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华烟云林语堂经典语录,摘抄|

时间:2021-10-12 11:20:19 浏览量:

篇一:《京华烟云》读书笔记

《京华烟云》读书笔记

几年前,记得听别人说过赵薇出演了一部电视剧,名叫《京华烟云》,可是当时没在意,也没有时间看,所以当于老师让我们读《京华烟云》时,脑子里只是对这部电视剧有点儿印象而已。既是因为没有大把的时间看电视剧,也是因为我知道好多小说改编成电视剧或电影后,原著中总有一些情节在拍摄过程中是无法超越的,所以决定利用零散的时间读原著的译作,置身其中,思想随着作者驰骋一番,当真是一种精神的至高享受了。

首先,按照以往读书的惯例,我还是先了解了一下作者。林语堂,中国现代著名作家、学者、翻译家、语言学家,新道家代表人物。1895年生于福建漳州平和县坂仔镇一个基督教牧师家庭。原名和乐,后改玉堂,又改语堂。早年留学美国、德国,获哈佛大学文学硕士,莱比锡大学语言学博士。回国后在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厦门大学任教。曾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美术与文学主任、国际笔会副会长等职。林语堂于1940年和1950年先后两度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提名。林语堂被称为“幽默大师”,他谈吐诙谐,热衷幽默。对中国幽默文学的异军突起起了作用。他也一向以童心未泯自况。他富有创造性地把英文Humour音译为中文的幽默,从而使幽默一词在中国迅速流行开来。林语堂的幽默像是生活的一种调味品。林语堂抗战前寓居上海近九年,并被谑称为“幽默大师”。林语堂在自己的《八十自叙》中说:“并不是因为我是第一流的幽默家,而是在我们这个假道学充斥而幽默则极为缺乏的国度里,我是第一个招呼大家注意幽默的重要的人罢了。”林语堂经常撰写文章,阐发幽默,林语堂及其同人积极提倡幽默文学,主张文风“清淡”、“隽永”、“甘美”,作品具有“性灵”、“闲适”的特点,逐渐自成一个小品散文流派。在百度百科上对作者做了基本了解之后,我心里对林老先生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且不说在当时那个年代国内思想是如何封建保守的,在他盛年之时中国是如何被日本蹂躏的,在这样残酷的大环境下,单单林老先生对思想自由的追求以及对自身发展的规划到最后人生巅峰时取得的成就而言,已经让人叹为观止、望尘

莫及了。相比而言,我们现在的环境是如此的优越,可是我们却在众多的诱惑之下迷失了自己的本性,随波逐流,得过且过,竟全然忘记“适者生存”的道理。或许当我们末年之时会感慨自己的一生毫无建树,庸庸碌碌,可是一切都为时晚矣。所以,如何在大千世界里,始终保持自己的初心并为之努力,这是一个多么发人深省的问题。我们不妨好好想一想。

紧接着,按照小说的顺序开始读文章了,第一章写的是“后花园富翁埋珠宝,北京城百姓避兵灾”,读完这一章后,我觉得作者是在描述在八国联军入侵之前,姚家上上下下所做逃离前的各种准备以及各个人物出场的情景设置,在这一章中,有一句话,我觉得寓意甚妙:“在人的一生,有些细微之事,本身毫无意义可言,却具有极大的重要性。事过境迁之后,回顾其因果关系,却发现其影响之大,殊可惊人。这个年轻车夫若头上不生有疮,而木兰若不坐另外那辆套着小骡子的轿车,途中发生的事情就会不一样,而木兰一生也不同了。”现实生活中,确实如此,下一秒发生什么我们不可预知,或喜或悲,但是在事情发生的某一时刻我们的选择是瞬间的,可是就是这一瞬间的选择或许会让我们的人生轨迹从此与众不同。我们这个年纪可能体会的不够深刻,可是和家里的长辈,尤其是最年长的老人们在一起就经常会听到类似这样的感悟了。正如我们现在对工作的选择将影响我们的价值观,人生观以及将来的生活品质;
再如我们现在对另一半的选择将影响到我们毕生的幸福。第一章中还有一处让我感慨颇多,就是看到姚大爷一开始是不想搬家的,要听天由命,可是,当她太太和他说“你若不在乎你的一条命,你也想想孩子”,结果这句话打动了姚大爷的心。读到这里,眼眶有些湿润,已经记不清我的爸爸妈妈为了我做过多少这样的事儿了,父母总是最“溺爱”自己的孩子,尤其是中国的父母,他们始终把自己的孩子保护的严严实实的,生怕受一丁点儿伤害,尽管这种方式不完全正确,我们现在也并不提倡,但是不可否定的是,这是父母伟大的爱,是最圣洁的,哪怕它是错的。

接着往下读的时候,我的思路发生了变化,不想按照文章的顺序依次地下写出小说的内

容以及自己的感想来写这份读书笔记,尤其在听完大家所做的PPT分享之后,我想从人物分析这一方面来写。

第一个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姚思安姚大爷,他的出场描写是这样的:他有四十来岁,短粗身材,结实健壮,浓黑的眉毛,眼下微微松垂,没留胡子,头发乌黑。走起来显得年轻沉稳,步伐坚定,身子笔直,显然是武功很深的样子。若出其不意,前后左右有人突袭,他必然会应付裕加。读到这里后,我脑海里勾勒出这样的一个形象:一个40多岁的男人,干练,有肌肉,反应敏捷,身手颇好,俨然一个现代版的健身教练的模样,他不会让自己的家人受一丁点儿的委屈,不管在何种情况下,都会护家人周到安全。介绍姚大爷的还有一处:在他三十几岁娶了木兰的母亲之时,生活上起了一个突变。在那个突变之下,他从一个贪酒好色胆大妄为的浪子,一变而成了一个真正道家的圣贤。在那段日子之前,他的生活,对他的家庭而言,是乌烟瘴气的一段黑暗日子了。他喝酒、赌钱、骑马、击剑、打拳、玩女人、养歌女、蓄娼妓、浪荡江湖,交结公卿。但是,他忽然改变了。他结婚一年之后,父亲去世,留给他的万贯家财之中,在杭州、苏州、扬州、北平,有药铺,有茶行,经常从四川贩卖药材,从福建安徽贩卖茶叶,另外还有若干家当铺。在那些年,他内心精神的发展变化,真是神秘不可臆测。在婚前婚后,即使他的妻子,也不知道他是否已经真正革面洗新重新做人。他戒绝了赌博,以海量出名的酗酒也突然停止,好色纵欲,及其他损害他钢铁罗汉般的身体的事情也完全中止。这一段的描写,我感同身受,因为我也亲身经历过,以前家里是开酒店的,所以我的父亲染上了酗酒的恶习,从我初三开始,他就每天早晚不停的喝酒,弄得整个家乌烟瘴气的,我每天放学都不愿回家,讨厌看到父亲每天醉醺醺的样子,就这样,一喝就是11年,这11年要不是我母亲的话,估计我们这个家早就解散了,真的很敬爱我的母亲,觉得她很伟大。父亲这11年的生活,将他整个人都掏空了,可是或许是天意,就在去年秋天,在母亲的帮助下,历时一个月,父亲把喝了这么多年的酒给戒了,当我知道这个事情的时候,

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再三地确认,当我确定这件事是真的时候,这11年发生过的事一幕一幕的重新在我的脑海里重演,眼泪也止不住的流了下来。所以,浪子回头金不换,不管一个人的处境有多么的糟糕或者不堪,绝对不能破罐子破摔,要始终坚信没有过不去的坎儿,只要你愿意改变,意志坚定,绝对会峰回路转,柳暗花明,春暖花开。最后,我想说的是关于姚大爷的思想:姚思安并没有做到“绝圣弃智”, 相反,他爱好人生并能享受人生之乐。在人生道路上,取半入世,半超脱。他性格中既有儒家人定胜天的积极人生观,又有道家顺应天命的看似消极的人生观。他的家庭教育,也是如此。所以他的女儿们,在他的开明的教育下,既有道家的洒脱,又有儒家的忠孝礼义廉,只是两个女儿一个更侧重于道,一个更侧重于儒,那就是木兰和莫愁的区别。她们的区别,不在质,而是量的比例。

他的大女儿木兰偏向道家,但她也遵从儒家的孝、礼、节、义。他的小女儿偏向儒家,但也有道家的顺其自然。或者说,这两种文化根本就不是完全割裂,而是是有交集的,这个交集,就是中国的传统文化。

第二个我想分析的人物便是小说中的女主人公——姚木兰。提起木兰,在小说中有一句话是这样写的:在人的一生中,有些细微之事,本身就毫无意义可言,却具有极大的重要性。事过境迁之后,回顾其因果关系,却发现其影响之大,殊可惊人。这个年轻车夫若头上不生有疮,而木兰若不坐另外那辆套着小骡子的轿车,途中发生的事情就会不一样,而木兰一生也不同了。在人生的岔路口,我们每个人都面临着不同的选择,或大或小,或喜或悲,但无论再细小的选择,只要我们选了一方,那么另一方是荆棘也好,坦途也罢,都与自己无缘也无关,因为我们已经走在了另一条人生的道路上,谱写着另一个篇章。林语堂曾感言:“若为女儿身,必为木兰也。”可见他对于木兰的高度评价与赞赏。纵观木兰的一生,跌宕起伏,经历了盛衰的轮回。小时候木兰生活在姚府这样一个衣食无忧的大户人家,从小受到他父亲的细心教诲和母亲的百般宠爱,称得上是集万千宠爱于一身了。木兰天资聪明,内外

兼修,简直就是无可挑剔的完美女神。然而,上天绝对是公平的,在其他方面对木兰偏爱有嘉,可是木兰的婚姻并不是像想象中的那么完美,她所经历的却是一场悲剧的灾难性的婚姻。为了大局着想,她顶替妹妹嫁给了高傲的曾荪亚,她非常的识大体,顾全大局,她容忍自己的丈夫的婚外恋,人生最大的美德是宽容,能真正做到它不是件容易的事,如果木兰没有宽容丈夫的情人,那么结果可能会更加的糟糕,宽容是一种艺术,是一种美德,我们宽容待人,就是在接纳别人的行为,理解别人的处世方法和原则,我们在接受别人的长处的时候,也要接受别人的短处和不足,这样我们才能真正的与人和谐的相处,社会才会因此变得更加的美好,所谓宽容就是你一脚踩扁了紫罗兰,它却把香味留在了那人的脚跟上,我们就是需要这样一种大度的宽容,木兰的宽容是大气的,从容的,有尊严的,她想用自己的行动感化荪亚,可是事情根本没有她想象的那么简单,丈夫丝毫不为之所动,木兰是一个有着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她总能在适当的场合讲合适的话,办稳妥的事,她用智慧和心灵去经营着她的婚姻和人生,她极其的富有才智和胆量,她对也婚姻富有很强的责任感,本应该具有一桩完美的婚姻,可是却没有那么的心随所愿,可是她接受命运的安排,从来没有怨天尤人,仍然努力维系着这段婚姻,可见她是很传统的很有责任感的女性。

最后一个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便是另一个女性——曼娘。一个真正封建思想下的牺牲品。在小说中,木兰与曼娘的一段对话,让我记忆犹新,这段对话也反应了两人之间截然不同的性格特点,对话如下:

盟誓之后,曼娘向木兰说的第一件事是:“长大之后,你若嫁了荪亚,我们就是妯娌,一同在一个家里过一辈子。“

木兰说:“我想做你的妯娌,可是不愿意嫁给荪亚。”“那么嫁给经亚。”

木兰说:“不,当然不。”“你若不嫁曾家的儿子,那么你怎么做我的妯娌呢?”

“我只愿意跟你生活在一块儿,曾家的儿子谁我也不愿嫁。”“你难道不喜欢荪亚吗?”

篇二:京华烟云读书笔记

京华烟云读书笔记

我是由《京华烟云》这部电视剧,才了解到《京华烟云》这部小说的。《京华烟云》的作者林语堂,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带有神秘色彩的传奇人物。他是一位世界性的知名作家,被美国文化界评选为20世纪智慧人物之一。他学贯中西,是我国最优秀的双语作家之一,在语言学的研究方面取得重大突破。他兼备散文大家与著名长篇小说家双重身份,是唯一一位长期用英文进行文学文化创作的中国现当代作家。《京华烟云》,被誉为现代红楼的著作,诺贝尔文学奖提名作品,美国《时代》周刊推荐必读之一,它生动描绘了一幅近代中国风貌图。

《京华烟云》,是一部将磅礴、华丽、完备、经典、真实集于一身的著作。可以说,它不是一部小说,它就是生活,就是中国近现代史的再现。它不加粉饰地呈现出中国的一切困境与纷扰,并积极地昭示着国家的希望,是作者挥泪写就的民族心灵史,是一部只有中国人才能完全体会的经典。代表了近代中国社会各个阶层的人物一一出现在这幅画卷中,这些人物是那样的真实、形象,就好像出现在我们的身边的行行式式的人物。这部史诗般磅礴的巨著写得如此淋漓尽致、如泣如诉,是一部可以在寂寞长夜里独自品位的佳作。

《京华烟云》以主人公姚木兰的命运发展为线索,讲述了北平曾、姚、牛三大家族从19XX年义和团运动到抗日战争30多年间的悲欢离合恩怨情仇,并在其中安插了袁世凯篡国、张勋复辟、直奉大战、军阀割据、五四运动、三一八惨案、雨丝派与现代评论派笔战、青年左倾、二战爆发等历史事件,全景式展现了中国近现代社会风云变动的历史风貌。

书中穿插的是近现代中国的发展史,那是一个多事之秋,一个动乱的时代,一个战争的年代。当时的中国政府岌岌可危,社会上动乱不安,中国面临着改朝换代的变化,但是,书中从无绝望的笔迹,反而到处都彰示着积极的希望,照射出胜利的光辉。尤其是在书中结尾处,人们喊着:山河不重光,誓不回家乡的口号,一个民族,由于一个共同的爱国热情而结合,由于逃离一个共同的敌人而跋涉万里。一个民族其雄伟的力量,像万里长城之经历千年万载而不朽。亿万的中国人共同在这伟大的史诗时代奋斗生活着。这就是中国的希望所在。

《京华烟云》以家庭为主要描绘对象,是一本家庭观念很重的书,深受儒家思想影响。在书中,我们看到的家庭是安宁与和谐的,家庭成员父与子、母与子、夫妻、兄弟姐妹、妯娌、婆媳、主仆与仆仆之间的关系是自然的、和谐的。

书中的母爱很神圣,很伟大,很感人。姚木兰的母亲姚太太的母爱可以说是溺爱,她对儿子体仁的爱有着旧的家庭观念,是纵容的、盲目的,但这并不能否认她对儿子体仁那种深厚的、纯洁的爱,这是只有母爱所拥有的深厚真挚的母爱。姚太太的生命仿佛是为着儿子而活,她每天等着儿子回家,经常到深夜,只要能看到儿子便心满意足。儿子死后,她的灵魂也跟着走了,只留下一个躯壳苟延残喘,连话也说不得了。书中最感人的是陈妈,她数年如一日思念儿子,总是不断为儿子做衣服,总是不停地寻找儿子,从不放弃。而木兰、莫愁的母爱则是一种理性的母爱。在送儿子到前线打日本人时,在国家与家庭的选择中,她们除了一种出于母性本能的爱,即对送儿子的不舍与心疼,她们更多的表现了一种理智、一种理性。尤其是在抗日战争逃难中,木兰收养了几个小孩,她感到一种奇妙的快乐,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中国的将来,是绵延中华民族的生命。这种母爱,由个人升华了民族、国家,母爱的意义得到了升华。母爱是一种天职,我真想不出比母爱更无私、神圣、永久、实在的爱!

在书中,不仅有父母对子女的无私的爱,也塑造了一些孝敬奉养老人的形象。如木兰、莫愁、陈三等。他们作为子女对父母老人一往情深,养老送终,极尽子女的职责,使得老人的晚年幸福安详,像一处平静的风景。如姚思安在临终时,子女围绕,奉孝敬养,他再也没有遗憾了,在睡眠中逝世。这些表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美、淳厚的良知和德性。

书中所塑造的木兰、莫愁姐妹俩的性格是贤妻良母的形象,她们贤惠、善良、达观,具有女性的气质,但这并不是传统的贤妻良母,而是有着现代意识的,尊重自己个性、价值与尊严的,文化修养高的,聪慧的结合着传统与现代气息的女性,并以女性的魅力感染着丈夫,无疑是对丈夫在生活上、工作上、心灵上的一种提升。比如,木兰在知道丈夫荪亚拈花惹草时,凭借自己的聪慧、冷静化解了一场危机。她既没有懦弱的忍让,也没有像泼妇似的大吵大闹,而是用她的包容大度解决一切,做法大方得体、成熟稳重,既给丈夫、第三者一个台阶下,又挽留了丈夫的心,挽救了自己的家庭,三人也成了好朋友。这样睿智的举动令我们许多女性都自愧不如、敬佩万分。

《京华烟云》中,我最欣赏的一个角色便是木兰的父亲,姚思安。他向我们传递着道家的思想,他的死很安详,是真正的道家的仙逝。他很喜爱木兰这个女儿,在他的思想中没有男尊女卑,重男轻女的观念,这在封建社会是很难得的。他喜欢结交朋友,特别是有学识、有内涵的人,同时,他总是接受新事物,提倡新思想,其程度令许多年青人都惊叹不已。在新文化运动中,他把自己的长辫率先剪下来,以支持这场运动。他漠视金钱、权力、地位,只醉心于得道,寻求真正的自己,他要洞悟造物者之道,净化自己的心灵。他把一切看得皆空,选择云游四海。他的老庄哲学思想影响了木兰的一生,使木兰成为一个淡然、逍遥、自由,善于在平淡生活中获得乐趣的人。同时,也影响着孔立夫的人生,使立夫成为一个爱国勇士,用他手中的笔唤醒沉睡中的中国人。更是改变了牛素云的命运。姚先生在临终前劝告她:在打仗时,你要记住你是一个中国人。这句话感染着素云,最终使素云不顾危险,拒绝做汉奸,选择在日本做特务间谍,为中国办事,做一个真正的中国人。虽然,姚先生逝世了,但他的思想仍然影响着后人。

《京华烟云》中,时刻流露一种道家思想,流露出老庄哲学思想。那是一种浑然天成,顺应天道,遵从自然,怡然随和的生活艺术。书中的道家思想主要通过姚思安这位入世高人体现出来。每一次他与女儿木兰的对话,每一次面对劫难时的淡定自若,经过漫长的独自云游,到后来的蓦然领悟,无不透露出道家的思想。这是一种浮生若梦的彻悟,一种心旷神怡的陶冶,一种博大精深的震撼。

林语堂的女儿曾评价《京华烟云》:其中有佳话,有哲学,有历史演义,有风俗变迁,有深谈,有闲话,加入剧中人物的喜怒哀乐。的确,这是一本包罗万象的巨著。如果说《红楼梦》是一部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那么《京华烟云》无疑是一部中国近代社会的百科全书。因为小说里面的故事,真实得宛如人生,让人感觉不是在看一本书,而是在读生活。书中的件件史实,简直就是展现于舞台上的话剧,而剧后的背景,则是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

读《京华烟云》还另外想起《家》。故事的背景都很相似,都是一个大家族的悲欢离合为主线来写。有《家》的影子,我想大概是因为其中对于一个丫鬟的描写,其悲剧之处和《家》中的另一个丫鬟有相似。至于这本书,如果说是蛇灰线的话,我觉得还是不恰当的。《京华烟

云》总共45回,《红楼梦》有4回,如果说是伏延千里的话,那还真是不够长。我真想一句话说,《京华烟云》读起来不如《红楼梦》有意思。《红楼梦》,怎么讲,不愧是历史地位,以及价值很高的书。书中又有对对联啊,诗啊,赋啊的精彩描写,连对药材,对各种食物的描写也是各处都有伏笔的。所以,虽然《京华烟云》有可能可以获得诺贝尔奖,但是还是《红楼梦》更有意思的。但是呢,关于后面的本侵华战争,以姚木兰自己家庭为视角的描写还是很有可读性的。另外,姚木兰也是一个个性很鲜明的人物,同样,曼娘,银屏也是

《京华烟云》中,我最喜欢的人物是姚木兰,虽然是富家小姐,但总是表现出身手不凡,不管是对于未来的规划,还是对于复杂人际关系的处理。唯一不足的是,她对于自己的婚姻不是自己掌控的,虽然她自己深爱的人是立夫,但是却只有和他做朋友。所以说嘛,还是挺遗憾的。另外,姚木兰见多识广,从小就受到家族中各种文化的熏陶,是一个很渴望自由的灵魂。同时,她身上也很有庄子思想的影子,继承于她的父亲。虽然我比较喜欢我 的思想,但不得不承认,在那个时代,姚木兰的父亲给她灌输庄子的思想还是很明智的一件事情。

篇三:《京华烟云》读书笔记

《京华烟云》读书笔记

《京华烟云》是著名的一代文学大师,中国首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林语堂写的,这本书向我们讲述了北京城内曾,姚,牛三大家族从1901年义和团运动到抗日战争时期,30年间的悲欢离合和恩怨情仇,并且中间夹杂着袁世凯篡国,张勋复辟,直奉大战,军阀割据,“五四运动”,“三一八”案,“语丝派”,“现代评论派”笔战,青年“左倾”,二战爆发等历史事件,在讲述三家兴衰起伏的过程中,充斥着众多的历史故事,在历史的大环境下展现出不同人物的不同的性格,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的一些社会现状和风气。

看完林语堂先生的小说代表作《京华烟云》这部书后,我深深的被里面的姚木兰所吸引,特别是在民国这样兵荒马乱的时代背景的映衬下,她具有独有的魅力,同时还带有了几分历史的沧桑感。林语堂曾感言:“若为女儿身,必为木兰也。”可见作者对于木兰的高度评价与赞赏。纵观木兰的一生,跌宕起伏,经历了盛衰的轮回。小时候木兰生活在姚府这样一个衣食无忧的大户人家,从小受到姚思安他父亲的细心教诲和母亲的百般宠爱,称得上是集万千宠爱于一身了。木兰天资聪明,内外兼修,简直就是无可挑剔的完美女神。然而,上天绝对是公平的,在其他方面对木兰偏爱有嘉,可是木兰的婚姻并不是像想象中的那么完美,她所经历的却是一场悲剧的灾难性的婚姻。为了大局着想,她顶替妹妹嫁给了高傲的曾荪亚,她非常的识大体,顾全大局,她容忍自己的丈夫的婚外恋,人生最大的美德是宽容,能真正做到它不是件容易的事,如果木兰没有宽容丈夫的情人,那么结果可能会更加的糟糕,宽容是一种艺术,是一种美德,我们宽容待人,就是在接纳别人的行为,理解别人的处世方法和原则,我们在接受别人的长处的时候,也要接受别人的短处和不足,这样我们才能真正的与人和谐的相处,社会才会因此变得更加的美好,所谓宽容就是你一脚踩扁了紫罗兰,它却把香味留在了那人的脚跟上,我们就是需要这样一种大度的宽容,木兰的宽容是大气的,从容的,有尊严的,她想用自己的行动感化荪亚,可是事情根本没有她想象的那么简单,丈夫丝毫不为之所动,木兰是一个有着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她总能在适当的场合讲合适的话,办稳妥的事,她用智慧和心灵去经营着她的婚姻和人生,她极其的富有才智和胆量,她对也婚姻富有很强的责任感,本应该具有一桩完美的婚姻,可是却没有那么的心随所愿,可是她接受命运的安排,从来没有怨天尤人,仍然努力维系着这段婚姻,可见她是很传统的很有责任感的女性。如果说木兰是完美女性的形象的话,那么她的父亲姚思安就是完美的男性的形象,姚思安是位学者,他精通医术,甲骨文,学识渊博,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无所不知,无所不晓,令人叹服,他是位智者,云游四方,潜心修炼,胸怀宽广,为人正直,同时他也是位慈父,对木兰谆谆教导,关心自己的子女,同时又给她们足够的自由空间,体现了在那个大时代的背景下,作为父亲的开明之处,他善于启发孩子该如何去做事情,如何能够更完美的把事情做好,他是一个好的丈夫,在遇到他的妻子之前,他酗酒抽烟,赌博,可是后来却变得彻头彻尾的改变了,那些恶习都通通的被抛到了九霄云外,对木兰的母亲更是始终如

一。姚 木兰及其父亲是给我印象最深的两个人,其次我对篇中的一些话也是深有感触,“在人的一生,有些细微之事,本身毫无意义可言,却具有极大的重要性,时过境迁之后,回顾其因果关系,却发现其影响之大,殊可惊人。”有些细微的事情却起着决定性的重要作用,正如一句话细节决定成败,每件细小的事情之间都有着微妙的联系,体现了哲学中事物的普遍联系的观点。“木兰听见父亲说:“心浮气躁对心神有害。”他的另一项理由是:“正直自持,则外邪不能侵。”在木兰以后的生活里,有好多时候儿她想起父亲这句话来,这个道理

竟成了她人生的指南,她从中获得了人生的乐观与勇气。一个万恶不能侵入的世界,自然是一个使人乐观奋斗的美好世界,自然活在如此的一个世界的人会有勇气,能奋斗,也能忍受。”从中我感悟到一个人只有提高自身的修养,自身综合素质的提升,才会使人变得平和许多,做到从辱不惊,也只有这样才会有快乐幸福的人生。“丈夫说:“我觉得听见你在梦里喊叫了一声。“ “是吗?吓了我一大跳。我梦见木兰在老远的一个山谷里叫我。我一大哆嗦,就惊醒了。还好,幸而只是个梦。“于是看了看木兰,姚太太又向身边儿看了看别的孩子。”用梦做伏笔,身为母亲,身为女性,她们自身也带有一定敏感性,及不能用科学眼光来看待的第六感。或许正是因为母爱的博大。梦与生活息息相关。人的一生又何尝不是一场梦?人们来到这个世界,迷惑颠倒,认假为真,遗忘了真的,却拿起假的,所以生生世世背觉合尘,醉生梦死。醉生,就是在生的时候,好像喝醉酒似的,不知怎样生来;
梦死,就是在死的时候,好像在作梦似的,不知怎样死去。人人皆在梦中,不知何日能清醒,所谓“人生如梦”,以假为真,为名为利,贪无止境。

人生就像一场梦,梦中的许多东西如金钱、名利、美色很容易就让人迷失了其本性。

我们在追逐名和利的时候,应该让心灵和身体在同一个方向上个奔跑,否则一个将会失去意义,没有任何的价值可言, “福气不是自外而来的,而是自内而生的。一个人若享真正的福气,或是人世间各式各样儿的福气,必须有享福的德行,才能持盈保泰。在有福的人面前,一缸清水会变成雪白的银子;
在不该享福的人面前,一缸银子也会变成一缸清水。”一个人的福气的大小和外在的物质的多少没有太大的关系,一个人一辈子平平安安,健健康康的就是幸福,平平淡淡才是最真的生活。钱财乃身外之物,不应该因为外界事物的多少影响本属于我们内心深处的那份宁静。“暂时,一切总算平静。炉台子上一盏小油灯,灯火荧荧,美丽而安稳。他拿出烟袋,心中沉思。这是好久以来他难得享受的宁静的夜晚了。后来他回想到这天晚上,觉得真是幸福的天堂一样,自己的亲人在另一间屋子里安睡,而自己抽着一袋烟,一盏油灯在炉台子上燃烧着晃动。”安宁平静的夜晚,灯光微亮,点起手中的烟袋,勾起对往事的思索,和自己的家人住在一起,静静感受温馨和谐的家庭温暖,这就是最简单最真挚的幸福。“他骂道:我知道你要卖这个孩子,你这个拐孩子贼!我知道你干的勾当!他对木兰说:“我不能带你去,没办法。你要小心这个臭婆娘!”说着就走了”。木兰与家人走散后,遇见了看似丑陋的老八和他的上司的女人,他们带木兰上路,可是每个人的动机却不一样,老八想救木兰,上司的女人想借此发财,从木兰身上捞一笔,我们不可以以貌取人,这样会使我们被那些长相亮丽却蛇蝎心肠的人蒙蔽双眼,也容易误会那些其貌不扬却热心肠的好人,因此,我们与人相处不能仅从表面入手,还是需要用心去体会,静心去观察,在时间的岁月中,我们会慢慢的发现真正的善恶美丑。“就因为大多数女人的脚,无论在大小上,在角度上,都不中看。所以裹得一双秀气娇小的脚是惹人喜爱的。小脚的美,除去线条和谐均称之外,主要在于一个“正”字,这样,两只小脚儿才构成了女人身体的完美基底……她父亲看了梁启超的“天足论”,并对于当时在北京及其他各地流行的新学说非常向往,坚决反对给木兰缠足。这是当年跟夕阳文化接触之后,影响中国人实际生活的一件事。木兰听从了父亲的话,但在心里仍然悔恨没有裹小脚儿。”裹脚是有一定历史背景的。当年看似美的裹脚,在我们现代人看来就是畸形,它限制了女人的行动、剥夺了作为人应该具备的“跑”、“跳”能力,也从骨子里再次约束女人的行为。姚先生为自己的女儿指明了发展道路,他对于女儿的影响将是前进过程中的启明星。

“曼娘的少女时代就像寒冬腊月盛放的梅花,生在苍劲曲折的枝头,在冬末春初的寒冷中开放,无绿叶为陪衬,

无其他鲜花为伴侣,命中注定幽峭隐退,孤芳自赏;
在桃李及其他春花初开之时,她在苍老挺硬的枝丫上已度过了梦幻的韶华”。这段用极其华美的语言来形容曼娘青春的短暂和岁月的苍茫,唯有在岁月的长河中孤芳自赏,给以心灵的慰藉。“在屏风的右边是一大块淡黄色的冻石作为岸上蒲苇的穗子,借以表示正是深秋景色,而蒲苇低垂的姿态好像不胜秋风萧瑟的寒意,这一个屏风就仿佛人间世上的繁华梦。”屏风的样式和材质突显深秋悲凉之意,与当时的环境和事件形成呼应。“万事有其必然—万事悉由天定。未来之事固然不可知,但是在她心里,却没有怀疑,没有困惑。”正所谓“成事在人,谋事在天”,明天究竟会发生什么,我们不可能预测得到,一切的一切皆由上天注定,未来的事情不可预知,因此要把握好眼前的今天,充实自在的活好当下。“摇钱树是人想象中的一种树,树枝子上长着一串串的铜钱,果子像圆圆的金丸儿垂下来就像榆树上的榆钱一样,人只要过去把摇钱树一摇,金子如雨般自树上落下,人只要弯弯腰拾起来就成了。”摇钱树无论是外观,还是作用都是受人们喜欢的,外观上看果实累累,犹如天上掉下的金元宝一样,如果摇钱树真的存在的话,那么就会有许多不劳而获的人们,那样的话社会会变得无政府状态。人们只有踏实肯干,辛勤付出才会像拥有摇钱树一样,致富的道路才会有希望。“在北京四季非常分明,每一季皆有其极美之处,其极美之处又有互相差异之特色,在北京,人生活在文化之中,却同时又生活在大自然之内,城市生活集高度之舒适与园林生活之美,融合为一体,保存而未失,犹如在有理想的城市,头脑思想得到刺激,心灵情绪得到宁静。”北京的生活四季分明,景色怡人,适合休养生息,城市的喧嚣在北京的园林绿化中得到缓解,使得大自然的美景进入眼帘,每个人都有愉悦的身心去呼吸和成长,理性的思维必然得到了升华,心灵久而久之会变得更加的从容和自信。“木兰是在北京长大的,陶醉在北京城内丰富的生活里,那种丰富的生活,对当地的居民就犹如伟大的慈母,对女儿的请求,温和而仁厚,对儿女的愿望,无不有求必应,对儿女的任性,无不宽容包涵。在北京,木兰学到了容忍宽大,学到了亲切和蔼,学到了温文尔雅,就像我们童年时在故乡生活里学到的东西一样。”木兰在北京长大,这样一种环境优美,景色怡人的地方,是木兰成长最快乐的地方,她的所学归于她的成长背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有什么样的环境,就会造就怎样一批的人才。“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这是儒家经典的学问, 明白世事,掌握其规律,这些都是学问;
恰当地处理事情,懂得道理,总结出来的经验就是文章。

“立夫有时候觉得庄子和道家思想,对他那年轻的理解力,未免太深奥,只是感觉到庄子文章的风格华丽,譬喻富有奇趣,其诙谐滑稽,几乎颠倒宇宙乾坤石破天惊的怀疑精神,令人魂魄震动。”庄子推崇无为而治和崇尚自然的观念。“木兰:“善一定有善报吗?”熟话说,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善恶到头终有报,我们平时应该多行善事,积善成德,每天坚持做一二小的好事,久而久之,便有了量的积累,现实版的活雷锋就是这样诞生的。“木兰就进入民办的第一个女子求学,也是第一批蒙受女子运动利益的一个新时代女子。”木兰富有新时代女性的气息,与时俱进,接受现代最好的教育,富有知性美的魅力。

“ 家贫出孝子,国乱出忠臣。”家里面贫穷会产生孝顺的孩子,国家混乱就会可能有出现忠诚的臣子。

有什么样的环境就会塑造什么样的人。所谓时势造英雄。一个人活在最艰难的当下,就会思考如何使自己变得生活更好,因此,也就造就了那些忠臣孝子。“ 姚思安:“最重要的事,就是不要依赖着金钱。人应当享受财富,也要随时准备失去了财富时应当怎么过曰子。

”人生苦短及时行乐才行,我们没有必要去过苦行僧的生活,钱财乃身外之物,我们不经意间迷失了自我。木兰:“兄抛鱼网赴中流,

妹撒钓丝待上钩。尽曰得来仍换酒,雨后空舟归去休。” 休闲娱乐的一种方式便是可以一起去钓鱼,感受钓鱼带来的无限喜悦和放松。顺亚:“人本过客来无处,休说故里在何方。随遇而安无不可,人间到处有花香。”人本来就是没有归宿的,但是我们可以随遇而安,所到之处皆是家,那么我们的生活是幸福的,充满鸟语花香的。

“姚思安:生死是自然的真理。真正的道家会战胜死亡。他死的时候儿快乐。他不怕死,因为死就是“返诸于道”。根本没有死亡。人不能战胜自然。生命会延续不止的。

”这句话谈到人生老病死的轮回是正常的现象,人们不能违背自然的规律,背离生命的轨迹,生命的真谛就在于生下来慢慢活着。

“ 当时战士唱的军歌:“上战场,为家为国去打仗。山河不重光,誓不回家乡!”表现可战士精忠报国的决心和必胜的信念。

“ (木兰)觉得来哺育这个婴儿,她不是为自己,而是为了中国的将来,是绵延中华民族的生命。这个婴儿是中华民族延续的象征。”婴儿代表祖国年轻的一代,是祖国的希望和未来,我们应该注意培养高素质的人才,绵延发展祖国的文化和历史文明,婴儿就是祖国的象征,也是中华民族延续的象征。


《》 相关热词搜索: [db:gjc]