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读后感
读《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有感
【摘要】雅各布斯在书中阐述了“街道眼”概念,“街头芭蕾”,城市的多样性等几个关于旧城更新问题的观点。我从中主要关注了人们在街道中扮演的监视作用,街区首要功能的多样性以及老建筑的新利用三个方面,结合中山东路、河西新城、大华电影院分析了这些城市规划中的成功与失败。
【关键词】安全;
人行道;
“街道眼”;
规划;
“街头芭蕾”;多样性;
老建筑
简·雅各布斯的《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让我对城市规划和建设有了一次比较切实的认识。尽管她写作的背景是在美国经济大萧条之后,是面对美国大城市出现的种族隔离,贫富差距,犯罪率上升,社会动荡等问题,向传统的规划理论提出的挑战,但很多理论在现今中国都有体现以及指导意义。
本书的第一部分讲述了“城市的特性”。主要是通过大量事实的调研和作者的亲身体验得出的关于城市中人行道、街区公园、街区的特性。在这个部分中,作者强调人行道的三大作用:安全、交往、孩子的同化。并提出了促成这良性循环的条件。这里她提出了著名的“街道眼”概念。提到“街道眼”的概念我就想到作者用的一个很具体的例子:在街道上,一个男人好像试图让一个八九岁的小女孩跟他走,他一边哄一边摆出冷漠的表情,小女孩靠在墙上,显得很固执,就像孩子进行反抗时的模样。这时路边的各种商店的店主、酒吧里的人都纷纷出来,楼上的窗户也伸出好几个头来,有一个很快退了回去,这个人不一会儿出现在那个男人靠着的门后面。那个男人并没注意到这一切,但他是被包围了。没有人会让他把一个小女孩拽走,即使没有人知道她是谁。虽然结果富有戏剧性,小女孩是那个男人的女儿。但是我从这个故事就体会到了什么叫“街道应有监视的眼睛”。
在第一部分,作者同样阐述了“街头芭蕾”的思想。“街头芭蕾”充分展现了人才是一个城市的主体,而不是建筑。她描述的是很多专业建筑师看不到的东西,她打破了建筑的局限在感受城市的温度。
书的第二部分是论点的中心部分,阐述了要在城市的街道和地区生发丰富的多样性的四个条件:1)区域功能多2)小街段3)建筑多样性;
4)人流的高密度。雅各布斯最为推崇城市的多样性,城市是人类聚居的产物,城市的主要特征就是人的活动。成千上万的人聚集 在城市里,而这些人的兴趣、能力、需求、财富甚至口味又都千差万别。因此,无论从经济角度,还是从社会角度来看,城市都需要尽可能错综复杂并且相互支持的功用的多样性,来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针对衰败的大城市中心,她又进一步提出,挽救现代城市的著名的四点补救措施:保留老房子从而为传统的中小企业提供场所;
保持较高的居住密度从而产生复杂的需求;
增加沿街的小店铺从而增加街道的活 动;
减小街块的尺度从而增加居民的接触。针对我国旧城改造的现状,这四点建议至今还是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我主要针对作者提出的上述三个观点谈谈个人的一些真实感受。首先就拿中山东路来说,晚上走在全长4公里的中山东路上我一点都不会有不安全感。整条路拥有良好的照明和适中的人行道宽度,人们很少会走到一个黑暗偏远的角落。而且一路上各种各样的24小时便利
店、24小时药店、大型医院、有视频监控的银行网点、KTV、快捷旅店宾馆、高等院校等等,你总是能保持在这些“街道眼”的注视之下。这一点就充分体现了作者说的市民无意识的对维护街道文明的支持的信念和照明给街道带来的安全感。
雅各布斯还着重强调城市不是一朝蹴就的,不是规划者们整体规划出来的,城市的变化是随着时间新老交替的一个过程。河西新城区就是一个例子。10年前,政府一股脑把河西的旧房拆了个遍,建造了奥林匹克体育中心。十运会结束以后,这一地区的问题慢慢显露出来。由于大面积的整体建设,以奥体中心为中心建成了一大片居民小区。当时的这些新建小入住率很低,因为仓促的建设,很多配套设施没有跟上,忽略了城市的多样性。路没有完全修好,公共交通不够完善,商店、学校、医院等极其缺乏。宽敞的街道在晚上很少看到有行人,这跟中山东路形成了鲜明对比。但是随着这些年的逐步完善,多处的办公写字楼、餐饮企业、政府机构、大型商场、中心公园的跟进,使得这一地区的状况大为改善。这充分体现了雅各布斯所说的“在主要是以住宅为主或有着很多住宅的地区里,首要通途的种类和复杂程度越多、越高,就越好,这就像在闹市区的情况一样。”
作者还说老建筑对于城市是如此的不可或缺,如果没有他们,街道和地区的发展就会失去活力。在大城市的街道两边,最令人赞赏的和最使人赏心悦目的景致之一是那些经过匠心独运的改造而形成新用途的旧建筑。在南京也有这样的老建筑:甘熙故居、1912街区、1865创意产业园??这些都是让新主意在旧建筑中的成功实践,他们是成功的,成为了城市的一道风景,但是一样又失败的,在我看来,新街口的大华电影院就是这么一个例子。作为一个有名的老建筑,他本应该像之前提到的那些老建筑一样,带给我们的不仅是回忆,还要新的活力。可是很多年前就在进行改造,一直到现在都还没有改造成功。周围已经不知道又冒出了多少拥有时代气息的新建筑,一个比一个高,一个比一个时尚,十分符合这个城市CBD的定位。大华电影院越来越像一个被丢弃的守旧的孩子,不知道如何让他适应现在的生活,在夹缝中生存。我认为,大华电影院的过于独立和过窄的人行道是他失败的原因。它没有像1912街区那样结成群,它有点孤立无援。门前狭窄的人行道打消了人们在上面从事其他活动的欲望,哪怕是走路,它与周围的大环境格格不入。我想,先天不足,后天畸形的它在今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都将是一个问题。
雅各布斯作为一个社会学家,并未面对当时美国城市现象中的所有重大问题。但是她从综合的社会学角度,针对当时美国盛行的存在严重问题的规划方式,提出了一些更具人性关怀、激发城市活力的规划原则。“一个梦幻城市很容易,然而建造一个活生生的城市则煞费思量。” 四十年前的忠告今日听来不知要用多少年来领悟城市规划不再只是单纯的自然科学,城市是由建筑和人组成的,人才是城市的主角。我们接受着现代城市规划思想的 洗礼,还没有了悟“生活本身就是目的”的真谛。让我们怀着一颗“尊重和关怀普通人的心”去理解城市中复杂多样的过程和联系,谨慎而精心地,非粗鲁而简单地进行城市的规划和建设。
参考文献
简·雅各布斯著.金衡山译.《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南京:译林出版社,2005
篇二: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读书笔记
《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读书笔记
本书写于1960年代,是一本对现代城市规划思想完全批判的书,当时许多城市规划者被激怒了,有人批评这本书是没有任何建筑规划研究背景的妇人的唠叨,抱怨这本书“除了给规划带来麻烦,其余什么也没有”。不可思议的是,这位妇人连篇累牍的唠叨,竟然几乎颠覆了以往的城市规划理论,也几乎改变了美国城市的发展方式。
《死与生》所探讨的问题,和它成书之中所处的时代背景是分不开的。美国经历了1930年代的经济大萧条,其间为了解决人力过剩问题,进行了大量城市建设。这个方法正是罗斯福从当时主持纽约建设的罗伯特?摩西那儿学来的,那几年,曾有84000人为摩西建设过在书中被雅各布斯强烈批判的纽约公园。二战之后美国建筑与城市规划界的思路发生了一些变化,一方面是经济上升期对城市建设的需求,一方面是原先欧洲的现代主义建筑“旗手”纷纷移居美国,现代主义设计手法、现代主义城市规划,正是多快好省建设世界的“良方”。
摩西带领规划师们运用了三种那个时期的流行手段——城市郊区化、建筑现代主义化、着力建造城市地标,在“为了实现每个复员军人的梦想”的口号下,展开了城市建设。纽约像现今的北京一样,开始迅速地“摊大饼”,扩大城市之后为了加强各个区域之间的关系,不得不开始修建各种高速路构成的交通网。就这样,一波波拆迁之后,纽约原有的社区形态分崩离析。雅各布斯较早地发现了这种建设行为带来的灾难,城市原有的生活复杂性为交通复杂性所取代,居住、工作、商业截然分开,建筑毫无特色。1961年的《纽约时报》上有一则新闻中提到,摩西先生承认有些新住宅很可能是“丑陋、封闭、墨守成规、千篇一律、缺乏个性、没有风格”,但他说:“这样的住宅,只要周围有公园就可以了。”1930年代人们为摩西的公园大唱赞歌,而1950年代这些公园变成了犯罪频生、藏污纳垢之所,其原因简单说来正是人口外迁,公园供大于求,城市建设也使得原有社区关系弱化,人与人关系冷漠。
本书的成就恰恰是针对这种背景的,它强调了城市的复杂性和多样性,认为只有具有多样性的城市社区才是有活力的;
它发现了社区内部“街道眼”的存在,反对建设那些寂寥的“花园城市”,主张保持小尺度的街区和街道上的
各种小店铺,用以增加街道生活中人们相互见面的机会,从而增强街道的安全感;
它论述老社区是安全的,因为邻里有着正常的交往,对社区有着强烈的认同;
它指出交通拥堵不是汽车多而引起的,而是城市规划将许多区域生硬地隔离开来,让人们不得不依赖汽车;
它还号召居民反对大规模城市建设,主动参与到城市规划的决策中去,发 相关热词搜索:
[db:gj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