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思危简历】 李宗仁秘书程思远

时间:2021-11-14 11:30:24 浏览量:

篇一:中国经济人物

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

图 客服设为

首页

2012中国经济年度人物揭晓

12月12日,2012中国经济年度人物获奖名单公布。

获奖名单紧扣“实体经济”的主题,涉及传统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战略新兴产业以及互联网、金融等行业,充分体现了2012年中国企业在跨国并购、国企改革创新、互联网产业变局等多方面的特点。

中国经济年度人物终身成就奖:郭鹤年 中国经济年度人物:梁稳根、马云、杨元庆、宁高宁、王健林、张维功、胡问鸣、宋志平、郁亮、关锡友

中国经济年度人物创新奖: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任务团队 中国经济年度人物新锐奖:雷军 中国经济年度人物提名奖:周海江、鲁伟鼎

胡占凡:积极履行媒体责任 为中国经济提供舆论支撑

12月12日,2012 CCTV中国经济年度人物盛典系列活动在北京隆重举行。中央电视台台长胡占凡表示,中央电视台愿意积极履行媒体的责任,为全球经济复苏和中外经贸合作提供有力的舆论支撑,源源不断地传递信息和力量。

[观点]周放生:规范、有序、科学、有组织地改革国企 [观点]中国应考虑与他国共构全球金融新框架 [观点]张维迎:国企影响社会公平竞争 [观点]朱光耀:2013年中国外部经济环境充满不确定性 [观点]佐利克:中国经济发展关键在于结构性转型 [观点]成思危:明年GDP增长目标应定为7% [观点]佐利克:中国金融系统亟待改革

2012CCTV中国经济年度人物

颁奖盛典系列活动

● 颁奖晚会[实录]

时间:19:00-21:30

内容:见证2012中国经济年度人物产生

● 实业论坛开幕、主旨演讲[实录]

时间:9:00-12:00

议题:怎样让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保持平衡,让企业家不再成为“弃业家”。

● 论坛:国企的承担与突破[实录]

时间:14:00-16:00

议题:国企改革的下一步该向哪里走?

● 2012年中国制造业上市企业价值评价结果发布会[实录]

时间:14:00-16:00

内容:国家质检总局对我国已在境内上市的股份制企业拥有的自主品牌首次开展的货币价值测算和评价结果。

● 论坛:美国再工业化与中国制造业转型[实录]

时间:14:00-16:00

议题:在全球经济复苏乏力的后危机时代,作为“世界工厂”的中国制造业如何直面压力、突出重围? ● 行长特别对话:全球金融新框架[实录]

时间:14:00-16:00

议题:利率和汇率市场化如何推进?中国银行业改革之路走向何方?

[高清图集]2012经济年度人物颁奖晚会

经济年度人物之勇气和坚持

经济年度人物中的一些人,因为他们对社会的关爱与坚持真理的风骨,在CCTV中国经济年度人物评选的历史中留下了令人难忘的面孔。

经济年度人物之IT英雄

早在2000年我们就关注到了与互联网、IT业相关的领域,随后这个领域一颗颗耀眼的新星不断涌现,汇成了这一新兴产业明亮的星河。

经济年度人物之年青的力量

CCTV中国经济年度人物中年轻人究竟凭借什么成为中国经济的标杆?他们成功的背后对于许许多多年轻人来说究竟有什么样的启示呢?

梁稳根

三一集团董事长

马 云

阿里巴巴集团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

联想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

宁高宁

中粮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大连万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阳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

胡问鸣

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

中国建筑材料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中国医药集团总公司董事长

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总裁

篇二:北京第二实验小学历史及简介

北京第二实验小学历史及简介

在首善之都北京的西城区西单地区那寸土寸金的黄金地带,坐落着一所环境优雅、树木繁茂、鸟语花香、融典雅的园林式建筑与现代化的教学大楼为一体的教学园区,这就是位于新文化街111号的北京第二实验小学的本部。截至2011年,北京第二实验小学已经拥有3个校区,分别是本部、王府校区和官园校区。三个校区地点分离但校园风格融为一体,彰显着实验二小“简约、生态、人文、和谐”的充满关爱的建园理念。在三个校区里,现共有83个教学班,在校学生3400多人。各教室均备有多媒体教学设施,所有教室、办公室均能直接登陆互联网和校园网,有27个专科教室,图书馆藏书近十万册,设有教师、学生图书阅览室7个。实验二小的建筑和设施具有极强的“连接感”,即:校园环境与传统文化相连接,校园环境与现代信息相连接。因此,校园已经不仅仅是学生受教育的场所,而具备了强烈的教育功能。孩子们在校园中感受着、成长着;
教师在校园中体验着教育工作的快乐与幸福。这种成长、幸福必将源远流长。

实验二小成立于清末宣统二年(1909年)9月19日,是由当时著名的京师女子师范学堂创建的一所附属小学,始称“京师女子师范学堂附属两等小学堂”。之后,随母体更迭和时代变迁几易其名:1912年更名为“国立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附属小学校”, 1925年更名为“国立北京女子师范大学附属第二小学校”, 1931年更名为

“国立北平师范大学附属第二小学”。抗日战争爆发后,北师大迁往西安,学校在沦陷区于1938年改变隶属关系,归属北京女子师范学院管理,更名为“国立北京女子师范学院附属第二小学”, 1941年更名为“国立北京师范大学附属第二小学”,1946年更名为“国立北平师范学院附属第二小学” ;
1955年,学校启用“北京第二实验小学”之名至今。学校最初校址在北京石附马大街,1912年夏迁入手帕胡同34号(今18号),2007年12月19日迁入新文化街111号新校址。

民国时期的实验二小是当时北平小学中教学条件最好、师资力量最强的小学之一。学校建有自然、地理、音乐、劳作等专用教室,还建有一座当时屈指可数的图书楼,藏书达上万册;
学校治学严谨,管理规范,有一批优秀的教师,在教材开发、教学方法、质量等方面占有较大优势。“七·七”事变后,北平沦陷期间,学校师生同心,抵制日伪当局的奴化教育,坚持教授中国优秀的语言文化,在极其恶劣的环境中表现出强烈的爱国精神。北平解放前夕,学校进步教师在中共地下党员高云同志的带领下,积极投身革命,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做出了贡献。新中国成立后,学校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与时俱进,一路高歌,继续保持着自己的优势,成为京城乃至全国小学教育中一所颇具影响的名校。

“爱的教育”是实验二小的传统。从晚清到今天,曲折坎坷,风云变幻,近百年的历程,实验二小始终继承和弘扬着这一传统。学校创建伊始,首任校长孙世庆就明确提出“根据家长爱护子女心理,对学生进行团体教育,要尊重、保护学生的自尊心” 的教育宗旨,奠定了学校办学的基调,就像实验二小的老校歌所唱的:“九月十九日/特别要注意/我们受的教育/就从今日起??”。从此,蕴含着深刻内涵、追求师生情智互动和教育民主理想的“爱的教育”在实验二小不断传承。从“家长爱护子女心理”、 “团体教育”,到“不爱学生的老师不算好老师”, 从“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教不好的老师”,到今天的以“以爱育爱”为主旋律的“双主体育人”,爱的血脉源远流长,贯穿于实验二小的历史,强劲着实验二小的筋骨,熔铸了实验二小的灵魂。

近百年来,爱的教育像一条生命的纽带连接着实验二小师生的心,凝结着实验二小人的智慧和力量,历届领导、代代教师为此倾注着心血和汗水,使之随时代不断升华,承载更深更远的涵义。在这片爱的热土上,产生了众多名师和卓有作为的学子。名师中,有学校第四任校长、第一、二、三届全国人大代表,被国家命名为“人民教育家”的陶淑范;
有从教六十多年,第六、七、八届全国政协常委、北京市妇联副主任霍懋征;
现任校长李烈,全国著名数学特级教师、中国当代教育家之一、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全国劳动模范、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还有在各个时期为学校做出突出贡献的胡汉

娟、马英贞、贾一之、关敏卿、姚尚志等著名特级教师。学子中,有著名科学家钱学森、郝怡纯、池际尚,两院院士、清华大学副校长张维,社会活动家王光美,哈佛大学教授张光直,有成思危、薄熙来、张茅等各级党政领导干部,以及奥斯卡最佳音乐奖获得者、作曲家苏聪,电影导演滕文骥??等等。

对于实验二小来说,爱的教育,是学校发展永恒的主题,也是一个博大精深、求索不止的课题,是历史给学校留下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其不仅是爱心的相融、情感的交流,也包含着深邃的教育思想理念,包含着对人格、人生、理想境界、教育方式、教育民主、教育价值的追求和思考。这一内涵,在现任校长李烈提出的以“以爱育爱”为主旋律的“双主体育人”教育思想中得到充分的体现。这一思想既强调教师是教育工作的主体,也强调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通过两个主体在不同层面良性互动和家长、社会的参与以及一系列有效方法,促进师生互育共进。“以爱育爱”更是丰富了爱的内涵,强调爱不仅是教育的手段,同时也是教育的目标,强调教师要以爱的情感、爱的行为、爱的能力和爱的艺术启迪孩子爱的心灵,将爱的教育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在这一思想的引领下,学校全面启动了以“爱”为核心的学校文化构建工程,各项工作迈上新的台阶,为全国的教育改革提供了鲜活的教育理念和宝贵的经验。2003年,温家宝总理在慰问学校师生时,对以“以爱育爱”为主旋律的“双

主体育人”教育思想与实践予以充分肯定,亲笔题写了“以爱育爱”四个大字。

学校三年一届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的“艺术节”,在“鸟巢”国家体育场举行的“体育节”,以及“科技节”“读书节”“毕业节”等等特色活动,为学生们搭建了展示的平台,成为实验二小终生难忘的美好回忆。

爱的传递没有终点。爱的教育伸延着北京第二实验小学更加绚丽的画卷。

篇三:2003年十大意见领袖

2003十大意见领袖

新华网(2003-12-30 08:44:39)来源:《财经时报》

吴敬琏:经济研究向法治拓展

吴敬琏籍贯江苏南京。1930年生人。

中国民间俗言认为,像“73”、“84”这样的年龄,对于人生来说都是意义非常的,一般不敢“轻举妄动”,但吴敬琏正是在这样的时候作出抉择:将自己经济改革的研究进一步向法治领域拓展。

吴敬琏50多岁开始学英文,其执着与坚韧已是令人钦佩;
而今天转向经济法研究,则更多地体现了一种使命感、责任感。吴一直倡导建设法治的市场经济,反对权贵资本主义。但他也发现了一个问题:立法的人大都不懂经济,搞经济的很多人不懂法理。这是中国的现实。于是,他和中国著名的法学家江平联手,开始了对中国改革中的经济立法问题的研究。

吴敬琏近年来一直强调发展民营经济的问题,认为中国潜在的GDP增长的能力非常大,如果通过制度变革把民营经济拉动起来,中国经济的增长率远不止7%——但前提是制度变革,这是拉动民间投资的关键。实际上,2002年,中国民营经济在总体经济中的份额已经超过国有经济,成为拉动中国经济的重要动力。

也正是基于这一点,吴敬琏成为《财经时报》2003年3月“两会”报道中的重点人物。他从解释中国经济为什么会出现“预测不准”现象入手,指出“近年来推动中国经济向好发展的诸种因素中,最主要的是改革为企业带来了巨大的活力,尤其是民营经济的快速发展”。

吴敬琏的经济研究除了追求严谨,便是尽可能的通俗,尤其注重对于历史的研究,把一件事发展的历史脉络理清楚,由此对很多问题及未来发展提出敏锐的判断。这是时下国内很多经济学家的“软肋”。

2003年春天,一次《财经时报》做了一篇创业板问题的报道,正好与当天股市下跌出现巧合。市场上有人骂,记者专门采访了吴敬琏。近几年,有关他支持设立创业板的论述时常见诸报端。面对种种对创业板的质疑,吴敬琏再度重申了“支持创业板尽早设立”的立场。接着他强调:“不要光采访我,要把市场上的声音汇总一下,把同意的和反对的声音都发表出来,让人们全面认识这个问题。”

在他的启发下,《财经时报》做了“赞同反对交锋两会内外 设立创业板再成焦点”一组报道,其中集纳了吴敬琏、厉以宁、董辅、萧灼基、成思危、林毅夫等多名经济学家不同的观点和分析,一时间,有关创业板的讨论达到“白热化”。

吴敬琏在2003年成为世人瞩目的对象,还有一个历史性的印记。

6月,正是中国抗击SARS疫情的斗争进行到关键性时刻,他与另一位新闻人物——向公众直言疫情真相的医生蒋彦永之间有一次对话。两位老人以一己之力推动了疫情信息的公开和政府施政方式的进步。这篇报道刊登在6月7日出版的《财经时报》第一版。

□ 简历

吴敬琏1930年生于南京市。1954 年毕业于上海复旦大学经济系。1986-1987年,国务院经济改革方案办公室副主任;

1984-1989年,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常务干事;
第九届、第十届全国政协常委;
1990年,英国牛津大学圣安东尼学院评议会委员;
2001-2002年,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

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教授,《经济社会体制比较》杂志主编,《比较》杂志主编,《中国改革》杂志名誉总编辑。

主要研究领域:理论经济学、比较制度分析、中国经济改革的理论与政策。(钮文新)

吴晓灵:释疑信用体系建设

2003年盛夏的7月末,在北京召开的“社会信用体系座谈会”十分引人注目,其间,大家的目光集中到吴晓灵身上。

进入2003年以来,有关中国的信用体系建设的紧迫性已越来越突出,房贷、车贷以及很多金融创新都遇到了信用问题“瓶颈”。保险公司甚至因为缺乏信用体系的支持,无法把握汽车保险的风险,集体撤离了汽车保险市场。

另一方面,信用体系建设又好像走进一条“死胡同”——很多部门和地方政府都在试图按照自己的设想搞自己的试点,几乎形成“诸侯割据”局面。其中,央行已建成的信贷登记系统,拥有信用市场所需信息的90%,而银行又是信用产品的最大用户,因此,国内的民间信用公司非常担心由央行牵头成立公司,最终垄断信用市场。

在这种有些困惑甚至压抑的背景下,座谈会召开了。

民营信用公司纷纷“反对政府过度干预市场”,言辞之直截了当令在场者震惊;
他们对政府部门近年来“不断听取市场意见”的态度也表示认可,但直言“巨大的经营压力让我们10年透不过气来”;
有的直指由于政府的“垄断基因”,“越位直接参与组建信用公司”。

吴晓灵是央行副行长,也是研究员,一派学者的儒雅谦和,此时称其“一言九鼎”并不过分。她从学术角度发表了自己的观点,认为信用市场现状的确是“信息垄断,条块分割”。针对很多批评声音,她强调:“人民银行建立信贷登记系统并不意味着要垄断,而是希望在此基础上由第三方建立信贷征信系统,希望建立独立于人民银行的第三方的股份化的公司。我们手上的信息只是数据源。”

她的讲话让民营信用公司比较明确地了解了央行的动向。采访这次会议的本报记者张小彩追问吴晓灵:“是否会建立类似银联的股份制信用公司?”吴回答:“现在不知道,还在研究探讨。”但她也毫不回避银行信贷征信建设的重要地位,认为这是信用体系建设的重点。

2003年8月2日,《财经时报》刊出了吴晓灵的署名文章,标题是“通过立法实现信用信息资源共享”,记者关于这次会议的报道一并刊出。

如在这次会上的印象一样,在很多人眼中,很少觉得吴晓灵是一位官员。在很多改革话题的研讨会上,她经常发表重要观点。吴晓灵还出版过关于中国金融改革的专著。

在当今国务院的29个组成部门中,有14位正副女部长。吴晓灵身在其中。吴在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任前,做过央行金融研究局局长;
人民银行成立几大地区行后,到上海分行做行长;
她还做过国家外汇管理局的局长。从阅历看,对中国金融改革的研究以及国际金融规范运行的机制,包括资本市场运行的问题都非常熟悉。

2003年春节后,记者在香山举行的一次金融研讨会上见到吴晓灵,聊起关于金融监管的手段问题,谈到她到上海后首创的贷款监控系统。这个系统得到央行首肯,现已扩展到全国,其表面是一个技术环节,实际上对金融监管、制定货币政策都有重要意义。

周小川上任央行行长后,吴晓灵的工作做出调整,从主管研究到现在主管货币政策。不少专家评价,今年中国货币政策的制定对于经济的调控更加市场化、规范化,政策意图更加清晰,这是金融发展历史上没有过的。

□ 简历

吴晓灵1984年毕业于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部;
1985年任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应用理论研究室副主任;
1988年任《金融时报》社副总编辑;
1991年任中国人民银行金融体制改革司副司长;
1994年任中国人民银行政策研究室主任;
1995年任国家外汇管理局副局长;
1998年4月,任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
1998年11月,任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分行行长;
2000年2月任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
2000年6月,任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兼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
2001年4月任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

(张小彩)高尚全:倡导“民本经济”

2003年3月1日,一年一度的全国人大、政协“两会”开幕前的那个周末,《财经时报》“两会特辑”第一期正式推出。第一篇重头文章便是“高尚全力主民本经济”;
文章开头是高尚全这样一段话:“改革不是进行得差不多了,而是到了最关键的时期。正如中共十六大报告中指出的那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阶段,也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扩大对外开放的关键阶段。”

这也是记者“两会”之前采访高尚全时,他语气沉缓的“开篇的话”。高尚全1985到1993年曾担任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副主任,退休多年,自然已经没有了官员的身份,迄今一直担任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会长。但他时刻关注改革的动向、关注改革者的命运的敏锐一点没有减弱。接近他的人这样评价:“他的整个思维与改革发展同步,甚至超前。”

实际上,高尚全对于中国经济、政治体制改革方略的调查研究和制定,还做了很多重要的工作。作为亲身经历者,他对中国改革的历史非常熟悉,参与了很多重要事件,也是最近几次中国共产党代表大会报告以及多个中央文件的起草者之一。

十六大报告在论述“三个代表”时,有这样一段表述:“必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
“要尊重和保护一切有益于人民和社会的劳动”。这“四个尊重”中,有关“尊重劳动”一段论述,正是高尚全早在1994年前后就提出的观点。

2003年春节之前,《财经时报》开始策划“两会”报道。经过反复讨论,将主题确定为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背景下怎样进一步推进改革。高尚全是走在前列的人物之一,自然成为采访名单上的重要人物之一。

这篇报道的背景还可以引申得再早一些。今年初,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在青岛举行年会。记者见到高尚全,一起就改革的话题交流了两个多小时。高非常健谈,很兴奋。他谈到了“民本主义”问题,认为“以民为本,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改革应当按照这样的核心展开。

会议快结束时,记者在电梯里又遇到了他。高尚全问:“明天就要总结发言了,谈点什么?”我们又重提有关“民本经济”的话题。最后他果断地说:“就谈这个!”

在今年11月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中,也提到“以民为本”这个问题,表述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十六届三中全会后,《财经时报》想再采访他,但听说他一直在基层搞改革问题的调研,抽不开身。

□ 简历

高尚全1929年生于上海市。1952年毕业于上海圣约翰大学经济系。研究员、教授。

1985-1993年,国家体改委副主任。第八届、第九届全国政协委员。从1999年起任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会长。现任联合国发展政策委员会委员,中国经济改革研究基金会理事长,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会长,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南开大学教授及博士生导师,浙江大学工商管理学院院长。

主要研究领域: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与经济发展。(钮文新)

戴根有:总结2003年货币政策经验

2003年 11月就任中国人民银行征信管理局局长的戴根有,在年终接受《财经时报》记者回访时,总结了2003年货币政策操作的主要经验。他说,2003年下半年之所以能够迅速将上半年一度出现的信贷过快增长的势头控制住,主要得益于采取了四项措施:

一是加大公开市场操作力度,特别是央行票据的出台根本上扭转了总量控制的被动局面;
二是及时对商业银行特别是贷款份额超过六成的国有商业银行进行了窗口指导;
三是出台“121”房贷政策,在最可能出现突出结构问题的领域采取了措施;
四是提个百分点存款准备金率,对抑制股份制及其他商业银行的贷款过快增长发挥了作用。

2003年上半年央行的一个重要举措是,4月22日正式推出了中央银行票据。目前,央行票据已经成为公开市场操作的主要工具,正是由于央行票据的推出,公开市场操作的能力大大加强。海外学者评价说,央行票据的出台是中国央行走向成熟的标志。

对于推出央行票据的政策,有很多人至今不能理解,他们认为央行发债没有法律依据。戴向《财经时报》解释了央行票据的意义,他说:“央行票据不同于国债,从本质上说它是‘可流通的商业银行超额准备特别存款证’。由于外汇储备增加,央行投放了大量基础货币,商业银行头寸多,如果这个头寸不及时收回,就会一个劲儿地放贷款,央行票据的功能就是冻结商业银行过多的流动性。由于央行票据是可流通的,因此总量上是冻结过多流动性,而结构上,商业银行之间又可以进行交易。央行票据是既有总量控制、同时结构上又富弹性的很好的货币政策工具。”

我们看到的事实也的确如此,今年上半年贷款比上年同期多增9500亿元,下半年已经得到控制,预计与上年同期持平。央行的公开市场操作作为间接调控手段,发挥了重要的作用。12月12日,周小川表示:“今年出台的政策,大家最值得注意的还是中央银行的公开市场操作。公开市场操作所达到的效果,可能比提高1个百分点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所产生的实现力度要大得多。”在这


《》 相关热词搜索: [db:gj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