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神舟一号到神舟十号飞船简介
1992年9月21日,中央正式批准实施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即“921工程”,在“921工程”之初,便确定了载人航天“三步走”的发展战略,即第一步,实现天地往返,航天员上天并返回地面; 第二步,实现多人多天飞行、航天员出舱和太空行走、飞船与空间舱的交会对接等多项任务,并发射短期有人照料的空间实验室;
第三步,建立空间站。
神舟一号到神舟十号
神舟一号
飞船名:神舟一号无人飞船
发射时间:1999年11月20日6时30分7秒
发射火箭:新型长征二号F捆绑式火箭
返回时间:1999年11月21日3时41分
发射地点: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着陆地点: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地区
飞行时间/圈数:21小时11分/14圈
飞船简介:
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载人航天计划中发射的第一艘无人实验飞船,飞船于1999年11月20日凌晨6点在酒泉航天发射场发射升空,承担发射任务的是在长征-2F捆绑式火箭的基础上改进研制的长征2号F载人航天火箭。在发射点火十分钟后,船箭分离,并准确进入预定轨道。
飞船入轨后,地面的各测控中心和分布在太平洋、印度洋上的测量船对飞船进行了跟踪测控,同地,还对飞船内的生命保障系统、姿态控制系统等进行了测试。
神舟二号
飞船名:
神舟二号
发射时间:2001年1月10日1时0分3秒
发射火箭:新型长征二号F捆绑式火箭
返回时间:2001年1月16日19时22分
发射地点: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着陆地点: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地区
飞行时间/圈数:6天零18小时/108圈
试验项目:
我国第二艘正样无人飞船。飞船由轨道舱、返回舱和推进舱三个舱段组成。与“神舟”一号试验飞船相比,“神舟”二号飞船的系统结构有了新的扩展,技
术性能有了新的提高,飞船技术状态与载人飞船基本一致。据介绍,我国首次在飞船上进行了微重力环境下空间生命科学、空间材料、空间天文和物理等领域的实验,其中包括:进行半导体光电子材料、氧化物晶体、金属合金等多种材料的晶体生长;
进行了蛋白质和其他生物大分子的空间晶体生长;
开展了植物、动物、水生生物、微生物及离体细胞和细胞组织的空间环境效应实验等。
神舟三号
飞船名:
神舟三号飞船
发射时间:2002年3月25日22时15分
发射火箭:新型长征二号F捆绑式火箭
返回时间 :2002年4月1日
发射地点:
着陆地点:
飞船简介: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无论卫星还是飞船,在发射升空时,人们都无法看到她的庐山真面目。这是因为火箭顶端的整流罩要把她们严密地遮挡保护起来。
与神舟一号、神舟二号飞船相比,神舟三号从外形和结构上并没有什么区别,所不同的只 是在内部所做的一些改进。具体来说,神舟三号飞船是由轨道舱、返回舱和推进舱三部分组成。返回舱在飞船的中部,为密闭结构,其前端有舱门,供宇航员进出轨道舱使用。其外形为大钝头倒锥体的钟形。据介绍,神舟号的返回舱容器是世界上已有的近地轨道飞船中最大的一个。返回舱是航天员的座舱,是飞船惟一可再入大气层返回着陆的舱段,舱内设置了可供三个宇航员斜躺的座椅,座椅下方设有仪表盘和控制手柄、光学瞄准镜。
轨道舱位于飞船的前端,其外形为两端带有锥角的圆柱形,在其两侧装有可收放的大型太阳能电池阵、太阳敏感器和各种天线以及各种对接机构。轨道舱是宇航员在轨道飞行期间的生活舱、试验舱和货舱。
推进舱位于飞船的后部,形状像一个圆筒,主要用于飞船的姿态控制、变轨和制动。推进舱安装有四台大推力的主发动机和平移发动机,推进舱的两侧还装有20多平方米的主太阳能电池阵
神舟四号
飞船名:神舟四号飞船
发射时间:2002年12月30日0时40分
发射火箭:新型长征二号F捆绑式火箭
返回时间:2003年1月5日19时16分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地区 飞行时间/圈数:6天零18小时/108圈
发射地点: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着陆地点: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地区
飞行时间/圈数:6天零18小时/108圈
飞船简介:
“神舟”四号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第三艘正样无人飞船,除没有载人外,技术状态与载人飞船完全一致。在这次飞行中,载人航天应用系统、航天员系统、飞船环境控制与生命保障分系统全面参加了试验,先后在太空进行了对地观测、材料科学、生命科学试验及空间天文和空间环境探测等研究项目;
预备航天员在发射前也进入飞船进行了实际体验。飞船在轨飞行期间,船上各种仪器设备性能稳定,工作正常,取得了大量宝贵的飞行试验数据和科学资料。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专家称,“神舟”四号飞船的成功发射和返回,表明我国载人航天工程技术日臻成熟,为最终实现载人飞行奠定了坚实基础
神舟五号
飞船名:
神舟五号飞船
航天员:
杨利伟
发射时间:2003年10月15日09时整
发射火箭:新型长征二号F捆绑式火箭
返回时间:2003年10月16日06时28分
发射地点:
着陆地点:
飞船简介:
“神舟”五号飞船是在无人飞船的基础上研制的我国第1艘载人飞船,乘有1名航天员---杨利伟。飞船在轨道运行了1天。整个飞行期间为航天员提供必要的生活和工作条件,同时将航天员的生理数据、电视图像发送地面,并确保航天员安全返回。飞船由轨道舱、返回舱、推进舱和附加段组成,总长8860mm,总重7840kg。飞船的手动控制功能和环境控制与生命保障分系统为航天员的安全提供了保障。飞船由长征-2f运载火箭发射到近地点200千米、远地点350千米、倾角42.4°初始轨道,实施变轨后,进入343km的圆轨道。飞船环绕地球14圈后在预定地区着陆。“神舟”五号飞船载人航天飞行实现了中华民族千年飞天的愿望,是中华民族智慧和精神的高度凝聚,是中国航天事业在新世纪的一座新的里程碑。
神舟六号
飞船名:
神舟六号飞船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内蒙古中部阿木古朗草原地区 飞行时间/圈数:
21小时/14圈
航天员:
费俊龙、聂海胜
后备宇航员:
刘伯明、景海鹏、翟志刚、吴杰
发射时间:
发射火箭:
返回时间:
发射地点:
着陆地点:
在轨时间:
飞船简介:
神舟六号载人飞船是中国“神舟”号系列飞船之一。“神舟六号”与“神舟五号”在外形上没有差别,仍为推进舱、返回舱、轨道舱的三舱结构,重量基本保持在8吨左右,用长征二号F型运载火箭进行发射。它是中国第二艘搭载太空人的飞船,也是中国第一艘执行“多人多天”任务的载人飞船。这也是世界上人类的第243次太空飞行。
神舟七号
飞船名:
神舟七号飞船
航天员:
翟志刚(指令长)、刘伯明、景海鹏
发射时间:2008年9月25日21点10分04秒
发射火箭:长征二号F
返回时间:2008年9月28日17点37分
发射地点:
着陆地点:
飞行时间:
飞船简介:
神舟七号,是中国第三个载人航天器,是中国“神舟”号系列飞船之一,在北京时间2008年9月25日21时10分4秒988毫秒由长征2F火箭发射升空。神七上载有三名宇航员分别为翟志刚(指令长)、 刘伯明和景海鹏。翟志刚出舱作业,刘伯明在轨道舱内协助,实现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的太空漫步,令中国成为第三个有能力把太空人送上太空并进行太空漫步的国家。飞船于北京时间2008年9月28日17点37分成功着陆于中国内蒙古四子王旗。神舟七号飞船共计飞行2天20小时27分钟
神舟七号飞船由轨道舱、返回舱和推进舱构成神舟七号飞船由轨道舱、返回舱和推进舱构成 神舟七号飞船全长9.19米,由轨道舱、返回舱和推进舱构成。神七载人飞船重达12吨。长征2F运载火箭和逃逸塔组合体整体高达58.3米。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内蒙古四子王旗 2天20小时27分钟 2005年10月12日上午9:00 长征二号F 2005年10月17日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内蒙古四子王旗 115.5小时
神舟八号
飞船名:
神舟八号飞船
发射时间:
发射火箭:
返回时间:
着陆地点:
飞船简介:
神舟八号是中国神舟系列飞船的第八个,飞船为三舱结构,由轨道舱、返回舱和推进舱组成。飞船轨道舱前端安装自动式对接机构,具备自动和手动交会对接与分离功能。神舟八号为改进型飞船,全长9米,最大直径2.8米,起飞质量8082公斤。神舟八号飞船在前期飞船的基础上,进行了较大的技术改进,全船一共有600多台套的设备,一半以上发生了技术状态的变化,在这中间,新研制的设备、新增加的设备就占了15%。它发射升空后,与天宫一号对接,成为一座小型空间站。
中国工程院院士、原“神舟”号飞船总设计师戚发轫透露,在中国的载人航天“三步走”计划中,中国最终要建设的是一个基本型空间站,它的规模不会超过现有的“和平号”或国际空间站。
戚发轫院士介绍,基本型空间站大致包括一个核心舱、一架货运飞船、一架载人飞船和两个用于实验等功能的其他舱,总重量在100吨以下。其中的核心舱需长期有人驻守,能与各种实验舱、载人飞船和货运飞船对接。具备了20吨以上运载能力的火箭,才有资格发射核心舱。为此,我国将在海南文昌新建继酒泉、太原、西昌之后的第四个航天发射场,主要承担地球同步轨道卫星、大质量极轨卫星、大吨位空间站和深空探测卫星等航天器的发射任务。同时,我国还将在天津新建总装场。
神舟九号
飞船名:神舟九号飞船
航天员:景海鹏(指令长)刘旺、刘洋(女)
发射时间:2012年6月16日 18时37分24秒
发射火箭: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
返回时间:2012年 6月29日10点03分
发射地点:
着陆地点:
飞船简介: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内蒙古四子王旗阿木古朗草原 2011年11月1日5时58分10秒 改进型“长征二号”F遥八火箭 2011年11月17日19点32分30秒 内蒙古四子王旗 发射地点:
卫星发射中心
篇二:神州1至10号飞船信息
神舟系列飞船 时间 航天员 意义 神舟一号 1999年11月20日6时30分7秒无 称其标志着中国航天事业迈出了
重要步伐,对突破载人航天技术具有
重要意义 ,是中国航天史上的重要
里程碑。
神舟二号2001年1月10日1时0分03秒 无 标志着中国载人航天事业取得了
新的进展,向实现载人航天飞行迈出
了可喜的一步。
神州三号2002年3月25日22时15分无 “神舟”三号是一艘正样无人飞船,
飞船技术状态与载人状态完全一致。
这次发射试验,运载火箭、飞船和测
控发射系统进一步完善,提高了载人
航天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神舟四号2002年12月30日0时40分无中国第一艘可载人的处于无人状
态的飞船。
神舟五号2003年10月15日9时整 杨利伟 标志着中国成为继前苏联(俄罗
斯)和美国之后,第三个有能力自行
将人送上太空的国家。
神舟六号2005年10月12日9时整费俊龙、聂海胜“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行任务是
我国首次进行多人多天飞行、首次进
行真正意义上有人参与的空间实验
活动。“神舟”六号顺利升空,准确入
轨,迈出了这次航天飞行极为重要关
键的一步.。
神舟七号 2008年9月25日21时10分04秒 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 神七成就中国迈向太空的第一
步 ,是中国航天科技当中一个突破。
神舟八号 2011年11月1日5时58分10秒 无 神舟八号无人飞船成功执行与天
宫一号的首次自动空间交会对接任
务,标志着中国成为继苏、美后第3
个自主掌握次自动交会对接的国家,
也标志着中国已经初步掌握了自动
空间交会对接技术。
神舟九号2012年6月16日 18时37分24秒 景海鹏、刘旺、刘洋 神九是中国第一个宇宙实验室项
目921-2计划的组成部分,天宫与神
九载人交会对接将为中国航天史上
掀开极具突破性的一章。
神舟十号 2013年6月11日17时38分2秒 聂海胜、张晓光、王亚平神舟十号任务和以前最大的区别
是,这是神舟飞船第一次进行应用性
飞行,说明神舟飞船已经基本成型。
玛丽·居里
玛丽·居里(1867~1934),原名玛丽·斯克沃多夫斯卡·居里, 通常称为居里夫人,原籍波兰,是法国 著名女科学家、物理学家、化学家。1867年11月7日生于波兰首都华沙,毕业于巴黎大学理学院,在1934年 七月四日逝世。她一生获得过以下主要成就:发现了放射性元素镭和钋,测定了一些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 ,1903 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1911年获诺贝尔化学奖。她有一部代表作品:《放射性专论》。
镭
一种具有很强的放射性的元素,并能不断放出大量的热。它能放射出α和γ两种射线,镭放出的射线能 破坏、杀死细胞和细菌。因此,常用来治疗癌症等。此外,镭盐与铍粉的混合制剂,可作中子放射源,用来探测 石油资源、岩石组成等。是原子弹的材料之一。
篇三:神舟一号到神舟十一号飞船简介
神舟一号到神舟十号资料
神舟一号
飞船名:神舟一号飞船
发射时间:1999年11月20日6时30分7秒
发射火箭:新型长征二号F捆绑式火箭
返回时间:1999年11月21日3时41分
发射地点: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着陆地点: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地区
飞行时间/圈数:21小时11分/14圈
飞船简介:
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载人航天计划中发射的第一艘无人实验飞船,飞船于1999年11月20日凌晨6点在酒泉航天发射场发射升空,承担发射任务的是在长征-2F捆绑式火箭的基础上改进研制的长征2号F载人航天火箭。在发射点火十分钟后,船箭分离,并准确进入预定轨道。
飞船入轨后,地面的各测控中心和分布在太平洋、印度洋上的测量船对飞船进行了跟踪测控,同地,还对飞船内的生命保障系统、姿态控制系统等进行了测试。
神舟二号
飞船名:神舟二号飞船
发射时间:2001年1月10日1时0分3秒
发射火箭:新型长征二号F捆绑式火箭
返回时间:2001年1月16日19时22分
发射地点: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着陆地点: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地区
飞行时间/圈数:6天零18小时/108圈
试验项目:
我国第二艘正样无人飞船。飞船由轨道舱、返回舱和推进舱三个舱段组成。与“神舟”一号试验飞船相比,“神舟”二号飞船的系统结构有了新的扩展,技术性能有了新的提高,飞船技术状态与载人飞船基本一致。据介绍,我国首次在飞船上进行了微重力环境下空间生命科学、空间材料、空间天文和物理等领域的实验,其中包括:进行半导体光电子材料、氧化物晶体、金属合金等多种材料的晶体生长;
进行了蛋白质和其他生物大分子的空间晶体生长;
开展了植物、动物、水生生物、微生物及离体细胞和细胞组织的空间环境效应实验等。
神舟三号
飞船名:神舟三号飞船
发射时间:2002年3月25日22时15分
发射火箭:新型长征二号F捆绑式火箭
返回时间:2002年4月1日
发射地点: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着陆地点: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地区
飞行时间/圈数:6天零18小时/108圈
飞船简介: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无论卫星还是飞船,在发射升空时,人们都无法看到她的庐山真面目。这是因为火箭顶端的整流罩要把她们严密地遮挡保护起来。
与神舟一号、神舟二号飞船相比,神舟三号从外形和结构上并没有什么区别,所不同的只 是在内部所做的一些改进。具体来说,神舟三号飞船是由轨道舱、返回舱和推进舱三部分组成。返回舱
在飞船的中部,为密闭结构,其前端有舱门,供宇航员进出轨道舱使用。其外形为大钝头倒锥体的钟形。据介绍,神舟号的返回舱容器是世界上已有的近地轨道飞船中最大的一个。返回舱是航天员的座舱,是飞船惟一可再入大气层返回着陆的舱段,舱内设置了可供三个宇航员斜躺的座椅,座椅下方设有仪表盘和控制手柄、光学瞄准镜。
轨道舱位于飞船的前端,其外形为两端带有锥角的圆柱形,在其两侧装有可收放的大型太阳能电池阵、太阳敏感器和各种天线以及各种对接机构。轨道舱是宇航员在轨道飞行期间的生活舱、试验舱和货舱。
推进舱位于飞船的后部,形状像一个圆筒,主要用于飞船的姿态控制、变轨和制动。推进舱安装有四台大推力的主发动机和平移发动机,推进舱的两侧还装有20多平方米的主太阳能电池阵
神舟四号
飞船名:神舟四号飞船
发射时间:2002年12月30日0时40分
发射火箭:新型长征二号F捆绑式火箭
返回时间:2003年1月5日19时16分
发射地点: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着陆地点: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地区
飞行时间/圈数:6天零18小时/108圈
飞船简介:
“神舟”四号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第三艘正样无人飞船,除没有载人外,技术状态与载人飞船完全一致。在这次飞行中,载人航天应用系统、航天员系统、飞船环境控制与生命保障分系统全面参加了试验,先后在太空进行了对地观测、材料科学、生命科学试验及空间天文和空间环境探测等研究项目;
预备航天员在发射前也进入飞船进行了实际体验。飞船在轨飞行期间,船上各种仪器设备性能稳定,工作正常,取得了大量宝贵的飞行试验数据和科学资料。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专家称,“神舟”四号飞船的成功发射和返回,表明我国载人航天工程技术日臻成熟,为最终实现载人飞行奠定了坚实基础
神舟五号
飞船名:神舟五号飞船
航天员:杨利伟
发射时间:2003年10月15日09时整
发射火箭:新型长征二号F捆绑式火箭
返回时间:2003年10月16日06时28分
发射地点: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着陆地点:内蒙古中部阿木古朗草原地区
飞行时间/圈数:21小时/14圈
飞船简介:
“神舟”五号飞船是在无人飞船的基础上研制的我国第1艘载人飞船,乘有1名航天员---杨利伟。飞船在轨道运行了1天。整个飞行期间为航天员提供必要的生活和工作条件,同时将航天员的生理数据、电视图像发送地面,并确保航天员安全返回。飞船由轨道舱、返回舱、推进舱和附加段组成,总长8860mm,总重7840kg。飞船的手动控制功能和环境控制与生命保障分系统为航天员的安全提供了保障。飞船由长征-2f运载火箭发射到近地点200千米、远地点350千米、倾角42.4°初始轨道,实施变轨后,进入343km的圆轨道。飞船环绕地球14圈后在预定地区着陆。“神舟”五号飞船载人航天飞行实现了中华民族千年飞天的愿望,是中华民族智慧和精神的高度凝聚,是中国航天事业在新世纪的一座新的里程碑。
神舟六号
飞船名:神舟六号飞船
航天员:费俊龙、聂海胜
后备宇航员:刘伯明、景海鹏、翟志刚、吴杰
发射时间:2005年10月12日上午9:00
发射火箭:长征二号F
返回时间:2005年10月17日
发射地点: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着陆地点:内蒙古四子王旗
在轨时间:115.5小时
飞船简介:
神舟六号载人飞船是中国“神舟”号系列飞船之一。“神舟六号”与“神舟五号”在外形上没有差别,仍为推进舱、返回舱、轨道舱的三舱结构,重量基本保持在8吨左右,用长征二号F型运载火箭进行发射。它是中国第二艘搭载太空人的飞船,也是中国第一艘执行“多人多天”任务的载人飞船。这也是世界上人类的第243次太空飞行。
神舟七号
飞船名:神舟七号飞船
航天员:翟志刚(指令长)、刘伯明、景海鹏
发射时间:2008年9月25日21点10分04秒
发射火箭:长征二号F
返回时间:2008年9月28日17点37分
发射地点: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着陆地点:内蒙古四子王旗
飞行时间:2天20小时27分钟
飞船简介:
神舟七号,是中国第三个载人航天器,是中国“神舟”号系列飞船之一,在北京时间2008年9月25日21时10分4秒988毫秒由长征2F火箭发射升空。神七上载有三名宇航员分别为翟志刚(指令长)、 刘伯明和景海鹏。翟志刚出舱作业,刘伯明在轨道舱内协助,实现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的太空漫步,令中国成为第三个有能力把太空人送上太空并进行太空漫步的国家。飞船于北京时间2008年9月28日17点37分成功着陆于中国内蒙古四子王旗。神舟七号飞船共计飞行2天20小时27分钟
神舟七号飞船由轨道舱、返回舱和推进舱构成神舟七号飞船由轨道舱、返回舱和推进舱构成 神舟七号飞船全长9.19米,由轨道舱、返回舱和推进舱构成。神七载人飞船重达12吨。长征2F运载火箭和逃逸塔组合体整体高达58.3米。
神舟八号
飞船名:神舟八号飞船
发射时间:2011年11月1日5时58分10秒
发射火箭:改进型“长征二号”F遥八火箭
返回时间:2011年11月17日19点32分30秒
发射地点:卫星发射中心
着陆地点:内蒙古四子王旗
飞船简介:
神舟八号是中国神舟系列飞船的第八个,飞船为三舱结构,由轨道舱、返回舱和推进舱组成。
飞船轨道舱前端安装自动式对接机构,具备自动和手动交会对接与分离功能。神舟八号为改进型飞船,全长9米,最大直径2.8米,起飞质量8082公斤。神舟八号飞船在前期飞船的基础上,进行了较大的技术改进,全船一共有600多台套的设备,一半以上发生了技术状态的变化,在这中间,新研制的设备、新增加的设备就占了15%。它发射升空后,与天宫一号对接,成为一座小型空间站。
中国工程院院士、原“神舟”号飞船总设计师戚发轫透露,在中国的载人航天“三步走”计划中,中国最终要建设的是一个基本型空间站,它的规模不会超过现有的“和平号”或国际空间站。
戚发轫院士介绍,基本型空间站大致包括一个核心舱、一架货运飞船、一架载人飞船和两个用于实验等功能的其他舱,总重量在100吨以下。其中的核心舱需长期有人驻守,能与各种实验舱、载人飞船和货运飞船对接。具备了20吨以上运载能力的火箭,才有资格发射核心舱。为此,我国将在海南文昌新建继酒泉、太原、西昌之后的第四个航天发射场,主要承担地球同步轨道卫星、大质量极轨卫星、大吨位空间站和深空探测卫星等航天器的发射任务。同时,我国还将在天津新建总装场。
神舟九号
飞船名:神舟九号飞船
航天员:景海鹏(指令长)刘旺、刘洋(女)
发射时间:2012年6月16日 18时37分24秒
发射火箭: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
返回时间:2012年 6月29日10点03分
发射地点: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着陆地点:内蒙古四子王旗阿木古朗草原
飞船简介:
神舟九号飞船是中国航天计划中的一艘载人宇宙飞船,是神舟号系列飞船之一。神九是中国第一个宇宙实验室项目921-2计划的组成部分,天宫与神九载人交会对接将为中国航天史上掀开极具突破性的一章。中国计划2020年中国将建成自己的太空家园,中国空间站届时将成为世界唯一的空间站。2012年6月16日18时37分,神舟九号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2012年6月18日约11时左右转入自主控制飞行,14时左右与天宫一号实施自动交会对接,这是中国实施的首次载人空间交会对接。
神舟十号
飞船名:神舟十号飞船
航天员:聂海胜(指令长)、张晓光、王亚平(女)
发射时间:20 13年6月11日17时38分02.666秒
发射火箭: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
返回时间:2013年6月26日8时7分许
发射地点: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着陆地点:内蒙古中部或四子王旗
飞船简介:
神舟十号飞船是中国“神舟”号系列飞船之一,是中国第五艘载人飞船。飞船由推进舱、返回舱、轨道舱和附加段组成。升空后再和在轨运行的目标飞行器天宫一号对接,并对其进行短暂的有人照管试验。
任务标志:
1.为天宫一号在轨运营提供人员和物资天地往返运输服务,进一步考核交会对接、载人天地往返运输系统的功能和性能。
2.进一步考核组合体对航天员生活、工作和健康的保障能力,以及航天员执行飞行任务的能力。
3.进行航天员空间环境适应性、空间操作工效研究,开展空间科学实验、航天器在轨维修试验
和空间站有关关键技术验证试验,首次开展面向青少年的太空科学讲座科普活动等。
神舟十一号
神舟十一号飞船是指中国于2016年10月17日7时30分在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的神舟载人飞船,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掌握空间交会对接技术,开展地球观测和空间地球系统科学、空间应用新技术、空间技术和航天医学等领域的应用和试验。神舟十一号由长征二号FY11运载火箭发射。
飞行乘组由两名男性航天员景海鹏和陈冬组成,景海鹏担任指令长。神舟十一号飞船由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总研制,飞船入轨后经过两天独立飞行完成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自动对接形成组合体。
神舟十一号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中从第二步到第三步的一个过渡,为中国建造载人空间站做准备。
神舟十一号飞行任务是我国第6次载人飞行任务,也是中国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载人飞行任务,总飞行时间将长达33天。2016年10月19日凌晨,神舟十一号飞船与天宫二号自动交会对接成功。
航天员
神舟十一号飞船乘组包括指令长景海鹏和航天员陈冬,形成一老一新的搭配。
航天员的这次乘组的选拔经过了初选和定选的两个阶段。
1. 初选阶段:对所有的现役的航天员从思想政治素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以及知识技能等方面进行了全面考核。在经过严格考核的基础上,初选选出四名航天员;
2. 定选阶段:四名航天员针对这次任务进行心理、操作技能等方面的训练。并按照考核标准和评定流程进行综合考评。最终经选评委员会确定乘务组人选。
任务进程
1. 为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在轨运营提供人员和物资天地往返运输服务,考核验证空间站运行轨道的交会对接和载人飞船返回技术;
2. 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对接形成组合体,进行航天员中期驻留,考核组合体对航天员生活、工作和健康的保障能力,以及航天员执行飞行任务的能力;
3. 开展有人参与的航天医学实验、空间科学实验、在轨维修等技术试验,以及科普活动。
航天员生活保障
医健医保
飞行期间,地面医疗团队将综合利用医疗问询、基本生理指标检查、尿常规检测、心肺功能检查等手段,定期对航天员实施健康状态的评估。更加注重飞行期间舱内微生物的控制,并且配备了预防治疗的一些药品和相关的医疗器械,以此来保证航天员的健康。首次建立起了天地远程医疗支持系统,通过天地协同会诊解决航天员的在轨“看病”问题。
失重生理效应防护
天空二号配备了防护装备和锻炼设备来尽量降低失重对航天员带来的不利影响。如航天员可以使用套袋来解决飞行初期这种头晕和鼻塞等不适反应。通过使用拉力器自行车的锻炼,工作时穿着企鹅服,可对心肺功能下降,对肌肉萎缩和骨丢失进行综合防护。
营养健康保障
此次任务可提供近百种航天食品,食谱周期达到五天,膳食结构也更加科学,以满足航天员在轨飞行期间的能量摄入和他们的营养需求。同时也考虑了一些个性化的需求,并增强了食品的感官接受性 。
心理支持
由于本次飞行任务时间较长,在专业心理医生,亲情交流和航天员团队支持的基础上,进一步通过完善技术支持手段提高对航天员的心理支持力度。比如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心理舒缓系统;
升级天地信息交流系统,以方便航天员与地面进行双向的沟通;
支持收发邮件,视频和音频电话,以此来缓解航天员的压力,保证航天员的心理健康。
《》 相关热词搜索: [db:gj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