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质量分析_初中数学教学质量分析

时间:2021-10-23 17:42:55 浏览量:

篇一:小学数学教学质量分析

小学数学教学质量分析

(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

结合这次期末测试成绩和我对教育教学现状的了解,下面我对我乡小学数学教育质量做一下粗浅的分析。

一、试卷整体情况分析

(一)、试卷特点

本次命题从检测学生的学习能力入手,细致、灵活地来抽测每册书的数学知识。打破了学生的习惯思维,能测试学生思维的多角度性和灵活性。不同年级、图文并茂的试卷体现了以下几个共同特点。

1、选择现实鲜活的素材。将一些与生活实际息息相关的素材改编成有新意的试题,引发学生发现并解决实际问题。

2、创造自我选择的平台。命题时不仅选择新的背景材料,又适当改变题目结构的程式化,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自我探究机会。

3、感受时代跳动的脉搏。有些题目素材来源于生活实际的真实数据,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4、关注数学思考的含量。有些题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归纳、发现其中的数学规律,既运用了所学知识,又培养了应用意识。

5、注意呈现形式的多样。在命题时,将情境图、统计表、数据单等编入试题,让学生从实际的数学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在熟悉的事物和具体情境中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二)、试卷分析

优点:

1、注重了基础知识的教学,学生们对数学的基本概念、法则、方法有了较牢固的掌握;

2、学生们具有了一定的思维能力,运算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运用数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存在的不足:

1、审题不够认真。

(1)不注重审题,题没读懂就急于解题。

(2)学生深度思考不够,只停留在思维表面上。

2、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待加强。

3、缺乏数学思维的深度和广度,良好的思维品质还需培养。

二、试卷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

1、部分教师只注重教学结果,而没有高度关注质量取得的过程,让学生机械训练,简单模仿,忽视思维的训练、方法的指导以及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能力的培养。

2、部分教师对教材相应版块的编排意图及课程标准领会与理解还不够深刻。

3、教材价值的认识有所偏差。

4、重数学“双基”教学,轻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5、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不强,缺乏思考与主见,自主意识单薄。学生只习惯给予,不习惯探索,只习惯接受,不习惯自主实践。

6、学生的思维缺乏有序的训练和培养。

三、改进措施

1、充分提高教师的质量意识。加强宣传学习,使教师树立起质量即生命的观点,明白教学质量与学校的关系,教学质量与教师本人的关系,并将教学质量与教师的评优、晋级、聘用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激发教师的无私奉献和爱岗敬业精神。

2、加强业务水平培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利用新课程培训、集体备课、教研活动等机会加强对教师进行新课标理论的学习,提高教师实施新课标的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在充分抓住学生在校的有效时间外,向课堂要质量,向教科研要质量。鼓励教师将精力向备课上倾斜,多花时间去研究教材研究教法。

3、合理配备教师。根据我校教师的实际情况,合理配备同轨教师。利用老教师的经验带动年轻教师,利用年轻教师的冲劲促动老教师,利用责任心强的教师推动其他的教师,组成一支既有相互帮助又有相互促动的队伍,形成一种良性的比学赶帮超的竞争氛围。

4、注重基础,培优补差并举。小学数学的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是学生必备的数学素质,是今后学习和生活的基础,在平时的教学和期末的复习中,对这方面的知识教师们均有所侧重,由于注重了基础的教学,对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特别是末20%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有着相当重要的作用,与此同时配合培优补差,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让学困生掌握小学数学必备的知识,让优等生在数学上有进一步发展。老师们不仅有培优补差的意识,而且有培优补差的时间和措施。培优补差的重点是补差,主要渠道是

课堂。

5、加强对教学过程的管理。除了正常的开学工作检查,期中视导和学期结束综合考核外,坚持每月对教师的教学工作进行一次检查考核,主要检查教师的上课、备课、作业批改等情况,发现问题及时指出并真诚地帮助老师改正。

今后我们将在教学常规管理、推进新课程改革等方面加大工作力度,使各小学的教育教学质量进一步提高。

篇二:小学六年级数学教学质量分析[1]

打造温馨高效课堂,提高教学质量

-----六年级数学教学学情分析

王海净

一、现状分析

六年级现共有56名学生,上学期期末成绩是:平均分是80分 ,及格人50人,占90 %,优秀人37人 ,占65 %。在上学期的学习过程中,大部分学生成绩较去年有所提高,养成了一定的学习习惯。成绩虽然提高了,但是从学区、滦平县来看,我校数学成绩仍旧处于下等,不容乐观。

二、教学目标

1﹑保及格率并争取提高。六年级有56名学生,有6人不及格,分别是:一班的石宝龙、高征、曹振硕,二班的温海静、崔梦飞和郭建楠。这几名学生有的基础差,有的理解能力不强,这就需要我在平时更多的关注他们,经常给他们进行辅和补。

2、保优秀率不下降。80分以上的学生虽然不少,但一部分学生的成绩并不稳定,像一班的苗煜、温泽涛,二班的李小龙、高福丽、董胜等学生。他们平时测试成绩总是在70分到85分之间徘徊,题目稍难的甚至成绩更低,他们也是我要提高和关注的重点对象。争取把他们的成绩稳定在80分以上,确保优秀率不下滑。

3、采取合理有效的教学措施,使六年级整体数学水平得到稳步提高。

三、具体措施

1、严格要求自己,做好平时教学工作。

平时的教学工作是基础和核心。一定要真正且真实做好精备、精讲、精练。课前做好备课工作,做到备教材,备教法,备学生,备资源,把备课精细化,细到想好各个环节之间的导语,好分层练习题,认真完成教学设计。课上要重点突出,重点要强化练习,难点着重讲解,反复练习。课堂教学做到心中有数,把学生分为三层:优等生、中等生、后进生。每堂课中等生和优等生必须达标,关注和了解后进生的情况(以课上提问,课后考查等方式),以便课后进行辅导。在课后针对课上出现的问题做好反思记录。课后作业要有针对性,要少而精,当天作业尽量做到面批,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作业有明确要求:字迹清晰,干净整洁。

2、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习数学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他可以使学生处于最积极、最活跃的状态,从而集中精力学习。通过巧设悬念、创设生活情境等手段,把学生引入课堂,然后让学生在探究式的学习形式中,为学生在提供动手实践的机会,这样学生就会带着极大的兴趣投入到新知识的学习中去。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发现学生的闪光点要及时表扬给予肯定,这样做既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的信心,又是学生获得了成功体验。平时教学时,我发现石宝龙这样的学生举手,我就会马上给他发言机会,答对后立马表扬他。有了学习的兴趣,学生就会主动地努力去学习。

3、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可以开发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其实数学也应该像语文那样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学”的能力。听是认真听讲,提高听

课效率;
说是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会说解题思路、解题过程等的语言表达的完整性,让学生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从而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读就是学生认真读题目要求,仔细审题,做到这一点可以帮助学生改掉粗心的毛病;
写是书写字迹工整,按照数学的解题步骤书写,不丢冤枉分;
学就是学生的自学能力,这是学生各种综合能力的体现,是学生能独立掌握知识、运用如识,是素质的要求,更是学生成长的需要,对他们终身的发展将会有着很大的捉进作用。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从这几方面培养学生的习惯,使学生由“学会”变“会学”。

4、做好培优辅差工作。

针对优生课后提出思考题、思维题,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一定的锻炼,提升他们的学习能力;
针对后进生经常辅导他们,他们之所以弱,就是课上理解知识较慢,所学知识不能马上消化,不会灵活应用所学解题方法,教师在课下要经常帮他们巩固,加深印象,是这部分学生能力有所提高。

5、坚持学习,提高自身的素质。作为一名新教师,理论知识和经验不足,所以在平时教学中,除了要不断积累经验,向其他教师学习请教之外,还要主动学习理论知识,经常反思,努力找出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改正自己错误的教学方法,争取早日成长为一名优秀的数学教师。

.2013.3.15

篇三:初中数学质量分析报告

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
从演绎式教学转向归纳式教学,即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提出问题--建立数学模型--形成概念,得到定理、公式、法则等--解释、应用、拓展。

2、重视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基本技能的训练。对基础知识的教学,不应仅仅教数学结论,而应精心设计教学过程,把探索的过程还给学生,让学生通过自主活动,意义建构,进而到达对知识的真正理解,并注意揭示知识与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归纳、提炼和蕴含在知识内的数学思想方法,帮助学生形成合理的认知结构。对基本技能的训练,应通过创设新的情景,让学生在变化的情景中去运用,在理解的基础上去训练,而不能变成大量的、机械的、重复的操练,因为操练并不发展意义,重复并不引起理解,反而加重学习负担,降低学习效率,引起学生的厌恶。

3、重视能力的培养,不但要加强运算能力、思维能力、空间观念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而且还要注意分析处理信息能力、探究发现能力,数学语言能力、数学运用能力,阅读理解能力以及反思调控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对运算能力的培养,既要鼓励算法的多样化。对空间观念的培养,要从多方面、多角度展开思考与训练,循序渐进,逐步形成。对思维能力的培养,既要重视演绎推理,又要重视归纳推理、类比推理、统计推理等合情推理能力,逐步发展学生的探索能力和创新能力。

4、注重积极的情感、负责的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的培养,发挥非智力因素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让学生了解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和应用价值,发挥评价的激励和导向功能,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


《》 相关热词搜索: [db:gj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