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热点新闻评论
张靓颖事件,讲真,你当个吃瓜群众就够了10.11
10月8日,媒体公布张靓颖和冯轲将于11月8日在意大利举行婚礼。次日,张靓颖妈妈张桂英公开对两人的婚姻表示反对。“漫漫十三年,终于等到你”,这对颇受争议的情侣眼看就要步入婚姻的殿堂,却在一天后就从幸福的云端跌入舆论的漩涡。
娱乐圈里,婚姻不被看好的明星夫妻不在少数,前有张晋蔡少芬,后有汪峰章子怡,如今又多了一对:冯轲张靓颖,但无论从反对声音的话题性还是严重性上来看,冯轲张靓颖这对都远远地超越了前两对。原因很简单,不同于其他不被粉丝或不被外界看好的明星夫妻,张靓颖和冯轲的婚姻,是由作为张靓颖唯一家人的张妈妈带头反对的,而且是以一种最为极端的方式——借助媒体发布反对冯张二人结婚的公开信。
在公开信中,张妈妈详述了反对的理由,主要有三:
一、女儿的婚讯自己通过媒体才知道;
二、冯轲违法变更公司股权剥夺女儿财产;
三、冯轲一直在欺骗靓颖不想女儿再错下去。
这封公开信一出,“张靓颖婚事遭母亲反对”事件立即占据微博热门话题榜首,参与话题讨论的人数不断增加,讨论的内容主要围绕在“冯轲是否是个渣男”以及“张母此举是否合适”。“微博娱乐”针对此事发起投票征集网友态度,以下是主要观点及网友的投票情况:
其中,支持张母者最多,达到近29%,支持冯轲者最少,只有1%,这样一边倒的结果在舆论热点事件中并不多见,这几年来也就在马蓉王宝强离婚事件里见过。
9日下午,张靓颖发微博回应此事,说明自己和母亲之间存在误会,冯轲并没有侵占其财产的行为,希望大家不要再参与议论其家务事。(图)随后,冯轲转发张靓颖微博,同时对“未告知张母婚讯”和“与前妻离婚时间”等作了解释,并表示愿意把所有财产转移到张靓颖名下。
回应并未使张母和网友满意,随着更多爆料的出现,事件还在不断发酵,真相也越发扑朔迷离。仅是目前,就已经出现“冯轲包养张靓颖粉丝yoyo”“冯轲对张靓颖洗脑控制”等,消息内容骇人听闻,但来源均无法核实。唯一的共同点就是,所有新出现的消息都是明显有利于张母。当然,在真相尚未明晰的情况下,我们无法因此就说张母被全明星探利用炒作空穴来风的传闻,正如我们也无法肯定冯轲确实就是很多人口中侵吞财产骗取感情的渣男。
此刻,作为局外人,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好好地做我们的吃瓜群众。不要以为吃瓜群众是好做的,事实上,一名合格的吃瓜群众要求可是很高的,最起码,你得警惕以下这三点
第一,面对事实不清争议极大的热点事件,轻易站队。
我们总是太轻易去选择立场:暴打女司机——男人打女人,谁对谁错,还用问么?官员轰记者——不用说,肯定是官员被记者挖出了黑幕恼羞成怒。此次的张靓颖事件也一样,虽然微博吵得沸沸扬扬,但至今并没有谁能拿出确凿的证据证明冯轲确实转移了张靓颖的财产,或者冯轲确实包养了粉丝,虽说是亲生母亲,但张母所发表的言论也并非就是经过测谎的真相,为何网友就如此轻易地选择了立场呢,凭猜测?凭感觉?我想大多数人都是根据冯轲过去的表现来猜测,因为冯轲让张靓颖做了小三,因为冯轲在被张靓颖求婚时表现得犹豫畏缩,所以冯轲不爱张靓颖,他就是一个欺骗靓颖感情把张靓颖当作赚钱工具的渣男。以上推测符合情理,但没有证据还是缺乏说服力。毕竟,这世界上没有好人和坏人,只有做了好事的人和做了坏事的人。
曹林在他的《时评十讲》里说过一句话,值得很多新闻学子铭记:“一事当前,先问真假,再断是非。”人对事物的正确认知途径是,先了解,再判断,但现在一切都讲究快,新闻来得快,谣言来得快,伤害来得快,唯独真相,它总是姗姗来迟。
第二,阴谋论者,习惯以最大的恶意去揣测他人。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网络上出现了这样一个群体,世界在他们眼里是丑陋的,人性在他们眼里是邪恶的,所有人做所有事,都不是表面看起来那么简单,一定潜藏着某种不可告人的居心。所以冯轲十几年来对张靓颖的陪伴和扶持都是处心积虑,所以张母发动社会舆论阻止女儿结婚都是为了财产。面对娱乐圈的新闻,阴谋论者最喜欢的一句话就是:套路,全是炒作。此次张靓颖被推到舆论的风口浪尖,甚至不惜形象同卓伟在微博开撕,但仍然有声音质疑她是在炒作。拜托,有几个人愿意拿自己的婚姻炒作,尤其还是自己等待了13年的盛典?对陌生人不怀好意的阴谋论者,才是这世界最不该有的存在。
第三,造谣传谣,唯恐天下不乱。
如果说“轻易站队”是缺理智,“阴谋论者”是少善心,那“造谣传谣”就是欠教训。在事件发生之后真相到来之前,谣言总是泛滥成灾,造谣者无事生非添油加醋,传谣者不辨是非助纣为虐,很多时候,谣言甚至能够掩盖事件的真相,因为谣言永远比真相来得刺激,相比真相,人们记得更淸的往往还是谣言。正如不久前去世的乔任梁,SM一说荒谬至极,最后也的确被证明纯属谣言,然而人们看得到谣言,却不一定看得到澄清,很多不明真相的人们还是会把SM同乔任梁联系在一起。此次张靓颖事件,谣言从一开始就没停过,先是微博网友爆料冯轲出轨中戏女生,张靓颖出面澄清是造谣;
后来又有张靓颖公司前员工爆料冯轲控制家暴张靓颖,这次张靓颖直接在微博与挑起此次事件的卓伟开撕。
在未得到证实前,所有的爆料和消息都只能算做谣言。为吸引眼球赚取话题量,第一狗仔卓伟将这些爆料公之于众,缺乏分辨能力的网友就会信以为真,有的还随手转发,无意中已经成为谣言的传播者。造谣的人其心可诛,传谣的人也同样面目可憎,因为,谣言是网络世界最为恐怖的伤人利器,细刀子割肉,杀人于无形。
不站队、不阴谋、不传谣,这是作为当代标准吃瓜群众应该坚持的“三不”主义。这个世界很乱,每天都有太多事情发生,扑朔迷离,错综复杂,我们没有时间,更没有必要去探索每一件事的真相
所以,做一个吃瓜群众就挺好,毕竟这些事,一言以蔽之:统统和你无关。
放弃民(补)心(贴)的滴滴能否经受住网约车新规的考验?10.9
坏消息犹如晴天霹雳,从昨天开始,滴滴的小伙伴们估计已经有一半人哭晕在厕所,剩下的另一半人在等坏消息确认之后再晕倒。
一天之内,北京、上海、深圳、广州四大城市不约而同公布了所在城市的网约车管理办法(细则)的征求意见稿。虽然不是最终定稿的正式文件,但是初稿的杀伤力已经足以让专车平台霸主滴滴公司的小伙伴颤抖甚至恐慌。两个月前,当滴滴宣布收购优步中国,优步中国员工抱怨自己在前线奋力拼搏却被老板出卖了的时候,滴滴小伙伴身上脸上满是胜利者的迷之微笑,想不到风水这么快就转到自己头上来了。
细看北上广深四城的网约车新规,共同的关键词有几个:大空间、大排量、本地户籍、本地车牌,入户难度较小的广州和深圳甚至要求车辆是2年以内的新车。毫无疑问,对于已经成长为网约车平台巨无霸的滴滴公司而言,以上任何一点网约车新规都足以让导致其走向衰退甚至没落。
可以想见,虽然国家层面没有公布更加详细的规范要求,但是从北上广深几乎如出一辙的排量和车型规定来看,郑老师认为大排量、大型车的要求应该是在政府内部取得了一定的共识。此时,如果各界舆论没有传递出强烈的反对意见,各大城市正式出台的网约车新规跟征求意见稿版本相差不会太远。这也就是说,现存的网约车平台,特别是滴滴出行将因此受到重创。然而,就算滴
滴公司因此而破产了,郑老师也不会对其有丝毫的同情。当前这种被动局面,归根到底都是因为滴滴公司管理层过于短视造成的。
纵观网约车在中国的发展历程,可以说是一波三折。最开始,第一批专车司机冒着非法营运的风险上路拉客,第一批乘客试探着将自己的人身和信息安全托付给专车公司,中国人开始逐步接受共享经济理念的洗礼。紧接着,专车平台带来的法律伦理和社会治安问题也接踵而至,为了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交通部长在2015年全国两会上公开表态私家车永远不能当专车。随着专车平台数量和规模的发展,共享出行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群众的出行难问题,舆论开始呼吁政府接受专车。对此,国家层面也积极回应民意,促成了专车合法化。
可以看到,在推进专车合法化运营的过程中,不管各大平台如何兼并重组、大打补贴价格战,最核心的成功要素就是民意的支持和推动。平台公司唯一可以和政策进行博弈的资本,正是民意和舆论工具。没有了人民群众,专车平台什么都不是。只可惜平台的运营者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特别是通过几次合并收购之后的滴滴运营团队,他们错以为是自己一手打造出来这一市场,已经有点飘飘然了。
滴滴公关如何“戏弄”媒体和舆论的段子,此处暂且按下不表,光是看滴滴公司在收购优步中国之后对于乘客那种过河拆桥的态度,就能看出这个团队的气度和眼界实在太短浅。一方面对外宣称不会减少补贴,一方面悄悄地把之前给予乘客和司机的优惠迅速取消了。以前坊间经常说互联网的玩法就是羊毛出在猪身上,这次专车乘客们算是切身体会到了——自从取消了补贴之后,正常上下班时间专车的费用基本上都是出租车的两倍。在此之前,有谁敢想象出租车竟然成为个性化出行的最低价方案?
作为一个商业公司,滴滴当然有权利、有资格调整它的补贴政策。但是如果滴滴自认为有决心要做一个大平台,那么这种短期套利的行为则无异于自毁长城。在打造平台这一点,微信让人不得不服。马化腾和张小龙闷声做事,轻易不敢谈及商业化,终于将微信做成一个连接一切的生活服务平台,试问生活中有谁离得开微信?很显然,滴滴的管理层和投资者与微信团队之间,思想境界和商业谋略差了不止1000个王思聪。一个刚刚完成市场兼并就要挥刀砍向客户、急于盈利套现的公
司,无法让人相信其会成长为一个伟大企业。生于人民,养于人民,长大后如果不紧紧依靠人民,则势必被人民无情抛弃。
网传,滴滴公司相关人员在看到网约车新规征求意见稿后声称专车费用可能将翻倍。毫无疑问,滴滴管理层在遇到问题后又寄希望于人民群众,希望借助汪洋大海般的舆论声势向政府施压。但是人民群众不傻呀,当滴滴公司一脸决绝地取消补贴时,他们心里已经明白自己被专车平台牺牲给利益了,难道被卖一次之后还要再傻傻帮你算钱?
此外,郑老师忍不住要问一句,谁给滴滴随意定价的权力?网约车合法化之后,专车平台是否有不受管制的定价自由?说涨几倍就涨几倍,专车定价是否需要接受物价监管吗?如果不用,那么政府又对出租车限价,这是否是新的不公平?
出租车是政府管制行业,车辆数量长期受到严格管控,各个出租车公司一直想要扩大车队规模而不得。对于出租车公司而言,每增加一台车的边际管理成本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但是却可以从新增的车辆上面赚到更多的份子钱和管理费,他们当然希望大幅增加出租车的数量。
然而,从公共管理的角度,道路通行量是有限的,放任路面车辆自由增长,最终一定会导致经济学上的“公地悲剧”——路面车辆太多,把道路堵死了,每个有车的人都成了受害者,整座城市成了“赌城”,经济社会发展陷入停滞状态。站在政府的立场上,他们当然不愿意也不能容忍出现这样的情况,因此出台了摇号、拍卖车牌等措施来限制私家车的增长,同时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兴建地铁、快速公交干线,最终的目标就是提高城市道路通行效率,为城市发展增添活力。
遗憾的是,由于网约车的突然出现,政府对于城市交通管理的老一套失灵了。专车一开始打着共享经济的旗号,宣称接送人的都是上下班顺风车居多,因此对于城市交通的影响极为有限,甚至能让交通更顺畅。事实证明,专车的出现带来了大量的外地牌照车辆和专车司机,他们明显加剧了道路的拥堵情况。而且,说好的共享经济也没什么效果,除非有高额补贴,否则拼车也失去了市场。
更糟糕的是,专车司机除了收费方式不一样之外,和出租车几乎没有区别,但是他们的纯收入却比出租车司机高很多,这直接导致出租车消极怠工,服务态度更加恶劣。政府当然不能眼睁睁看着出租车行业变乱,一旦出租车司机发生群体性事件,这个责任不是某个部门或者某个领导能够
篇二:热点新闻评析
对《新一轮考试招生制度改革令人期待》的评析
——来源:《南方日报》
今年,高考制度的改革引发了一轮又一轮的热议。对于这次改革,媒体是如何进行报道的呢?本文将对南方日报的《新一轮考试招生制度改革令人期待》进行剖析,以解构有着党报性质的南方日报的新闻传播过程;
其次,辅之以南方都市报同等题材下的新闻作品进行对比,以粗略得出造成两者不同的原因。
一、 选题方面
首先,选题是个热点话题,便于吸引读者兴趣。高考制度一直以来都是街头巷尾热议的话题,碰上今年“大改革”,一时间更是成为炙手可热的“热芋头”。
其次,新闻价值比较高。南方日报在方案出台的第二天随即进行新闻报道,体现了时效性和新鲜性;
而且高考制度向来受到的关注度比较高,关乎许多学子的仕途变迁,此次新闻选题也有一定的接近性。
另外,选题重点突出。这次高考改革对“招生制度”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大手术”,不仅废除了许多加分项目,还对教育落后地区的招生方法进行了一些列的改革。而南方日报虽然报道的题材是高考改革,但侧重于介绍改革中的“招生制度”问题,抓住了改革中的重点也就利于向读者传播重点。
不过,南方日报这篇新闻作品存在明显的舆论导向,通篇读来可感受到媒体在这一事件上“宣传理念”多于“展现新闻”。作为具有党报性质的媒体,南方日报也许不可避免地承担起向政府职员、人民宣传的作用,因此,就这一点上来说,报道歌颂式的行文风格也正符合南方日报的报道方针。
二、 语言分析
总体来说,这篇报道的语言较为严肃谨慎正经。文章从标题开始,就表达了对此次高考改革的肯定。行文间不乏赞美之词,使用了大量积极性的形容词,如“一次最全面最系统的改革”,“改革内容和举措上有明晰规定”,“彰显育人为本的正确导向”等等,“官方式”语言较多。
从受众方面来说,南方日报的读者大多是政府职员,因此语言上务必做到严肃谨慎,这样有利于树立党报的权威,方便准确妥当地传播党的思想理念,进而起到一定的思想指导作用;
不过,对于南方日报其他的读者——部分市民来说,这样“官方式”的语句就显得过于空洞乏力,难以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
三、 结构剖析
首先,文章在开头总括当前教育发展之迅速,高考改革刻不容缓,以引出此次改革的必要性。从宏观上来说,这样的开头有抛砖引玉的作用。
其次,文章简单谈了下过去高考制度存在的问题,进而带出“招生制度”的改革。从整个改革的讨论转向改革中的一点,使文章重点突出,利于读者以小及到理解本次改革。
然后,对“招生制度”的改革采用了并列式的叙述,分点展示改革后的变化,条理比较
清晰。
四、对比
首先,从整体基调来说,南日对这次高考改革的方案偏向赞歌式风格,标题《新一轮考试招生制度改革令人期待》即表达了肯定的态度,并且带有呼吁群众一起来“期待”、导向舆论的倾向;
而南都则表现出更多的疑问,同样看标题,《高考改革价值需通过录取制度改革实现》,很明显南都侧重于指出方案中的问题,把问题展现在读者面前。
其次,从中心论点来看,南日的是“招生制度改得好”,而南都的是“录取制度改革不明朗”。这次改革中,“招生制度”方面的变化比较大,列出了许多措施促进招生制度的公平。而南日就是抓住这一点,由小及大地进一步肯定这次改革的作用;
南都对招生制度的肯定以一句话“也进一步明确要改进招生计划分配方式,力图校正高考公平,”带过后,笔锋一转,提出录取制度还存在的问题,对改革作用并无明显的褒贬,只是提出改革之路还任重道远。
然后,以文字风格而言,南日较为严肃谨慎,“官方式”语言较多;
南都则偏向中立客观,运用“一定程度上”、“或许”、“如果”等程度、假设式的副词,同时,行文具有较强的逻辑性——先是总体概括这次改革的内容,然后提出还存在的问题,即录取制度,接着验证为什么存在问题,最后对问题作出“怎么办”的猜想。
南日与南都这次报道的种种不同,是必然的。原因有三。
第一个是,报道方针不一样。南日作为党报,承担着拥护党宣传党的责任,对于改革等大问题,需要发挥南日的传播作用,由自身的肯定进一步带动人民群众的肯定;
南都作为一份综合性的大众报纸,报道的限制较少,对于高考改革这种大政策性的问题, 没有“非赞不可”的必要,在舆论导向方面也相对客观中立些。
第二,内容选取不一样。南日中,政治经济类的话题较多,偏向于以“大问题”来影响“小群众”,因此在这次改革中,南日的立足点是改革对人民的影响作用;
而南都的报道中,以“接地气”的生活热点问题居多,虽也不乏“改革”、“反腐”等大问题,但一般都会立足于这些问题中的一个小点,如这次对高考改革的评论中,南都选取了“录取制度”这一点来展开讨论,对改革作用、影响力等内容提及的不多。
第三,受众不一样。南日的读者是政府部门的公务员,这批读者是党的拥护者,向他们宣传政策的有利之处便于进行“二次舆论导向”,以影响他们的宣传方向来影响百姓的认知内容;
南日的读者更广泛,涉及大部分的老百姓,因此在热点问题的评论上,南都重在提供一种思考方式,以引起读者的思考,而对于认知内容则没有明显的偏向性。
总而言之,我认为,南方日报更像是一位父母,秉承着延续家族信念的责任,通过南日,让子子孙孙——人民,爱上党、拥护党,继承党的精神理念;
而南方都市报给人的感觉是一位朋友,和你讨论生活百态,向你提供一种思考方式,目的当然在于吸引更多的“朋友”,但同时,也希望能引起读者对生活的思考,一种属于自己的思考方式。
篇三:2016年上半年十大时事热点与评析(精华版)
2016年上半年时事热点与评析
一、?北京和颐酒店女子遇袭?事件
1.酒店方:
(1)缺乏责任意识。
①小责任:这里的责任包括服务意识和安全意识,顾客入住,在某种意义上和酒店形成了协议,酒店有责任为顾客提供高质量的服务,包括住宿环境、餐饮环境等;
更有责任为顾客的安全负责,包括居住安全、消防安全、饮食安全等。
②大责任:公共安全是社会安定、社会秩序良好的重要体现,是人民安居乐业的重要保障。公共安全除了政府的监管责任、还有企业的主体责任,显然在维护社会公共安全方面,酒店等行业的联防联控责任没有落实。
(2)缺乏意识。未处理好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
2.执法主体:
(1)监管缺位。政府的职能定位应该是为市场营造公平、安全的竞争环境。在这一点上,天价虾、天价鱼、一口茶等事件均暴露了这个问题。
(2)职能交叉,权责不清。对于酒店等行业方方面面的管理,涉及公安、消防、安监、工商、扫黄打非办等部门,群龙闹海、九龙治井,责任主体不清晰。
3.路人:
信任危机。这件事不牵涉道德问题,不能简单的道德绑架,路人不施救,不代表道德有问题。这是现代文明发展的必然产物,人类经历了熟人社会到陌生人社会的转变,所以必然需要道德约束辅助以法律约束、诚信体系的建设、讲道德的宣教等。
二、深圳?禁摩限电?
1.出发点是好的,是为了降低交通事故发生率,保障道路交通安全,打击非法营运,维护道路交通营运服务秩序,保障民众出行安全。(相关数据:深圳交警部门数据显示,2015年全年,深圳实现了交通事故总数和死亡人数的双下降,但涉摩涉电交通事故死亡人数为114人,已占死亡总人数的24.77%,伤亡率明显高于其他交通事故。2015年,全市接到涉及摩托车、电动车乱象的投诉高达1500多宗。)
2.此事暴露的问题:
(1)懒政思维。政府管理两大顽疾是不作为和乱作为,此事有乱作为之嫌,以禁代管。
(2)没有把握好公共利益和公民权利之间的平衡。一方是安全隐患、一方是民众出行、快递等民生需求;
一方是倡导绿色出行,一方是禁电限摩。
(3)民众安全意识淡薄。部分群众确实在出行过程中缺乏交通安全意识、不戴安全帽、横冲直撞、闯红灯等现象确实存在,对自己、对路人都存在安全隐患。
(4)路权分配不合理,道路基础设施不完善。只重视机动车、忽视电动车、摩托、自行车等。,深圳此次执法的理由之一就是大多数道路没有专用车道。(4月11日起,北京长安街及其延长线等10条道路,将禁止电动自行车通行。市交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这些路段交通流量大,机动车和非机动车混行区域广,交通事故多发。)
(5)法律规范、行业标准制定滞后。深圳等很多地方查处电动车依据的仍是1999年那个过时的标准。按照?40公斤以下、时速20公里以下?的标准,这样大多数电动自行车将不符合上路要求。相关管理法规严重滞后,给各地的执法管理造成巨大压力、带来争议。
(6)民主决策机制不完善,听证会制度落实不到位
如果执法部门在执法前,充分听取民意,制定出权衡公共利益和公众权利的政策,就不会引起如此争议。
3.应该采取的对策:
(1)宏观。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改革的评价新标准:?把是否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是否给人民群众带来实实在在的获得感,作为改革成效的评价标准。??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因此,任何政府行为、改革的标准应该考虑公众的感受,不能任性执法。
(2)微观。
①厘清三张清单:(政府)权力清单,法无授权不可为;
(政府)责任清单,法定责任必须为;
(市场、社会)负面清单:法无禁止即可为。
②投入资金,完善道路基础设施,明确路权。
③宣传安全意识、交通法规。
④规范行业标准。(补充一个课上没讲的,今早的新闻:8日,国家邮政局发布《快递专用电动三轮车技术要求》征求意见稿,拟规定快递三轮车装备封闭式厢体、配统一标识,车长在3米内,整车质量不超200公斤,载重不超180公斤,4秒内起速不能超过每小时5公里,时速不能超过15公里。)
⑤健全民主决策机制,完善并落实听证会制度。听取民意。
三、[?核?平共进,世界大?捷?:习近平访捷并出席核安全峰会]
热点一、习近平总书记访捷并出席核安全峰会(可做常识积累) 新华网北京4月3日电 3月28日—4月1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应邀访问捷克并赴美国出席第四届核安全峰会(习主席出席的第二届,即第三、四届均是习主席出席的)。习主席此次春日外交之旅,受到国际社会广泛关注。南方日报再次发挥评论优势,连续刊发6篇评论员文章,保持每天一篇的高频次,围绕习主席此访期间的重要和会谈,纵论习近平此次外访,重点解读其重大影响和深远意义,在海内外舆论场产生热烈反响。
3月29日发表的南方日报评论员文章《书写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新篇章》,(主旨明确:外交-中国特色外交,同时还体现了开拓了新的外交之旅,新在之前都是政治外交,最经典的例子就是台独比较热的
时候,习主席或者其他的领导出席其他国家,是为了拉近关系,之前都是政治外交的目的,本次是全方位外交。体现在:①政治-与捷克的外交关系;
支持统一中国,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重新建立了更为深入友好的外交关系。②经济-之前都是中国对别的国家的经济外交,是单向外交,本次是双向外交,我们带去了很多合作项目,捷克也为我们提供了很多的合作项目,不单单是国家间的交流,同时也注重具体项目上的外交,开启了经济外交的新纪元。③文化-礼尚往来,互相借鉴学习。学习捷克文学、文化方面的。④生态-核安全峰会体现的更加明确,共同关注核安全问题。⑤社会-机械制造业、生物制造业、中医技术走出国门等⑥一带一路的推广和落实)重在全局展望,强调这是中捷两国建交67年来中国国家主席首次访问捷克,也是习近平主席首次访问中东欧国家,还是今年首次出访欧洲、首次出席领导人峰会,对深化各方务实合作、增进国际和平与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学习启示:①文章题目的取法②文段的剖析)
30日发表的评论员文章《共同传承和发展好中捷友好关系》,紧紧围绕中捷两国元首会晤会谈内容,回顾中捷友好交往历史,肯定将中捷关系提升为战略伙伴关系的重大战略意义,强调中捷关系已经进入春华夏实的时候,两国传统友谊一定会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偏政治)
《》 相关热词搜索: [db:gj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