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2年推进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精选文档),供大家参考。
推进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
为深入贯彻关于三农工作的决策部署,全面落实省政府《关于加快推动“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持续推动“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促进城乡融合,服务乡村振兴。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实施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二中、三中、四中、五中***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传承弘扬焦裕禄精神,按照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要求,聚焦服务“三农”,坚持乡村振兴、交通先行,扎实推进巩固拓展交通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统筹发展和安全,全力推动我县农村公路高品质建设、高效能管理、高质量养护、高水平运营,助力践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示范点建设,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
(二)总体目标。到2025年,农村交通现代化取得重要进展。行业治理体系基本完善,长效管养体制机制基本建立,支撑保障体系更加健全,大数据应用水平大幅提升,公共服务能力显著增强,实现运输通道产业化、农村公路畅通化、养护管理精细化、运输场站品质化、城乡服务一体化、行业管理智能化、安全应急高效化,打造“四好农村路”交通强国试点,有力支撑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
到2035年,高标准建成“便捷舒适、安全可靠、智慧高效、优质多样”的农村交通运输体系,率先实现农村交通现代化。农村交通与现代信息技术深度融合、与生态环境和乡村产业互动协调,农村公路实现全要素、全周期数字化管理,按需获取的即时出行服务广泛应用,基本实现农村地区“出行无忧、畅行无阻,人享其行、物优其流”,助力实现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
到本世纪中叶,实现农村公路交通运输体系更加安全便捷、智能高效、绿色低碳,充分满足广大群众对美好出行的需求,有力支撑和促进乡村全面振兴,适应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需要。
二、重点任务 当前隐藏内容免费查看
(一)构建广泛覆盖、优质高效的农村公路网络
1.优化路网结构。建成“广覆盖、深通达、提品质”的交通运输网络,实现“外通内联、通村畅乡、客车到村、安全便捷”,所有行政村通硬化路、通客车、通邮政,100%的乡镇通二级及以上公路。全力实施通村入组、窄路加宽、乡村联网、产业融合,优化农村公路网络。推进农村公路窄路基路面拓宽改造,推进乡镇、村庄之间联网公路建设,提高农村公路网络化水平,开展“四好农村路”建设。推进乡镇之间、村庄之间联网公路建设,提高农村道路网络化水平,促进“农村公路+产业”融合发展,加快产业路建设。推进有条件的自然村通硬化路建设,进一步提升农村公路通达深度、广度。“十四五”期,县乡道提档升级里程248公里;村道提档升级里程670公里。
2.提升建设品质。按照“因地制宜、经济适用、绿色生态”原则,依据相关技术要求,合理确定技术标准,宜宽则宽、宜窄则窄,充分利用旧路资源,节约集约用地,避免大拆大建、高填深挖,注重排水和绿化设计,全面提升建设品质。推进农村公路建设一体发展,实现县道互通、县道与乡道相连、乡道与村道相接,形成城乡贯通、干支相连的农村公路网络;推进农村公路路域环境综合提升,统筹公路管养示范工程、水系连通工程、廊道绿化工程和城乡物流体系建设、路域文化及服务功能提升;开展文旅特色示范带、产业示范带、美丽乡村示范带创建,以路为轴、辐射提升,打造“四好农村路”升级版,形成“路河相伴、路林相依”的生态彩链,实现“路田分家产业兴、路宅分家出行安”的乡村振兴美丽画卷。全县所有自然村通硬化路,行政村通4.5米以上硬化路的比例达到100%。
3.实施“消危”行动。推进平安乡村建设,集中开展农村公路危桥改造行动配套建设必要桥梁。到2021年底基本完成四、五类桥梁改造,农村公路新发现的五类桥梁及时处治。加强农村公路急弯陡坡、临水、跨铁跨渠桥梁、平交路口、事故易发多发等重点路段安全隐患整治,重点完善通客车路线标志、标线、防护等安全设施,打造放心路、放心桥。落实农村公路安全防护、排水、公交站(点)、停车港湾等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验收交付使用的“三同时”制度。到2025年,县道、乡道和通客车村道安全隐患治理达标率达到100%。
4.加强项目管理。按照“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监管、统一验收”要求配合农业农村、自然资源、水利等相关部门统筹推进项目实施。严格规范基本建设程序,落实建设项目招投标制、合同管理制、工程监理制和“七公开”制度,健全完善工程质量监督机制,实行质量责任终身制。引导农民群众参与农村公路工程监督,将群众满意度纳入农村公路考评体系。
(二)健全责权明确、共治共享的农村公路管理机制
1.强化治理能力。全面落实《县关于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试点实施方案》要求,加快推进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建立健全农村公路管理养护长效机制。按照“县道县管、乡村道乡村管”的原则,2021年出台《县农村公路路长制实施方案》,全面建立健全覆盖县、乡、村的三级路长体系。2021年出台《县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办法》,明确相关部门和乡级人民政府的管理养护权力和责任,建立中心养护站、乡镇管养站考核机制,确保机构运转良好。2021年出台《县农村公路管理绩效考核实施方案》,考核对象乡镇政府、农村公路管理机构,将群众满意度纳入考核体系,加强对养护工程资金、日常养护资金考核,保障资金使用方向、效益。充分发挥乡镇政府、村委会作用,调动农民群众积极性,完善部门协同、群众参与的共治共享体系。强化农村公路管理机构及基层人才队伍建设。
2.提升智慧化水平。推动农村交通运输基础设施规划、设计、建设、养护、运营全过程管理和道路资产全要素数字化。推动农村公路重点路段以及涵洞、桥梁等重要节点的交通感知网络覆盖,加快建立云端互联的农村公路感知网络。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推动农村公路快速自动化路况检测。建立全县农村公路综合信息管理系统,提升大数据运用水平,实现农村公路信息化、网格化、精细化管理。实现县道和重要乡道数字化管理、路况自动化检测,管理信息化水平大幅提升。
3.加强路域综合治理。健全“政府负责、联合执法、群众参与”的农村公路路域综合治理体系,完善交通运输、公an交警、城市管理、乡镇政府等联合执法机制。依法规范设置限高限宽设施,在车流量较大的主要县乡公路设置超限超载流动检测点,加强对货运车辆超限超载和各类破坏、损坏农村公路等违法行为的治理。严格查处农村公路两侧违法建筑,严禁堆物占路,加快取缔“马路市场”。建立县有执法队、乡有执法员、村有护路员的路产路权保护队伍,积极推进路田分家、路宅分家,基本实现县乡道路域环境治理“八个无”目标。
4.加强安全监管。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和监管工作机制。持续开展交通运输安全生产专项整治行动,推进农村公路安全生产标准化和应急保障体系建设,着力提升农村公路安全管理水平和应急保障能力。强化农村公路、客货运输安全隐患排查和治理。全面落实客货运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严格客货站点安全风险防范。进一步落实农村客运班线安全通行条件联合审核机制,由县交通运输局报请县政府同意后,联合相关部门建立农村客运班线通行条件审核机制,共同制定审核细则,联合开展审核工作,确保农村客运班线安全运行。
(三)完善科学规范、长效稳定的农村公路养护模式
1.健全养护机制。建立健全“县为主体、行业指导、部门协作、社会参与”的养护工作机制,提升养护专业化、机械化、规模化水平。积极开展预防性养护,通过“早养护、早投入”实现“寿命长、通行畅”。积极探索旅游、种植、养殖等产业运营与农村公路养护管理互融互促的新模式。农村公路列养率达到100%,年均养护工程实施比例不低于总里程的5%,优、良、中等路率达到80%以上。
2.增强养护能力。统筹利用现有公路管养站(区)资源,加快完善农村公路县、乡、村养护设施。因地制宜、分类有序推进农村公路养护市场化改革。加强对乡镇、村养护人员的指导和培训,积极开展技能竞赛活动,提高农村公路养护人员职业技能水平。到2022年底,建成标准化养护中心,实现乡有管养站、村有养护室。
(四)构建服务均等、便民惠民的农村运输服务网络
1.城乡客运均等化。强化农村客运公益属性,结合当地实际,推动建立政府购买服务或运营补贴政策,构建农村客运长效发展机制。建立群众可承受、财政可负担、运营可持续的城乡客运票制票价体系。整合城乡客运经营主体,培育龙头骨干企业,推广“一县一网一公司”。大力推行城乡客运公交化改造,推动城市公共交通线路延伸。实施老年人日常出行便利工程。培育农村客运定制班、网上约车等新业态,因地制宜开行旅游班、产业班、学生班等。建制村通客车率保持100%,建制村最多一次换乘到达县城比例100%。
2.农村物流便捷化。建立政府主导,交通、邮政、商务、农业、供销等多部门共同参与的农村物流发展协同机制。合理规划,新建和改造相结合,推动县、乡、村三级农村物流体系建设,重点加快县级物流中心和乡镇综合运输服务站(平台)建设,深入实施“快递进村”工程。推广统仓共配、统一配送、定时定点定线的农村物流“货运班车”,鼓励推广应用新能源、冷藏保温等专业设备和车型。加强信息系统建设和终端设备配置,实现“配送主体变换、配送信息不断”。推进网络货运等“互联网+”高效物流新业态发展,推广农村物流服务品牌、无接触物流服务。农村物流服务覆盖乡镇、建制村比例100%,建制村直接通邮率保持100%,快递进村覆盖率100%。
3.产业运输融合化。以站场资源共享、运力资源共用、信息资源融合为重点,探索“一点多能、一网多用、深度融合”的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新模式。倡导“站商融合、以商养站”,推动城乡运输场站拓展物流配送、商贸、旅游等功能。打造“农村客运+”旅游、康养度假、休闲农业等融合发展模式,培育交通旅游经济新业态。推动“农村物流+”邮政、快递、供销、电子商务、特色产业、生产制造等深度融合,加快形成“产、供、运、销”一体化全链条服务能力。
(五)建立支持有力、主体多元的资金保障体系
1.加大财政投入。落实省、市、县事权和支出责任,加快建立以县级投入为主、省级适当补助、社会资本和群众参与为辅的农村交通运输基础设施资金筹措机制,建立完善财政投入稳定增长机制,将“四好农村路”建设纳入一般债券重点支持范围,加大土地出让收入支持农村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的力度,优化完善农村客运、物流可持续稳定发展长效政策保障机制。县级一般公共预算每年安排一定数额资金用于“四好农村路”建设;县政府根据农村公路建设、养护、管理和运营目标任务需要,将“四好农村路”建设资金纳入本级财政预算。将农村公路养护资金及管理机构运行经费和人员支出纳入一般公共财政预算。从2022年起,成品油税费改革转移支付替代原公路养路费拖摩费部分不再列支农村公路管理机构运行经费和人员等其他支出,全额用于农村公路养护工程。
2.丘投咨方式,发挥好中中和省级资全的引呈和激作田,平的收补结合,先建(养)后补等多种方式支持农村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对基础条件差的地区给予适当倾斜。发挥政策性资金优势,加大对农村交通运输基础设施投融资的中长期信贷支持。创新金融产品,鼓励开发具有本地特色的金融产品支持“四好农村路”建设。
3.社会广泛参与。规范推进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引导社会资本投向农村交通基础设施和运输服务。积极推广以工代赈方式,广泛组织动员农村劳动力参与农村小型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鼓励将农村公路与产业、园区、乡村旅游等有收益的项目进行捆绑,实行一体化开发和建设。鼓励通过企业和个人捐赠,以及出让公路冠名权、广告权、路边资源开发权、绿化权等多种方式,筹集社会资金用于“四好农村路”建设。
三、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成立以书记为组长、县长为常务组长,各乡镇、有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四好农村路”建设领导小组(具体名单见附件),加强统筹指导,协调解决重大事项。由县政府成立相应组织,强化组织协调、检查监督。县政府将严格落实农村公路规划、建设、管养、运营的主体责任,加强组织领导,指导监督相关部门和乡级人民政府履职尽责。发展改革、公an、财政、自然资源、生态环境、住房和城乡建设、交通运输、水利、农业农村、商务、文化和旅游、应急、审计、国资、地方金融监管、乡村振兴、供销、邮政等部门,要根据职责分工,主动为项目建设开辟绿色通道,简化审批程序,提供优质高效服务,强化用地和资金保障,加强监督指导,合力推进“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
(二)强化考核评价。县交通运输局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四好农村路”建设考核管理办法,对各乡镇“四好农村路”建设情况开展年度考核,考核结果与财政补助资金、示范创建等挂钩。财政局、交通运输局加强农村公路绩效评价工作,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审计部门对农村公路建设、养护、管理、运营资金到位和使用情况进行审计监督,确保各级资金按照规定足额及时到位,规范使用。交通运输局加强农村公路建设、养护、运营市场监管,强化对从业单位和人员的信用评价,实行守信激励、失信惩戒。
(三)发挥示范引领。推动“四好农村路”示范创建提质扩面,广泛开展“四好农村路”示范乡(镇)、示范村和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示范创建活动,以点带面、全面推进全县“四好农村路”建设。围绕全县“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加强舆论引导,加大宣传力度,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和参与“四好农村路”建设的浓厚氛围。 相关热词搜索: 标签 高质量 实施意见 四好农村路建设建议和意见 四好农村路实施方案 四好农村路标准 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 四好农村路示范县 四好农村路建设情况汇报 乡镇四好农村路实施方案 农村公路高质量发展指导意见 四好农村路解决了哪些问题 推进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关键包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