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奥斯卡巨作《十诫》影视色彩与主题表现关系浅析(毕业论文)
题目
本科毕业论文() 奥斯卡巨作《十诫》影视色彩与主题表现关系浅析
二 级 学 院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
专 业 教育技术学
年 级2009级
学 号
姓 名
指 导 教 师副教授
成 绩
2013年 5 月 8 日
目录
题目、作者、学院、摘要、关键词 ??????????????????? 1 1 引言 ??????????????????????????????? 2 2 影视色彩与主题表现关系的处理 ??????????????????? 2
2.1 色彩基调在刻画超然宗教主题的强化作用 ????????????? 2
2.1.1 摩西两次见上帝的场景色彩基调分析 ???????????? 3
2.1.2 第一个逾越节的场景色彩基调分析 ????????????? 3
2.2 服饰色彩在角色塑造中的强化作用 ???????????????? 4
2.2.1 民族、身份方面的体现 ?????????????????? 5
2.2.2 性格、情绪方面的体现 ?????????????????? 8
2.3 环境色彩在渲染气氛中的强化作用 ???????????????? 11
2.3.1 杀戮与安详的对比 ???????????????????? 11
2.3.2 黑暗与光明的对比 ???????????????????? 12 3 小结 ??????????????????????????????? 13 参考文献 ?????????????????????????????? 13
奥斯卡巨作《十诫》影视色彩与主题表现关系浅析
李晓丹
湛江师范学院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湛江 524048
摘要:《十诫》是色彩大师塞西尔〃B〃戴米尔在1956年导演的一部史诗电影,故事取材自《圣经》的《出埃及记》,讲述以色列人被埃及人奴役的背景下,犹太先知摩西如何奇妙地被上帝耶和华呼召,领导以色列人出走埃及,并接受上帝颁布的“十诫”的故事。《十诫》在第二十九届奥斯卡金像奖中共有六项提名大奖,并获得了最佳视觉效果奥斯卡金像奖,是当时代的奥斯卡巨作。笔者也被《十诫》中让人享受视觉效果并且能深刻揭示主题的影视色彩所吸引,本论文主要对其影视色彩与主题表现的关系进行浅析,分析了影视色彩如何在服饰色彩、色彩基调和环境色彩各方面生动强化主题表现。
关键词:十诫;
影视色彩;
主题表现;
关系
The Shallows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film colors and theme
expression in The Oscar masterpiece Ten commandments
LI Xiaodan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chool of Zhanjiang Normal University zhanjiang 524048
Abstract:《Ten commandments》is an epic movie directed by colorist Cecil B. DeMille in 1956.The story in the movie is based on the Exodus of《Bible》. It’s about God Jehovah calling Moses the Jewish prophet in a fantastic way, and Moses leading the Israelis out of Egypt, then they receiving the Ten Commandments from God. On the 1956 29th Oscar Academy Awards,《Ten commandments》was nominated for six Oscar awards and got the Oscar for best visual effects, which told us《Ten
commandments》was The Oscar masterpiece at that time. I am attracted deeply by the film colors which let people have good visual effect and reveal the theme profoundly. This thesis talks about the shallows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film color and theme expression in《Ten commandments》, by analysing how the film colors, like dress color, color motif and environment color, strengthen the theme
expression in the film.
Key word:Ten commandments; film color; theme expression; relationship
1 引言
色彩是电影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之一,俗话有相由心生之说,同样,一部电影的主题灵魂往往也可以从其影视色彩中得到体现。因此电影中对色彩的应用就十分讲究了,1956年获得了最佳视觉效果奥斯卡金像奖的奥斯卡巨作《十诫》里对色彩生动而讲究的应用是当时代的经典。被称为色彩大师的导演塞西尔·B·戴米尔对色彩的应用有把握有技巧,使影片中的色彩具有震撼人心的感染力,能深刻地揭示主题。
《十诫》,又称《摩西的故事》,是一部史诗电影,也是一部经典的基督教电影,《十诫》所要表现的主题带有很强的宗教神学意义。笔者是一名基督徒,觉得《十诫》里对色彩的运用有较强的主观性,在某些刻画中并没有与《圣经》的相关内容一致,但这不影响《十诫》里色彩丰富饱满的效果,其影视色彩与表现主题无论在直接或间接上都有着非常大的正相关性。
2 影视色彩与主题表现关系的处理
色彩是影视的重要造型元素和手段,不但表现人物的性格、心理,表达人物和创作者的主观感受,也渲染特定的环境和气氛;
因此影视色彩在表现主题上有独特的作用,《十诫》里超然宗教主题在色彩基调、服饰色彩和环境色彩上都有巧妙的刻画和深刻的揭示。导演塞西尔·B·戴米尔紧扣电影的主题,使影片中色彩客观美的层面跃升到主观美的层面,让观众从角色中或者在场景气氛上,能够通过影视画面色彩从一般生理感受上升到主观意识和审美经验的艺术感受。
2.1 色彩基调在刻画超然宗教主题的强化作用
色彩基调是表现主题情绪的色彩手段和色彩倾向,当五颜六色的颜色在画面中构成统一、和谐的色彩倾向,并统一于某一种色彩之下,那么这种颜色就是画面的色彩基调[9]。一幅静态的图画,它的色彩基调是固定不变的;
而在电影中,色彩基调始终处在运动变化之中,也对变化着的情节气氛起强化作用。
影片的主题是色彩基调选择的主要依据,它对观众的视觉和心理的影响应该与其中的情绪和气氛相吻合,《十诫》的主题带有很多的宗教因素,几个关键的场景都是在述说世人与公义慈爱上帝之间的关系,因此整部影片整体上是选择了略带冷调的低饱和度的色彩基调。以下从摩西两次见上帝,第一个逾越节,这两个关键有有代表性的场景进行色彩基调分析。
2.1.1 摩西两次见上帝的场景色彩基调分析
《十诫》中摩西两次被上帝呼召,第一次从荆棘里火焰中见到上帝,第二次在西奈山上领受十诫,两个场景中上帝都是以金黄色火焰的形态出现,如图2.1.1-1、
2.1.1-2,这也让我们想到以色列人过红海之前,上帝以火柱阻挡了埃及军队,如图
2.1.1-3,《圣经》中往往也以黄金象征上帝的圣洁公义属性。在这些场景中主要是以耀眼的金黄色为基调,并且通过灰沉暗淡的环境色彩来衬托,这种色彩布局使得对比鲜明、主体突出,刻画了上帝的荣耀,深化了宗教主题。
在摩西两次见上帝的具体场景中,很关键的一点就是能把情绪基调和情感倾向落实到色彩基调上,比如摩西见到圣洁荣耀的上帝,自觉卑微软弱,也有恐惧站兢的心情,如此把色彩的运用和主题和氛围结合起来,通过一定的色彩组合来强化基调、塑造形象、烘托主体,给观众以鲜明的视觉印象和强烈的感染力。
2.1.1-1 2.1.1-2
2.1.1-3
2.1.2 第一个逾越节的场景色彩基调分析
《十诫》中很生动地重现了以色列人过第一个逾越节时的情形,法老因为心里刚硬,藐视上帝,为全埃及带来了灾祸,埃及所有长子都被击杀;
而以色列人可以信靠上帝,将羊血涂抹在门框和门楣上(羊血预表耶稣的代赎和救恩),死亡看见就会越
篇二:《摩西十戒》观后感
《摩西十诫》观后感
在看电影之前,也只知道了中国法律的来源——刑起源于兵,没有真正的理解西方法律的起源,或者说没有真正地去认真地考虑过。看了电影《摩西十诫》,心中有点感想。上帝是谁?上帝怎样解救过人类?上帝是佛吗?让我从这部电影说开去。
首先要引入的是《圣经》中的十诫:第一诫 除了我以外,你不可有别的神。
第二诫 不可为自己雕刻偶像,也不可作什么形像仿佛上天、下地,和地底下、水中的百物。不可跪拜那些像,也不可侍奉他,因为我耶和华—你的神是忌邪的神。恨我的,我必追讨他的罪,自父及子,直到三四代;
爱我、守我诫命的,我必向他们发慈爱,直到千代。
第三诫 不可妄称耶和华—你神的名;
因为妄称耶和华名的,耶和华必不以他为无罪。第四诫 当记念安息日,守为圣日。六日要劳碌作你一切的工,但第七日是向耶和华—你神当守的安息日。这一日你和你的儿女、仆婢、牲畜,并你城里寄居的客旅,无论何工都不可作;
因为六日之内,耶和华造天、地、海,和其中的万物,第七日便安息,所以耶和华赐福与安息日,定为圣日。第五诫 当孝敬父母,使你的日子在耶和华—你神所赐你的地上得以长久。第六诫 不可杀人。第七诫 不可奸淫。第八诫 不可偷盗。第九诫 不可作假见证陷害人。第十诫 不可贪恋人的房屋;
也不可贪恋人的妻子、仆婢、牛驴,并他一切所有的。
下面讲述电影:在古老的埃及,有一个朝代,出生过一个孩子。他出生在一个犹太人家庭在他出生的时候所有的犹太男婴都被杀死,只有他逃过一劫。他被放在一个小篮子里,顺着尼罗河飘到了埃及王宫,被当时的埃及王的妹妹收养为儿子,又因为他的聪明才智,长大后被立为未来的埃及王。他就是摩西。当时的古埃及是一个多信仰的时代。犹太人当时在埃及被奴役了400年去修造金字塔和王城。当时的犹太人信仰自己的犹太教,犹太教中曾有预言:预言400年过后会有神人来拯救他们逃出埃及,找到新生,可是400年过去了没有人来拯救他们,他们的命运一天比一天悲惨。
犹太人说的这位神人应该是摩西,摩西是上帝选来的使者,可是摩西开始并不知道自己的使命。后来,摩西身世暴露,他的恶运也接着开始。一开始他丢失了王位,后来他甚至没有了荣华富贵,更被剥夺了亲情和爱情,最后他只得选择离开了曾经养育过他的土地。在一无所有的情况之下,摩西来到了和烈山,他开始思考自己的使命。在和烈山,摩西被当地的祭祀选为女婿,开始了牧羊人的生活。在许多年以后的一天,摩西突然得到了上帝的指引,上帝指引他,要他早日回到埃及,解救在那里的几十万的犹太奴隶。于是摩西回到埃及,但是凭借自己的力量无法带走埃及的奴隶,无法改变他们的命运。于是上帝就让埃及血染尼罗河,让埃及颗粒无收,让埃及的男婴一个个死去。埃及王最后别无选择,只得放走所有犹太人,但是第二天埃及王却突然改变主意,率兵追杀犹太人。可怜的犹太人被追到红河边,面对浩瀚的波涛,他们眼看没有了生路。这个时候上帝出现了,上帝用火龙阻止了埃及王的铁骑,并借用摩西的牧羊杖分开了红海,犹太人拉着马车牛车,带着羊群和孩子们在咆哮的波涛面前安然走过了红海,而埃及王的铁骑却被统统淹没在了红海的万顷波涛中。这就是上帝,这就是仁慈的、宽爱的上帝。
上帝虽然解救了犹太人,然而犹太人究竟不能改变自身可悲的弱点。当摩西来拯救他们时,他们因埃及王减重他们的负担开始怀疑神,认为他们的苦难是摩
西的错。还有在他们收到蛊惑时,不能明辨是非,左右摇摆,无主见。后来摩西带他们出埃及进入西奈山后,摩西受主召唤在西奈山待了40天,他们的坚守又开始动摇起来,受到撒旦的鼓动开始背叛神,崇拜金像,思想败坏,罪恶的思想开始滋生,饮酒作乐,起了贪欲,他们背弃了上帝的戒律。(上帝的十条戒律:“不信他神,不膜拜偶像,不可妄称神之名,周日休息且礼拜,孝敬父母,不杀,不淫,不偷,不谎,不贪”)。显然,犹太人触犯了戒律,最后,面对犹太人的不是幸福的生活,而是不断的惩罚。他们当中犯戒的人被处死,其他的人被罚流浪。电影就此终止。我的问题也找到了答案。上帝不是佛,上帝是六道里天道的众生,他有佛性。在红海被分开的一刻,可以说:上帝就是佛了;
但后来犹太人被上帝无情惩罚的时候,我们只能说:上帝还是上帝。上帝毕竟会成佛,如同每个修行的众生。
影片一开始就说:“神利用光芒在地上创造生命,他让人类掌管地上万物,并让他们拥有分辨善恶的能力,可是人按照自己的意愿而行,因为他们不了解神的律法,他们要支配别人,被征服者要为胜利者效力,弱者要侍奉强者,地上再没有了自由!”我之所以对这句台词感兴趣,因为我也和摩西一样,不知道希伯来人为什么成为了奴隶,为什么活在痛苦的枷锁中。台词告诉我,是因为人们歪曲篡改了神的意思,负有欲望,企图支配别人,让别人为自己服务,对自己称臣,成者为王败者为寇!
有一个情节,摩西问他的生母他是不是她的儿子,他的生母回答:“如果你认为人都是畜生要被人鞭打,如果你向野兽的石像和金像下跪,你就不是我的儿子,我的儿子是一个奴隶,他的双手该被砖头扭曲,他的背部,该有监督的鞭痕。但他的内心却充满了永在的神。”可是当摩西问她是否知道神的名字的时候,他的母亲根本就不知道神的名字。他的母亲认为摩西不应该忘记身份,依附权贵,来欺压奴役自己的同胞,即使做奴隶,也要心里有神在,要相信神会拯救他们。说明其实神是无形的,是活在人们的心中的,活在人们的信念的,而不是向埃及的石像下跪,以之为神。
看完影片,我认为摩西十诫最重要的意义在于把一些古老的习俗,用法律的形式确定下来,成为人们生活的一种行为规范。它具有三个方面的意义,一个是宗教上的,一个是法律上的,一个是道义上的。
那么从宗教上来看,摩西十诫它初步形成了犹太教的教义,乃至于后来发展成为犹太法典,这是它对西方宗教的影响;
那么从法律上来说,摩西十诫它首先体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思想,就是平等的人神契约:无论是作为人,乃至于神、上帝,都应该信守契约、尊重合同,摩西十诫本身就是,上帝为指引逃难的犹太民族拜托苦难,回到他们自己的故乡,所达成的一个契约,你必须遵守我的这个契约,我才肯指引你们帮助你们,回到你们的故乡,如果你们不遵守这个契约,擅自毁约,那么你们是要遭受惩罚的;
反过来说,你是上帝,你是神,你也同样应该承担责任,应该守约,应该带领我们回到我们的故乡,这是人神之间签订的一种契约,那么中间发展出了西方法律文明最重要的一种精神要素,那就是信守契约。
第二个对它法律方面的影响就是,对于西方后来的法律文化,在司法程序上产生了重要影响,那就是它的第九条:不可以做假见证以陷害人;
后来西方法庭大家都会看到,证人都有一个举手宣誓,保证自己所讲的都是真实的,而不是一种做假证,那么这个法典对司法程序影响是很大的,是非常重要的;
在法律方面的另一影响就是,个人权利和责任的明确,这种个人权利和它的法律责任的对应,
是后来整个西方法律的演进过程中,坚持的一个最基本的原则。
从道义上来看就更重要了。摩西十诫它没有具体规定违约的具体惩罚手段和方式,它实际上作为一部宗教性的法律,它要告诉我们的是我们每一个人,应该在自己的内心世界里面,树立起这样一个观念,就是遵守法律。不仅仅只是你个人的功利目的的需要,而且遵守法律本身作为一个人的一种道德担当,是一种道德责任,这个对西方法律文明一种精神品质的影响,是十分深远的。在影片中,摩西知道自己的身份后并未感到耻辱,反而抛弃自己的荣华富贵,到百姓中去,不以是基督徒为羞。他有他的属天价值观即与兄弟同受苦难,不在埃及享乐。在米甸时第一看到牧羊人欺负祭司的女儿便挺身而出他走了那些人,试想摩西当时还在逃难,已是自身难保,可见摩西的善良,有公义。还有后来他娶了西坡拉后帮岳父牧羊,他是埃及王子,在米甸无工作,竟要替岳父母牧羊,这在当时对已男子来说是件很丢脸的事,但是摩西一直忠心耿耿替父牧羊,从未发生争执。从这些都能看出摩西是一个十分有责任感有担当的男性。
无论摩西的苦难为也好,犹太人人的苦难也好,主的最终目的也是为了他们好,但同时也是为力自己。摩西受难,主要磨练他,使他成为为神服务,忠于神,是为塑造他属天的性格----殷勤、忠心,学会降服于神,最终能承担托付。四十年磨练就是完全试炼的意思。十是试试,四是地上的数字,四乘与十是四十。神兴起苦难的环境让他学习生命的功课,十字架的破碎,最终降服在神的臂膀下。以色列人因其犯罪,神罚他们在旷野流浪40年,并且订立了十诫来规范他们的言行,直至罪恶消除,他们才可到达天国。耶稣这么做是希望他的子民能圣洁,没有污秽杂念去侍奉他,显然,他们触犯了戒律,最后,面对他们的不是幸福的生活,而是不断的惩罚所以神惩罚他们。
看电影的时候,我始终不明白,神为什么禁止崇拜偶像,那么崇拜耶和华算不算崇拜偶像呢。我百思不得其解,当我打开字典的霎那,我豁然开朗。耶和华禁止崇拜的是死的东西,是人们臆想的,人们制造的假的东西,而耶和华要我们崇拜的是他,他是世界万物的制造者,他是无形的,是自有永有的,他要活在每个人的心中,活在人们的信念当中,融合在我们的血液里,驻扎在我们的脑海里。
最后我想说的是,摩西请求上帝的指引他这个民族逃出苦难的道路,给了他摩西十诫,而后来摩西率领他的犹太民族也遵守了摩西十诫,上帝也兑现了,摩西最后终于带领他的族人返回了他的故乡,但摩西这个时候已经到了生命垂危的时候了,他死了,死得很安详,因为他的民族逃出了苦难,做出了他所有的努力,他死的那一年是公元前1237年,我想我们应该永远记住这个年头,永远纪念摩西这位伟大的人物。
篇三:堪称经典的17部宗教电影
堪称经典的17部宗教电影
2008年12月02日 星期二 下午 10:42
《十诫》(1956年)
改编自大家耳熟能详的圣经故事,由西席地密尔(奥斯卡的“终身成就奖”便是以他命名)执导,却尔登希斯顿饰演那位带领犹太人出埃及、穿越红海的先知摩西,而埃及法老王则是由光头巨星尤柏连纳饰演;
由于本片早已被美国国家电影保护局列为政府收藏作品,足以证明其在影史上不可动摇的地位,此外本片亦入围了奥斯卡最佳音效、最佳剪辑、最佳服装设计、最佳摄影、最佳艺术指导、最佳影片、及最佳特效(得奖)等多项大奖,是一部不可错过的影史经典之作。
《软乳酪》(1963年)
这部电影是帕索里尼最重要的宗教题材作品之一,影片采用戏中戏方法,表现了一个扮演耶稣的群众演员,戏外由于极度饥饿而食用了过多的软乳酪,结果在拍摄被钉死在十字架上的场景时,自己也因为腹胀而猝死。这个结局将神圣和世俗两种等同结果讽刺的融为一体,遭到了宗教团体的强烈攻击。导演也因“渎神”和“反耶稣”而被叛入狱4个月。
《十日谈》(1971年)
在社会越来越庸常的70年代初,帕索里尼需要一部充满挑战意味的影片,令所有人的头脑为之一震。一向关注经典文本的帕索里尼选中了本国文艺复兴时期挑战封建道德礼法和宗教特权的名著:《十日谈》。这是一次精心策划的恶作剧事件,帕索里尼针对意大利早些时候泛滥的中产阶级电影类型和近年来的政治教条电影,在影片的拍摄方式、表现手段和主体理念等方面加以颠覆,制作出这部极富挑战意味的“通俗影片”。影片所展现的故事,全都质朴地几近恶俗。除了几个讽刺教权的小故事以外,更多的是一些类似街传巷议的谣言故事,这样以宏大的气势规模来拍摄这样“不规范”的影片,也是帕索里尼挑战中产阶级电影观念的一种方式。
争议:对宗教电影极度狂热的帕索里尼,从薄伽丘名著《十日谈》中,精选了9个故事拍摄成电影:在修道院做工的青年,在修女的引诱下与其发生性关系;
用鬼话哄骗神父的小混混,死后却被尊为“圣徒”;
农夫要求神父惩罚自己的妻子,神父去对其妻极尽猥亵。导演再次对神职人员进行了无情的嘲弄,导致宗教人士大为光火,强烈呼吁把他再度扔进监狱。
《耶稣传》(The Jesus Film,1979年)
《耶稣传》是一部根据路加福音而编写的两小时影片。此片被誉为是最准确描述耶稣基督的生平的影片。
《耶稣传》计划的目的是要让世界上的每一个人都能够观看以他们本身的语言配音的《耶稣传》影片。无论您是说中文、法文或其他四百多种的语言,您最终都可以透过您本身的语言去认识耶稣。
《耶稣传》根据新约圣经路加福音在以色列实地拍摄,28年来,它成为了历史上语种最多、发行最广的影片。迄今为止,《耶稣传》已在238个国家、以848种语言放映,成为世上翻译成最多语言的电影。它在176个国家的电视上播放过,超过1500个宗派和差会用它来传福音。据估计,《耶稣传》的观众与听众(多次观赏、网际网路观赏)总计多达62亿人,且有至少5600万人看了影片之后表示愿意信赖耶稣。
《玫瑰之名》(1986年)
这部电影讲述14世纪时发生在一所修道院里的神秘谋杀案,揭露了中世纪的黑暗,对
人类的欲望、信仰、爱情与犯罪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索。与第一部和第二部电影不同的是,观众对于《玫瑰之名》的拍摄质量一致肯定,尽管也有人对这样的题材表达不满。《玫瑰之名》是根据意大利作家翁贝托?埃科的同名小说改编。老牌影星肖恩?康纳利扮演一名修道士,负责调查一连串凶案的幕后秘密。
《基督最后的诱惑》(1988年)
导演马丁?斯科西斯1988年拍摄的一部电影,在此后成为所有表现耶稣的电影中引起最多争议的一部。这部名为《基督最后的诱惑》的影片根据希腊作家尼科斯?卡赞察基的小说改编而成。从一开始,影片就对耶稣性格中神的一面与人的一面同样刻画入微。电影由平民生活开始讲述耶稣基督的一生,将耶稣作为一个普通人去描写,他同样有诸如性欲等凡人有的诱惑与烦恼。书作者卡赞察基最终被革除教籍,这部电影也曾在不同的国家遭到过多年禁映。
《基督最后的诱惑》对耶稣、犹大性格的改编都是十分大胆的。作为一个虔诚的天主教徒,斯科西斯始终在作品中对宗教进行着不懈的探讨。耶稣始终都是斯科西斯心中无法替代的英雄,但他喜欢通过电影将自己的耶稣展现给世人。影片中的耶稣虽然依然有过人的法力,但与以往不同的是,他像普通人一样经常矛盾、迷茫,也会被错误所诱惑,所以斯科西斯赋予了耶酥更多人性的特点。
争议:本片堪称历史上最具争议的宗教电影,导演马丁彻底颠覆了耶稣慈爱的形象,将其塑造成一个拥有情欲的凡人。怯弱犹疑,喜欢幻想,容易被错误诱惑,甚至象普通人一样娶妻生子,而叛徒犹大则摇身变为忍辱负重的圣人。
《神父》(1994年)
盖普?金顿是一位年轻英俊充满活力的神职人员,他满怀拯救社会中人们心灵的神圣职责,来到一个环境混乱、人心散漫的典型的英国工业小城镇。这个混乱的小镇居民素质低落,教化困难,心烦意乱的盖普时常去同志酒吧消磨时光,借酒消愁。这天,他与一男子葛瑞汉相识,一夜激情过后,盖普对他仍满是眷恋。不久,在与葛瑞汉约会时,他俩在车内接吻被巡警查获,并发现盖普是神职人员,此事经报纸披露,顿时哗然?? 年轻的英国神父心中对神子的爱和对同性的爱激烈交战使这部同性恋电影具有了不一般的美丽与重要性?? 影片细致刻画了一位年轻的神父的信仰危机,人世间的罪恶与无奈,使神父意志消沉,白天他在教堂中从事宗教活动,夜间则频频进出男同性恋者聚集的场所,寻找真爱。
《圣女贞德》(The Story of Joan of Arc,1999年)
影片一开始的戏剧性转折、神秘气氛的营造,直到英法两国大军对峙交锋,导演贝松一直忙于刻画贞德的外部形象和神奇的事迹。就象十年前的《尼基塔》一样,贝松把对人物内心描绘的任务,全部交给女演员,任由她们表演出暧昧的“神经质”、“惊慌”、“疯狂”等等外部行为,更把解释这些行为内心动机的任务交给观众。这样单一的极端手法并不能达到更深层次揭示人物内心的结果,而更象是对于塑造人物力不从心或无暇顾及的简单处理??
《圣痕》(1999年)
帕特里卡?阿丘特扮演的女主角佩奇收到母亲从巴西寄来的一串胸坠,随后身上便经常出现伤痕。加布里埃尔?拜恩扮演的凯尔南神父发现佩奇身上的是“圣痕”。有些人身上出现的这种流血的伤口,就像是耶稣被钉在十字架上所受的伤一样。凯尔南继续调查,发现了记载着所谓耶稣遗言的一份译文。影片放映之后,许多人指出这部片子中错误不少。
《怒犯天条》(1999年)
被放逐的天使、地狱来的撒旦、和万能的天父,即将在地球掀起一场腥风血雨的大战。而才刚刚失去信仰的女主角居然在此时被选为解救全人类化解危机的唯一人选!《怒犯天条》中触及一些宗教议题,甚至颠覆了天使的形象,遭至一些卫道人士举白布条抗议。全片虽然多处充满相当尖酸刻薄的讽刺对话,也犀利的剖析了宗教许多层面,但同样也夹杂了许多幼稚低级的笑料。算得上是一部故事内容相当有野心的奇幻喜剧。
争议:被放逐的两个天使,为返回天堂不择手段,来自地狱的撒旦,即将在地球掀起一场腥风血雨的大战,而万能的主,竟然是个女人!这部喜剧影片对白中充满对基督教义的刻薄讽刺,内容触及许多敏感宗教议题,更用恶搞的手法,完全颠覆了天使和耶稣的形象。
《天堂的颜色》(1999年)
八岁的墨曼是盲人里最用功的学生,虽然视障但他对美妙的大自然万物、美景确有独特的感应力,每天他都用光明愉快的心情面对生活。这年暑假爸爸照例带他返乡度假,让他终于可以和心爱的祖母与妹妹们团聚。谁知,正当他在群山环绕的家乡无忧无虑地玩耍时,准备娶新娘的爸爸竟计画摆脱他这拖油瓶?? 盲儿穆罕默德只能用手感知世界,寻找自己心中的上帝。但是它仍然热爱生活,爱自己的父亲,祖母和妹妹。他的父亲也是一个不幸的人,失去了妻子,眼盲的儿子显然是他开始新生活的障碍。为了减轻自己的负担,父亲将穆罕默德送去学木匠。这引发了父亲与祖母间的激烈冲突。祖母去世,彻底打破了父亲再婚的希望。在父亲的内心深处,穆罕默德似乎是他一切不幸的根源,于是在看到儿子落水时他犹豫了。在将要失去儿子的危急时刻,父亲才感悟到儿子对自己的真正意义。
墨曼是个盲童,母亲早死,从小跟着父亲长大。然而,命运又一次与他开了玩笑,父亲为了再娶,视墨曼为障碍,并想办法摆脱自己的亲生儿子。为了远离墨曼,父亲把他从城市带回到家乡。也算是因祸得福,在家乡,墨曼不仅得到了奶奶妹妹真挚的爱,更在优美风景中无比快乐。然而,厄运并没有从此消除,犹豫不决的父亲又把墨曼送到一个盲人木匠处当学徒,理直气壮地摆脱了扶养的责任。人算不如天算,父亲的婚约最终还是告吹了。沮丧的父亲把墨曼带到森林深处,在经过一个独木桥时,墨曼掉到湍急的河水之中,永远地失去了生命。
《阿罗马神父之罪》(2002年)
影片根据葡萄牙作家同名小说改编,并将背景移至当代墨西哥,以性、毒品、丑闻为切入点,大胆揭露教会机构的内部腐败,一经面世便在教会势力强大的墨西哥引起轩然大波,保守派宗教人士不仅长期对影片进行强烈抗议,更要求将所有主创人员开除教籍。尽管声讨四起,这部极具话题性的宗教影片却一举成为墨西哥最卖座的本土电影,并成功入闱当年的奥斯卡最佳外语片。
《马德莲叛逆少女》(2002年)
影片根据真实的事件改编,着力表现主持马德莲收容所里的修女们,如何对别她们冠以“淫荡”、“堕落”的少女进行严酷的惩罚和虐待。导演对天主教修道院黑幕的无情揭露,引起罗马教廷的极大抗议。
《耶稣受难记》(2004年)
在梅尔?吉布森执导的这部电影在放映之前,一些评论家就曾预言他会惹来麻烦。电影再度激起天主教徒与犹太教徒之间的论战,甚至它被指责是反犹太主义的。但是,由詹姆斯?卡维泽主演的这部影片却吸引了数百万观众,票房连创佳绩。据说,为了不重蹈马丁?斯科西斯的覆辙,梅尔?吉布森先让宗教界的权威人士看了本片,确定其没有违反教义且忠实于
圣经之后,才公开上映。运气不错的他目前又在筹拍另外几部宗教题材的电影。
这部影片无疑是影史是最卖座也最具争议性的宗教影片,在它的票房大红特红之时,各种舆论异议也接踵而来。争议主要围绕在影片是否有“反犹”倾向上。1965年,罗马教廷在第二次梵蒂冈会议上正式赦免了犹太人的“罪行”,从此以后,他们不再需要背负“害死耶稣”的沉重罪名,这让所有犹太人都放下了压在心口的一块大石。可是,当梅尔?吉布森开始自编自导《耶稣受难记》时,阴影再次袭上了那些生活在美国的犹太人的心头,片中涉及的敏感宗教问题正是矛盾的来源所在??
争议:影片以极其冷静的镜头语言,叙述了耶稣在拿撒勒度过的最后12个小时,以及受难的全过程。由于影片将耶稣受难场面拍摄的过于逼真血腥,导致很多观众深感不适,并传出一名女性观众在观影过程中因突发心脏病而猝死的新闻,更因将耶稣之死完全归咎于犹太人,引发犹太学者和宗教团体的强烈声讨。
《十字架》(Calvaire,2004年)
法国/比利时/卢森堡合拍惊悚片,导演Fabrice Du Welz处女作,曾在戛纳影评人周展映。
年轻英俊的男歌手在婚礼上演唱,迷倒了一群女观众。在后台卸装时,一个五十多岁的老太太掩饰不住激情向他示爱,他被吓呆了,老太太慌张羞愧地逃出门去。
歌手开车去南方为圣诞节演唱。雨夜,森林小路上卡车蓦然熄火,一男人拍窗向他打听自己丢失的狗。然后男人神色怪异地走开。歌手跟着他来到林外农场唯一的一家小旅馆。旅馆破败,阴暗,潮湿。丑陋的中年老板对他异常热情。
中年男人在晚饭时向他提起抛弃自己的风流妻子也是歌手,并向他承诺第二天一定找人把他的车修好。
歌手在黎明的灰暗天空下准备外出散步,老板警告他不要和其他人打交道。歌手顺路走上乡村小路,在一间破烂的牛棚外见到诡秘怪诞的一幕:一个男人正在和一头躺倒的牛做爱,旁边观众是几个面无表情高矮不等的怪人,其中一个怀里抱着一头花猪。
歌手仓皇逃远,回到旅馆时看见老板正疯狂地用锤子砸他的卡车,他扑上去制止,被老板一下子砸昏。
歌手醒来发现自己戴着胸罩,穿着女人的花裙子,头发剃得蓬乱丑陋,双手双腿被捆绑在椅子上,他难以挣脱,绝望地号哭起来。天越来越暗,似乎掩盖了一切希望。
晚上老板兴奋地叫着妻子的名字,把歌手搂在怀里开心无比地睡觉。
第二天,老板把被捆了双手的歌手放在农用机后边,他开着车去森林里砍圣诞树。在老板使劲砍树的时候,歌手看准机会撒腿向森林里跑去。他拼命的跑啊跑,在林子深处被一根铁丝绊倒,难以挣脱,他伏在泥地上悲伤地抽泣着,再一次陷入绝望。这时那个到处找狗的痴呆男人发现了他,把他弄到树棚下。天亮了,老板开着车路过这里,痴呆男人高兴地叫老板快把自己的妻子带回家去。
牛棚里那伙怪异的人站在远处,雪人一般望着老板,显然,他们看见了穿红裙子的歌手。
入夜,老板和痴呆男人一起庆祝圣诞节,吃着喝着,两个男人心情特别兴奋,忽然窗外一声枪响,痴呆男人被击中歪头死去,老板拿起枪准备和外来者搏斗。外来者人多枪多,最终打死老板。歌手以为自己得救了,没想到那伙人的头领叫着老板妻子的名字用枪逼问他;
为什么要抛弃我?
歌手在随他们走出门外时,找机会仓皇逃跑。转过古堡,淌过冰冷的河水,向森林深处逃去。雨雪交加的林子里,他望见一个十字架,几只充满恐怖和诡秘色彩的乌鸦在天空盘旋。歌手还是迈着艰难的步子走向丛林深处。
那伙人追到十字架前,一个人说:再往前是沼泽。
头领坚持要去追,其他人都退缩了。
林子里沼泽遍布,歌手双手僵硬地伸着,脚步蹒跚,缩在红裙子的腿显得越发僵硬纤细。
头领在快要追到歌手时,忽然一脚陷进沼泽,他痛苦地叫着老板妻子的名字,问:你到底爱没爱过我,爱没爱过?
在他快要没顶的瞬间,歌手艰难走到沼泽边,对他呆滞而僵硬地吐出两个字:爱过! 镜头在苍白暗淡充满绝望的沼泽地上来回摇荡,只看见大雪纷纷扬扬,树木稀疏惨淡,乌鸦诡异地飞着,沼泽地泛着惨淡的白光,再不见人迹。
《达?芬奇密码》(2006年)
耶稣是否结过婚?这是丹?布朗所著《达?芬奇密码》一书中的诸多玄机之一。许多批评家对《达?芬奇密码》最集中的批评是布朗将历史事实与虚构混为一谈。凭借这本书,布朗尽管引来非议声一片,但却赚了个盆满钵盈。与书同名的这部电影也正经历着同样的景况。世界各地的批评者认为,这部由老牌影星汤姆?汉克斯与奥黛丽?塔图联袂演出的电影连一部成功的娱乐片都算不上。然而事实是,放映此片的影院几乎场场爆满。
《秘阳》(2007年)
李沧东的《Secret Sunshine》让人吃惊。韩国人素来喜欢拍摄悲剧或是有煽情结局的喜剧。李沧东很独特,不沉迷细节,不怪张剧情,也不故作冷静。他用人物讲故事,用喜剧的色描悲剧的图。宗赞的随波逐流与申爱的特立独行,一喜一悲互动着构成了我们生活的世界。其实,每个人都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不管低俗还是高雅;
每个人的世界观就是他或她的信仰,不管是有神无神。李沧东在申爱的身上花的力气较大:她总是企图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她带儿子到先夫的故乡生活,是为了纪念自己的爱;
她选择信仰上帝,是为了保持被爱的感觉;
她去原谅杀害儿子的凶手,是为了证实上帝的存在;
她勾引牧师或破坏礼拜,是为了让自己相信宗教的虚伪??
《》 相关热词搜索: [db:gj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