囚徒传说小说:炉石传说2020牧师卡组

时间:2021-10-14 14:04:29 浏览量:

篇一:奇幻小说简介

主要作品

欧美

《蛮王科南》系列(Conan the Barbarian)- 罗伯特·霍华德(Robert E. Howard 《纳尼亚传奇》

)1932年

《霍比特人》(又译《哈比人历险记》) - J·R·R·托尔金 1937年

《幽灵古堡》三部曲(Gormenghast)- 马维恩·匹克(MervynPeake)1946年

《纳尼亚传奇》系列(The Chronicles of Narnia)- 克利夫·史戴普·路易斯(C. S. Lewis)1950年

《魔戒》三部曲(又译《指环王》) - J·R·R·托尔金 1954年-1955年

《地海传说》系列 - 娥苏拉·勒瑰恩 1968年

《最后的独角兽》(The Last Unicorn)- 彼得·伯格(Peter S. Beagle)1968年 《魔戒》[2]

《安珀志》(The Chronicles of Amber)- 罗格·泽纳兹尼(Roger Zelazny)1970年 《赫德御谜士》系列 - 派翠西亚·麦奇莉普 1976年

《精灵宝钻》 - J·R·R·托尔金 1977年

《莎拉娜之剑》系列(The Sword of Shannara)- 特里·布鲁克斯(Terry Brooks)1977年 《圣石传说》系列 (The Belgariad)- 大卫·艾丁斯(David Eddings) 1982年 《黑暗塔》系列 (Dark Tower)- 史蒂芬·金(Stephen King) 1982年

《费奥纳瓦织锦》三部曲(Fionavar Tapestry)- 盖伊·凯佛列·凯伊(Guy Gavriel Kay) 1984年

《龙枪》系列 - 主要为玛格丽特·魏丝和崔西·西克曼(Margaret Weis and Tracy Hickman)1984年

《创者传》(The Tales of Alvin Maker)- 奥尔森·斯科特·卡德(Orson Scott Card)1987年 《黑暗精灵》系列 - R·A·萨尔亚多(R. A. Salvatore)1988年

《哈利·波特》

《死亡之门》系列(The Death Gate Cycle)- 玛格丽特·魏丝和崔西·西克曼 1990年 《时光之轮》(The Wheel of Time)- 罗伯特·乔丹(Robert Jordan)1990年 《真理之剑》系列 - 泰瑞·古德坎(Terry Goodkind)1994年

《刺客系列》系列(The Farseer Trilogy&THE TAWNY MAN BOOK) - 罗苹·荷布(Robin Hobb)1995年

《冰与火之歌》系列(A Song of Ice and Fire)- 乔治·R·马丁(George R.R. Martin)1996年《时光之轮》 The Wheel of Time

《黑暗物质》三部曲 -菲利普·普尔曼1995年-2000年

《哈利·波特》系列(Harry Poter) - J.K.罗琳 1997年-2007年

《美国众神》(American Gods )- 尼尔·盖曼(Neil Gaiman)2001年

《大魔法师》(Jonathan Strange & Mr Norrell)- 苏珊娜·克拉克(Susanna Clarke)2004年 《暮光之城》系列 Stephenie Meyer(斯蒂芬妮·梅尔)2005年-2008年

《魔幻城堡》戴安娜·温妮·琼斯(动画诗人宫崎骏的《哈尔的移动城堡》改编于此) 哈尔系列一共有三本,另两本为《飞天魔毯》和《迷宫之屋》

西方奇幻经典完结/出版作品

书名:《魔戒》,又名《指环王》(The Lord of the Rings)

作者:J·R·R·托尔金(John Ronald Reuel Tolkien)

书目:

《护戒使者》(The Fellowship of the Ring)

《双塔奇兵》(The Two Towers)

《王者归来》(The Return of the King)

书名:《纳尼亚传奇》,又名《纳尼亚王国传奇》(The Chronicles of Narnia)

作者:C·S·刘易斯(C S Lewis)

书目:

《魔法师的外甥》(The Magician's Nephew)

《狮子、女巫与魔衣橱》(The Lion, the Witch and the Wardrobe)

《凯斯宾王子》(Prince Caspian)

《黎明踏浪号》(The Voyage of the Dawn Treader)

《银椅》(The Silver Chair)

《能言马与男孩》(The Horse And His Boy)

《最后一战》(The Last Battle)

书名:《地海传说》,又名《地海传奇》(Earthsea Cycle)

作者:娥苏拉·勒瑰恩(Ursula K Le Guin)

书目:

《地海巫师》(A wizard of Earthsea)

《地海古墓》(Tombs of Atuan)

《地海彼岸》(The Farthest Shore)

《地海孤雏》(Tehanu)

《地海故事集》(Tales from Earthsea)

《地海奇风》(The Other Wind)

书名:《冰与火之歌》(A Song of Ice and Fire)

作者:乔治·R·R·马丁(George R R Martin)

书目:

《权力的游戏》(A Game Of Thrones)

《列王的纷争》(A Clash Of Kings)

《冰雨的风暴》(A Storm Of Swords)

《群鸦的盛宴》(A Feast Of Crows)

《魔龙的狂舞》(A Dance with Dragons)

《凛冬的寒风》(The Wind of Winter)

《春晓的梦想》(A Dream of Spring)

书名:《时光之轮》(The Wheel of Time)

作者:罗伯特·乔丹(Robert Jordan)最后一卷续写:布兰登·山德森(Brandon Sanderson) 书目:

《世界之眼》(The Eye of the World)

《大猎捕》(The Great Hunt)

《转生真龙》(The Dragon Reborn)

《暗影渐起》(The Shadow Rising)

《天空之火》(The Fires of Heaven)

《混沌之王》(Lord of Chaos)

《剑之王冠》(A Crown of Swords)

《匕之道》(The Path of Daggers)

《寒冬之心》(Winter's Heart)

《光明的十字路口》(Crossroads of Twilight)

《新春》(New Spring)

《梦之刃》(Knife of Dreams)

《光明回忆》(A Memory of Light)

书名:《安珀志》(Amber Chronicles)

作者:罗杰·泽拉兹尼(Roger Zelazny)

书目:

《安珀九王子》(Nine Princes in Amber)

《阿瓦隆之枪》(The Guns of Avalon)

《独角兽之兆》(Sign of the Unicorn)

《奥伯龙之手》(Hand of Oberon)

《混乱宫廷》(The Courts of Chaos)

《厄运主牌》(Trumps of Doom)

《安珀之血》(Blood of Amber)

《混沌之兆》(Sign of Chaos)

《影子骑士》(Knight of Shadows)

《混沌王子》(Prince of Chaos)

书名:《真理之剑》(The Sword of Truth)

作者:泰瑞·古德坎(Terry Goodkind)

书目:

《巫师第一守则》(Wizard's First Rule)

《泪之石》(Stone of Tears)

《血之盟》(Blood of the Fold)

《风之神殿》(Temple of the Winds)

《火之精魂》(Soul of the Fire)

《堕落之誓》(Faith of the Fallen)

《众生之柱》(The Pillars of Creation)

《骨之债约》(Debt of Bones)

《赤裸帝国》(Naked Empire)

《链火》(Chainfire)

《幻影》(Phantom)

《忏悔者》(Confessor)

书名:《哈利波特》(Harry Potter)

作者:J·K·罗琳(Joanne Kathleen Rowling)

书目:

《哈利波特与魔法石》(Harry Potter and the Philosopher's Stone) 《哈利波特与密室》(Harry Potter and the Chamber of Secrets)

《哈利波特与阿兹卡班的囚徒》(Harry Potter and the Prisoner of Azkaban) 《哈利波特与火焰杯》(Harry Potter and the Goblet of Fire)

《哈利波特与凤凰社》(Harry Potter and the Order of the Phoenix) 《哈利波特与混血王子》(Harry Potter and the Half-Blood Prince) 《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Harry Potter and the Deathly Hallows)

书名:《黑暗塔》(Dark Tower)

作者:斯蒂芬·金(Stephen Edwin King)

书目:

《枪侠》(The Gunslinger)

《三张牌》(The Drawing of the Three)

《荒原》(The Waste Lands)

《巫师与玻璃球》(Wizard and Glass)

《卡拉之狼》(Wolves of the Calla)

《苏珊娜之歌》(Song of Susannah)

《黑暗之塔》(Dark Tower)

书名:《遗产》(Inheritance)

作者:克里斯托弗·鲍里尼(Christopher Paolini)

书目:

《伊拉龙》(Eragon)

《长老》(Eldest)

《帝国(上)》(Brisingr)

《帝国(下)》(Inheritance)

书名:《黑暗物质》,又名《黑暗元素》(His Dark Materials)

作者:菲利普·普尔曼(Philip Pullman)

书目:

《黄金罗盘》(The Golden Compass)

《魔法神刀》(The Subtle Knife)

《琥珀望远镜》(The Amber Spyglass)

日本

梦枕貘 :《阴阳师》系列 《幻兽少年》系列 《沙门空海》系列 菊地秀行 :《吸血鬼猎人D》系列

水野良 :《罗德斯岛战记》系列 《魔法战士李维》系列

小野不由美 :《十二国记》系列 《东京异闻》 《奇幻贵公子》 田中芳树:《亚尔斯兰战记》《创龙传》

奈须茸:《fate/stay night》 《月姬》 《空之境界》 《魔法使之夜》 镜贵也:《曾几何时天魔的黑兔》 《传说中勇者的传说》 山口升:《零之使魔》

镰池和马:《魔法禁书目录》

中国

江南:《九州·缥缈录》[6]《龙族》 [7]

《搜神记》《九州幻想》 《诛仙》 《九玄》 《天行健》

郭敬明:《幻城》《爵迹》

浅尝辄逝:《浮生萦云》

雨齐:《第七色》

黄易 :《大剑师》

毕华流 :《荒原三部曲》 《桑梓荒原记》 《白狼传》

半只青蛙 :《龙战士》/《龙战士传说》

罗森 :《风姿物语》 《东方云梦谭》

烟雨江南:《亵渎》 《尘缘》

老猪:《紫川》

猫腻:《庆余年》

沧月:《镜》

《醍醐堂记》 《江湖异闻录》

篇二:编辑本段小说故事梗概

编辑本段小说故事梗概

在玛姬姨妈来做客的当下,德思礼家变得极为恐怖,尽管哈利知道未成年的巫师不能在霍格沃茨魔法以外使用魔法,然而在一次意外中,哈利不小心使用了魔法并逃出德思礼家(之后并未因此受到惩罚)。

哈利跑出了德思礼家后,搭乘骑士公共汽车前往伦敦。路上,他听说小天狼星·布莱克逃出了阿兹卡班监狱(据说他曾经用一道咒语杀死了十三个人,并将哈利父母的住址告诉了伏地魔,让伏地魔杀死詹姆和莉莉),魔法界正陷入恐慌之中,魔法部为此派摄魂怪保护霍格沃茨,这对哈利来说是一大威胁,更累他在魁地奇中损失其光轮2000。后来在新的黑魔法防御术老师─的指导下,哈利学会了守护神咒“呼神护卫”,使哈利可以召唤守护神(一头银色雄鹿)击退摄魂怪。

学期开始后,赫敏从麦格教授那里拿到一个“时间转换器”(一个沙漏,翻转后可以回到过去),如此一来赫敏才能赶上所有选修的课(因为有些课的时段是重叠的),弗雷德和乔治送给哈利“活点地图”,这张地图是由哈利的父亲詹姆·波特(尖头叉子)、小天狼星·布莱克(大脚板)、莱姆斯·卢平(月亮脸)、小矮星彼得(虫尾巴)所发明,他们四个人在霍格沃茨读书时期是死党,这张地图可以显现霍格沃茨的所有秘密通道。

后来哈利发现小天狼星是无辜的,而他正是哈利的教父,当时小天狼星在最后关头,把哈利父母的房子保密人改成了四位死党之一的小矮星彼得(虫尾巴),但他却出卖了他们,并将一切罪行嫁祸给小天狼星,事后化身成一只老鼠藏匿(也就是罗恩的宠物“斑斑”),而魔法部依旧认定小天狼星有罪,最后在时间转换器的帮助下,哈利等人成功的帮小天狼星逃亡,遗憾的是彼得趁乱之中逃逸,回到伏地魔身边准备帮助他东山再起。而在最后从小天狼星的信中,说明火弩箭真是他送的(在电影中是用鹰头马身有翼兽一根羽毛来说明的)。

编辑本段小说作者简介

J.K.罗琳(1966~),英国女作家,自小喜欢写作,当过短时间的教师和秘书。二十四岁那年,她在前往伦敦的火车旅途中萌生了创作“哈利-波特”系列小说的念头。七年后,《哈利·波特与魔法石》问世,之后她陆续创作了《哈利·波特与密室》《哈利·波特与阿兹卡班囚徒》《哈利·波特与火焰杯》《哈利·波特与凤凰社》《哈利·波特与“混血王子”》和《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完成了该系列的创作,在全球刮起一股股“哈利 波特”飓风,在世界范围内掀起规模宏大的“哈利·波特”阅读狂潮。另外,在此期间,她还因为慈善事业而先后完成了《神奇动物在哪里》和《神奇的魁地奇球》这两部与“哈利·波特”系列相关的图书,最近又完成了《翁彼豆故事集》。

现在,J.K.罗琳与她的丈夫及三个孩子生活在爱丁堡,一边尽享家庭生活的幸福,一边开始新的文学创作。我们期待着“哈利·波特”之后,J.K.罗琳能够继续给全世界喜欢她的读者带来更加精彩的文学作品。

编辑本段小说目录

以下是中文简体版小说目录:

第一章 猫头鹰邮递

第二章 玛姬姑妈的大错误

第三章 骑士公共汽车

第四章 破釜酒吧

第五章 摄魂怪

第六章 猎鹰和茶叶

第七章 衣柜里的博格特

第八章 胖夫人逃走

第九章 不祥的失败

第十章 活点地图

第十一章 火弩箭

第十二章 守护神

第十三章 格兰芬多对拉文克劳

第十四章 斯内普的妒忌

第十五章 魁地奇决赛

第十六章 特里劳妮教授的预言

第十七章 猫,耗子和狗

第十八章 月亮脸,虫尾巴,大脚板和尖头叉子

第十九章 伏地魔的仆人

第二十章 摄魂怪的吻

第二十一章 赫敏的秘密

第二十二章 又见猫头鹰邮递 编辑本段小说人物简介

哈利·波特

本书主人公,霍格沃茨魔法学校三年级学生。

佩妮

哈利的姨妈

弗农?德思礼

哈利的姨父

达力

哈利的表哥,德思礼夫妇的儿子。

阿不思·邓布利多

霍格沃茨魔法学校校长

麦格教授

霍格沃茨魔法学校副校长

斯内普教授

霍格沃茨魔法学校魔药课教师,哈利父亲当年欺负的对象。

卢平

霍格沃茨魔法学校黑魔法防御术课教师,狼人,哈利父亲的朋友。

海格

霍格沃茨魔法学校钥匙保管员,狩猎场看守,巨人血统。

小天狼星

布莱克阿兹卡班的囚徒、哈利的教父。

詹姆?波特

哈利的父亲

罗恩

哈利在魔法学校的好朋友

赫敏

哈利在魔法学校的好朋友

纳威

哈利在魔法学校的同学

马尔福

哈利在魔法学校的同学

小矮星彼得

哈利父母在魔法学校时的同学,后追随伏地魔,成为食死徒之一。

编辑本段同名电影

基本信息

电影剧照

哈利·波特与阿兹卡班的囚徒 Harry Potter and the Prisoner of Azkaban

导 演:
阿方索·卡隆Alfonso Cuaron

主 演:丹尼尔·雷德克利弗Daniel Radcliffe 鲁伯特·格林特Rupert Grint 艾玛·沃特森Emma Watson 加里·奥尔德曼Gary Oldman/迈克尔·加本Michael Gambon鲁比·考尔特恩 阿伦·瑞克曼Alan Rickman 玛姬·史密斯Maggie Smith 大卫·休里斯David Thewlis

上 映:
2004年6月14日

类 型:
魔幻 动作 冒险

地 区:
英国

内地译制配音信息

(一)中影院线公映配音

美国华纳兄弟影片公司出品

哈利·波特与阿兹卡板的囚徒

编剧 史蒂夫·克劳福斯

导演 J·K·罗林

摄影 麦克·瑞瑟辛

音乐 约翰·威廉姆斯

制片 大卫·黑曼

克里斯·哥伦布

主要演员

丹尼尔·拉德克利夫

鲁伯特·格林特

艾玛·沃特森

主要配音演员

吴 磊 沈达威

乔 榛 黄 莺

其他配音演员

张 欣 王建新 王肖兵

陈兆雄 丁建华 翟 巍刘 风 程玉珠 俞 红桂 楠 海 帆 叶 露余冠廷 胡平智 贾志超詹 佳 谢天添 潘征宇译制职员

翻译 顾奇勇

导演 丁建华

录音 童 乐

剪辑 陈玉华

混合录音 童 乐 魏鲁建录音工程 童 乐

数码声制作 洗印加工上海电影技术厂

中国电影集团公司进口上海电影译制厂译制

华夏电影发行有限责任公司发行

(二)中路华纳六区配音哈利…………李正翔

罗恩…………沈达威

赫敏…………黄笑嬿

邓布利多……王肖兵

卢平…………张 欣

其他配音演员

符 冲 贾志超 俞 红余冠廷 倪 康 严丽祯译制职员

翻译 顾奇勇

导演 王肖兵

录音 成 樱

混合录音 童 乐 成 樱制片 吕黎乔

华纳家庭娱乐有限公司进口上海电影译制厂译制

中录音像出版社发行

剧情简介

哈利·波特与阿兹卡班的囚徒的剧照(18张)

篇三:《霍桑短篇小说选》评价

《霍桑短篇小说选》评价

纳撒尼尔·霍桑是美国十九世纪最杰出的浪漫主义小说家。

霍桑所处的时代是浪漫主义文学在美国轰轰烈烈的时代。这一文学运动是美国社会经济与政治思想发展的必然产物。进入十九世纪,新生的美利坚合众国经济蓬勃向上。南部各州棉花种植业迅速扩展,北部的纺织、制革、机器制造等工业在产业革命推动下如火如荼。到六十年代,全国已拥有工厂十四万座,固定资产十亿美元以上,工业总产值跃居世界第四位。交通运输业空前繁荣。1821年全国收税大道总长达四千英里,1840年全国铁路总长三千三百多英里。接下来的二十年内翻了十番,达三万多英里。开发西部成为席卷全国的大潮,到六十年代,全国一半人口已越过阿巴拉契山脉向西迁徙。联邦政府为奖励拓垦西部,将土地价格下降到每公顷一·二五美元!与此同时,由于英法战争,欧洲大乱,美国趁机大举发展贸易,掌握了世界贸易的三分之一,并通过购买和掠夺,扩张领土近三倍。资本主义在这块土地上可谓欣欣向荣,盛况空前。一定的经济基础必然产生与之相应的上层建筑。这个时期,形形色色的主义、思潮迭起,令人眼花缭乱。光是老百姓信奉的基督教,一下子就涌现五花八门的理论与教派,诸如自然神论、一神论、泛神论、摩门教派、千年至福教派等。特别是三十年代加尔文教派内部的一伙革新者与思想家爱默生、富勒、阿尔考特、黎普里等人,在波士顿附近的康考德村经常聚会,组成了一个“超验主义者俱乐部”。他们对神学与哲学的现状极为不满,在吸收欧洲,尤其是德国哲学家康德的一些思想的基础上,形成了推崇直觉的超验主义观点。

超验主义观点的核心是主张人能超越感觉和理性而直接认识真理,认为人类世界的一切都是宇宙的一个缩影——“世界将其自身缩小成为一滴露水”(爱默生语)。超验主义者强调万物本质上的统一,万物皆受“超灵”制约,而人类灵魂与“超灵”一致。这种对人之神圣的肯定使超验主义者蔑视外部的权威与传统,依赖自己的直接经验。“相信你自己”这句爱默生的名言,成为超验主义者的座右铭。这种超验主义观点虽属于唯心主义,但它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有助于打破加尔文教的“人性恶”、“命定论”等教条的束缚,为热情奔放,抒发个性的浪漫主义文学奠定了思想基础。在这一思想影响下,美国文坛出现了“新英格兰文艺复兴”。而海滨城市波士顿以其天时地利人和的优越条件,便成为这个“文艺复兴”的中心。波士顿以其附近的哈佛为后盾,兼有航运事业带来的大量财富,私人的收入富可敌国。各种会社、图书馆、期刊、出版社竞相成立。更重要的是,这里聚集着大批优秀的美国作家,除参加超验主义者俱乐部的爱默生、梭罗、阿尔考特等人外,还有霍桑、洛威尔、朗费罗、霍尔默斯、麦尔维尔、惠蒂埃等等。有人甚至说,走在波士顿附近,随便丢一块石头,准能碰到一位作家。从比肯山乘车出发在新英格兰走上一遭,一路上都可能经过哪位重要作家的家门口。这些新英格兰作家为美国文坛献上了一份沉甸甸的厚礼。他们的作品成为不朽文学经典的信手就可拈来一大把:霍桑的《红字》、爱默生的《历史性代表人物》、麦尔维尔的《白鲸》、梭罗的《瓦尔登》,以及后来惠特曼的《草叶集》??怪不得F·O·麦瑟森教授在他的《美国文艺复兴》一书中所指出:“您尽可翻遍其余一切美国文学作品,也找不到任何一组书能在想象力方面与这些书媲美。”而这场文艺复兴中影响最大,独树一帜的作家又当推纳撒尼尔·霍桑。

纳撒尼尔·霍桑(NathanielHawthorne)1804年7月8日出生于马萨诸塞州的萨勒姆镇,是其清教徒祖先移民北美后的第五代传人。其头一代移民北美的祖

先名威廉·霍桑(WilliamHathorne),1630年来到萨勒姆,担任了殖民地的治安官,并参与了对贵格会教徒的迫害。其子约翰·霍桑则作为清教徒审判官,参与了1692年萨勒姆迫害“女巫”事件,声名狼藉。少年纳撒尼尔·霍桑后来自作主张,给家族的姓氏增添了一个字母“W”,据说就是要解除一位被害“女巫”的丈夫对霍桑姓氏的诅咒。十八世纪,霍桑家族与萨勒姆镇一样,从早期繁荣富裕开始走向衰败。纳撒尼尔的父亲不得不上船谋生,从见习水手一直做到了船长。但1808年,年仅四岁的纳撒尼尔失去父恃,一家之长在航行加勒比海途中,因患热病死于苏里南。母亲不得不带着三个孩子(一男二女)和家中仅有的一点点储蓄,投奔住在缅因州的娘家兄长,在兄长家度过了默默守寡的一生。她唯一的

儿子纳撒尼尔九岁时伤足,有两年不得出门,养成读书习惯,长成一名孤独少年。

1821年,霍桑被送到布伦斯维克的波多因学院念书,与后来成名的美国大诗人朗费罗及后来出任美国第十四届总统的富兰克林·皮尔斯同班,他们之间建立了毕生的友谊。在大学里,霍桑说自己是个“懒学生”,但“老在念书”。1825年,霍桑以中等成绩大学毕业,回到家乡萨勒姆,重新开始他与世隔绝的隐居生活,长达十二年之久。在舅舅家的三层楼上,霍桑把自己关在房间里(他把这屋子叫做“猫头鹰的巢穴”),拼命读书,想当作家。据说他看完了当地图书馆的每一本书。他姨妹回忆说,他“使自己彻底熟悉了家乡萨勒姆的古老历史,尤其是巫术时代”。他儿子则回忆说父亲“细心阅读了过去岁月记录的每一页——报纸、杂志、年刊、审判记录。新英格兰年鉴是他心爱之物,他从中获取了不少材料”。霍桑爱读的书还有约翰·班扬的《天路历程》、瓦尔特·司各特的《威弗莱》系列小说,以及其他十八世纪与同时代作家的作品,并从这些作品中学来一手拉丁化词汇与十分刻板的结构。

霍桑天性十分羞怯而骄傲——羞怯是因为骄傲。他对自己的优点具有强烈意识,对家族的祖先既尊敬又自豪。由于寄人篱下,由于贫穷,他害怕与人交往遭到拒绝,所以态度越来越保守。在《雪影》的前言中他写道:“我坐在生活的大路旁,像着了魔法。乱树在我周围冒出头来,嫩芽长成细枝,细枝长成小树,直到我没有出路,无法从幽黑深处穿越重重盘根错节。”他从不去教堂,却喜欢礼拜日站在打开的窗前的窗帘后面,观看男女老少络绎不绝去做礼拜。他认为最理想的生活方式就是“做一个‘窥探的保罗①’PanlPry:喻指爱寻根究底的人。在男男女女头顶隐身盘旋,目睹他们的所作所为,探究他们心中所想,从他们的欢乐中借光明,从他们的悲伤中借阴影,不使自己保存任何特殊的情愫”。然而,生活中有谁能彻底置身事外?霍桑隐居的十二年中,除闭门读书,也时常出门旅行。他舅舅驿车行生意红火,因此乘驿车旅行近水楼台。霍桑穿越了整个新英格兰,还去尼亚加拉大瀑布,去新兴城市底特律观光。一路留心倾听车中与旅店中每个人的谈话,观察形形色色的人物,自己却很少开口与人交流。1837年,他写信给好友朗费罗说:“也许由于什么妖术,我被生活的主流抛到一边,再也回不去了??我把自己弄成了囚徒,关进了地牢??现在却找不到放自己出去的钥匙。”在家乡自我禁闭的漫长岁月成为霍桑作家生涯的一段重要里程。这十二年是他的学徒期,是他读书、观察、思索、创作的实验阶段。当时流行的种种主义、思潮对他都没有多大影响,其他同代的美国作家奔赴欧洲或横贯美国大陆踏勘西部,或乘捕鲸船航行海外,大开眼界大长见识之时,他却独自热衷于探索家乡历史,探索自己内心世界的旅程。正是萨勒姆这十二年,使他的文学天才愈加深化,愈加个性鲜明。1828年,他以自己的大学时代为题材,写出了小说《范·肖》,自己出资匿名出版,可惜是场失败。1830年,他首次正式在《萨勒姆公报》上

发表了一篇故事,其后便接二连三在纽约和波士顿印刷的各种杂志和赠阅品上发表短篇小说。1836年,他为波士顿一家月刊《实用娱乐知识》当编辑,在姊妹帮助下,他包揽了几乎每一期的全部内容。一场大火使这家期刊破产,霍桑失去工作,便动手撰写了一部《彼得·巴利通史》。此书先后发行了上百万册,而当时却只给他带来区区100美元的收入。1837年,霍桑的首部短篇小说集《重讲一遍的故事》给他带来一些名气,但他仍无法以写作餬口。在有势力的同窗帮助下,霍桑谋到一份政府差事,任波士顿海关的司磅员。两年后他辞去职务,用积蓄买到布鲁克农场的成员身份,前往参加“知识与体力劳动相结合,思想家与劳动者相结合”的实验。布鲁克农场位于波士顿郊区,是由一群超验主义者创办的乌托邦式公社。农场由超验主义者乔治·黎普里为领袖,成员共同劳动,共享成果与报酬。霍桑在农场只呆了六个月就扬长而去,因为劳动时间太长,写作时间太少,思想上又与超验主义有距离。1838年初,霍桑与索菲·阿米莉亚·皮博迪订婚,1842年结婚。新婚夫妇移居马萨诸塞州的康考德,租下著名作家爱默生祖父的一幢房子——“古屋”。在这里,霍桑与邻居爱默生、梭罗、阿尔考特等人结下友情,重新开始创作自己的“心之寓言”。并于1846年推出第二部短篇小说集《古屋青苔》,但此书只给他带来微薄收入。霍桑再度寻求政界朋友帮助,得到一份政府公职,任萨勒姆海关的检验官,可惜只做了三年。1848年总统换届,不同的政党上台,随之更换了一大批政府官员,霍桑也在其中。他于是静下心来,开始创作他最著名的小说《红字》。

霍桑曾认为自己是“美国最无名的文人”,但《红字》却使他一举成名天下知。《红字》是美国文学发展史上的首部象征主义小说,先于麦尔维尔的《白鲸》一年。这部小说集中了霍桑的创作个性与经验,作者立刻就被评论界称为“出生于本世纪的最伟大作家”。连那些因为他竟敢触动“不贞罪”,要“狠狠谴责”的批评家们也承认霍桑具有“天才的想象力,精雕细刻的优美文笔”。文学声名既定,《红字》的收入又使他摆脱了贫穷,霍桑告别故乡,举家迁往马萨诸塞州西部伯克县的伦诺克斯,买下一幢名为“路畔居”的宅子,定居下来。在那儿与正创作《白鲸》的赫尔曼·麦尔维尔比邻,并很快成为好友。

在伦诺克斯,霍桑的创作开始登峰造极,杰作源源涌出。1851年完成了《七个尖角阁的房子》,是部描写家族衰亡史的小说。下一年又完成了《福谷传奇》,这部小说对布鲁克农场予以讽刺式的剖析。1851年还发表了短篇小说集《雪影》,收入了他的名作《伊桑·布兰德》,与《人面巨石》。1852年还发表了童话《奇妙故事》,1853年又发表了童话《乱树丛故事》。这两部童话都已成为美国儿童文学的经典。1852年,为同窗竞选总统,他还推出了《富兰克林·皮尔斯传》,得到皮尔斯赞赏,当选总统后,即派给霍桑一个肥缺——出任美国驻英国利物浦总领事。霍桑走马上任,虽说这份工作与他的兴趣并不相投。任职期间(1853—1857),他充分领略了英国许多地方的风土人情,将旅途印象载入《英国》(该笔记霍桑死后由其妻整理发表),及散文集《我们的老家》(1863年发表)。1858年他赴法兰西和意大利旅行,写成《法国与意大利笔记》,小说《玉石雕像》(1860年发表)。《玉石雕像》以意大利为背景,是霍桑创作的最后一部完整小说。在欧洲度过七个春秋,霍桑重返祖国,回到康考德的“路畔居”。四年后,与老友皮尔斯一道度假旅行。途中,于1864年5月19日在新罕布什尔州的普利茅斯去世,5月23日葬入康考德的睡谷公墓。

霍桑最初是以自己别具一格的短篇小说打入美国文坛的,他的思想和艺术特色也首先表现在他的短篇小说之中。霍桑最早创作的短篇小说是《我家乡的七个

传说》,但因数次尝试发表均遭失败,一气之下便将手稿付之一炬。自1830年始,他在各色杂志与赠阅品上发表短篇小说与随笔,从此一发而不可收,一生共写下短篇小说一百余篇。他将其中多数故事编为三个集子:《重讲一遍的故事》(1837)、《古屋青苔》(1846)、《雪影》(1852)。未收入这些集子的作品则在他辞世之后,于1883年被人编为《故事与随笔》。这些集子的标题与发表年代并不说明故事的内容,有些最早创作的东西却被收入最晚推出的集子当中。更添乱的是,较早发表的《重讲一遍的故事》与《古屋青苔》在美国不断有修订本问世,时不时增加一些作者一生后期创作的篇什。所以,每个集子收入的故事并不能代表相同或相似的主题、创作风格与手法,创作年代与发表时间上也不存在任何特殊联系。为方便起见,本选集仍按霍桑四部短篇小说集发表的年代先后编排,主要选入霍桑各个创作阶段的优秀代表作。

霍桑的短篇小说按题材可粗分为两大类。一类为“新英格兰传奇”,另一类为“心之寓言”。

“新英格兰传奇”主要是一组反映美国殖民时代新英格兰地区历史的故事。正如欧文在《纽约外史》中致力于刻画早期居住于纽约的荷兰移民风貌,司各特以他的苏格兰故乡作为一片广袤的浪漫土地一样,霍桑在这组故事中着力描绘了故乡的风土人情、生活传统、历史事实,乃至富于迷信色彩的传闻轶事,着重表现了加尔文教统治对人心的摧残和清教徒特别是上层分子的虚伪道德。这组故事主要创作于霍桑在故乡萨勒姆度过的那十二年寂寞岁月。关于这些新英格兰传奇,霍桑曾这样说过:“将奔放美妙的温柔色彩,泼上一幅新英格兰人物景致的素描。然而,但愿它未曾完全抹煞自然朴素的原色。”本集收入的新英格兰传奇故事大致有:《欢乐山的五月柱》、《大红宝石》、《有抱负的来客》、《恩迪科特与红十字》、《亲情》、《爱丽丝·多恩的恳求》等。这些故事许多取自真人真事。如《欢乐山的五月柱》描写的就是发生于1628年普利茅斯殖民地早期的一场宗教冲突,照霍桑的说法是“快乐与消沉争夺地盘”的一场斗争。一方是轻松愉快,寻欢作乐,崇尚五月柱的贵格会教徒,另一方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严峻刻板,循规蹈矩的清教徒。结果是清教徒首领恩迪科特率兵闯入反清教的托马斯·摩顿的领地,砍倒了他们尊崇的五月柱,并将这片地区严格置于清教徒统治之下。《恩迪科特与红十字》表现的是殖民地首脑恩迪科特率领人民反抗英王暴政的故事,反映了美国早期的一个历史侧面。《大红宝石》是一篇传奇,通过来自社会不同阶层的一群寻宝者在大山中寻找大红宝石的故事,颂扬普通劳动者的朴素善良与真诚,抨击上层社会的虚伪贪婪与自私。《爱丽丝·多恩的恳求》是霍桑的早期作品,但发表较迟。该故事主题复杂:乱伦、杀父、巫术、凶杀、死而复活、哥特式罗曼司的成分应有尽有。但这些统统被放进十七世纪新英格兰的背景之中。故事的总框架是百年之后,作者——“我”,携两位女友在曾经绞死并埋葬了大批女巫的绞刑山上散步,并将他的这篇故事手稿念给两位女友听。这种情境不但含蓄地将故事隐含的罪孽及诅咒与该地区的实际历史相联系,还把作者与他的两位听众暗暗联系起来,因此一段陈年往事不仅是古色古香充满浪漫情调的历史,且与今日水乳交融,让历史给今人以教益。这篇故事还有一点值得注意。杀死妹妹情人

的伦纳德·多恩,意识到杀死的其实正是他自己,是他那满脑子的乱伦念头:
“我心下明白,一切强烈深沉感情的萌芽,在他身上都已被灾难助长,完全成熟。” 而且妹妹情人的面孔竟长得与伦纳德·多恩一模一样,竟与他死去父亲的面孔在幻觉中合二为一。这种写作手法说明,年轻的霍桑在创作初期已致力于使自己作品含义深刻化、多重化。这篇故事涉及到了伦理、个人、社会、心理、历史的各

个层面。在写作手法上也变化多样,时而平铺直叙,时而大发议论,忽今忽古,扑朔迷离,笼罩一层神秘色彩,给人的感觉正是霍桑自己所谓的“梦幻与疯人的回忆”。

《心之寓言》在霍桑的短篇作品中具有更大影响。本集收入的有《牧师的黑

面纱》、《威克菲尔德》、《胎记》、《小伙子布朗》、《伊桑·布兰德》等代表作。

“心之寓言”基本创作于1842年至1845年霍桑居住于“古屋”期间。“人性之恶”与人之孤独是这些寓言的最基本主题。霍桑时常将人的心灵比做深渊或被魔

鬼把守的洞穴,然而这深渊或洞穴深处却有可能埋着宝藏或见不得人的丑恶。

他所津津乐道的一大主题是人生而孤独,各人出于不同原因都固守着自己的骄傲与自私。在他看来,孤独销蚀人心本身就是一种罪过,因为它否定人类的兄弟之爱。人心应当屈尊学会分享感受,从而获得拯救。如果像伊桑·布兰德那样,弃一切人的社会义务与道德责任于不顾,执意追寻自己的目标,到头来只能既伤害他人,也破坏自己的心理平衡,“失去对人性磁性环链的把握”,成为一个十恶不赦的魔鬼,尸骨无存,空留一颗冰冷的石头心。又如莫名其妙弃家出走的威克菲尔德,一味自我放逐,封闭自己,自动割断与亲人与社会的关系,结果孤孤单单数十年,既残酷伤害了爱他的妻子,也辜负了自己的宝贵生命。这篇故事的末尾,作者点出了恪守孤独者所面临的危险:在这个神秘世界的表面混乱当中,其实咱们每个人都被十分恰当地置于一套体系。体系之间,及它们与整体之间,也都各得其所。一个人只要离开自己的位置一步,哪怕一刹那,都会面临失去自己位置的危险。就像威克菲尔德,他可能被,事实上也的确被这个世界所抛弃。

霍桑的短篇小说题材丰富,表现的时代也不同。但他最偏爱的另一大主题是揭示人性之“恶”。他把抽象的“恶”当作一切社会问题的根源。在他看来,一切社会问题,人与人之间的矛盾、犯罪现象等等的根源都不存在于社会物质生活当中,而存在于人性之“恶”。这一观点可以说基本来自加尔文教教义中“原罪”与“内在的堕落”等观念的影响。他认为要消灭外部世界的一切恶行,只有从人心做起,从扫除人之恶做起,声称:“内在世界一旦净化,外在世界激荡着的许多罪恶都会自行消失。”他偏好描写超自然的,怪诞的,恐怖的现象或阴暗反常的心理活动,借以挖掘那隐秘的“恶”。在作品中往往脱离社会条件去剖析人物的心理,一层层剥出“人人心中皆有的恶”来。难怪麦尔维尔认为,霍桑的最大

功绩就在于描写“黑暗的伟大力量”,霍桑对人内心世界幽暗风景的刻画。

就说“小伙子布朗”这个单纯善良的青年吧。他受到魔鬼引诱,晚上出发去森林参加聚会,事前未向任何人包括自己的爱妻透露行踪,可一到会场才发现许许多多平素他尊重爱戴的人——德高望重的牧师先生,虔诚慈祥的老教徒,美丽贞洁的少女,甚至心爱的妻子,都在这里与魔鬼欢聚一堂!而且在这里他还听到牧师披露了许多他不知道的正人君子们的隐秘罪行。上至总督及太太,下至他自己的爷爷及父亲,乡里乡邻,原来都那么虚伪,那么肮脏!那夜以后布朗变得沉默寡言,因为他认识到了人人心中皆有的罪恶。这种人之恶的意识,也正是作者苦心孤诣,想唤起读者注意的东西。再如《牧师的黑面纱》中,一贯受村民爱戴的牧师,突然一天戴看块黑面纱出现在大庭广众面前,并且从此不肯除去这令人生畏的东西。“这黑纱横在他与世人之间,隔绝了愉快的人情和女人的爱悦,将他禁锢在最可悲的囹圄之中。”甚至到老到死,牧师也不肯摘下那块可恶的黑纱,还竭尽最后一口气斥责给他送终的人们:“瞧哇!你们个个脸上都有一块黑纱!”毋庸置疑,作者用黑纱象征的正是世人对自己丑恶灵魂的虚伪掩饰。

许多评论家认为,霍桑对科学技术的进步发展持否定态度,这顶帽子是否合


《》 相关热词搜索: [db:gj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