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经济体制改革专项小组全面深化改革综述:经济体制改革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

时间:2021-10-22 11:39:25 浏览量:

— 1 —

 市经济体制改革专项小组全面深化改革综述

 X年,市经济体制改革专项小组(以下简称“市经改小组”)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国家、省和市委、市政府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决策部署,严格落实市委深改委X年度改革台账,紧扣高质量发展要求,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完善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为重点,充分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牵引作用,持续深化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有力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一、加强任务统筹,抓好分解落实 X年,经济体制改革专项小组共涉及改革任务96项,其中方案对接落实类6项,方案推进落实类34项,改革试点落实类10项,实施规划落实类46项。市发展改革委充分发挥经济体制改革专项小组牵头单位职责作用,进一步完善市经改小组15个成员单位联动协调机制,统筹调度、协调各方,合力推进。各成员单位按照改革事项具体、责任分工明确、时间进度可控原则,建立年度改革台账,实行“清单制+责任制”管理。

 二、精准推进落实,提高改革实效 今年以来,市经改小组聚焦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编制《X年市经改组重大改革事宜和改革复杂问题推进清单》,明确工作任务、具体举措、完成时限,安排月度工作,确保重大改革— 2 —

 事宜和改革复杂问题落地落实。对改革进度滞后的成员单位实行跟踪复查、挂账整改,形成落实清单,以钉钉子精神抓好改革任务落实。成员单位开展党的十八大以来改革工作“回头看”和自查评估,开展对已出台专项改革方案的集中督察、重大改革试点任务评估验收。小组内部建立了工作动态报送机制,按月收集报送改革任务推进情况,积极参加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宣传活动,梳理发布我市经济体制改革历史沿革与成效亮点,营造改革工作良好氛围。

 三、突出重点领域,改革取得新进展 (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发力 认真贯彻落实政府工作报告的决策部署,持续巩固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一是加快煤炭、钢铁、水泥等重点行业重组和转型升级。实施达钢异地搬迁转型发展,完成搬迁选址,划定用地红线,确定了首选潜在战略投资者,完成钢铁产能清理上报工作。实施排放升级改造,DZ海螺水泥排放总量下降40%左右,实现低浓度排放。开展30万吨/年以下煤矿分类处置,退出32处、独立升级改造34处、联合升级改造22处,少量保留9处,全市30万吨/年以下煤矿数量占2018年底的9.3%,减少90.7%。二是巩固“三去一降一补”成果。完成化解钢铁产能140万吨的任务,设备拆除封存通过国家检查组验收,去产能职工安置工作基本结束;关闭煤矿2处,实现化解过剩产能18万吨/年目标;关闭拆除30万吨— 3 —

 水泥生产线1条,转移30万吨水泥产能指标。商品房去库存平稳有序推进,截至12月底,全市商品房销售面积567万㎡,与去年同期持平,去库存103万平方米。强化基础设施补短板,X年争取各类专项资金28亿元,向上申报2020年补短板领域政府支持引导民间投资专项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17个,总投资139亿元。

 (二)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深入开展“营商环境提升年”活动,组织起草了《关于营商环境不优的问题专项整治工作方案》,先后印发《DZ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做好营商环境不优问题专项整治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达市发改函〔X〕753号)、《DZ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加强营商环境不优问题专项整治工作的通知》(D市发改函〔X〕823号),分别召开贯彻落实营商环境不优的问题专项整治工作动员大会和工作推进会,要求各牵头单位制定实施方案,深入查找问题,分析问题根源,提出整改措施,实行台帐管理,逐项整改销号,加强整治工作指导。同步向有关企业发放征求意见函,向DZ日报、DZ发布刊登公告,深入各县(市、区)召开座谈会调研,听取优化营商环境的建议,广泛征集营商环境不优问题线索,将收集的200余条6大类49个方面问题转相关部门办理,提升专项整治的针对性,确保整治工作有的放矢、对症施治、精准施策。

 (三)深入推进区域协同发展 — 4 —

 X革命老区振兴发展扎实推进。创新工作方式,建立了“一个班子、一套措施、一批成效、一次调研”的“四个一”工作机制,完成了X革命老区振兴发展规划落实情况专项监督调研,全面梳理我市X革命老区振兴发展重点建设推进情况,184个重点项目建设扎实推进。川东北经济区一体化持续推进。与川东北4市联合印发了“交通互联互通、旅游协同发展、产业协作互补”等8项重大合作协议落实方案,与南充市签署了《推动区域协同发展战略合作协议》;完成了国家天然气综合利用示范区建设、广(元)巴达城镇发展带、商贸经济合作、达万铁水联运港建设4个川东北经济一体化发展重大课题研究;统筹推进川东北经济区“三个十大”工程(事项)实施。达渝协作发展深入推进。“达万一体化发展”战略已被纳入全省区域协同发展指导意见,并写入了“川渝两地毗邻地区合作协议”;今年7月,与万州签订《深化达(州)万(州)一体化发展X年重点工作方案》,并纳入川渝合作“2+16”专项协议;“DZ与万州、开州、梁平等地建立经济协作区”等重大政策事项获得两省(市)政府支持。

 (四)电力体制改革继续深化 积极支持地方电网参与电力市场化交易和引入低价电源,配合牵头部门推进地方电网整合,提升地方电网管理水平和竞争力。鼓励扶持地方售电公司发展,为用户提供优质的用电服务,充分利用各项电价政策降低我市企业和园区用电成本。两次降低一般— 5 —

 工商业电价(4月1日起,降低一般工商业用户目录销售电价2.23分/千瓦时;7月1日起,降低一般工商业用户目录销售电价平均6.23分/千瓦时),X年全市一般工商业用户将减少电费支出2亿余元。

 (五)扩大对外开放合作取得实效 明确了DZ外向型经济发展重点,确定了以DZ高新区,大竹、渠县、宣汉、开江工业园区为载体,重点发展精细化工、机械装备、鞋服产品、电子元器件、新材料、健康家电等六大类产业。提出了DZ加工贸易发展路径,重点从优化加工贸易结构、推动加工贸易向服务业延伸价值链、加工自主品牌培育、实施加工贸易创新驱动和推进大通关平台建设等方面确定了发展路径和方向。形成了商务、海关、外管、金融等涉外部门共同推进加工贸易发展的联动工作机制。

 (六)全面深化财税体制改革 严格按照《DZ市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实施方案》文件要求,改革完善分税制财政体制,优化税收制度,完善地方税体系。认真落实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改革方案,X年全市个人所得税收入6.77亿元,与2018年同期相比,减收3.18亿元,下降31.9%;1-11月个人所得税共计减税3.74亿元。增值税改革方面,着力抓好深化增值税改革、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优惠等减税政策,认真实施各类减税措施,建立健全政策宣传辅导、问题快速处理、— 6 —

 优惠情况核查、统计数据审核、定点联系税户、政策效应分析等工作机制,1-11月份落实增值税改革减税5.57亿元,实现减税预期目标。

 (七)持续深化投资体制改革 持续优化审查审批服务,以市委、市政府名义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深化市级政府性投资项目审查和审批制度改革的实施方案(试行)等4个方案的通知》(达市委〔X〕184号),政府投资项目最短审查审批时间由原165个工作日缩短至74个工作日,企业投资项目最短45个工作日,行政审批效率大幅提升。一是加强项目管理。严格履行基本建设审批程序,严防规避倒置程序情形发生。严格概算管理和投资变更程序,对投资变更行为严格审批程序,坚决杜绝未批先建。建成了市级政府投资项目信息化监管平台,项目所需办理事项全部纳入监督,限时办结、到期预警、超时通报,并对235个市“四个一批”重点项目和45个市委市政府重点推进的重大项目进度纳入平台调度。二是拓宽融资渠道。加大财政资金统筹,全年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超35亿元,市场化筹集到位资金27.2亿元。全年累计争取上级补助资金72亿元,累计争取(发行)债券资金108亿元,其中,新增政府专项债券102亿元,企业债券6亿元。全年共推介发布政府投资合作项目140个,成功签约项目37个,总投资314亿元,吸引民间资金183亿元。三是加强项目储备。依托国家重大建设项目库和四川省投资项目— 7 —

 管理服务平台,建立完善本级项目储备库,X年,全市新增入库保障性安居工程、交通、能源、水利等领域重大项目共1003个,总投资5060亿元。四是强化投融资监控。建立了信息定期发布制度,及时公开发布投融资政策法规、产业政策、发展规划等信息,合理引导社会投资活动。建立投资主体、各类服务机构及从业人员信用档案,实行信用记录披露制度,通过四川省政府部门信息共享及监管协作平台,加强部门联动。

 (八)不断深化金融体制改革 着眼于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提高直接融资比重,促进多层次资本市场健康发展,健全金融监管体系。下发“惠农服务点”标准建设,提高助农取款点效率,确保助农取款点可持续发展;持续推进应收账款质押融资,进一步发挥应收账款融资服务平台对接需求、促进融资的作用,引导金融机构对供应链核心企业、应付账款较多企业持续开展“一对一”辅导,大力推广应收账款质押融资。截至12月底,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3190.13亿元,排全省第5,较年初增加258.76亿元,比去年同期增加8.92%;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1713.21亿元,排全省第7,比年初增加201.63亿元,比去年同期增加13.99%。

 (九)扎实推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 放宽市场准入,动态调整政府投资核准目录,严格落实“非禁即入”市场准入政策,及时发布《核准项目目录》和《产业结— 8 —

 构调整指导目录X年本》。全面清理、精简涉及民间投资管理的行政审批事项,截止目前,共取消了扬尘治理等7项审查事项,合并了消防设计等9项审查事项,后置简化了节能评价、环境影响评价、地震安全性评价等6项审查审批事项。我市社会信用信息平台和信用中国(四川·DZ)网站已开通试运行,开展民营企业相关数据在内的信用信息数据归集共享工作,逐步推动联合奖惩工作,强化信用承诺和信用公示制度。建立向民间资本推介项目库及推进机制,积极向民间资本推介重点项目。X年,全市通过四川省投资项目管理服务平台向社会发布水利、园区综合开发等项目140个,总投资1420亿元,全年民间投资增长39.5%。

相关热词搜索: 深化改革 综述 经济体制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