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欧梵【聂华苓】

时间:2021-10-12 12:26:44 浏览量:

篇一:聂华苓《人,又少了一个》

聂华苓《人,又少了一个》导读及训练

【原文】

人,又少了一个

聂华苓

三年前。也是冬天。一个骨瘦如柴的女人来到我家门前。

她头发蓬乱。脸色蜡黄。穿着一件空荡荡的破旧花棉袄,和一条褪色的灰布裤子。手中提着一个白布口袋。她轻轻推开我家虚掩的大门。缩缩瑟瑟地探进头来。我正站在窗口。

“太太。我不是叫花子。我只要点米。我的孩子饿得直哭!”她没等我回答。就自我介绍下去:“我也是大学毕业的。哪,你看。”她抖着手由内衣口袋中掏出身份证来。“这上面都写着的,这是我以前的照片!” 由于好奇,我接过她的身份证。那是一个富态的中年女子的照片:光亮细碎的发鬓,整整齐齐地贴在头上,淡淡的双眉,弯在那一双满足的眼睛之上。衣襟上还盘着一个蝴蝶花扣。

我端详着那照片的时候,她就一个人絮絮叨叨地讲了下去:“我先生坐了牢。我就一个人带着孩子,饱一天,饿一天,我替人洗衣服,付了房钱,喝稀饭都不够!孩子们饿得抱着我哭,我只有厚着脸皮出来讨点米。我只要米,不要钱。我不是叫花子。我是凭一双手吃饭的人!太太!唉!我真不好意思,我开不了口,我走了好几家,都说不出口,又退出来了!我怎么到了这一天!”她撩起衣角来拭眼泪。

我将她的口袋装满一袋米。她抖动着两片龟裂的嘴唇说道:“这怎么好意思?您给我这么多!这怎么好意思!谢谢,太太。我不晓得怎么说才好。我——我直想哭!”她淌着泪背着一袋米走了。

三年后的今天,我又看见了那个女人。她正站在巷口一家人家门前。我打那儿经过。她皱缩得更干更小了!佝偻着背,靠在门框上。脸上已经没有三年前那种羞怯得神情了。咧着一嘴黄牙,阴森森地笑着。用一种熟练的讨乞声调高声叫道:“太太,做做好事,赏一点吧!太太,做做好事,赏一点吧!”

只听见门内当啷一响。是金属落地的声音。接着是一声吆喊:“一角钱拿去!走,走,谁叫你进来的?你这个女人,原来还自己洗洗衣服赚钱,现在连衣服也不洗了,还是讨来的方便!”

那女人笑嘻嘻的:“再赏一点吧,太太,一角钱买个烧饼都不够!”

“咦,哪有讨饭的还讨价还价的?走,走,在这里哼哼唧唧的,成什么样子?”

那女人的嘴笑得更开了:“再给我一点就走,免得我吧您地方站脏了,再多给一点!”

砰地一声,大门被踢上了。那女人回过头来,冷笑了一声,然后漠然地望了我一眼。她已经不认得我了!

【导读】:

《人,又少了一个》取材人生,凝练厚重。文中仅以三年的时间差,写了一个大学毕业的女子的人格激变。她因丈夫坐牢,独自担负四个孩子的生活重担,又因为人生的穷困而外出乞食,迫使她含羞忍辱应付生计,以至使她逐渐扭曲心态,乃至泯灭人格自尊,终于变得麻木,仅隔三年,前后就判若两人。作者选择女子在三年前后巨大变化的两幅画面,深刻揭露了在大千世界的芸芸众生中又少了一个泯灭人格自尊的人的社会原因。尤其是文章结尾处女子“漠然”的眼神,无声地揭示了苦难社会的鞭痕已扎向了任务心底深处,却又是令人难以言喻地。如果一个社会,连人的低级生存需要都不能维持,还奢谈什人格个自尊?在这样的社会里,作为社会的人的人格价值也就消亡了。作者在文中的标题《人,又少了一个》正是导引了全文:哀民生之多艰!作者以此为题,正揭示了恶劣的社会环境、不幸的遭遇对人性的扼杀和吞噬这一主题。

读着《人,又少了一个》,油然使人想起一个人——祥林嫂,只不过,她是一个穷困潦倒在都市里的有着大学文凭的现代祥林嫂。

【训练题】:

1. 她是出来乞讨的,为什么要拿出身份证来?

2. 第一次向别人乞讨的女人,有两次流泪,这两次流泪的原因是否相同?

3. 小说中描述的这个中年女子并没有去世,为什么作者却说“人,又少了一个”?

4. 第四段画线部分内容去掉可以吗?它在文章里的作用是什么?

【参考答案】:

1.作者巧妙借身份证上的照片,向读者介绍这个女人以前的形象,这是一个幸福、美满、自得的女性,这就和眼前及以后所见到的乞丐形象形成鲜明对比。

2.原因不同。第一次是为了她自己所遭遇的不幸,为了自己可怜的孩子,更为自己不得已出来乞讨而承受心灵上的苦痛而流泪;
第二次则是为自己能遇到一个好心人而流出的感激之泪。

3.小说中描述的这个中年女子躯壳虽然还存在,但作为人所具有的人格尊严都已不复存在,作者以此为题,正是正揭示了恶劣的社会环境、不幸的遭遇对人性的扼杀和吞噬

这一主题。

4.不可以。作者借身份证上的照片,向读者介绍这个女人以前的形象,这是一个幸福、美满、自得的知识女性,而眼前她却因不幸走上了乞食生活,三年后更是成了职业乞丐,这样写,就把一个知识女性的扭曲变态强烈凸显出来,达到令人难以置信且又欲哭无泪的地步。这样对比处理,就可以将读者的视线进一步引向造成中年女子悲剧的社会。

篇二:人,又少了一个(聂华苓)

阅读理解《人又少了一个》训练00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人又少了一个

聂华苓

三年前,也是冬天。一个骨瘦如柴的女人来到我家门前。

她头发蓬乱,脸色苍黄,穿着一件空荡荡的破旧花袄,和一条褪色的灰布裤子,手中提着一个白布口袋,她轻轻地推开我家虚掩的大门,缩缩瑟瑟地探头进来,我正站在窗口。

“太太,我不是叫化子,我只要点米。我的孩子饿得直哭!”

她没等我回答,就自我介绍下去:“我也是大学毕业的,喏,你看。”她抖着手由内衣口袋中掏出身份证来:“这上面都写着呢,这是我以前的照片!”

由于好奇,我接过她的身份证,那是一个富态的中年女子的照片:光亮细碎的发髻,整整齐齐地贴在头上,淡淡的双眉,弯在那一双满足的眼睛上。衣襟上还别着一个蝴蝶花扣。

在我端详着那张照片的时候,她就一个人絮絮叨叨地讲了下去:“我先生坐了牢,我就一个人带着四个孩子,饥一天,饱一天。我替人洗衣服,付了房钱,喝稀饭都不够!孩子们饿得抱着我哭,我只有厚着脸皮出来讨点。我只要米,不要钱,我不是叫化子,我是凭一双手吃饭的人!太太!唉!我真不好意思,我开不了口。我走了好几家,都说不出口,又退了出来!我怎么到了这一天!”她撩起衣角来拭泪。

我将她的口袋装满一袋米,她抖动着两片龟裂的嘴唇说:“这怎么好意思?您给我这么多!这怎么好意思!谢谢,太太。我不晓得怎么说才好,我——我直想哭!”她淌着泪背着一袋米走了。

三年后的今天,我又看见了那个女人。她正站在巷口一家人家门前,我打那儿经过。她皱缩得更干更小了!佝偻着背,靠在门框上,脸上已没有三年前那种羞怯的神情了。咧着一嘴黄牙,阴森森地笑着,用一种熟练的讨乞声调高声叫道:“太太,做做好事,赏一点吧!太太,做做好事,赏一点吧!”

只听门内“当啷”一响,是金属落地的声音,接着是一声吆喊:“一角钱拿去!走,走,谁教你进来的?你这个女人,原来还自己洗洗衣服赚钱,现在衣服也不洗了,还是讨来的方便!”

那女人笑嘻嘻地:“再赏一点吧,太太,一角钱买个烧饼都不够!”

“咦?哪有讨饭的还讨价还价的?走,走,在这里哼哼唧唧的,成什么样子?”

那女人的嘴笑得更开了:“再给我一点就走,免得我把您的地方站脏了,再多给一点!”

“砰”的一声,大门被踢上了。那女人回过头来,冷笑了一声,然后漠然望了我一眼。她已经不认得我了!

1.小说突出描写了女人行乞时的四次“笑”,请认真阅读小说,简析每次“笑”所显示的内容。(“每次”限10字内)

(1)第一次“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二次“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3)第三次“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四次“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怎样理解小说标题“人,又少了一个”的深刻含义?

3.如果将“女人”的有关身份证的文字材料抽去,对小说的人物的刻画和主题的表现有没有影响,为什么?

4.此文和《祝福》中都写了两个乞丐的“死”,这两个乞丐的“死”有什么不同?

5.下列对这篇小说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刻画女人形象,多角度地运用了纵向对比,写出人物的人格由自尊到顽劣,行为由知羞到寡廉耻,心理由希望到麻木,外貌由富态到干瘪,令人憎恶,也唤起同情。

B.对女人性格扭曲的社会根源,作者的思想倾向是鲜明的,但未曾表明,只是在人物刻画和情节的发展中,让其自然流露出来。

C.作品的语言十分细腻、流畅,尤其是人物语言极富于个性化,三年后女人乞讨的几段话,尽管有点夸张,但活画出女人蜕变后的丑恶灵魂。

D.作者对生活是忠实的,但不拘泥于生活的真实,经过艺术提炼、加工,使现实中女人行乞的故事更加典型,显示出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的批判力量。

答案:1.(1)对人生的敌意和诡谲。

(2)丧失羞耻之心。

(3)职业乞丐的无赖相。

(4)对人生的冷漠、麻木。

2.女人人性扭曲,已成行尸走肉,丧失了“人”的价值。而一个“又”字,表明了不断有人“少”掉,使作品更具广泛的社会意义。

3.有影响。抽去有关材料就反映不出作品主题的深刻性。

4.此文中的中年女人并没有死去,只是她的自尊心羞怯感,即她的人格已经完全失去,她的灵魂已被吞噬,原先的“她”已经逝去。而祥林嫂的生命和灵魂都被封建礼教吞噬。

5.C

1.作者在刻画人物时,最突出的写作手法是什么?(1分)

2.本文运用的描写方法主要有哪些?(2分)

3.她"絮絮叨叨"的时候,两次申述"我不是叫花子""开不了口",表明了什么思想感情?而三年后,"脸上已没有了三年前那种羞怯的神情了","笑嘻嘻的",用熟练的讨乞声调喊叫,说明了什么问题?(4分)

4.给她"装满一袋米"时,她的表现怎样?表明了此时她的思想感情是怎样的?(2分)

5.结尾的"冷笑""漠然"表明了什么?(2分)

6.文章题为"人,又少了一个",而篇末写这个女人还活着,怎么说"少了一个"?(2分)

7.概括本文的主题思想。(2分)

答案:

1、对比2、外貌、语言、动作、神态;
3、表明她竭力维护自己做人的尊严;
说明此时的她已经变成了一个不知羞辱的人,已是一个十足的乞丐了。4、"抖动嘴唇""真想哭""淌着泪"形象地表现了她内心的痛楚和对"我"的感激之情。5、表明她灵魂已麻木、僵化到了极点。6、她虽然还活着,但却留下了一个躯壳在人间,这样含蓄而又寓意深刻,令人回味无穷。7、文章通过一个女人虽生犹死的可悲命运,旨在揭露生活的逼迫使人丧失了人的地位、尊严,沦为乞丐的社会现实。

篇三:最新河南电大《世界华文文学》教学考一体化网考形考作业试题及答案

最新河南电大世界华文文学教学考一体化网考形考作业试题及答案

100%通过

2015年秋期河南电大把《世界华文文学》纳入到“教学考一体化”平台进行网考,针对这个平台,本人汇总了该科所有的题,形成一个完整的题库,内容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判断题,并且以后会不断更新,对考生的复习、作业和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会给您节省大量的时间。做考题时,利用本文档中的查找工具,把考题中的关键字输到查找工具的查找内容框内,就可迅速查找到该题。本文库还有其他教学考一体化答案,敬请查看。

一单选题 1.世界华文文学创作的精髓是()。(2.00分) A.民族精神 B.民族性 C.民族情结 2.廖辉英被誉为( )作家。(2.00分) A.知识女性 B.历史知识 C.女性知识 D.女性问题 3.以白话文呐喊为先导,张我军提倡的()紧跟其后。(2.00分) A.小说革命 B.散文革命 C.界革命 4.20世纪50年代初期,台湾文坛()运动泛滥。(2.00分) A.战斗文艺 B.历史文化 C.现代文学 5.杨逵是台湾()最有影响,最具代表性的作家。(2.00分) A.新文学 B.古代文学 C.现代文学 D.当代文学 6.《龙坡杂文》是()创作的。(2.00分) A.台静农 B.柏杨 C.梁实秋 7.《给谈中西文化的人看看病》是()创作的。(2.00分)A.龙应台 B.三毛 C.李敖 8.台湾诗坛上,纪弦首先创办了(《》)季刊。(2.00分)A.《现代戏剧》 B.《现代散文》 C.《现代小说》 D.《现代诗》 9.余光中、张晓风等是()的好手。(2.00分) A.擅写 B.擅写诗歌 C.擅写散文 D.擅写小说 10.《秋室杂文》是()创作的。(2.00分) A.梁实秋 B.柏杨 C.台静农 11.较之英语文学、法国语文学、俄语文学等,世界华文文学拥有世界上更为广大的()。(2.00分) A.应用范围 B.读者群 C.作家队伍 D.网络团队 12.在台湾新文学创作中,最早显出实绩的是()。(2.00分) A.散文 B.新诗 C.论文 D.小说 13.杨逵他的成名作是(《》)。(2.00分) A.《她要往哪里去》 B.《送报夫》 C.《太阳下山了》 D.《大河奔流》 14.《橘子红了》是()创作的长篇小说。(2.00分) A.琦君 B.梁实秋 C.三毛 15.“创世纪”诗社成员大部分为()诗人。(2.00分)

16.古龙是台湾( )代表作家。(2.00分) A.《小林在台北》 B.《笠山农场》 A.新武侠小说 B.通俗小说 C.言情小说 D.历史小说

17.陈映真被称为( )。(2.00分) A.领袖人物 B.坚强战士

C.海峡两岸第一人 D.领导

18.赖和被誉为()。(2.00分) A.“台湾的鲁迅” B.台湾文坛领袖 C.台湾文坛大师 D.台湾文坛巨匠

19.白先勇、陈若曦、欧阳子等在台大读书时,共同组织创办了(《》)(2.00分) A.《现代文学》 B.《新小说》 C.《现代小说》 D.《回归文学》

20.在台湾出现的白话文学作品最早出现于()。(2.00分)A.1928 B.1922 C.1911 D.1921

21.1956年9月,由台湾大学夏济安教授创办了()。(2.00分)

A.《文学杂志》 B.《文艺理论》 C.《文学艺术》

22.早期的白话文学作品多用()写成。(2.00分) A.日语 B.英语 C.闽南语 D.汉语

23.《丑陋的中国人》是()创作的。(2.00分) A.梁实秋 B.台静农 C.《日月潭》 D.《摩尔》

25.“蓝星”诗社成立于1954年3月,社长为()。(2.00分) A.钟鼎文 B.余光中 C.覃子豪

26.琼瑶是台湾()代表作家。(2.00分) A.历史小说 B.通俗小说 C.言情小说 D.武侠小说

27.()在传播中国文化上曾起过积极的作用,也是其在全世界得以发展传播的最重要的起因。(2.00分) A.东方文化 B.体育比赛 C.移民 D.商务考察

28.台湾省被清政府以()条约割让日本。(2.00分) A.辛丑 B.马关 C.甲午

29.高阳是台湾( )大家。(2.00分) A.通俗小说 B.历史小说 C.武侠小说 D.言情小说

30.台湾文坛在1937-1945年期间出现了()文学。(2.00分) A.皇民 B.皇家 C.天皇

31.台湾新文学史上第一篇小说是()。(2.00分) A.《她要往何处去》 B.《贤内助》 C.《月下》

32.华文文学活动已成为一种()的文学现象。(2.00分)

D.世界性

33.既是活跃的理论家,又是颇有成就的诗人兼小说家的台湾文坛骁将是()。(2.00分) A.张我军 B.赖和 C.杨逵 D.吴浊流

34.陈映真、王拓、杨青矗、黄春明等是()的生力军。(2.00分) A.文学运动 B.诗歌运动 C.文化运动 D.乡土运动

35.席慕容被称做上个世纪八十年代()。(2.00分) A.写稿机器 B.言情诗人 C.抒情散文

D.“诗坛女旋风”

36.台湾新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文散文是赖和写的()。(2.00分) A.《无题》 B.《流离曲》 C.《棋盘边》

37.杨青矗开拓“工人小说”的先河,被称为(“ ”)。(2.00分) A.工厂代言人 B.农民诗人 C.工厂写手 D.工人作家

38.华文文学是()世界上最大的语种文学。(2.00分) A.现代 B.当今

C.新中国成立以来 D.古代

39.台湾白话文运动起始于20世纪()。(2.00分) A.20年代末期 B.20年代初期 C.20年代中期

40.李敖因擅长杂文引起争议,被称为(“”)。(2.00C.激情诗人 D.辩论家

1.苏雪林、林海音、孟瑶、郭良惠等作家被称为()。(2.00分)

A.现代作家 B.台湾作家 C.当代作家 D.闺阁作家

2.台湾省被清政府以()条约割让日本。(2.00分) A.马关 B.辛丑 C.甲午

3.古龙是台湾( )代表作家。(2.00分)A.言情小说 B.新武侠小说 C.历史小说 D.通俗小说

4.吴浊流以其处女作(《》)的发表登上文坛。(2.00分)A.《雨后》 B.《海峡》 C.《烛光》 D.《水月》

5.台湾新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文散文是赖和写的()。(2.00分) A.《棋盘边》 B.《无题》 C.《流离曲》

6.“创世纪”诗社成员大部分为()诗人。(2.00分) A.军中 B.公务员 C.教师

7.杜国清、古贝等发起成立了()诗社。(2.00分) A.《笠》 B.《星云》 C.《新文学》 D.《现代》

8.《橘子红了》是()创作的长篇小说。(2.00分) A.琦君 B.梁实秋

9.《给谈中西文化的人看看病》是()创作的。(2.00分) 17.在台湾出现的白话文学作品最早出现于()。(2.00分) A.1911 A.李敖 B.三毛 C.龙应台

10.现代派文艺纲领是()。(2.00分) A.《六大信条》 B.《六条宗旨》 C.《六大理念》

11.余光中、张晓风等是()的好手。(2.00分)

A.擅写论文 B.擅写散文 C.擅写诗歌 D.擅写小说

12.70年代台湾文坛上出现了两次较大的论争,这就是()。(2.00分) A.现代文学 B.旧文学 C.新文学 D.乡土文学

13.陈映真、王拓、杨青矗、黄春明等是()的生力军。(2.00分) A.诗歌运动 B.文化运动 C.文学运动 D.乡土运动

14.世界华文文学目前有()大板快。(2.00分) A.6 B.5 C.4 D.3

15.华文文学活动已成为一种()的文学现象。(2.00分)A.东半球 B.中国 C.亚洲 D.世界性

16.台湾文坛在1937-1945年期间出现了()文学。(2.00分) A.天皇 B.皇民 C.皇家 B.1922 C.1928 D.1921

18.较之英语文学、法国语文学、俄语文学等,世界华文文学拥有世界上更为广大的()。(2.00分) A.读者群 B.网络团队 C.应用范围 D.作家队伍

19.杨青矗开拓“工人小说”的先河,被称为(“ ”)。(2.00分) A.工人作家 B.工厂代言人 C.农民诗人 D.工厂写手

20.世界华文文学与()有着根系相连的关系。(2.00分) A.中国文学 B.西方文学 C.东方文学 D.亚洲文学

21.既是活跃的理论家,又是颇有成就的诗人兼小说家的台湾文坛骁将是()。(2.00分) A.赖和 B.张我军 C.杨逵 D.吴浊流

22.杨逵他的成名作是(《》)。(2.00分) A.《大河奔流》 B.《她要往哪里去》 C.《送报夫》 D.《太阳下山了》

23.台湾诗坛上,纪弦首先创办了(《》)季刊。(2.00分) A.《现代小说》 B.《现代戏剧》 C.《现代诗》 D.《现代散文》

24.世界华文文学的发展起始于()。(2.00分) A.20世纪80年代 B.20世纪90年代 C.20世纪中期

25.世界华文文学创作的精髓是()。(2.00分) A.民族精神 B.民族情结 C.民族性

26.《秋室杂文》是()创作的。(2.00分) A.台静农 B.梁实秋 C.柏杨

27.在台湾新文学创作中,最早显出实绩的是()。(2.00分) A.新诗 B.散文 C.小说 D.论文

28.张默、洛夫、痖弦发动成立了()诗社。(2.00分) A.《微星》 B.《新光》 C.《今日》 D.《创世纪》

29.李昂具有( )之称。(2.00分) A.勇敢者 B.问题青年 C.叛逆女性 D.叛逆青年

30.席慕容被称做上个世纪八十年代()。(2.00分) A.写稿机器 B.言情诗人 C.抒情散文

D.“诗坛女旋风”

31.台湾白话文运动起始于20世纪()。(2.00分) A.20年代初期 B.20年代中期 C.20年代末期

32.华文文学是()世界上最大的语种文学。(2.00分) A.当今 B.现代 C.古代

D.新中国成立以来

33.覃子豪、余光中等发起成立了()诗社。(2.00分) A.《蓝星》 B.《文化之旅》 C.《阿里山》 D.《笠》

34.高阳是台湾( )大家。(2.00分) A.武侠小说 B.通俗小说 C.言情小说 D.历史小说

35.()在传播中国文化上曾起过积极的作用,也是其在全世界得以发展传播的最重要的起因。(2.00分) A.商务考察 B.体育比赛 C.移民 D.东方文化

36.“蓝星”诗社成立于1954年3月,社长为()。(2.00分)

A.覃子豪 B.余光中 C.钟鼎文

37.陈映真被称为( )。(2.00分) A.领袖人物 B.坚强战士 C.领导

D.海峡两岸第一人

38.廖辉英被誉为( )作家。(2.00分) A.女性问题 B.历史知识 C.女性知识 D.知识女性

39.《丑陋的中国人》是()创作的。(2.00分) A.台静农 B.梁实秋 C.柏杨

40.1956年9月,由台湾大学夏济安教授创办了()。(2.00分)

A.《文学艺术》 B.《文艺理论》 C.《文学杂志》

1.许世旭是韩国华文文学的开拓者主要成就在()。(2.00分)

A.长篇小说 B.剧本 C.短篇小说


《》 相关热词搜索: [db:gj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