到全部用水量的 % 50 邻里单元建立雨水收集与利用系统
√ 绿化、景观、洗车、道路喷洒、公共卫生等用水使用中水或雨水
√ 节水器具使用率应达到 % 100% 污染控制指标 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 % 100 生活垃圾收集率 % 100 生活垃圾分类率 % ≥90 生活垃圾收运密闭率 % 100 垃圾资源化利用率 % 50 地表水环境功能区水质达标率 % 100 AQI 指数≦100 的天数 天 220 环境质量指标 声环境:白天
夜间 dB
≤45 ≤40 光环境:道路照明 LX 20-25 低碳能源作为冷热源比例 % 30 低碳新区指标 能源指标 绿色建筑 单位 GDP 碳排放强度
吨-C/万元 GDP 0.25 新能源、绿色能源(如太阳能、风能、地热能、废热能源等)的使用率达到总能耗的 % 20 建筑设计总能耗低于国家标准规定值的 % 80 绿色出行所占比例 % ≥75 墙体材料总 3R 材料的使用量应占所用材料的 % 30 建设中不得使用对人体健康有害的建筑材料或产品
√ 慢行绿道 每平方公里慢行绿道长度 公里/平方公里 4.0 智慧新区指标 网络基础建设 家庭光纤可接入率 % 100 公共场所无线网络覆盖率 % 100 户均网络接入水平 Mbps ≥100 智慧生活服务 市民交通诱导信息使用率 % ≥40 市民电子健康档案建档率 % 30 病历电子化率 % 80 智慧能源管理 家庭智能表具安装率 % 70 公共服务类新能源汽车比例 % 100 建筑物数字化节能比例 % 80 智能市政 市政设施智能监控比率 % 50
VIII
6 2.2.6 人口规模
核心区位于 XX 和 XX 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城市建设用地范围内。由于核心区并非独立的城市地区,人口发展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核心区人口规模的预测,在参考两市总体规划中对本区域的人口规模的总体安排基础上,结合国内其他科技城建设经验,核心区人口规模应控制在 20 万人。
7 2.2.7 用地布局
核心区构建“一心、两轴、六园”的空间结构。
“一心”是指在核心区的中部形成中心区,中心区由四大核心服务功能板块(科技创新、智慧管理、知识交流、健康生活)环绕科技绿芯构成。科技创新服务板块是知识产权交易、科技会展、金融商务、风险投资、企业总部、企业孵化、超级计算等生产性服务业的网络平台与功能中心。智慧管理服务板块是城市智能市政、交通、社区等管理服务中心。知识交流服务板块创造更畅通的线上线下知识交换和文化交流的中心。健康生活服务板块由健康管理、健身绿岛、医院、主题娱乐休闲区等功能组成,是健康管理和康体娱乐中心。科技绿芯通过生态湿地、立体景观与周边建筑的相互渗透,形成科技创新城的生态和景观中心。结合周边的用地功能,打造 24 小时活力中心区。绿芯中央建设煤炭科技博览园,展示煤炭历史与科技发展。
“两轴”是指建设两条与周边城市空间相衔接的发展轴线。南北向建设科技创新轴,沿线主要建设与科技创新相关的商务金融、企业总部等;东西向建设智慧生活轴,向东联系汾东,向西联系 XX,沿
IX
线主要建设与智慧生活相关的商业商务设施。
“六园”是指建设六大科技生活园,园区采取组团式建设模式,每个园区成为一个功能完整和低碳智能、生态优先的科技生活园区。园区内综合建设试验研发、孵化器、企业总部、中试、高端制造、居住以及商业商务服务等功能,实现功能的复合与完整。园区内采取人车分流、慢行优先的交通组织方式,构建独立于机动车道的慢行系统,实现与公交、轨道站点实现无缝衔接。六大园区由科技环廊串联,环廊宽度 80 米,通过建设有轨电车系统、市政综合管沟系统、慢行与生态绿地系统,以及串联基地内有保留价值的文物单位,将环廊打造为融交通、市政、生态、文化、休闲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廊道。
每个科技生活园由若干个邻里单元组成。邻里单元是科技城的智慧和低碳生态终端,也是基本开发模块,包括科研和居住两种类型。邻里单元内部通过立体交通组织方式,形成完全独立的 地面步行系统。
X
图 图 2 2- - 3 科技创新城核心区范围及用地规划图
XI
第三章 专项规划概况
1 3.1 道路竖向规划
1.规划布局形式 XX 科技创新城核心区规划采用平坡式地面形式。
2.道路结构 总体规划中确定核心区内的道路结构如下:
快速路:化章街,红线 60m;综合通道,红线 56m。
主干路:武洛街,红线 55m;迎宾西街,红线 60m;马练营路,红线 60m;机场东路,红线 40m。
次干路:正阳街,红线 36m;化章北街,红线 32m;化章南街,红线 32m;使赵街,红线 36m;河东街,红线 36m;西温庄西路,红线 36m;西温庄路,红线 32m;武宿中路,红线 32m;东环西路,红线 32m;学院路,红线 32m;经一路,红线 32m。
3.竖向分区 本次竖向规划考虑到核心区地势较为平坦,为了保证竖向分区的可操作性,主要依据创新城核心区的建设时序,同时结合了核心区空间结构及地下空间功能片区划分,共划分了 9 个竖向分区,具体如下:
竖向一区:西至马练营路,北至武洛街,南至化章南街,占地289.7ha; 竖向二区:东至机场东路,北至武洛街,南至化章街,占地 81.5ha; 竖向三区:东至综合通道,西至机场东路,北至武洛街,南至龙湖大街,占地 252.0ha;
XII
竖向四区:东至太中银铁路,西至综合通道,北至武洛街,南至龙湖大街,占地 270.2ha; 竖向五区:西至马练营路,北至化章南街,占地 52.7ha; 竖向六区:东至综合通道,西至西温庄路,北至化章街,南至使赵街,占地 302.9ha; 竖向七区:东南至太中银铁路,西至综合通道,北至龙湖大街,占地 235.2ha。
竖向八区:东至机场东路,西至马练营路,南至迎宾西街,占地255.0ha。
竖向九区:东至综合通道,西至机场东路,北至使赵街,南至迎宾西街,占地 229.4ha。
图 图 3-1XX 科技创新城核心区竖向分区图
XIII
4.道路竖向规划 规划对核心区内道路交叉点高程进行竖向控制。干路相交路口规划高程不得进行调整,在下阶段规划设计过程中应照此实施。其它交叉点在满足道路排水及相关地下设施敷设的前提下,可对交叉口规划高程进行适当调整,调整后应做好与周边道路的竖向衔接。
表 表 3-1 干路相交路口规划高程表
单位:m 交点 现状高程 规划地面 差值 规划高架桥 武洛街-马练营路 774.9 775.5 0.6
武洛街-西温庄西路 777.21 777.5 0.29
武洛街-机场东路 780.4 781.42 1.02
武洛街-武宿中路 783.24 784.32 1.08
武洛街-东环西路 783.91 785.16 1.25
武洛街-综合通道 787.04 788.27 1.23 796.27 武洛街-学院路 788.14 789.75 1.61
武洛街-经一路 788.96 790.43 1.47
武洛街-太中银铁路 792.6 792.6 0
正阳街-马练营路 773.51 775.08 1.57
正阳街-西温庄西路 776.47 777.01 0.54
正阳街-西温庄路 777.3 778.01 0.71
正阳街-机场东路 779.57 780.46 0.89
正阳街-武宿中路 781.6 783.35 1.75
正阳街-东环西路 783.22 784.19 0.97
正阳街-综合通道 785.87 786.3 0.43 794.3 正阳街-学院路 786.54 787.5 0.96
正阳街-经一路 787.52 788.17 0.65
正阳街-太中银铁路 790.2 791.2 1
化章北街-马练营路 773.11 775.37 2.26
XIV
交点 现状高程 规划地面 差值 规划高架桥 化章北街-西温庄西路 776.36 776.85 0.49
化章北街-西温庄路 777.85 777.85 0
化章北街-机场东路 779.08 780.13 1.05
化章北街-武宿中路 782.4 782.53 0.13
化章北街-东环西路 782.27 783.37 1.1
化章北街-综合通道 784.28 785 0.72
化章北街-学院路 785.39 786.58 1.19
化章北街-经一路 786.52 787.35 0.83
化章街-马练营路 773.9 774.5 0.6 782.5 化章街-西温庄西路 775.6 776.65 1.05 784.65 化章街-西温庄路 777.38 778.0 0.62 786.0 化章街-机场东路 779.53 780.1 0.57 788.1 化章街-武宿中路 780.91 781.68 0.77 789.68 化章街-东环西路 781.47 782.51 1.04 790.51 化章街-综合通道 784.16 784.16 0 化章街高架桥:792.16 化章街-学院路 785.6 785.6 0 793.6 化章街-经一路 786.47 786.47 0 794.47 化章街-太中银铁路 788.63 788.63 0
化章南街-马练营路 772.75 773.83 1.08
化章南街-西温庄西路 774.03 775.35 1.32
化章南街-西温庄路 775.91 776.35 0.44
化章南街-机场东路 777.86 778.79 0.93
化章南街-武宿中路 780.56 781.14 0.58
化章南街-东环西路 780.54 781.97 1.43
化章南街-综合通道 782.88 783.38 0.5 791.38 化章南街-学院路 786.2 786.36 0.16
化章南街-经一路 785.88 786.22 0.34
XV
交点 现状高程 规划地面 差值 规划高架桥 化章南街-太中银铁路 787.23 788.23 1
使赵街-马练营路 772 773.5 1.5
使赵街-西温庄西路 773.52 775 1.48
使赵街-西温庄路 775.53 776.35 0.82
使赵街-机场东路 776.38 777.87 1.49
使赵街-武宿中路 778.58 779.9 1.32
使赵街-东环西路 779.81 780.77 0.96
使赵街-综合通道 781.94 782.11 0.17 790.11 使赵街-学院路 784 784 0
使赵街-经一路 784.75 784.83 0.08
使赵街-太中银铁路 786.15 786.6 0.45
河东街-马练营路 771.4 772.7 1.3
河东街-西温庄西路 773.2 774.25 1.05
河东街-西温庄路 773.87 775.98 2.11
河东街-机场东路 776.37 776.78 0.41
河东街-武宿中路 777.7 779.1 1.4
河东街-东环西路 779.23 780.43 1.2
河东街-综合通道 779.73 780.6 0.87 788.6 河东街-学院路 780.37 781.42 1.05
河东街-太中银铁路 782.25 782.6 0.35
迎宾西街-马练营路 770 771.2 1.2
迎宾西街-西温庄西路 771.4 773.1 1.7
迎宾西街-机场东路 775.07 775.07 0
迎宾西街-武宿中路 777.45 777.45 0
迎宾西街-东环西路 778.8 778.8 0
迎宾西街-综合通道 777.9 777.9 0
XVI
图 图 3-2 科技创新城核心区干路网竖向规划图
2 3.2 给水工程规划
1.现状 该区域范围内武洛街、唐槐路、太榆路、化章街均有现状 DN900给水管线,总供水能力达到 20 万 m3 /d 。其中武洛街已敷设至马练营路、唐槐路已敷设至十号线、太榆路已敷设至 XX 省交通学校、化章街已敷设至大运路。
2.规划 (1)水源规划 规划科技创新城核心区生活用水以市政自来水为水源,近期从武洛街和马练营路交叉口处接入。远期待武洛街 XX 市供水管道建成后
XVII
从武洛街和综合通道交叉口处接入,实现核心区双水源供水。为了保证核心区范围内的供水压力,需要设置加压泵站将市政自来水提压后供给。远期在核心区东北方向建杨盘加压泵站,杨盘加压泵站运行后将能满足整个核心区的用水压力需求,因此规划在武洛街和综合通道交叉口处预留远期水源接入点,武洛街和综合通道交叉口处水源接入后核心区将实现双水源供水,西北角的加压站将作为应急备用供水设施。
(2)用水量计算:
表 表 3-2 核心区总需水量预测表 序号 名称 用水指标 规模 需水量(万 m3 /d)
1 居民综合生活用水量 200L/人·d 20 万人 4.0 2 科研用水量 16.5m3 /ha·d 433ha 0.71 3 绿化浇洒用水量 2.0L/(m2 ·d)
390ha 0.78 4 道路广场浇洒用水量 3.0L/(m2 ·d)
150ha 0.45 5 漏损水量 以上用水量 10%
0.6 6 未预见用水量 以上用水量 12%
0.79 7 小计
7.33 8 景观补充水量
1.75 9 合计
9.1 创新城核心区总需水量为 9.1 万 m3 /d。其中科技研发、居民饮食和卫生等用水量约 4.2 万 m3 /d,由自来水系统供给;冲厕、绿化和道路浇洒等用水量约4.9万m3 /d,由再生水系统供给。水量平衡见下图:
XVIII
图 图 3-3 科技创新城核心区水量平衡表 (3)给水管网 沿科技环廊规划的综合管廊规划供水系统的主干管,管径为DN300-DN400。沿区域内主次干道武洛街、正阳街、化章街、河东街、迎宾西街、西温庄路、机场东路、武宿路、综合通道均在道路双侧布置给水主干管道,管径为 DN250—DN500,其余次干道单侧布置规划给水管线,管径为 DN250。为确保消防供水,室外消火栓应设在生活供水管道上。根据有关设计规范的要求,室外消火栓间距不大于 120m,消火栓距机动车道路边不应大于 2m。城市配水管敷设至各地块,开发商根据实际开发时序建设相应的生活和消防给水系统。所有给水管线均连接成环,增加供水安全性和可靠性。
XIX
图 图 3-4 科技创新城核心区生活 供水系统平 面图
3 3.3 再生水工程
1.水源规划 该科技创新城核心区再生水属于新建污水处理厂服务范围。新建污水处理厂位于马练营路、迎宾西街交叉口东北角,规模 6 万 m3 /d,再生水供水能力为 4.8 万 m3 /d。XX 市第二污水厂位于核心区新建污水处理厂南部,距离仅 3km,目前还有 6.0 万 m3 /d 的供再生水余量,完全能满足核心区的需求。因此科创城核心区再生水水源由新建污水处理厂和 XX 市第二污水处理厂提供。
2.再生水用途 科技创新城引入再生水系统,部分替代自来水,以节约用水。再生水主要作用:冲厕、绿化(3-10 月份)和道路浇洒、景观补充水
XX
等其他用水。
表 表 3-3 核心区再生水需水量预测表 序号 用途 用水指标 规划总用水量 (万 m3 /d)
再生水需水量 (万 m3 /d)
比例(%)
1 冲厕用水 30L/(人·d)
0.6 19 2 绿地浇灌 100%绿地用水 0.78 0.78 25 3 小区绿化浇洒 100%绿地用水
0.6 19 4 道路广场冲洗
0.45 0.45 14 5 小区道路浇洒
0.12 4 6 漏损水量 以上用水量的 10%
0.26 8 7 未预见用水量 以上用水量的 12%
0.34 11 8 小计
3.15 100% 9 景观补充水量
1.75
10 合计
4.9
3.再生水管网 再生水供水系统主干管布置在沿科技环廊的综合管廊内,城市道路布置供水支管。为满足道路冲洗车辆取水需要,市政道路下供水支管最小管径不小于 DN150。城市再生水配水管敷设至各地块,开发商根据实际开发时序建设相应的系统。再生水干管管径为 DN300-DN400,支管管径为 DN150-DN250。
XXI
图3-5 科技创新城核心区再生水供水系统平面图 4 3.4 污水工程
1.现状 综合通道路下有 XX 第二污水厂的系统主干管一趟,管径D1800—2000mm,长度为 4000m,主要收水范围是综合通道以东的XX 地区。
2.规划 排水体制采用雨、污分流制。
(1)污水出路 科技创新城核心区综合通道以西区域(约 15km2 )污水出路为马练营路、迎宾西街交叉口东北角新建的污水处理厂。综合通道以东区域(约 5 km2 )污水出路为 XX 第二污水处理厂。
XXII
(2)污水量预测 依据科技创新城核心区用水量折算污水量,参照《室外给水设计规范》及核心区实际情况,日变化系数取 1.2,折减系数取 0.8。
科技创新城核心区产生污水量为 3.5 万 m3 /d。
(3)污水处理设施建设 新建核心区污水厂一座,为地下式污水厂,位于马练营路、迎宾西街交叉口东北角,规模 6 万 m3 /d,占地 5ha。污水厂服务范围除核心区外,还包括核心区以北区域,具体为南环高速以南、马练营路以东、综合通道以西、迎宾西街以北区域,服务面积约 30km2 。
(4)管网布置 依据道路竖向规划作为本次污水管网系统高程确定的依据:
综合通道以西区域:沿马练营路道路西侧规划 D1400 污水干管一趟,转输科创城以北地区污水,该段污水干管在马练营路与迎宾西街交叉口处,向南预留 D1400 接口,考虑接入侯家寨污水处理厂的可能性;马练营路东侧规划 D500-1200 污水干管一趟,收集科创城自身污水,为新建污水处理厂的污水收集系统主干管。沿东西向道路正阳街、化章街、使赵街、河东街规划污水支干管由东向西排入系统主干管。沿南北向道路西温庄路、机场东路、武宿路等规划污水支管,收集各街区污水排入污水主干管内。污水支干管管径为 D500-D800,污水支管管径为 D400-D500。
考虑到核心区污水厂投产前综合通道以西区域污水送至 XX 第二污水厂处理,需将汇集至核心区污水处理厂的污水转输至 XX 第二
XXIII
污水厂,由污水提升泵站接出 D1400 污水管一趟,沿迎宾西街南侧由东向西敷设,再沿马练营路敷设进入 XX 第二污水厂。
综合通道以东区域:现状污水干管沿综合通道已建成,管径D1200—D1800,其余道路下建设支管,汇入综合通道污水干管,管径D400—D800。
图 图 3-6 科技创新城核心区污水工程规划图 3.5
雨水工程
1.现状 规划范围内无现状雨水排水管道。
2.规划 (1)雨水分区 根据区域防洪专项规划,在解决东部山洪截留转输的条件下,核心区分为六个雨水分区,一区北起武洛街,南至正阳街-迎宾西街,
XXIV
西起马练营路,东至温庄西路科技环廊,汇水面积 4.7km 2 。一区转输核心区外上游机场片区的雨水,汇水面积 7.26 km 2 。二区北起正阳街南侧科技环廊,南至河东街北侧科技环廊,西起温庄西路科技环廊,东至机场东路,汇水面积 3.23 km 2 。三区北起正阳街南侧科技环廊,南至河东街北侧科技环廊,西起机场东路,东至东环西路,汇水面积2.87 km 2 。四区北起正阳街南侧科技环廊,南至河东街北侧科技环廊,西起东环西路,东至综合通道,汇水面积 1.45 km 2 。五区北起武洛街,南至迎宾西街,西起综合通道,东至太中银铁路,汇水面积 5.64 km 2 。六区北区河东街北侧科技环廊,南至迎宾西街,西起温庄西路,东至综合通道,汇水面积 2.36 km 2 。
综合通道以东区域雨水沿综合通道排水明渠由北向南排至下游太榆退水渠。
综合通道以西区域雨水汇流至核心区西南角沿马练营路向南自流排到太榆退水渠旁,经泵站提升排入太榆退水渠。规划雨水泵站排水能力 20 m 3 /s,调节池容积为 30 万 m 3 。
(2)雨水水量计算 暴雨强度公式采用 公顷 秒 升 /5lg 867 . 0 1 22 . 1446796 . 0tTq
Q=F·ψ·q 其中:ψ——综合径流系数(取 0.6)
F——汇水面积 t=t 1 +t 2
地面积水时间 t=5~15 分钟
XXV
P——规划区雨水干管和支管设计重现期取 3 年,从安全的角度出发,雨水主干管设计重现期取 5 年。
(3)管网布置 核心区雨水主干管和干管沿道路布置,详见表 5,其余道路为雨水支管。
表 表 3-4
核心区雨水干管布置表 名称 位置 管径或断面 性质 马练营路 武洛街-化章街 3*3200*1800 主干管 化章街-迎宾西街 3*3700*1800 迎宾西街 综合通道-武宿中街 DN900 主干管 武宿中街-机场东路 DN1800 机场东路-温庄西路 2800*1800—3000*1800 温庄西路-马练营路 3*3300*1800 温庄西路 正阳街-化章街 DN1200—2200*1800 干管 化章街-化章北街 2800*1800 化章北街-使赵南街 2*2800*1800 使赵南街-迎宾西街 3*3300*1800 正阳街 综合通道-机场东路 DN1000—1800*1800 机场东路-温庄西路 2000*1800—3100*1800 机场东路 正阳街-化章街 DN1000—DN1800 化章街-使赵南街 2000*1800—3000*1800 东环西路 正阳街-使赵街 DN900—DN1800 干管 使赵街-化章南街 1800*1800—2000*1800 使赵街 东环西路-机场东路 DN800 机场东路-温庄西路 2000*1800—2*2000*1800
XXVI
图 图 3-7 科技创新城核心区雨水工程规划图 6 3.6 供热工程
1.热源规划 根据核心区的建设时序和拟建电厂的建设进度,在电厂建成前规划采用分散燃气锅炉房+利用中深层地热资源+土壤源热泵技术为核心区供热。电厂建成后,热源规划以瑞光热电厂与华能 2X350MW 热电联产项目联合采用“大温差”技术集中供热为主,分散燃气锅炉房作为调峰备用热源,中深层地热技术和土壤源热泵等可再生能源、分布式能源为辅助热源。
2.供热分区 结合核心区道路规划情况,将核心区划分为 7 个大的供热分区(01、02、03、04、05、06、07),再将每个供热分区依据核心区的
XXVII
微单元细分为若干个供热小区,总计 244 个供热小区。
图 图 3-8 科创城核心区供热分区图 3.供热系统规划 (1)热负荷预测 根据各类型建筑物的采暖热指标及所占比例,通过加权平均计算采暖综合热指标。
采暖综合设计热指标:
48.60W/m 2 采暖期平均综合热指标:
32.83W/m 2
XXVIII
表 表 3-5
科创城核心区供热分区采暖热负荷统计表 序号 供热分区 采暖负荷(MW
)
住宅 公建 合计 1 01 片区 69.75 72.56 142.31 2 02 片区 32.17 113.92 146.09 3 03 片区 18.05 111.22 129.27 4 04 片区 51.56 131.65 183.21 5 05 片区 48.96 92.30 141.26 6 06 片区 36.84 60.38 97.22 7 07 片区 0.00 277.39 277.39 总
计 257.33 859.42 1116.75 (2)热源:
瑞光热电厂位于 XX 市榆次区,距核心区直线距离约 15 公里。现装机容量为 2X300MW 机组。目前供热已达到满负荷。规划扩建二期 2×350MW 超临界空冷供热机组,可向核心区供热 500~600 万㎡。
华能 2X350MW 热电联产项目位于规划科创城产业区范围内,距核心区直线距离约 13 公里,建设规模为 2x350MW(燃煤)发电项目,可以为核心区供热 1200 万㎡。
(3)管网规划 由区外的华能 2X350MW 热电联产项目及瑞光热电厂分别引出一路主管线,分别由核心区的东南部及东北部进入核心区。沿核心区内地下综合管廊敷设供热主管网,形成环网。两个电厂的干线管网分别接到环网上。核心区内部的分支管网由主干管网分出,根据负荷的发展随市政道路的建设分期敷设。
规划 01、04~07 片区的供热面积由华能 2X350MW 热电联产项目敷设的主干管网供热,02、03 片区的供热面积由瑞光热电厂敷设的
XXIX
主干管网供热,区内沿绿色环廊形成环网,提高系统事故保证率。
图 图 3-9 科创城核心区供热管网规划图 3.7 燃气工程
1.现状 核心区内现有分输站 2 座,分别为 XX 天然气公司建设的杨盘分输站和 XX 国化能源集团有限公司建设的榆次末站。
核心区内现有高压油气管线10条,其中高压输油输气管线4条,高压配气管线 6 条。
2.规划 (1)燃气气源 规划核心区燃气气源为煤层气为主,天然气补充的供气格局。根据《XX 科技创新城主体区总体规划》,在核心区内不再新建门站。按
XXX
就近利用原则,核心区燃气供由西温庄门站和化章堡门站联合提供。
(2)管网布置 核心区管网规划包括高压管网、次高压管网和中压管网三种类型。
①高压燃气管线 核心区内规划 2.5MPa 高压管道 1 条,沿着武洛街南侧绿带敷设至西温庄门站,管径为 DN450。
②次高压燃气管线 核心区内规划 1.6MPa 次高压管道 1 条,沿着武洛街与高压管网并行敷设至马练营路后沿着马练营路东侧绿带敷设至华章街北侧,再沿化章街北侧敷设至小店门站,管径为 DN450。
③中压燃气管线 核心区规划中压主管网成“三横、三纵”布置。三横主要沿着武洛街、华章街、迎宾西街,三纵主要沿着马练营路、机场东路和综合通道,最终形成一个环状主管网,规划主管径为 DN400。
中压支管网根据环状主管网的布置沿着各规划市政道路敷设,规划市政道路下支管最小管径不宜小于 DN100。
XXXI
图 图 3-10 科创城核心区燃气管网规划图 8 3.8 供电工程
1.现状 核心区现状为城市郊区,采用农网供电系统,主要以杆路形式沿农村道路架设。
2.规划 (1)电源 参照《城市电网规划设计导则》,以规划年预测的电量、负荷为依据,核心区规划新建 3 座 110KV 变电站,3 座 110KV 变电站沿综合管廊布局,110KV 变电站电源均采用双回路电源接入。规划核心区新建一座 220kV 变电站作为核心区三座 110kV 变电站的主要供电电源,同时兼顾核心区周边规划武宿保税区 110kV 变电站和规划 XX 经济开化章堡门站
XXXII
发区用 110kV 变电站电源。
(2)电缆 沿科技环廊敷设 2.5×3m 的电缆沟道;综合通道道路西侧敷设2.5×3m 的电缆沟道、路东侧敷设 16 根排管;武洛街道路北侧敷设2.5×3m 的电缆沟道、路南侧敷设 16 根排管;马练营路西侧敷设 1.8×2m—2.5×3m 的电缆沟道、路东侧敷设 16 根排管;沿化章街、机场东路、迎宾西街道路两侧敷设 16 根排管;沿化章北街、化章南街、使赵街、使赵南街、武宿中路、东环西路、西温庄路、西温庄西路、正阳街学院路道路两侧敷设 9 根排管;学院东路单侧敷设 12 根电缆排管;河东街(马练营路—综合通道段)道路单侧敷设 12 根电缆排管,河东街(综合通道—学院路段)敷设 1.8×2m 的电缆沟道。
图 图 3-11 科创城核心区配电网电缆通道规划图
XXXIII
9 3.9 通信工程
1.现状 核心区现状无电信设施。
2.通信工程 (1)通信容量计算 居住通信容量指标按 1.5 对线/户 公建通信容量指标按 1.5 对线/30m2
通信容量预测为 11.9 万对线。
(2)信号源及机房 该区域拟定主供方式为小店方向,本着节能、集约的理念,通信机房要求结合科技创新城核心区的选址方案实施,并且要求不同的运营商同址建设,包括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等,达到资源的共享的目的,满足用户要求。
(3)线路 核心区道路均为新建道路,主干道规划为道路两侧建设 12 孔管道,次干道单侧建设 9 孔管道。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有线电视等弱电管线同沟敷设。
0 3.10 有线电视工程
1.现状 核心区现状无有线电视管道。
2.规划 (1)有线业务预测
XXXIV
居住区用户:按有线电视 2 端口/户 商业金融、行政办公、教育科研等其他用地按照每 800 平方米的建筑面积 1 个端口 (2)信号源 该区域拟定主供方式为小店方向,本着节能、集约的理念机房要求结合南部新区的选址方案与通信机房同址实施。
(3)管线 核心区道路均为新建道路,主干道规划为道路两侧建设 12 孔管道,次干道单侧建设 9 孔管道。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有线电视等弱电管线同沟敷设。
图 图 3-12 科创城核心区配电网电缆通道规划图
XXXV
1 3.11 地下空间规划
1.地下空间开发结构 根据专项规划,核心区地下空间开发结构为“一心一轴、一环多节点”: 一心:地下空间开发核心 一轴:南北向地下交通轴 一环:地下集约市政环廊; 多节点:各科技园区开发节点。
2.功能分区 功能分区如下:
中心区:地下公共空间主导区; 东西向(智慧生活)轴:地下综合服务主导区; 南北向(科技创新)轴:地下综合交通主导区; 科技园区:地下市政集约主导区。
3.分层功能 地下一层功能以交通、公共服务、市政功能为主,重点开发地下交通、地下商业、地下市政站场等。
地下二、三层功能以交通为主,重点开发地下社会停车和地下配建停车。
XXXVI
图 图 3-13 科创城核心区地下空间结构规划图 2 3.12 环卫工程规划
环卫规划方面:分析比较国内外垃圾收运系统,结合核心区垃圾产生量及垃圾成分,垃圾收运路线为:垃圾产生量集中区域,采用小型收集车收集垃圾,运至垃圾转运站,经压缩后转运至垃圾处理厂;高档公建区采用气力管道收集垃圾,垃圾经管道集中到中央收集站,经压缩后运至垃圾处理厂;垃圾产生量小及垃圾产生量分散区域,采用垃圾压缩车收集垃圾,不经转运站直运至垃圾处理厂。生活垃圾收运做到日产日清。
XXXVII
图 图 3-14 科创城核心区环卫设施布局规划图 3 3.13 综合管廊工程
1.综合管廊系统布局 (1)核心区综合管廊系统布局原则 1)规模适宜原则:考虑综合管廊初期投资较大,因此不宜大规模或全覆盖建设,应重点考虑结合主干市政设施进行建设。
2)服务核心区域原则:为了实现综合管廊效益的最大化,综合管廊应尽量设置在核心高密度区。
3)经济性原则:本次规划应注重经济性,综合管廊重点结合新建道路、电缆隧道、城市轨道以及其他地下空间进行建设将大大节约成本,并尽量采用明挖方式施工。
4)安全性原则:综合管廊应尽量将市政干管纳入,以保障市政
XXXVIII
干管系统安全。
5)近远期结合原则:综合管廊线路布置应充分考虑近期可行,并为远期预留足够发展空间。
2.核心区综合管廊系统布局规划 规划沿科技环廊敷设综合管廊系统,以创新城核心区用地规划结构布局为核心,围绕市政公用管线布局,对核心区综合管廊进行合理布局和优化配置,构筑服务核心区的综合管廊系统,推动核心区建设的进程,逐步形成和城市规划相协调,地下空间得到合理、有效利用,具有综合性、合理性、实用性的国内一流的综合管廊系统。
3.综合管廊收纳管线 入廊管线种类应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和地质、地貌、水文等自然条件,经过技术、经济、安全以及维护管理等因素综合考虑确定。
规划给水管、再生水管、电力电缆、通信光缆、热力管、环卫气力输送管道等纳入综合管廊;雨水、污水等重力流管道和燃气管不纳入综合管廊。综合管廊内应考虑预留各管线备用空间,应对城市发展需求。综合管廊内相互无干扰的工程管线可设置在管廊的同一个舱,相互有干扰的工程管线应分别设在管廊的不同空间。
4.综合管廊断面确定 规划综合管廊的断面型式采用矩形断面。
根据入廊管线布置情况及管径大小,综合管廊标准断面分为四种情况,外包尺寸分别为 5.4m×3.6m、10.5m×3.6m、11.0m×3.6m 和12.0m×3.6m。综合管廊标准断面的覆土厚度一般为 1.5~2.0m,在特
XXXIX
殊断面处不得小于 1.0m。
图 图 3-15 科创城核心区综合管廊布局规划图
XL
第四章 管线横断面规划
1 4.1 管线横断面规划原则
1.核心区道路下各类工程管线尽量布置于人行道、非机动车道下,雨水方涵干线及次干路、支路的工程管线可布置在车行道下; 2.分支线少、埋设深、检修周期短和可燃、易燃和损坏时对建筑物基础安全有影响的工程管线应远离建筑物; 3.核心区道路下各类...
相关热词搜索: 城管 科技创新 专项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