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心理八问题 [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

时间:2021-10-23 16:08:37 浏览量:

篇一: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

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分析与对策

研究

世界卫生组织在给健康下的最新定义中,把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良好适应力并列为健康的三要素。关于心理健康标准的研究,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了十条标准,中国的学者也有很多的研究和不同的提法,虽然侧重不同,但内容是一致的,现将部分中国学者提出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标准归立如下:

1. 能保持对学习较浓厚的兴趣和求知欲望。

2. 能保持正确的自我意识,接纳自我。自我意识是人格的核心,指人对自己与周围世界关系的认识和体验。

3. 能协调与控制情绪,保持良好的心境。心理健康者能经常保持愉快、自信、满足的心情,善于从行动中寻求乐趣,对生活充满希望,情绪

稳定性好。

4. 能保持和谐的人际关系,乐于与人交往。

5. 能保持完整统一的人格品质。心理健康的最终目标是保持人格的完整性,培养健全人格。人格完整是指人格构成的气质、能力、性格和理

想、信念、人生观等各方面平衡发展。

6. 能保持良好的环境适应能力包括正确认识环境及处理个人和环境的

关系。

7. . 心理行为符合年龄特征。一个人的心理行为经常严重地偏离自己的

年龄特征,一般都是心理不健康的表现。

近几年来,心理健康问题对大学生成长影响越来越大。我们看到,大学生中既有马加爵那样为一点小“屈辱”就连杀数人的极端事件,也有动不动就跳楼轻生、服毒自杀等校园恶性事件,更有数不清的自卑、烦躁、忧郁等心理障碍行为在大学生中蔓延?。上述问题的发生在大学校园里虽然是少数,但它会对其他同学产生心理暗示进而影响学校的教育秩序,而且这些现象还有不断上升的趋势。因此,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已不单纯是大学生个人的健康问题,

它已发展为影响学校教育环境,干扰校园安全管理和大学高素质人才培养的大

问题,不能不引起学校的高度重视。本调查通过问卷、开座谈会调查等方式,

旨在了解大学生心理健康现况及其特征,分析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

希望对于大学生心理障碍能尽早发现,做好预防和及时干预,促进大学生身心

健康的发展,促进未来社会人才的良性发展。

一、 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调查

我们对在杭几所高校的大学生做了一次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结果显示,有60%

以上的受访学生承认曾受到过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困扰,其中有心理健康问题的

约占20%,但只有不到5%的学生选择到相关部门进行心理咨询。而在调查人群中,

受人际关系困扰的占到了总数的40%以上,感到学习压力过大的学生约占33%,

约有25%大学生感到不适应大学的生活和学习环境,同时,有约20%的学生受到

过恋爱问题的困扰,受访学生中对自身前途感觉茫然,感觉自卑的学生比例也占

到了13%左右。此外,担心自己无法适应社会、缺乏明确的人生目标等,成为大

学生们普遍存在的现象。

我们的调查与其他的相关的调查是比较一致的。2001年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对

北京6000名大学生心理健康抽样调查显示,有16.5%的学生存在中等的心理不

良反应和适应障碍,其中达到严重程度的比例为3%—5%;
而据北京高校大学生

心理素质研究课题组的报告,有超过16%的大学生存在中度以上的心理问题,并

且这一比例还在继续上升。有关单位对南京4所高校1万多名大学生的精神状况

进行过调查,结果显示有25%的人有心理问题。南开大学一项对天津市20所高

校23万多名大学生进行的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结果显示,有25.26%的学生存在不

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卫生部2003年调查统计显示,我国

大学生中,16%—25.4%存在不同程度心理障碍。2004年7月4日《中国青年报》

的一份调查结果报道,大学生中,14%的人出现抑郁症状,17%的人出现焦虑症状,

12%的人存在敌对情绪。

一位大学生在校友录上的留言,字里行间流露出的无奈与感伤多少反映了当

前某些大学生的心理现状:

“……上课,枯燥,没劲;
自习,无聊,没劲;
睡觉,多了也累,没劲;
打工,累死累活,让人剥削,没劲……大学让我好失望。为我哭泣吧,我的大学……”

二、 大学生心理健康障碍导致的恶果

(一) 轻生现象频频发生

近10年来,大学校园里有越来越多的轻生现象见诸于报端。

下面是新浪《赢在校园》网发布的一组关于2005年北京高校大学生自杀案例不完全统计如下:

2005年2月12日中午12时20分左右,20岁的小彭喊着“死亡也是很快乐的事”,纵身跳下中国农业大学西校区的科研楼。

2005年2月18日中国传媒大学一女研究生在家中跳楼身亡。

2005年4月22日下午4时,北大理科2号楼,一名北大中文系本科女生从9楼坠亡。

2005年5月7日晚9时10分左右,北京大学理科2号楼,该校2002级数学系一名博士生从9楼跳楼身亡。2005年5月13日,北京大学医学部大三学生张金金在成都双流机场跳天桥自杀。

2005年6月4日下午,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社会学系一名大二女生从学生公寓4层跳楼身亡。

2005年6月21日22时40分左右,北京理工大学机电工程学院三年级学生张乃健从学校中心教学楼13层的厕所窗户跳楼自杀。

2005年7月25日晚8时,北京大学33号宿舍楼,一名北京大学心理学系2002级本科男生从5楼宿舍的阳台跳楼身亡。

2005年8月26日早上5时许,中国地质大学一大三女生从知春路锦秋花园小区23楼坠亡。

2005年9月19日晚8时许,广安门手帕口桥北的铁路上,24岁的中央音乐学院管弦系三年级女研究生撞列车自杀未遂。

2005年9月19日,北京交通大学机电学院一男研究生,从宿舍楼7层窗口跳楼身亡。

2005年9月20日,一名想要跳楼的女大学生被发现站在人民大学西门内民德楼的9层阳台上。

以上这些是经过媒体报道的数字,至于还有多少潜藏的自杀案例我们不得而知,而这些已知的数字已足够我们震惊的了。自杀,已取代突发疾病和交通意外,成为大学生意外死亡的第一大原因。

作为天之骄子的大学生居然会如此轻易地选择自杀,简直让人不可思议。一般人也许会想,经过改革开放20多年的发展,社会财富极大地丰富,现在的大学生可以说“最是人身得意时”,人们不仅要问:大学生为什么会选择自杀,大学生凭什么选择自杀?

显然,轻易自杀现象绝不是正常人所为,心理障碍、生理疾患、学习和就业压力、情感挫折、经济压力、家庭变故以及周边生活环境等诸多因素,都可能成为自杀的直接原因,很多问题都可以归结到心理健康的原因。

(二) 刑事案件层出不穷

大学生心里问题的增多会导致校园刑事案件的上升。而很多案件都源自于极简单的动机。

2002年2月,清华大学学生刘海洋将浓硫酸向黑熊泼去,成为爆炸性新闻,其动机只是为了验证熊的嗅觉是否向人们说的那样灵敏;
2007年5月31日,徐州矿业大学发生三名学生铊中毒事件。经过警方调查此次事件系同学为报复而投毒,起因竟然是这几个同学不和他玩了。

近年来两起震惊全国的在校大学生杀人事件众所周知,其一是2004年4月云南大学学生马加爵在云大宿舍连杀四人,引发了轰动全国的“马加爵事件”;
其二是2010年10月20日深夜,西安音乐学院大三的学生药家鑫,驾车撞人后又将伤者刺了八刀致其死亡 。杀人固然残酷,但更令人不可思议的是其杀人动机,马加爵杀人是因为打牌受到“羞辱”,而药家鑫杀人是怕撞人后遇到麻烦,显然这两人都有严重的人格障碍。

中国犯罪研究会一项调查表明:1965年,大学生犯罪占整个社会刑事犯罪的1%,“文革”期间,大学生犯罪占刑事犯罪的2.5%,而近几年,大学生犯罪占社会刑事犯罪的12%。大学生犯案数量及犯罪人数自1999年起开始上升,2001

年比1999年增加54.5%,2002年较2001年增加97.1% 。这些不寻常的现象和受着高等教育的大学生联系在一起,足以引起全社会的重视。

北京市海淀区检察院公布了2005-2006年海淀区在校大学生的犯罪案件分析,两年来,114名在校大学生(包括统招、民办、自考、成教等)被审查批捕,受理审查批捕的85件案件中侵财案件最多,其中盗窃类案件比率最高。

刑事犯罪固然有社会风气,个人道德品质等原因,但有资料表明,1999年开始上升的大学生犯罪,绝大部分与心里因素有关。

(三)严重影响学习,导致休学退学

心理障碍会使大学生反映迟钝,智力下降,进而产生厌学情绪最后导致退学。据北京16所高校的调查反应,大学生因精神疾病而休学、退学的人数占休学、退学总人数的39.3%和64.4%。突出表现为人际关系敏感、强迫症状、抑郁、敌对等心理障碍,因心理问题不能正常学习生活而休学、退学的学生人数逐年上升。

三、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主要表现和成因

根据我们的调查结果,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主要表现,依次顺序为:人际交往障碍、学习压力大、不适应大学生活、受恋爱困扰及就业困难的压力等。

1. 人际交往障碍

从我们调查结果看,当代大学生非常重视自己与同学的相处关系,从本质上看,他们更重视在他人眼中自我存在的价值。在与他人相处时,如果与周围人关系融洽,心情就会舒畅,关系冷淡或紧张,就会心烦意乱,感到孤独和寂寞。同时由于人际交往障碍会派生 相关热词搜索: [db:gj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