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工程质量通病 [地基与基础工程回填土质量通病预防]

时间:2021-10-31 12:06:44 浏览量:

地基与基础工程回填土质量通病预防

 (一)填土出现橡皮土

 现象:夯打土体时发生颤动,形成软塑状态而体积并没有压缩。

 原因分析:

 在含水量大的腐殖土、泥炭土、黏土或粉质黏土等原状土上进行回填,或采用这种土作土料回填,当对其进行夯实或碾压,表面易形成一层硬壳,使土内水分不易渗透和散发,因而形成软塑状态的橡皮土。

 防治措施 :

  1)夯实填土时,要控制填土的含水量,避免在含水量过大的原状土上进行回填。填方区如有地表水时,应设排水沟,如有地下水应降低至基底; 2)可用干土、石灰粉等吸水材料均匀掺人土中降低含水量,或将橡皮土翻松、晾干、风干至最优含水量范围,再夯(压)实。

 (二)回填土密实度达不到要求(如图 2 2 、图 3 3 )

 现象:回填土经碾压或夯实后,达不到设计要求的密实度。

 原因分析: 1)填方土料不符合要求;采用了碎块草皮、有机质含量大于 8%的土、淤泥质土或杂填土作填料。

 2)土的含水率过大或过小,因而达不到最优含水率的密实度要求。

 3)填土厚度过大或压实遍数不够。

 4)碾压或夯实机具能量不够,影响深度较小,使密实度达不到要求。

 防治措施: 选择符合要求的土料回填;按所选用的压实机械性能;通过实验确定含水量控制范围内每层铺土厚度、压实遍数、机械行驶速度;严格进行水平分层回填、压(夯)实;加强现场检验,使其达到要求的密实度。

 处理方法:

 如土料不符合要求,可采取换土或掺入石灰、碎石等措施压实加固;土料含水量过大,可采取翻松、凉晒、风干或掺入干土重新压、夯实;含水量过小或碾压机具能量过小,可采取增加压实遍数或使用大功率压实机械碾压等措施。

 (三)

 回填土沉陷

 现象:

 土方回填夯实后,发生下沉、凹陷。

 原因分析:

 1)回填土没有进行严格的分层夯实。

 2)没有将最优含水量和实际含水量之差控制在-4%~+2%之间。

 3)用有机质和碎块草皮大于 8%的土作填料。

 4)回填土一次铺填过厚而造成不易夯实。

 5)回填土中干土块大而多,难以夯实,待遇水湿润后就产生沉陷。

 预防措施:

 1)严格按设计要求分层夯实,每层铺土厚度不得超过 300mm。

 2)控制和测定回填土的含水量,一般控制在 13%~20%(重量比)。

 3)回填土前必须把基坑内的水抽干,淤泥挖除,杂物清理干净。

 4)回填土料中不得有大于 50mm 直径的干土块。

 图 图 2 2:肥槽回填土未按要求分层夯实

  图 图 3 3:肥槽回填土经沉积,大面积坍塌

  5)含有机质的土料不能作有夯实要求的填料。

 6)对重要的填方工程,应根据工程特点、填料种类、设计压实系数、施工条件等合理选择压实机具,并确定填料含水量控制范围、铺土厚度和压实遍数等参数。根据施工实际测定的参数进行施工。

  (四)基础墙体被挤动变形

 现象:

 夯填基础墙两侧土方或用推土机送土时,将基础、墙体挤动变形,造成基础墙体裂缝、破裂,轴线偏移,严重地影响墙体受力性能。

 原因分析:

 1)回填土时只填墙体一侧,或用机械单侧推土压实,基础、墙体在一侧受到土的较大侧压力而被挤动变形。

 2)墙体两侧回填土设计标高相差悬殊(如暖气沟、室内外标高差较大的外墙),仅在单侧夯填土,墙体受到侧压力作用。

 3)在基础墙体一侧临时堆土,堆放材料,设备或行走重型机械,造成单侧受力使墙体变形。

 预防措施:

 1)基础两侧用细土同时分层回填夯实,使受力平衡。两侧填土高差控制不超过 300mm。

 2)如遇暖气沟或室内外回填标高相差较大,回填土时可在另一侧临时加木支撑顶牢。

 3)基础墙体施工完毕,达到一定强度后再进行回填土施工。同时防止在单侧临时大量堆土或材料、设备,以及行走重型机械设备。

 治理方法:

 己造成基础墙体开裂、变形、轴线偏移等严重影响结构受力性能的质量事故,要会同设计部门,根据具体损坏情况,采取加固措施(如填塞缝隙、加围套等)进行处理,或将基础墙体局部或大部分拆除重砌。

 

相关热词搜索: 地基 通病 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