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田里守望者》|麦田守望者的寓意

时间:2021-11-14 10:53:39 浏览量:

篇一:从精神分析角度解读《麦田里的守望者》

从精神分析角度解读《麦田里的守望者》

内容提要 《麦田里的守望者》 是美国作家杰罗姆?大卫?塞林格唯一的一部长篇小说,被称为美国20世纪文学的现代经典。该小说塑造了一个典型的美国“垮掉的一代”的形象,生动形象地展现了作为那个时代美国青少年代表的作品主人公———霍尔顿?考菲尔德在面临从童年到成年转变的过程中所经历的孤寂与失落、苦闷与彷徨,在美国社会引起了巨大的反响。本文试图运用弗洛伊德三重人格结构模型为理论框架,从精神分析的视角研究霍尔顿的人格结构,解析本篇小说主人公作为灵魂守望者的形象。

关键词 《麦田里的守望者》 弗洛伊德 精神分析

一、引言

《麦田里的守望者》美国作家塞林格的唯一的一部长篇小说,被称为美国20世纪文学的现代经典。小说通过第一人称以青少年的说话口吻叙述全书,用现实主义的笔触生动而细致地描绘了一个中产阶级子弟的苦闷、彷徨的精神世界,讲述了20世纪50年代初16岁的主人公——霍尔顿·考菲尔德厌倦人生、逃学三日、寻求理想的一段心路历程。在书中,霍尔顿自述了其被学校开除后在纽约城游荡近三天的经历与感受,也以一个青少年的眼光批判了成人世界的虚伪面目和欺骗行径,揭示了二战后美国社会成人世界的虚伪和庸俗、杂乱和肮脏,因此霍尔顿发出了要做“麦田里的守望者”的呐喊。

该小说一经出版,就受到了诸多美国批评家与青少年读者的热烈欢迎,后被列为美国中学生和大学生必读的课外读物之一,亦被誉为“二战后美国文学史上

① 的经典著作之一”。很多年来,文学批评界对这部小说从不同角度进行了研究,

文学评论家曾从象征主义、成才主题、叙事艺术等多个角度对其进行分析和解读,并对主人公霍尔顿的评价众说纷纭、褒贬不一。主人公霍尔顿,这个出身于中产阶级家庭的年仅十六岁的少年,竟然身负四次被学校开除的记录,并且毫无悔改之意。在第四次被逐出学校后,因害怕父母的责骂,只身在美国最繁华的纽约市① Harold Bloom. Bloom’s modern critical interpretations: J. D. Salinger’s The Catcher in the Rye[C]. Pamela Hunt Steinle. The Catcher in the Rye as Postwar American Fable. New York: Infobase Publishing, 2009, 89.

中心游荡了一天两夜,在这其间吸烟、酗酒甚至嫖妓。国内有学者对该作品中的俚语进行频率分析,数据显示,“Hell”使用了265次,“Goddamn”使用了245次,“Dam”使用了123次,“Bastard”使用了63次。① 因此,有的批评家把霍尔顿与颓废、庸俗、叛逆或危害青少年行为相联系,《麦田里的守望者》也曾一度被某些学校和图书馆列为禁书。然而,评论界也不乏对霍尔顿人物形象的高度赞赏。有的评论家认为霍尔顿生动展现了青少年的成长烦恼,“反映的是生活本身,亦如今天我们所了解的生活”,② 有的学者认为“霍尔顿曾经是,也一直是,一种文化偶像”。③ 本文拟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角度重新解读这部经典之作,研究霍尔顿的人格结构,解析其灵魂守望者的形象特征。

二、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结构理论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既是奥地利的精神病医生和著名的心理学家,又是精神分析学的创始人。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主要以无意识、梦、幻想、欲望等人类精神活动为研究对象,其理论与观点早已超越心理学的范畴,成了一种理解人的动机、人格和精神活动的科学,并在文学、艺术、美学、哲学、教育学等西方社会科学的各个领域中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西方心理学史学家和哲学史学家对于弗洛伊德的理论发展史,一般分为早、晚两个时期。

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的各种学说中,人格学说是其最有影响的分支之一。弗洛伊德的早期理论把人的思想分为两个方面:意识和无意识。他认为,“精神析的第一个令人不愉快的命题是:心理过程主要是无意识的,至于意识的过程则仅仅是整个心灵的分离的部分和动作。”④ 意识是与直接感知有关的心理部分,它包括个人现在意识到的和现在虽然没有意识到但可以想起来的;
而无意识则是指我们意识之外的情感、思想、欲望和回忆。根据弗洛伊德理论,我们即使不知道无意识的潜在影响,它仍然会影响着我们的行为和经验。弗洛伊德早期的人格学说,我们可以称为“二部人格结构说”。

① 详见李雪平《麦田里的守望者》的语言风格,载《名作欣赏》,2009年第21期,第88页。

② Freedman Carl. Memories of Holden Caulfield and of Miss Greenwood[J]. Southern Review, 2003, p. 401-417. ③ Lisa Privitera. Holden’s irony in Salinger’s The Catcher in The Rye[J]. Explicator, 2008, p. 203-206.

④ 弗洛伊德. 精神分析引论[M]. 上海: 商务印书馆, 1986. 转引自王伊兰《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探微》,载《美中教育评论》2005年第4期,第77 - 81页.

在晚期,弗洛伊德不仅提出了一些新的概念,而且还在潜意识概念的基础上人格学说作出了修正。1923年,弗洛伊德在《自我和本我》一书中对“二部人格结构说”作了修改,提出了“三部人格结构说”,即人格是由“本我”、“自我”、“超我”三部分构成的。其中,本我完全是无意识的,基本上由性本能组成,按“快乐原则”活动;
自我代表理性,它感受外界影响,满足本能要求,按“现实原则”活动;
超我代表社会道德准则,压抑本能冲动,按“至善原则”活动。其中超我又分为两个部分:一,自我理想包括良好行为的规则和标准, 其中这些行为包括父母或其他权威人士所赞同的。

遵守这些规则将会给人带来自豪感、价值和成就。

二,良知包括父母和社会所认为的一些不好的信息。这些行为往往被禁止,并会导致不良后果,惩罚或内疚和悔恨的感情。本我和超我经常处于不可调和的矛盾之中,自我总是试图调和这对相互冲突的力量。在正常情况下,这三部分是统一的,相互协调的。当三者失去平衡发生冲突时,即导致精神病症和人格异常。①

弗洛伊德认为人类的行为与个性很大程度上是人们难以意识到的心理力量的体现。本文根据弗洛伊德结构模型理论分析霍尔顿的人格特征,即霍尔顿的本我、自我、超我以及三者之间存在的内在矛盾。通过对霍尔顿心理层次的解读,探究发现其内心深处的矛盾与挣扎,解析其希望作为灵魂守望者美好愿望的真正原因。

三、霍尔顿的三重人格结构分析

十六岁霍尔顿·考尔菲尔德是出身于中产阶级的富裕子弟,他厌倦了到处充

②斥着“一天到晚干的,就是谈女人、酒和性,再说人人还在搞下流的小集团” 的

信息的学校,在五门中只有英语获及格,即将经历被三所学校开除后的又一次开除。在与室友打架之后,霍尔顿不愿回家面对父母的责骂,因此在离开潘西中学后,霍尔顿只身在美国最繁华的纽约市中心游荡了两天一夜,他出没于旅馆、酒吧、公园和博物馆等地方,曾经吸烟、酗酒甚至嫖娼,也曾好心的向两个修女捐了十块钱。在亲身经历、目睹了成人社会中的虚情假意和虚伪冷漠之后,他告① 朱立元. 当代西方文艺理论[M]. 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4.

② 塞林格著《麦田里的守望者》,胡本傲译,广州出版社,2007年。

诉妹妹自己想当一个“麦田里的守望者”,并打算做一个聋哑人去西部谋生。他渴望人性的纯真却未果,于是充满了苦闷与彷徨,以至于最后精神崩溃,被送进了一家进疗养院。该小说就是他在精神病院对精神病医生追述自己四十多个小时的所见、所为与所思。

根据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中的三重人格理论,本我和超我经常处于不可调和的矛盾之中,自我总是试图调和这对相互冲突的力量。在正常情况下,这三部分是统一的,相互协调的。但当本我、自我和超我失去平衡,自我无力调节本我和超我之间的矛盾冲突时,就会出现精神病症和人格异常。小说中霍尔顿精神的崩溃正是由于被压抑了的本我的强大力量冲破了自我调节的防线,以及超我在扭曲的现实社会价值观中的迷失。

“本我是个人存在的原动力,同时又是毁灭个人存在的潜伏力量;

它在人的心理开始活动前,是一种积极推进心理活动的原动力,但人的心理一旦发动起来,如果任本我继续住在,人的心理就势必使整个机体陷入重重困难,甚至导致自我毁灭。”① 小说中 霍尔顿在身上不断聚集着本我力量,但是却被畸形地压抑着,找不到可以发泄的路径,最终导致其精神全面崩溃。本我的主要组成力量是力比多(或称性力),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会有“俄狄浦斯情结”②,通过对母亲的依恋来发泄个体中的本我情欲。而在霍尔顿的成长过程中,母亲对他是不敏感的,或说是淡漠的,尤其在弟弟艾里死去后,霍尔顿的母亲对他更是漠不关心。霍尔顿曾经拿隔壁宿舍邋遢而遭人讨厌的阿克莱逗笑取乐,他把自己的红色猎人帽的鸭舌拉下来遮住自己的眼睛,用沙哑的声音说道:“亲爱的妈妈,这儿的一切怎么都这样黑啊”,并吁求“亲爱的妈妈,把你的手给我吧。你干吗不把你的手给我呢!”③ 此处,霍尔顿把令他厌烦不已的阿克莱当作“妈妈”,可见霍尔顿内心对母爱的渴望。对母亲依恋,却得不到回应,于是霍尔顿在成长的过程中情欲发泄的一个路径被堵死了。

在青少年时期的霍尔顿也想通过爱情来实现本我的能量的发泄,但他的女友萨利虽然漂亮却庸俗不堪,最喜欢看一些有明星主演的既枯燥又乏味的戏,令他① 详见王克千《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述评》,载《理论月刊》1986年第2期,第52-55页。

② 详见单静《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美学中的俄狄浦斯情结解读》,载《现代语文》(学术综合版)2013年第12期,第68-69页。

③ 塞林格著《麦田里的守望者》,胡本傲译,广州出版社,2007年。

心生厌恶;
出于苦闷他稀里糊涂的答应电梯工毛里斯叫来了妓女,但面对坐在自己怀里的妓女孙妮,他没有动情,却只有沮丧。因此,通过爱情发泄情欲的方式也失败了。霍尔顿对妹妹菲比的特别喜爱,一方面是由于妹妹菲比是纯真儿童的代表,是霍尔顿作为“麦田里的守望者”想保护的人群,另一方面正是由于他的“恋母”无门、“恋爱”无果,他对妹妹特别的浓厚的爱是依据本我行动的“快乐原则”在无意识中对本我情欲的发泄。然而,被外界不断压抑的本我能量的不断累积决定了仅这一种发泄方式是远远不够的。因此,霍尔顿几次琢磨着“湖水冻严以来,那些野鸭到底上哪儿去了?是不是有人开了辆卡车来,捉住他们把他们送到动物园里去,或者究竟是它们自己飞走了?”① 此处,霍尔顿把自己看成是一只野鸭,而冻严的湖水是他内心深处本我情欲能量的无力发泄状态的缩影,而鸭鸭被捉或自己飞走的猜想是他始终不断地在思考被压抑的本我到底该去寻求怎样的发泄方式的体现。最终,内心渴望纯真的强大的情欲得不到释放,自我的调节机制被压抑了的本我能量冲垮,霍尔顿精神全面崩溃。

除此之外,现实社会价值观的扭曲导致超我的迷失也是引起霍尔顿精神崩溃的另一重要原因。在霍尔顿心中,他对学校里的一切,包括老师、同学、功课、球赛等等,全都腻烦透了。在经历了四所不同学校的生活后,霍尔顿敏锐的发现自己“周围全是伪君子”。爱尔敦·希尔斯中学校长哈斯是个“假仁假意的杂种”,像“娼妇似的”巴结那些有钱有势的学生家长;
潘西中学的历史教师老斯宾塞举止粗俗,“假模假式”。学生们没有信仰,低俗不堪。学生们来学校好好读书为的是“出人头地,以便将来买辆混账凯迪拉克”。② 斯特拉德莱塔不学无术,是个肆意玩弄女生的混蛋;
阿克莱性格古怪,牙齿脏的可怕,喜欢用手挤脸上的大粉刺,还喜欢随手翻弄别人的东西;
欧纳斯特·摩罗行为下作,每次洗完澡都要在走廊上用湿毛巾抽别人的屁股。

而当霍尔顿逃学后在繁华的纽约游荡时,看到的却同样是社会上的人情淡薄和肮脏虚伪。在纽约的埃德蒙旅馆住满了心理变态的人,他们甚至不拉窗帘就干起男穿女装之类的下流玩意儿;
在欧尼夜总会聚集的权势庸俗不堪的家伙,他们拼命的抽烟喝酒,用假模假式的名牌大学的嗓音大声谈论,好让别人知道自己是① 塞林格著《麦田里的守望者》,胡本傲译,广州出版社,2007年。

② 同上。

篇二:《麦田里的守望者》人物分析 蒋乐乐

AN ANALYSIS OF THE TEENAGERS’ PERSONALITY DEVELOPMENT IN THE CATCHER IN THE RYE

By

JIANG Leyao

Abstract

The youth is crucial stage of a person’s whole life. Teenager’s personality development is directly relevant to his or her growth, further, it plays a vital role in maintaining social stability. Personality education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elements in the development of adolescents. J.D. Slinger was one of the most famous writers in America. His masterpiece is The Catcher in the Rye. This novel follows Holden’s experiences in New York City in the days following his expulsion from Pencey. In this novel, Holden’s mental activity took place great changes. His personality also changed gradually. In America, Holden Caulfield has great influence. In this thesis, the author will first analyze the change of Holden’s mental activity and find out the reasons of Holden’s psychological change. At last, the paper will talk about the social significance of teenager’s personality education.

Key Words: Development, Teenager, Personality, education

摘要

青年时期对一个人的一生十分关键,青少年的人格发展关系到他们的成长,甚至关系到整个社会的稳定。人格教育是青少年发展中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赛琳格是美国著名的作家之一。《麦田里的守望者》是他最出名的作品。这部小说讲述了主人公霍尔顿在被学校开除后,在纽约游荡的经历。在故事中,霍尔顿的心理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他的性格也逐渐改变。在美国,主人公霍顿·考尔菲德对青少年群体产生了很大影响。在这篇论文中,作者将首先分析霍尔顿的心理活动的变化,找出霍尔顿的变化的原因。最后,本文将讨论青少年的人格教育的社会意义。

关键词:发展,青少年,人格,教育

Contents

I. Introduction ............................................................................................................. 1

II. Literature Review.................................................................................................... 2

2.1 The Brief Introduction to J. D. Salinger ........................................................... 2

2.2 The Brief Introduction to The Catcher In The Rye ........................................... 4

2.3 The Writing Style of The Catcher In The Rye ................................................... 5

2.4 A Brief Introduction to Eight Stages of Human-Beings’ Personality

Development ........................................................................................................... 7

III. The Development of Holden’s Personality in The Catcher In The Rye ......... 10

3.1 The Mental Changes of Holden ...................................................................... 10

3.1.1 The Transition from Yearning to Loss .................................................. 10

3.1.2 The Transition from Rebellion to Compromise .................................... 11

3.2 An Analysis of the Reasons of Holden’s Mental Change ............................... 14

3.2.1 The Social Reasons ............................................................................... 14

3.2.2 The educational reasons ........................................................................ 15

3.2.3 The Lack of Parental Care .................................................................... 17

3.2.4 Fidelity-Identity Vs Role Confusion ..................................................... 18

3.3 The Social Significance of Teenager’s Personality Education ....................... 19

IV. Conclusion........................................................................................................... 23

References .................................................................................................................... 24

I. Introduction

Jerome David Salinger was one of the famous writers in America. The Catcher in the Rye was the most influential work of J. D. Slinger. Holden was a 16-year-old high school student. He was born in an affluent middle class family in New York. His parents and teachers forced him to work hard, in order to be a successful man, so as to buy a Cadillac in future. He abhorred everything in school. He was expelled from Pencey School for his bad academic performance. Holden packed up and left this school. He spent three days in New York. These three days were full of loneliness. Holden lived in the dilapidated Edmont Hotel. He stayed at the movie theater to kill time. Gradually he had fallen into bad habits such as smoking and drinking. He often used crude language. But in fact, Holden wanted to escape from the adult word. Finally, this irreconcilable contradiction caused his spiritual collapse and he had to be in a mental hospital.

This thesis can be divided into four parts. It the first part, the book and the structure of the whole paper will be introduced. In the part of literature review, J. D. Salinger and one of his masterpieces The Catcher in the Rye and the writing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atcher in the Rye will be introduced, and there is a brief introduction to eight stages of human beings’ personality development. In the third part, the development of Holden’s personality in The Catcher in the Rye will be analyzed and the social significance of teenager’s personality education will be discussed. In the last part, a conclusion will be made.

篇三:《麦田里的守望者》简介

《麦田里的守望者》

《麦田里的守望者》原作名《The Catcher in the Rye》是美国作家杰罗姆·大卫·塞林格唯一的一部长篇小说,塞林格将故事的起止局限于16岁的中学生霍尔顿·考尔菲德从离开学校到纽约游荡的三天时间内,并借鉴了意识流天马行空的写作方法,充分探索了一个十几岁少年的内心世界。

愤怒与焦虑是此书的两大主题,主人公的经历和思想在青少年中引起强烈共鸣,受到读者,特别是广大中学生的热烈欢迎。《纽约时报》的书评写道:在美国,阅读《麦田里的守望者》就像毕业要获得导师的首肯一样重要。

内容简介:该书的主人公霍尔顿是个中学生,出生于富裕的中产阶级家庭。他虽只有16岁,但比常人高一头,整日穿着风衣,戴着猎帽,游游荡荡,不愿读书。他对学校里的一切——老师、同学、功课、球赛等等,全都腻烦透了,曾是学校击剑队队长,3次被学校开除。又一个学期结束了,他又因5门功课中4门不及格被校方开除。他丝毫不感到难受。在和同房间的同学打了一架后,他深夜离开学校,回到纽约城,但他不敢贸然回家。当天深夜住进了一 家小旅馆。他在旅馆里看到的都是些不三不四的人,有穿戴女装的男人,有相互喷水、喷酒的男女,他们寻欢作乐,忸怩作态,使霍尔顿感到恶心和惊讶。他无聊之极,便去夜总会厮混了一阵。回旅馆时,心里仍觉得十分烦闷,糊里糊涂答应电梯工毛里斯,让他叫来了一个妓女(十五块钱到第二天,五块钱一次)。

他一看到妓女又紧张害怕,给了妓女五块钱打发她走了,可妓女要十块钱。后来妓女找毛里斯来找事,毛里斯把霍尔顿打了一顿,拿走了他们要的另外五块钱。

第二天是星期天,霍尔顿上街游荡,遇见两个修女,捐了10块钱。后来他和女友萨丽去看了场戏,又去溜冰。看到萨丽那假情假义的样子,霍尔顿很不痛快,两人吵了一场,分了手。接着霍尔顿独自去看了场电影,又到酒吧里和一个老同学一起喝酒,喝得酩酊大醉。他走进厕所,把头伸进盥洗盆里用冷水浸了一阵,才清醒过来。可是走出酒吧后,被冷风一吹,他的头发都结了冰。他想到自己也许会因此患肺炎死去,永远见不着妹妹菲苾了,决定冒险回家和她诀别。

霍尔顿偷偷回到家里,幸好父母都出去玩了。他叫醒菲苾,向她诉说了自己的苦闷和理想。他对妹妹说,他将来要当一名“麦田里的守望者”:“有那么一群小孩子在一大块麦田里做游戏。几千几万个小孩子,附近没有一个人——没有一个大人,我是说——除了我。我呢,就在那混帐的悬崖边。我的职务是在那儿守望,要是有哪个孩子往悬崖边奔来,我就把他捉住——我是说孩子们都在狂奔,也不知道自己是在往哪儿跑。我得从什么地方出来,把他们捉住。我整天就干这样的事。我只想当个麦田里的守望者。”后来父母回来了,霍尔顿吓得躲进壁橱。等父母去卧室,他急忙溜出家门,到一个他尊敬的老师家中借宿。可是睡到半夜,他发觉这个老师有可能是个同性恋者,于是只好偷偷逃出来,到车站候车室过夜。

霍尔顿不想再回家,也不想再念书了,决定去西部谋生,装做一个又聋又哑的人,但他想在临走前再见妹妹一面,于是托人给她带去一张便条,约她到博物馆的艺术馆门边见面。过了约定时间好一阵,菲苾终于来了,可是拖着一只装满自己衣服的大箱子,她一定要跟哥哥一起去西部。最后,因对妹妹劝说无效,霍尔顿只好放弃西部之行,带她去动物园和公园玩了一阵。菲苾骑上旋转木马,高兴起来。这时下起了大雨,霍尔顿淋着雨坐在长椅上,看菲苾一圈圈转个不停,心里快乐极了,险些大叫大嚷起来,霍尔顿决定不出走了。

回家后不久,霍尔顿就生了场大病,又被送到一家疗养院里。出院后将被送到哪所学校,是不是想好好用功学习?霍尔顿对这一切一点儿也不感兴趣。

人物介绍:
霍尔顿:主人公,是一个有理想的人,想作一个麦田守望者,看护儿童;
想离家出走,远离尘嚣,过田园般的纯朴生活。但在现实生活中,他的理想却被一一击破。

D.B.:霍尔顿最喜欢的作者,霍尔顿的哥哥,也是他的朋友,去了好莱坞,霍尔顿认为他变得虚伪。

菲比:霍尔顿的妹妹,天真可爱,十分喜欢和依赖霍尔顿,喜欢当小大人。最后,改变了霍尔顿的主意。

创作背景: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刚刚赢得了二战的胜利,成为了一个政治、经济和军事大国。在这样的时期,“纽约”就是美国实利主义社会的一个代表。它象征着最“假模假式”的一切,人们的精神生活是一片荒原,没有人在意别人的感受。

作品赏析:
作品主题

《麦》的故事情节时间跨度很小,对于社会现实的批判力度却很大。孔秋梅曾经论述道:“《麦》通过主人公一天两夜游荡纽约的经历,反映了物质生活十分优越的现代美国社会中各种微妙的人际关系,描述了主人公在精神上的压抑,心理上的挫伤与生活中的孤独,以及人们在相互交往中所产生的矛盾和冲突。霍尔顿既是这异化社会的代言人,同时又是这异化社会的牺牲品。”异化是现代社会的重大问题,是现代社会中人类所面临的重大挑战,也是现代哲学的重要概念。在现代工业文明及后工业文明里,技术挤压着人的原始生活空间,提高了人的感官的自由系数,却降低了人的精神的自由系数。人迷失了自我,泯灭了自我,向着“非人”的异化状态沦落,而社会也向着物化的异化状态跌落。异化问题的核心维度是价值的维度,人是目的、人是价值的尺度这样的古典哲学命题受到了挑战。然而,道德作为考量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标尺,关系着人学目的论中终极价值的内部结构与内部机制,也应该成为异化问题的重要操作性维度。

《麦》表现的社会是一个异化的社会,也是一个道德堕落的社会。在这种社会范围内的整体性的堕落中,个体的堕落有可能在表层的堕落之下蕴含着深层的反堕落和道德的信息,有可能具有积极的内涵。霍尔顿以其自身的堕落揭示和反抗着异化社会中道德的堕落。在其堕落中可以窥见某种道德性,他所展示的是堕落行为里的道德,一种堕落的道德。

《麦》所表现的社会现实是商业社会的社会现实。在商业社会中,利益关系在社会意识中得到了空前的强调而实现了影响的最大化。由于利益关系得到了最大程度上的强调,思想关系与情感关系退居幕后,思想感情连结所需要的真诚淡漠了,往往可以促进个体利益的虚伪则大行其道。虚伪的作风愈演愈烈,成为商业社会人际关系的重要特征。在麦田中奔跑的孩子随时可能不慎跌落悬崖,这象征着纯真者时刻面临社会性道德堕落的威胁,他们有可能陷于异化的道德泥潭中不能自拔,他们有可能受到当时物欲横流的商业社会的腐蚀而迷失本真的自我,在道德异化的危机中走向身份的异化。而霍尔顿梦想着成为一名麦田里的守望者,他要拯救那些处于危险之境的纯真者,使他们免受精神的伤害,使他们永远纯真,使他们坚守道德的阵地,不受堕落之苦。在这里,霍尔顿将自己定位为一位道德上的救世者,表达了他不满于当时社会中道德的堕落。

艺术魅力

这部小说的艺术魅力在于作者把重心放在对人物心理的深度剖析上,他以细腻而探析的笔法,细致入微地刻面了主人公霍尔顿的矛盾心态,描绘出霍尔顿复杂的精神病态。国内外分析霍尔顿精神病态的文章很多。德国学者汉斯·彭纳特从精神分析的角度着力剖折了霍尔顿的孤独。他认为霍尔顿心中有两个世界:——个是由阿克莱、斯特拉德莱塔以及妓女孙妮等人所代表的丑陋世界。另一个则是由弟弟艾里、妹妹菲比以及修女等人所代表的纯洁、美好

世界。霍尔顿因为发现后一种世界的日渐消失而感到孤独。国内评论家罗世平认为霍尔顿在纽约游荡的三天中企图消除他与同胞、社会之间的隔膜,试图达到一种超越自我中心的境地。但事与愿违,霍尔顿所去之处似乎都有一种无形的墙将他与别人隔离开,使他始终只能在社会的围墙外游荡而不能与社会合为一体。罗世平写到:“霍尔顿为克服隔离感而产生的痛苦,又试图退化的知觉尚未产生的合一状态,即人诞生前的状态。他渴望能返回象征自然、黑暗的子宫。然而,霍尔顿似乎只能在幻想中寻求这种退化性的合一状态。他幻想当一个麦田里的守望者。”

有关小说的结尾也是评论家争论较多的部分。一些评论家们认为霍尔顿历经矛盾、抗争,最终回到社会。尽管他付出了惨重的代价——精神崩溃,但他最终认清了人生成长的历程,适应了社会。评论家波尔曼指出:“霍尔顿知道事物将不再和从前一样??,他知道他的周围发生了雪崩似的变化。”在小说的最后一幕场景中,在中央公园里,当霍尔顿看到菲比骑着木马玩耍时,他的内心得到了安慰,我们也知道他长大了。”

而另外一些评论家则对小说的结尾持悲观态度,他们认为故事在霍尔顿精神崩溃的悲哀中结束,因为霍尔顿无法解决他所面临的种种社会问题,所以只能以这种方式逃避。国内评论家方成在其文章“逃避·探亲·反抗·绝望——论美国文学中儿童形象”中指出:“霍尔顿是自觉的逃避者,其反抗充满着失望和无奈??。霍尔顿的结局是彻底的人生绝望,以致精神崩溃,被送进精神病院。”

塞林格在这本书中采用了第一人称限制视角,故事的讲述只限于霍尔顿的心理活动或感觉范围之内,而霍尔顿却是一个正在接受精神分析治疗的17岁的青少年,是一个对周围世界没有正常判断能力的人。书中第一章,他面临失学的危险,可他照样观看橄榄球比赛,甚至想到“我还是击剑队的领队,真了不起”。其实,他这个领队只是一个专管杂务的小跑腿儿,因不谨慎弄丢了比赛用的所有装备,不但害得大家不能比赛,而且他自己也遭到众人的白眼,他本应感到自责,但他的反应却是“说起来,倒也挺好玩呢。”他离开学校在外游荡,没有任何目标和方向,不知道自己想于什么。

塞林格独具匠心地以这样一个人物作为说者,极大地否定了传统形而上学的美学观念。传统的美学观念认为美是文艺作品固有的属性,是人的审美体验凝聚的表现形式。艺术作品作为美的形式的创造既包含艺术形象对现实的再现,也包含艺术家对现实的审美意向和审美评价。艺术生产的目的在于以升华了的审美体验去陶冶灵魂,给人以纯粹的审美享受。艺术作品应创造美的氛围,美的形象,美的理想,使其具有感人的魅力、永恒的价值以及一种和谐、统一的整体形态。而塞林格笔下的霍尔顿却与这样的审美对象相去甚远,他是一个患有轻微精神分裂的青少年,价值观念尚未完全形成,理性世界一片混乱。

读者通过霍尔顿的视线看世界,不自觉地被他的态度所牵引,正如华莱士·马丁曾指出的:无论我们决定将叙述者所写的东西如何分类,我们都依靠叙述者的肯定加以判断,叙述者代表判断事物的准则。在霍尔顿的眼中,成人的世界是虚伪、肮脏、“假模假式”的,他希望能做一个“麦田里的守望者”,去保护孩子,不让他们受到污染。在他看来,“人们就是不把真正的东西当东西看待。”这“真正的东西”究竟是什么,霍尔顿自己也说不清楚,他只是觉得和妹妹聊聊天、怀念死去的弟弟是自己喜欢做的事,这对他来说是“真正的东西”。这一方面反映了霍尔顿害伯长大,讨厌成人世界,希望保护比他更小的孩子,使他们不要受到成人世界的玷污;
另一方面可见霍尔顿并没有给读者一个明确的答案,他在此布了一个未定点,留下了一个“空缺”以待读者的填补,每个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人生体验对这“真正的东西”作 相关热词搜索: [db:gj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